第760章 馳檄

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孫可望、李定國領五千馬隊到達宿州,同時到達的還有廬州總兵黃得功。

他路途比孫可望等遠,但一接到傳檄就點起全部兵馬趕來,特別率領的正兵營騎兵,更是與孫可望等人同期到達。

不過因軍情緊急,他率馬隊先行,身邊只有約二千騎左右,餘下的步兵遠遠落在後面,很多人還沒有渡過淮河。

這也是此時大明各鎮行軍常態,將官接到調兵火牌,爲了不延誤限期,都是先率領騎兵家丁狂奔,餘下的步兵慢慢趕,可能十天半月後到達目的地。

大明甚至有出現半年一年後步兵纔到達的,等他們趕到後,仗早打完了,然後又趕回去。

這種情況還算好的,很有可能行軍途中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人馬不知所蹤,不知道跑到那裡去。

監軍盧九德也早到了宿州,他與馬士英久在軍中,自然知道此時弊病。見黃得功需出兵兩萬,此時趕到的只有二千。孫可望、李定國需出兵五萬,此時只到五千,也不能因此就責怪他們。

不過加上孫可望與黃得功的人馬,此時睢水邊靠符離橋一片明軍人馬也超過一萬二千,內中還多馬隊騎兵。

他們的營帳密密麻麻,往河的南岸一直蔓延。

在對面,同樣彙集了無數的闖軍人馬,形成了一望無際的窩鋪與營寨。

黃得功到時,曾建議立時進兵,渡過睢水去,不過雖然大股兵馬趕到,但看對面無邊流賊人馬,各將仍然畏懼沉默,馬士英一直沉吟,監軍盧九德也是猶豫不決。

十二月十七日,黃得功又再苦勸時,忽然對岸響起聲嘶力竭的歡呼聲,所有流賊一齊吶喊,就見一杆高高的大旗豎起,旗杆銀白,上用黑緞子繡着斗大的“闖”字。

隨後見蹄聲轟鳴,遠處的平野上黑壓壓奔來了無數的騎兵,他們列陣而行,層層疊疊排得象蝗蟲一般。

他們行進時蹄聲如雷般轟響,那種撲面過來的壓力讓營寨上的明軍個個色變。

他們彙集一處後,所有流賊一齊山呼“萬歲”,聲浪尤如排山倒海一般,那種威勢更嚇得很多人臉色蒼白。

監軍盧九德身體哆嗦,全靠幾個小太監扶持,馬士英一樣臉色難看,扶着營寨的手有些顫抖。

看對面流賊耀武揚威,黃得功恨恨道:“流賊太猖狂了,馬督,末將願帶麾下人馬,渡過符離橋去,殺殺他們的氣焰!”

李定國也立刻道:“末將願帶標下兵馬,隨同黃帥一起殺賊!”

餘者各將仍然沉默,孫可望看了李定國一眼,依然不動聲色。

馬士英肢體雄偉,貌甚雄奇,他宦海浮沉,老於世故,聞言對黃得功與李定國大加嘉許,對他們的忠心體國極爲讚賞,心中卻想:“吾就這些兵馬,豈能如孫傳庭一樣折個乾淨?”

然後他神情凝重的道:“二位將軍,流賊勢大,不可輕言浪戰,還是謹守營地爲上。”

監軍盧九德顫抖着道:“是……是啊……流賊列陣河邊,需防止他們半渡而擊……”

淮北這片河流縱橫,特別睢河這邊因黃河決溢不斷的緣故,泥沙淤積,岸邊到處是鹽鹼地與窪塘地。歷來百姓行走,也是走鳳陽經宿州到徐州這條官道,別處卻很難渡河。

此時流賊列陣河邊,官兵從符離橋過去後,確實很難防止他們的半渡而擊。

黃得功怒道:“難道因此就止兵觀望了嗎?”

他大聲喝道:“男兒不畏生死,不求苟活,只願死得其所!”

衆人臉色齊變,黃得功這話,有指責他們貪生怕死,膽怯求生的意思。

馬士英眼中也是怒氣一閃,不過他心機深沉,面上也不生氣,只嘆道:“黃將軍,萬萬慎重。流賊勢大,不比以前了,我等不可輕舉妄動,當忍辱負重,爲大明保存有生之力。”

盧九德也道:“馬督臣所言極是,黃將軍要聽進去了。”

黃得功猛然一甩自己的披風大氅,厲聲道:“兒郎們,隨我去殺賊!”

