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主力西進

看韓朝神情剛毅,款款而談,舉動中頗有大將之風,所言戰情也切中實際,王鬥不由點頭,說道:“敵情如此,依韓兄弟之見,我師該如何應對?”

韓朝沉思道:“進軍錦州不可避免,救援這是必然,真要打,就要挑選有利我師地勢開打。”

他指着石門山與松山堡西面:“我軍可徉攻石門山,主力趁機西進,佔領雙子山,毛家溝,進逼女兒河。”

“只需渡過女兒河,我軍便有種種便利,北可攻清兵大營,解錦州南面之圍。”

“西北可攻錦昌堡,消滅賊奴重寨,南可攻白廟堡,絕其攻打杏山之念。甚至可在女兒河南北挖掘壕溝,斷白廟堡賊奴與錦昌堡諸地聯絡,將那幾萬韃子困死。”

一時間衆人都是心動,緊緊盯着女兒河那處地勢,確實,只需渡過女兒河,挖掘壕溝,白廟堡可能的幾萬韃子兵,都將成甕中之鱉。

還是鍾顯才搖頭:“往日我師方略,不是說佔領黃土嶺後,或佔領石門山,或佔領小淩河堡嗎?再說了,從松山堡西進,乳峰山的奴兵不可忽視,奴賊也不會眼睜睜看着我們渡過女兒河,定會起重兵攔截,就在河水的兩岸大戰。”

鍾顯才道:“不若還是從石門山與小淩河東北進,到達錦州東面,如此,也可緩解錦州壓力,以安衆將官之心。是否與奴賊在錦州城下大戰,介時可視戰情而定。”

韓朝堅持:“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此一時彼一時,眼下從松山堡西進,是最佳方略。”

他說道:“我軍西進時。可先佔毛家溝與雙子山,對乳峰山的奴騎採取防守之策,甚至挖掘壕溝,斷乳峰山奴騎下山之路。石門山那邊也要打,當然不可放棄,現此山奴兵薄弱,正是一鼓而下良機之時。”

“佔領石門山後,大軍還可側面攻擊乳峰山奴兵。策應我西進主力。且西逼女兒河後,賊奴定會雲集重兵前來,錦州壓力爲之一緩,這也是圍魏救趙之策!”

鍾顯才沉思良久。還是擔憂:“這就是兩路進軍了,現遼東明軍的戰力,能完成此種方略嗎?”

二人相決不下,爭個面紅耳赤,雖二人交好。鍾顯才更稱韓朝爲韓大哥,不過關係到大軍方略,卻不是談私人交情的時候。帳內各將也議論紛紛,或支持韓朝意見。或支持鍾顯才方略,不能確定。

王鬥微微一笑。大將之間的良性竟爭,是他願意看到的。他雖心有定計,還是看向帳中各贊畫,要聽聽他們的意見。

秦軼沉思良久,說道:“下官以爲,主力還是西進爲佳。話說大軍不論從松山堡西面前行,或是從石門山直達錦州城東面,都有其利弊之處!”

他道:“不過兩害相權取其輕,若我大軍從石門山,或小淩河東,直達錦州城下,賊奴定引誘我大軍在錦州決戰。如此,主力雲集錦州城東北,不言杏山,便是松山堡都空虛,且糧秣輜重運轉不易。”

“若主力西進,所行皆是曠野平原,除了女兒河難渡,餘者火炮,戰車,輜重都易於運送。且賊奴不會坐視我師渡過女兒河,定然重兵相持,而在該處相持,比在石門山北面相持爲佳。”

“如此彙集女兒河北岸的奴騎不少,也一樣減輕錦州守軍的壓力。我師也可趁機將糧草柴薪,源源不斷從小淩河直接運送到錦州城南,或錦州城東,進入城池之內。”

王鬥緩緩點頭,其實他心下也傾向韓朝與秦軼的意見。

依他的猜測,清兵在乳峰山與石門山撤兵,特別在石門山上撤了不少兵馬,這是步步防守,給明軍大量殺傷後撤走,引誘明軍主力彙集錦州城下之策,造成明軍戰線延長,糧草難運的結果。

而且大軍攻佔石門山後,必須要渡過女兒河,佔領女兒河北岸,否則不能控制河道,輜重糧草就運不進錦州城去。

且明軍佔領石門山後,清軍可急攻錦州城的西面與北面引誘明軍,若石門山的明軍不動,不過河,只觀山而戰的話,那對錦州守軍的士氣打擊太嚴重了。

所以攻佔石門山的明軍必須過河,然如此一來,清軍則可半渡而擊,明軍兵少,不是清軍對手,就必須增兵,兵一多,則造成主力雲集錦州城下的結果。

皇太極打的如意算盤啊。

看着沙盤沉思良久,最後王鬥重重道:“便是主力西進之策。”

他目光深沉:“便在松山堡西側,乳峰山下,女兒河邊,與賊奴決一死戰!”

“不錯,決一死戰!”

帳中一片雄壯的喝應。

王鬥一錘定音,大軍方略,就這樣定下來。

而現在遼東各官各將中,王鬥意見極爲重要,一般靖邊軍謀下方案,各官將都很難反對,靖邊軍,事實上成了遼東援兵的決策部門。

王鬥看向帳內各將,正容說道:“好,接下來參謀司各員,還有贊畫們,詳細擬定方略步驟,任何的作戰可能,都要考慮在內,不得疏忽一步!”

