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

口變蛟與圭廷臣聽聞皇天極親臨麗州,都有此慌亂。他們柑劃看向王鬥:“王將軍,我等該怎麼辦?”

王鬥仔細詢問使者,得知通州大營在皇太極猛攻下還未潰散。只不過軍無戰心,陳新甲更領着楊國柱與虎大威退入通州城去。只有洪承疇與孫傳庭留守潮白河東岸,同樣緊閉大營不敢出戰。

王鬥三人鬆了口氣,通州大營未潰就好,想想明軍野戰不行。守城守塞還是不錯的,皇太極想攻破營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不過聽使者口氣情形不容樂觀,現在通州周邊己經是清兵的天下,甚至從京師到通州的糧道也己經斷了。如果王鬥等人不回援。擊退皇太極的話,通州的明軍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王鬥沉思半響,招來溫達興小吩咐他仔細招待使者,他與兩位軍門好好商議一下軍務。

溫達興看了妻鬥一眼,領着使者去了。

屋內幾個將官悶坐,曹變蛟猛地站起來:“督臣有令,王將軍,我等便速速回援吧?”

王鬥穩穩坐着,他說道:“小曹軍門,奴酋之意己經明顯,他們這是圍點打援之策,我等匆匆回援,人馬疲憊,而奴兵以逸待勞,待我行之半路,他們羣起攻擊”這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我等走了,平谷十萬百姓怎麼辦?難道又坐視他們落入敵手?”

出乎王鬥意料之外,皇太極也入關來了,看來歷史多少有些改變,這傢伙是個用兵的高手,自己可得慎重。

皇太極使用的是陽謀,不過他的計策用在別人身上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可不行。他想用圍點打援的計策,自己偏不中計,反正通州明軍衆多,就算不能野戰,堅守城池應該沒有問題。

自己一萬多大軍頓兵緊城之下,只要在平谷挫敵銳氣,他們也得無奈退走,平谷與通州就可保住。

王廷臣贊同王斗的意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奴酋洪太這是盯上我平谷大軍。我等不可不防

王鬥道:“王軍耳學識淵博小末將欽佩,就是這個道理

曹變蛟臉上神情變幻,最終嘆了口氣:“爲了平谷十萬百姓,我等便留守城池吧

王廷臣似乎有一句話難以啓齒:,“陳督臣可是派來使者求援。未來見了諸位督臣,該如何分辯是好?”

屋內衆人沉默半響,曹變蛟與王廷臣等人都是看向王鬥,王鬥擡起頭來,淡淡道:“使者,哪來的使者?末將未曾見過,想必他們路遇奴騎,己然遇害

曹變蛟與王廷臣一陣心寒,二人臉色蒼白,用力地點了點頭。

“二位軍門,守城無益,看來我軍還得野地浪戰,堂堂正正擊敗來犯的東奴大軍

此時王鬥,曹變蛟等人站在平谷南面的觀瀾門之外,巡視過整座縣城後,王鬥得出這個結論。

曹變蛟與王廷臣神情凝重,也是緩緩點了點頭。

平谷是個土城小縣,城周不過六百丈。城高二丈五尺,四個城丹,各有甕城。沿城四面有壕塹,寬三丈五尺,深一丈餘。

這樣一個小縣土城,又歲久傾紀,擺不下幾個人不說。如果消極防禦,聚集在城東接盤門外樂水兩岸的被擄百姓,有重新被清兵搶回去的危險。那王鬥就白來平谷一趟了。

“若是野地浪戰,城西迎恩門至錯水河一帶,城南觀瀾門至樂水河一帶,皆非理想浪戰之所。”

曹變蛟久居軍伍,很快得到這一結論。

王鬥點頭,平谷縣城被兩條河流夾在中間,迎恩門與觀瀾門各離河邊不到兩裡,那之間的小小地帶,自然擺不開敵我數萬大軍的龐大陣勢。更不要說外面還扎滿了大軍的營帳。

“奴從西或是南向而來。也不可能在城北或是城東大戰,雙方要戰,只可能在錯水河西岸大興莊一帶。或是樂水河南岸的辛店,趙莊一帶”。

王廷臣下了判斷。

王鬥與曹變蛟都是同意。

曹變蛟更道:“本軍門傾向與奴在辛店一帶決戰,辛店東面爲盤山,其山峻險,人跡罕交。北面便爲樂水。我軍依山傍水列陣,更爲依之勝仗!”

