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思想

王鬥在興和所停留二日,準備過了冬至日再回轉宣府鎮去,而這幾日,興和所,沙城堡附近,也成了歡樂的海洋,到處是三晉商民帶來的戲班曲藝表演,看得屯民軍士樂不思蜀。

官將雲集,對很多山西的商人大賈來說,也是一個交遊親近各員的好時機,他們使出看家本領,只在各官將身邊轉悠,特別衆多人想接近王鬥。

只是對王鬥來說,更多想陪陪自己家人,只在晚宴的時候,會宴請各界人士,白天多與身邊各將,或是謝秀娘,紀君嬌,許月娥諸人打獵遊玩,徹底放鬆一下自己。

就到冬至日,草原上的草地一片衰黃,所見樺樹、楓樹林,樹葉更是片片金黃火紅。

快馬的奔騰,夾着陣陣的狂吼亂叫,滅胡海邊上,騰騰奔來數百股快騎,嚇得邊上的天鵝大雁、野兔狍子狼奔豕突,充滿野生動物對人類破壞者的恐懼憤怒。

謝秀娘緊緊摟住王斗的腰,若個小女孩似的哇哇大叫,再沒有了侯夫人的矜持。

她還不會騎馬,所以每次出遊,都是坐在王鬥懷間,由夫君帶着她奔馳,每當這個時候,她小小心中就滿是滿足,便若當年王鬥第一次載她騎馬一樣,盼望這個時刻永遠下去。

紀君嬌倒是馬術嫺熟,此時穿了一身豔紅皮裘,襯得她的臉蛋愈發紅膩欲滴,若謝秀娘一般,興奮得哇哇直叫。

她的閨蜜少夫人楚挽雲,這些天伴在紀君嬌身旁,也隨着王鬥到處遊玩,象個巨大的電燈泡,王鬥也不好趕她走,她馬術也不錯,此時騎了匹棗紅色的馬兒伴在紀君嬌身邊,一樣歡呼不停。一張臉嬌豔欲滴。

許月娥伴在王鬥身邊,繫着大紅披風,包着帕巾,一身勁裝,英姿冷傲,她馬術自然不用說,這幾天她心情也好了許多。臉上多了幾分笑容,不再似以前那般冷若冰霜,倒露出一些嬌憨小女孩的味道。

不過說實在,白天雖然王鬥陪她們到處遊玩,晚上還是回到自己軍營,她們名義上是隨慰問團出來。團內盡多各軍官妻妾,自己必須以身作則,不能帶頭破壞軍律。

當然,若各軍官帶着妻妾們跑到哪野戰去,這就是王鬥管不着了,便若高史銀,整日載着鄭小娘子神出鬼沒的。王鬥就不知道他幹什麼去了。

鐘調陽領護衛營戰士遠遠的散在四邊,還有韓朝、溫方亮、謝一科、趙瑄衆將,也是奔騰着,彎弓搭箭,大呼小叫射着自己所見的獵物,離王鬥等人這邊遠一些。

還有鍾正顯,張貴,齊天良。符名啓等民政官,遠遠的策馬跟在後方,慢條斯理交談什麼。

看着前方的王鬥與謝秀娘歡快的樣子,鍾正顯老氣橫秋的撫須微笑,只是掃到旁邊的紀君嬌時,他臉色一沉,再看着許月娥與楚挽雲。更是皺眉不已。

到了海子邊,王鬥跳下馬,又將謝秀娘抱了下來,伊臉色紅撲撲的。看看身旁人等,頗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

“啊,真美啊。”

衆女都下了馬,少夫人感慨着。

眼前海子廣闊無比,鵝、鴻、雁佈滿其中,再看周邊,草本被秋風染得金黃,風一吹,柔軟的草地便若連綿不絕的金色草墊,頗有天蒼蒼,野茫茫的詩情畫意。

王鬥瞥了楚挽雲一眼,此時這個少婦正捧着心,她看着海子,一副癡迷陶醉的樣子,這出外遊玩,她還是挽了鵝膽心髻,步搖珠顫的,還穿了深紅色的褙子,美是美,只是騎馬不方便吧?

說實在,王鬥對這個癡呆文婦不是很有好感,主要還是看在紀君嬌與李振珽的份上,他淡淡道:“看膩了就不美了,塞外苦寒,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少夫人略過王鬥後面半句話不提,只是盯着他,嘴角帶着一絲淡笑:“侯爺這話說的,難道你是喜新厭舊之人?”