他就要走,馬士英不由臉色鐵青,李定國心中熱血沸騰,就要跟上,這時卻是一個大哭聲音響起:“大帥,不要啊。”

隨後一個人影撲過來,卻是黃得功的中軍親將田雄,就見他死死抱着黃得功的大腿,一邊哭道:“大帥,流賊勢大,不可輕戰啊!”

黃得功咆哮道:“放開我!”

更多親將撲上來,與田雄一樣抱住黃得功的腿,都哭泣哀求道:“大帥,不可輕戰啊……”

黃得功裂着大嘴,如一頭被困的猛虎雄獅般淒厲嚎叫,他的咆哮聲音遠遠傳揚。

李定國止住腳步,他呆呆看着,滿腔的熱血都涼了,心頭涌起無比的悲哀與無奈。

孫可望仍然不動聲色,臉色平淡沒有表情。

……

也就在同一日,歸德府城。

歸德知府李振珽心情沉重的看着外間鋪天蓋地的流賊,他們攻城已經五日了,他們用盡一切攻城方法,而自己也用盡一切守城辦法,但最後能不能守住,他心中一點底也沒有。

流賊是在本月初大股圍城的,可能他們最初想使用圍點打援之策,所以到五日前一直都按兵不動,只有時一些小股兵馬會攻打下城北的拱辰門。

但或許比起徐州來歸德府城顯得重要性略低,一直沒有兵馬過來援助,甚至連本應該援助歸德府城的歸永參將丁啓光、丁啓胤、丁承烈三兄弟,都被兵部一紙諭令調去了徐州城防守。

一直等不到援助兵馬,流賊可能就放棄了,他們開始攻城,他們猛烈攻打東門,西門,北門幾處。寒冬臘月的,這些地方護城河開始結冰,大大方便了流賊的攻打。

而且他們決心很大,誓要攻下河南地界的最後一個府城,他們人潮一波接一波,一直不停歇,外面黑壓壓的人影都將大地鋪滿了。

喊殺聲震天,城內城外擂鼓齊鳴,弓箭離弦的響聲與鳥銃的轟鳴聲不斷響起,又夾着火炮騰起的煙塵。看着各處慘烈又血腥的交戰,李振珽咬了咬牙,對局勢感到擔憂。

隨後他又安慰自己,應該可以守得住,他城中有大量精良的宣府鎮鳥銃,組建的社兵鄉勇意志堅決,加上楊參將的營兵,府城應該可以堅持很長的時間。

正想着,忽然東門處發出一陣哭喊,隨後一個親衛踉蹌過來稟報,楊參將戰死了。

李振珽心中一顫,他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然後不久又有士兵哭喊着過來稟報,總督侯恂之子侯方夏見城池不可守,就率家人斬關而出,傷了不少守兵,混亂中流賊乘勢攻入。現同知顏則孔、經歷徐一源、商丘知縣樑以樟、教諭夏世英等人正率社兵與流賊展開巷戰,不過流賊大股進入,城池守不住了。

李振珽往那邊看去,果然一片哭喊混亂聲音,到這個時候,他內心反平靜下來,事以既此,唯有一死報國。

他回到自己府邸,拔出自己佩劍,往事歷歷在目,他喃喃道:“吾問心無愧。”

他就要自刎,這時腳步聲響起,李振珽就覺脖頸處被擊打一下,他一陣暈眩,隨後眼前一暗,就暈了過去……

歸德府失陷後,攻城的闖將李過恨其堅守,破城後,俘虜數萬人於城西,不論貴賤,盡殺之。

……

崇禎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徐州。

徐州東至淮安府邳州百八十里,西南至鳳陽府壽州四百八十里,西至河南歸德府五百十里,北至山東兗州府三百六十里。李化龍開泇河之前徐州店肆林立,市井繁華,萬曆六年時曾有戶三萬七千八百四十一,口三十四萬五千七百六十六。

泇河開鑿後徐州漕運地位有所下降,天啓年間又遭遇洪水,州城被淹,乃遷州治於雲龍山。不過就算如此,徐州仍不失爲南北之咽喉,攻守之要區。素爲北接齊魯之疆,南通樑楚之道的軍事重鎮。

此時徐州城周九里有奇,城牆高三丈三尺,有門四、三面阻水、惟南可通車馬,就防守來說,比歸德府城還要堅固。

不過此時城內一片惶恐,因爲就在不久前,城外的流賊帶來歸德失陷的消息,他們還用吊籃吊上了一大堆人頭。內有歸德守將人頭,有同知人頭、有知縣人頭,有經歷人頭等等,唯有不見歸德知府李振珽的頭顱。

不過就算如此,也足以讓人膽戰心驚了。

特別徐州城的百姓還得到消息,流賊攻陷歸德後,恨其堅守,破城後竟將內中的男女老少殺個乾淨,這怎不讓人心寒恐懼?