王廷臣沉吟:,“若奴要與我在大興莊決戰

曹變蛟斷然道:“那我便不戰,只需守住錯水與樂水兩岸,奴不得寸進一步。百姓與財鼻集中在城東,他們只得與我在辛店一帶決戰”。

王鬥點頭:”曹變蛟不愧爲名將,只在這片刻之間,就找到了己方最有利的優勢,大明的將官,不是不能打仗,”

方略己定,三人突然都沒什麼話說。

在沿着平谷城壕塹邊上,網恨,榆柳怕有幾萬下只經是農曆三月了,春天只黎行爾,護城河與周邊的樂水,錯水諸河己經冰雪散去,柳樹也開始發出鮮嫩的枝芽。

“春天來了

王鬥有些出神,從去年十月出戰,不知不覺,自己己經離家快半年。好想家啊。

王廷臣嘀咕一句:“就不知奴酋帶來兵馬多少。”

曹變蛟毅然道:“不管奴騎來多少,本軍門不會再象鉅鹿那樣

他說道:“奴也不是三頭六臂,只要我大明官軍敢戰,某不信他們會死戰不退。”

王鬥伸出手:“很榮幸與兩位軍門並肩作戰!”

曹變蛟與王廷臣伸出手搭上。同樣哈哈大笑:“能與王將軍並肩殺奴,實爲人生快事!”

崇禎十二東二月初五日,下午,通排。

從通州城一直到潮白河東岸的河川之地,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明軍營塞。近十萬明軍佔用營地不少。不過比起前幾日,紮在潮白河東岸的明軍營塞大大減少,只有洪承疇與孫傳庭。領着大部秦軍及一部宣大軍還紮營在此。

在離洪承疇等人的營地約十里,在潮白河的下游地帶,同樣佈滿了密集的清軍營帳。藍底飛龍旗號,黃底飛龍旗號,外鑲紅邊黃底飛龍旗號”飄舞的大多是清國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的旗幟。

不過此時很多清軍營帳人馬大空,因爲他們大半隨他們的皇帝,皇太極去明軍營寨前面宣威。

看到清兵大陣滾滾而來,營地內的明軍個個都是緊張萬分,嚴加戒備。好在各人營地裝備有大量的火炮火兢。那些清兵不敢逼得太近。他們在營地外二里處停了下來。

洪承疇與孫傳庭站在望樓上眺望,二人估計隨奴酋洪太前來的兵馬有兩萬餘人,他們列了一個浩瀚的大陣,那人馬旗幟似乎望不到邊際。看清軍的兵馬威勢,身旁的明軍們都發出粗重的喘息之聲。

那些清兵靜立不久,他們軍陣中傳出一陣巨大的呼嘯。

“吾皇萬歲!”

在衆清兵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一個黃龍大傘高高舉起,緩緩越衆前行。皇太極身穿飛龍墓金鎧甲。在密集的巴牙喇兵及更精銳的葛布什賢超哈兵護擁下,來到軍陣前面。

他的身材肥壯,加上披着沉重的甲冑,壓得身下的駿馬似乎都喘不過氣來。在他馬匹的身後,還伴隨着諸多的三旗王公大臣,以及領軍匯合的多爾襄諸旗主。

朔風吹得皇太極的黃龍大傘獵獵聲響,他揮起手。身旁盡是向他歡呼的將士臣民。

“萬歲!萬臂!萬歲!”