她的話語頗爲尖銳,謝秀娘與許月娥都看過來,只有紀君嬌吃吃笑起來。

王鬥看了她一眼,微笑道:“衣不如新,人不若故。”

他緩緩吟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他張了張嘴,後面幾句,已經忘了,少夫人輕顫一下,喃喃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人生若只如初見……”

她異樣的瞥了王鬥一眼,摸着自己衣角似乎有些扭捏。

紀君嬌咯咯笑了起來,摟着少夫人纖腰白眼王鬥道:“夫君,你不要再吟詩了,當年妾身就被你的‘漢終軍’給俘獲,現在又來個‘人生若只如初見’,讓女兒家怎麼活啊?”

這話說得少夫人更是嬌羞,一個優雅高貴的少婦便若一個小女孩般,看她樣子,謝秀娘微笑着,許月娥不悅的轉過頭去,冷哼一聲。

王鬥搖頭,說實在,他總覺得這楚挽雲心計非常,有很深的城府,刻意接近,總有目的,這讓他不喜。

忽然後面一陣的叫好:“好詩啊,大將軍真是才華橫溢啊。”

原來後面的張貴,齊天良等人趕到,並聽到了,王鬥心想,這什麼亂七八糟的。

……

鍾素素策在馬上,冷冷地瞥過來,她嘟嚷道:“都是狐狸精。”

她從馬鞍上掏出一杆銃,策在馬上,就那樣瞄準一頭正在奔跑的黃羊,扣動板機,轟的一聲響,她將那頭黃羊擊倒。

王鬥等人都是看過去,趙瑄更是策馬奔過去,大呼小叫道:“鍾兄弟……鍾大哥,你這銃給我看看。”

鍾素素不理他,得意洋洋的策馬來到王鬥身旁,叫道:“大將軍,覺得末將這銃怎麼樣?”

王鬥驚訝的接過這銃,韓朝,溫方亮等人也圍過來,就見這銃黑沉沉的,銃柄銃身皆用上好核桃木所制,漆着漆,隱隱流光,銃管也比軍中所用略短。竟是一杆短燧火石銃。

王鬥瞄了瞄,對韓朝道:“覺得獵騎兵用這銃怎麼樣?”

韓朝接過,同樣愛不釋手,他說道:“確實,雖射程與火力比步銃雖差,但可貴是能在馬上使用,可依此大規模製作騎銃。”

王鬥笑着問鍾素素道:“顯才。你這銃怎麼來的?”

鍾素素得意道:“這是末將親手打製的。”

她最愛的業餘愛好便是打銃,打了不夠,還喜歡手工製做,這不,這杆銃就是她親手製做出來的。

王鬥哈哈大笑:“顯才,你可立了大功了。真未想到,我軍中高手這麼多。”

他說道:“此銃可命名鍾氏騎銃甲型,推廣軍中。”

衆將都是點頭,同時羨慕,便依此銃,鍾顯才以後就是財源滾滾啊,這種合法財富。也是王鬥一直鼓勵與大力支持的。

財富與否,鍾素素倒不在意,她高興的是,大將軍能看中她的勞動成果,她喜笑顏開道:“大將軍,末將還制了餘者幾桿銃,儘可在馬上轟射,哪日末將帶出來。與大將軍一同遊玩獵射。”

王斗大笑道:“鍾兄弟這樣說,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

……

謝秀娘與許月娥牽着手,快樂的在草原上奔跑,許月娥更停下來撫摸一朵野花,回頭對着王鬥直笑。

紀君嬌與少夫人也追逐着幾頭野兔,不亦樂乎,看她們歡樂樣子。王鬥嘆了口氣,自己虧久家人頗多啊,似乎到了大明後,伴隨自己的。就是征戰,征戰,再征戰,能閒下來時間,太少了。

衆將也散到四邊戲樂,王鬥揹着手,與符名啓在草原上緩緩散步。

看着那邊的紀君嬌,符名啓哀聲嘆氣:“我這乾女兒宜男之相,當年符某判斷她可以給你生出七、八個兒子,怎麼到現在,一個兒子都沒有?”

王鬥哈哈一笑,他與符名啓是多年交情了,這個儒學學正滿腹經綸,卻又不拘小節,算是王鬥難得,甚至現在唯一的交心朋友,多年下來,一直交情不變。

雖然符名啓掛了教化司大使職事,其實王鬥並沒有將他當下級看,若身邊盡是下屬與隨從,那真是太孤單了。

他說道:“男孩女孩都一樣。”

符名啓嘀咕道:“就你想法奇特怪異。”

隨後他神情轉爲嚴肅:“知不知道,我靖邊軍現在有一個坎,急需要邁過去?”

王鬥也嚴肅起來:“你說!”

符名啓指指自己腦袋,說道:“就是這裡,頭腦,思想,需讓將士明白,我靖邊軍接下去爲何而戰,我官吏行進方向是什麼!”