“果然是玉石不分啊……”

在總兵府邸中,看着眼前一大堆人頭,不論是徐州總兵劉良佐,還是他麾下一大幫將領,皆是毛骨悚然,心中陣陣寒氣直冒。

“大帥,兵兇戰危,大明氣數已盡,實在沒必要跟着一起陪葬啊。”

“是啊大帥,現在是闖王的天下了,你要爲兄弟們着想啊。”

“鄭將軍說的有理,大帥,就算你不爲兄弟們着想,也要爲徐州城的百姓想想啊,百姓何無辜,要遭此劫難?”

此時劉良佐麾下將領的哭嚎哀求聲更是驚天動地,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可以投降了。

劉良佐神情仍有些猶豫,他最後問道:“金聲桓,丁啓光他們呢?”

一個親將答道:“末將問過他們了,都願意降,就是徐州知州他們,也不再阻攔。”

劉良佐最後放下心來,他喃喃道:“罷了,爲了百姓,爲了蒼生不再受苦遭難,就降了吧。”

麾下將官全部放下心來,他們一齊讚道:“大帥仁心宅厚,徐州城百姓定然銘感五內。”

崇禎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徐州總兵劉良佐降。同降者,又有徐州副將金聲桓、遊擊劉世昌、守備卓聖,歸永參將丁啓光、丁啓胤、丁承烈等人。李自成克徐州,海內震動。

十二月二十五日,聞徐州陷,鳳陽總督馬士英自知不敵,遂率麾下兵馬退守淮河。

……

崇禎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李自成以劉芳亮爲前鋒討山東,馳檄山東各郡縣。

檄文上說:“倡義提營首總將軍,爲奉命征討事:自古帝王興廢,兆於民心。嗟爾明朝,大數已終。嚴刑重斂,民不堪命。誕我聖主,體仁好生。義旗一舉,海宇歸心……”。

第590章 希望(上)第75章 新編第568章 完善第618章 方向第508章 衝鋒第49章 偶遇第742章 過溝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413章 新營制第113章 隨我上第107章 暴怒第204章 拷問第12章 誇功遊街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798章 奪下第105章 射殺第245章 合圍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576章 自刎第78章 火銃改進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450章 破營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58章 吃驚第290章 進京第572章 公審第480章 輜重第556章 末日第641章 自盡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120章 大敵第660章 清洗第489章 密信第584章 鐵廠第506章 大決戰(下)第464章 勇氣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122章 防務第48章 納捐第815章 霰彈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491章 攻山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8章 誰敢同行?第826章 吾鄉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566章 清虜第802章 內應第825章 盡滅第51章 鄧一腳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48章 軍臨中州(上)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74章 雄心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446章 血路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133章 意外、吃驚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250章 填壕第143章 鬧餉第656章 費用第745章 羅剎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805章 三方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717章 時間第806章 火箭營第176章 廢物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441章 前沿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204章 拷問第312章 佈局(下)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756章 追諡第467章 身死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710章 胡寨主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312章 佈局(下)第640章 炮轟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65章 爭奪第66章 排槍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518章 轟殺
第590章 希望(上)第75章 新編第568章 完善第618章 方向第508章 衝鋒第49章 偶遇第742章 過溝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413章 新營制第113章 隨我上第107章 暴怒第204章 拷問第12章 誇功遊街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798章 奪下第105章 射殺第245章 合圍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576章 自刎第78章 火銃改進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450章 破營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58章 吃驚第290章 進京第572章 公審第480章 輜重第556章 末日第641章 自盡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120章 大敵第660章 清洗第489章 密信第584章 鐵廠第506章 大決戰(下)第464章 勇氣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122章 防務第48章 納捐第815章 霰彈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491章 攻山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8章 誰敢同行?第826章 吾鄉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566章 清虜第802章 內應第825章 盡滅第51章 鄧一腳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48章 軍臨中州(上)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74章 雄心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446章 血路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133章 意外、吃驚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250章 填壕第143章 鬧餉第656章 費用第745章 羅剎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805章 三方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717章 時間第806章 火箭營第176章 廢物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441章 前沿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204章 拷問第312章 佈局(下)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756章 追諡第467章 身死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710章 胡寨主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312章 佈局(下)第640章 炮轟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65章 爭奪第66章 排槍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518章 轟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