所有的清軍將士,都揮起他們的兵器。聲嘶力竭地向皇太極喊叫。他們排山倒海的“萬歲”聲一浪高過一浪。這種軍心威勢,更看得營塞上的明軍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看着皇太極的身影,多爾襄眼中露出震怖與嫉妒的神情,不過這種神情一閃而過,他恭敬驅馬上前,開口高聲道:“聖上天威,兵鋒所至。明虜望風而散!”

“聖上天威!”

身旁羣臣羣將,都是異口同聲的開口頌禱。

皇太極哈哈大笑,這個多爾襄,出名的桀驁難制,此次前來通州,竟只帶來一千兵馬,其中還很多不是披甲兵,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不但如此,多鋒、濟爾哈朗、杜度等人,領軍前來的兵馬同樣只有千餘,各八旗蒙古旗主兵馬更少,他們諸旗匯合通州,兵馬竟不到一萬。

看來這些旗主己然生出異心。自己若不震懾,他們眼中可還有自己這個皇帝?此時各人表情盡收眼底,看來在自己軍威震報下,他們己然敬畏。

看着異國皇帝在大明境內耀武揚威,布兵閱陣,望樓上的洪承疇與孫傳庭都是氣憤難言,孫傳庭道:“恩師,待學生領一部兵馬出營,殺殺奴酋氣焰。”

洪承疇面色凝重:“白谷,奴酋勢大。不可浪戰輕敵,還是謹守營地爲上。”

孫傳庭知道洪承疇所言持重,只是看着皇太極耀武揚威,心中這口氣極爲難嚥,他嘆道:“觀我通州數萬官軍,皆是聞奴色變,難道我大明上下,就沒有一個敢與奴兵搏戰之人?”

洪承疇也是嘆了口氣,他想起一事,說道:“陳方垣己派人前往平谷求援,算算也有三日,怎麼王鬥他們還沒動靜?”

他沉吟:“難道求援使者己被奴兵攔截?”

孫傳庭也是凝神細想,他忽然道:“恩師,學生觀王鬥此人鷹視狼顧,心思極深,”

第53章 畜場械鬥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795章 力量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91章 火藥沒了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596章 魅力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539章 離去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23章 牛價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687章 敬意第784章 算計第780章 轉機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460章 威力!第281章 斬殺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46章 定裝火藥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100章 值得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64章 勇氣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479章 哨騎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345章 離去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315章 定局第247章 血海下第717章 時間第1章 火路墩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638章 屍堆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49章 偶遇第479章 哨騎第48章 納捐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43章 形勢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465章 側翼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715章 三策第751章 猛烈第53章 畜場械鬥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750章 聯軍第744章 發展第783章 說服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14章 升賞第789章 彙集第223章 巨大的收穫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775章 涅槃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198章 留守第86章 饑民第144章 平亂第145章 處決(下)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279章 強攻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801章 盡出第83章 家丁風波第345章 離去第558章 反響第460章 威力!第638章 屍堆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19章 盤點第351章 進開封第97章 捉生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84章 去與留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271章 整編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378章 除奸第416章 爭論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186章 命運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706章 腰斬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
第53章 畜場械鬥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795章 力量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91章 火藥沒了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596章 魅力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539章 離去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23章 牛價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687章 敬意第784章 算計第780章 轉機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460章 威力!第281章 斬殺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46章 定裝火藥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100章 值得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64章 勇氣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479章 哨騎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345章 離去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315章 定局第247章 血海下第717章 時間第1章 火路墩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638章 屍堆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49章 偶遇第479章 哨騎第48章 納捐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43章 形勢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465章 側翼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715章 三策第751章 猛烈第53章 畜場械鬥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750章 聯軍第744章 發展第783章 說服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14章 升賞第789章 彙集第223章 巨大的收穫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775章 涅槃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198章 留守第86章 饑民第144章 平亂第145章 處決(下)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279章 強攻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801章 盡出第83章 家丁風波第345章 離去第558章 反響第460章 威力!第638章 屍堆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19章 盤點第351章 進開封第97章 捉生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84章 去與留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271章 整編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378章 除奸第416章 爭論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186章 命運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706章 腰斬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