王鬥點頭,便若後世政黨都需要一個綱領,只有一個統一的思想,一個明確的政治目的,一個正確的指導方向,將士官員才知道該做什麼,明白自己最終奮鬥目標是什麼。

沒有這些,整個集團最終會迷惘,然後內鬥腐化,與大明腐敗的官場一樣,最終沉淪下去,這是自己不願看到的。

他想了良久,緩緩道:“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謂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格物致知!”

符名啓差點笑起來,隨後淡淡道:“很動聽,然心學不足以治政治國。”

王鬥說道:“我明白,這只是口號之一!”

王陽明是一代宗師,然他的心學說實在太唯心了,不入世,便若道教,閒散避世,竟爭不過佛教等入世宗教,若在集團內推廣心學,當會使各方紛鬥頻起,各有各的心,從而在思想上造成分裂,這是王鬥不願意看到的。

王鬥說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符名啓笑道:“太有氣魄了,只是也太空泛了,當中一樣弊端重重,不過以理學教導,此爲必然!”

王鬥點頭:“就要看教化司諸公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

儒學中自然有其精華,“禮義廉恥”、“尊皇攘夷”、“夷狄之有君,不如華夏之亡也”、“仁、義、禮、智、信”都是精萃中的精萃,後世驅儒滅儒,純屬自己沒本事,就將過錯怪到祖先頭上,屬人品低劣,推卸責任之舉。

幾千年來,中華盡是儒學在治國,並創造種種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雖不否認內中也有糟粕,總體來說,卻是瑕不掩瑜,祖宗留下了金山啊。

這也不若世界許多文明,覆沒一次,就此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再沒有復起的機會,中華文化雖有侷限性,但不可否認,屢撲再起,擁有極爲堅韌的生命力。

幾千年來儒學對中國人意識形態凝聚頗有大功,後世國人精神混亂,未必不是打翻儒學,自己又沒能力形成新的意識形態結果,面對西方思想入侵,很容易就被侵入了。

關鍵看後人怎麼改進,怎樣留下精華的,拋棄糟粕的,日本國這點就做得很好,他們以理學治國,最終發展出武士道,明治時期,該國教育就皆以儒學爲基本原則,明治天皇在《教育敕語》就專門說。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其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爾臣民孝於父母、友于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恭儉持己,博愛及衆;修學習業以啓發智能,成就德器。進廣公益開世務,常重國憲遵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者,不獨爲朕忠良臣民,又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矣。”

仁、義、禮、智、信,當爲國民與軍人最高行爲守則,主要看這五點對內對外怎麼解釋,對同胞該怎麼樣,對異族又當如何。

當然,王鬥也不可能獨尊儒術,過於壟斷,必然毀滅,最好有一個核心,然後百川歸海,形成一種極有凝聚力,攻擊力的思想。

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39章 水車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786章 大略第480章 輜重第33章 飛槍第117章 新編制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517章 後路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198章 留守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575章 蛆蟲第623章 痕跡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49章 偶遇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253章 側射第575章 蛆蟲第76章 法與情第745章 羅剎第29章 分解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450章 破營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106章 斬獲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808章 拉開第65章 爭奪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666章 騷動第714章 議所向第713章 崩潰第726章 登塬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112章 野戰(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686章 溫疫論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771章 人心第221章 誰是兔第478章 雞蛋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615章 淒涼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345章 離去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683章 老胡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145章 處決(中)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744章 發展第419章 銃劍第387章 襲城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337章 聖意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39章 水車第59章 烏合之衆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808章 拉開第477章 錦州危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488章 致意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471章 報捷第206章 昌平第772章 到了第112章 野戰(下)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799章 擋兒嶺第807章 驚遇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532章 反響第751章 猛烈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
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39章 水車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786章 大略第480章 輜重第33章 飛槍第117章 新編制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517章 後路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198章 留守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575章 蛆蟲第623章 痕跡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49章 偶遇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253章 側射第575章 蛆蟲第76章 法與情第745章 羅剎第29章 分解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450章 破營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106章 斬獲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808章 拉開第65章 爭奪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666章 騷動第714章 議所向第713章 崩潰第726章 登塬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112章 野戰(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686章 溫疫論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771章 人心第221章 誰是兔第478章 雞蛋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615章 淒涼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345章 離去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683章 老胡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145章 處決(中)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744章 發展第419章 銃劍第387章 襲城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337章 聖意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39章 水車第59章 烏合之衆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808章 拉開第477章 錦州危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488章 致意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471章 報捷第206章 昌平第772章 到了第112章 野戰(下)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799章 擋兒嶺第807章 驚遇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532章 反響第751章 猛烈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