衆將肅然應令,然後各司其職,快速行動起來。

現參謀司成立,一般都是王鬥與各將粗步提出一個方略,具體的作戰步驟,由交由各員及贊畫們推敲擬定。

這行軍打仗,紛繁複雜,不是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參謀的作用就在這裡。

而依條例制度打仗,也是靖邊軍與衆不同的地方。

如此行軍作戰,便是沒有名將統領,就算不能大勝,想失敗也很困難。

帳中各人,也大是參謀司的一員,具體作戰方案,他們都需參與擬定。

當然,衆人中,趙瑄雖然也是參謀司副使之一,卻很少參與方略擬定。

此時更只凝神細想,思索着如何改進絲綢藥包。

李光衡也只關心騎兵,鐘調陽事務紛繁,所以參謀司各大員中,以溫方亮,韓朝,鍾顯才,高史銀諸人最爲活躍,還有贊畫秦軼等人作用也越來越大。

衆人忙活一片,王鬥反倒輕閒下來。

雖然在各將看來大將軍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事實上王斗大多時候都是甩手掌櫃。苦活累活,都交由部下去幹,結果反搏得一個不攬權的美名。

沉吟了半晌,王鬥召來鐘調陽:“表兄,今日有什麼安排?”

鐘調陽身爲中軍,掌管營務,類似後世的秘書長,王斗的行程活動,都是他在安排。

鐘調陽沉穩地施禮:“大將軍,洪督召各將商議,時辰定在酉時。”

王鬥點頭,因爲錦州危急,洪承疇等人坐立不安,錦州之事一日數議,遲遲不能決斷,不過今日,錦州之略就要定下。

這時溫達興過來,對王鬥鄭重道:“大將軍,白廟堡奴情極爲重要,末將決意,帶些人過去偵察,如能接應一科兄弟最好!”

王鬥看着溫達興,關切地道:“溫兄弟,你剛剛回來,還險些受了傷,現又要外出,是否太累了?”

溫達興深入險境,帶着兩隊夜不收,昨日剛從義州回來,還偵探到了重要情報,途中他們遇到大股奴騎,驚險萬分才逃離。還折損數員好手,還好陣亡者遺體都帶回來了。

因清騎的重視,現靖邊軍夜不收出外哨探,己經越來越危險。

溫達興感動道:“大將軍,末將無事,身爲夜不收,出生入死是必然。”

與靖邊軍別的大將不同,溫達興雖爲尖哨營主將,也常常帶着部下深入險境,不單只是躲在營中,安全地分析部下帶回的情報。

當然,尖哨營也頗多文職人員,他們算情報司部門,不哨探,只總結分析各員彙集上來的情報,從中找出有價值的地方,敵人的蛛絲馬跡等等。情報工作,案牘整理,佔了很大的一部分。

王鬥沉吟了半晌,道:“也罷,你就帶些人,到大興堡,女兒河一帶去,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危。”

看溫達興急衝衝地出去,王鬥注目良久,心中嘆息:“一科這傻孩子,如此拼命,是爲了你姐姐,以爲我不知道?你擔憂什麼,我又豈會負她?”

……

晚飯後,王鬥帶着護衛隊,還有韓朝,鍾顯才兩位大將出營而去。

鐘調陽留守營地,遲大成,李光衡,趙瑄諸人也留在營中。

策馬營地外面,一陣陣微風吹來,帶來一絲涼意,王鬥看晚霞瀰漫天際,如火如焚,瑰麗非常,心想,快了,炎熱的天氣就要過去了,以後的日子會好過些。

蹄聲響動,行走在原野上,往北面黃土嶺,還有西南處的松山嶺望去,觸目所見,皆是一片片的明軍營寨,營地旌旗如雲招展。

此時皆是各營教夜巡、申夜號的時候,就聽鼓聲、鳴金吹角聲不斷,隱隱的各樣將官口音傳來:“……官兵聽着,夜巡謹慎……毋得懈惰,誤了事軍法不饒……起去……”

每喝一聲,都有巡邏人的齊應聲音。

刁斗聲音也開始敲響,在各營中此起彼伏,天地之間,似乎充滿一種金戈鐵馬的氣息。

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97章 捉生第69章 成親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525章 密議第69章 成親第717章 時間第755章 堅定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28章 列隊第31章 內應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794章 大側擊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449章 初勝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209章 分兵第67章 扮象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752章 憂慮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77章 雙喜臨門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512章 白虎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815章 霰彈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204章 拷問第14章 升賞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553章 血河(中)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381章 決戰(上)第581章 銀圓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734章 掩護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695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350章 陳永福第787章 動員第623章 痕跡第517章 後路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798章 奪下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5章 比賽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731章 擋住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776章 忠與順第559章 善後第390章 伏擊第727章 惡毒防線309章 觀聞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728章 甲五號第679章 舌戰第823章 騎海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16章 小小心思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618章 方向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480章 輜重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76章 法與情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737章 此獠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
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97章 捉生第69章 成親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525章 密議第69章 成親第717章 時間第755章 堅定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28章 列隊第31章 內應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794章 大側擊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449章 初勝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209章 分兵第67章 扮象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752章 憂慮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77章 雙喜臨門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512章 白虎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815章 霰彈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204章 拷問第14章 升賞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553章 血河(中)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381章 決戰(上)第581章 銀圓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734章 掩護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695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350章 陳永福第787章 動員第623章 痕跡第517章 後路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798章 奪下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5章 比賽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731章 擋住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776章 忠與順第559章 善後第390章 伏擊第727章 惡毒防線309章 觀聞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728章 甲五號第679章 舌戰第823章 騎海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16章 小小心思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618章 方向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480章 輜重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76章 法與情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737章 此獠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