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議論

進入十月,宣府鎮的天氣一天冷似一天,但許多鎮民心中卻感覺不到寒意,主要是近期激動人心的事太多了,塞外大捷各項報道還在進行,不過現在筆墨,主要是轉向這些天大將軍府連續招開的各場軍政民政會議。

衆人都在猜測宣府鎮未來架構,何官會任何職,大將軍放言要開發漠南,未來又會如何經營?

報紙在高談闊論,民間同樣議者如雲,好談國事,指點江山,是宣府鎮與衆不同的特色,放在大明別處,茶樓酒肆上還要貼上“莫談國事”的紙條,但在這裡,卻是衆人暢所欲言。

各種論政社團不斷誕生,很多茶館酒樓都是他們據點。

對於這點,許多幕府官員不免心懷憂慮,認爲小民誇誇其談,政令剛一發布,外界便街談巷議,還象個當官似的解剖政令,逐條分析,大談利弊,似乎他們纔是官員一樣,這對官方的掌控與教化頗爲不利。

而且幕府在商議大事,他們也在茶館商議“大事”,幕府一項政策還沒分析清楚,他們已經分析得八、九不離十,主要是現在鎮內學識程度越來越高,各人的分析力與判斷力也越來越強,還衆人拾柴火焰高。

不合各方心意,還會遭受批評,不得不回去重議,豈不讓人惱羞成怒?民政司大使張貴就因此咆哮過。

報紙的出現,加強了宣府鎮對外輿論攻勢,教化百姓有大用,但對鎮內官員來說,其實也是喜憂參半。

因爲他們的所作所爲,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上了報紙,很多百姓也傾向找報紙伸冤或舉報,還因此一些官員落馬,導致很長時間內衆官吏一見時報的採訪就心驚膽寒,不論是王鬥治下。還是此時仍朝廷治下。

延慶州的吳知州吳植就因此中招過,那日他應邀與幾個好友到青樓飲酒作詩,這本來是文人間很風雅的事,便若杜牧、蘇軾等千古美名在前,很多美妙詩詞都在青樓內誕生,官員與名妓,是相輔相成的一對。

誰知道莫名其妙就上了報紙。而在坊間嘴裡,自己成了逛窯子似的舉動,還引發了民間對於官員該不該逛青樓的議論,這讓吳知州一張老臉往哪擱啊?從那天起,他再也不逛青樓了。

還有高史銀,某日突發奇想。到賭場去逛了一把,一樣也中招了。

曾經王鬥整頓宣鎮,關閉了境內所有賭場,只留下妓院,並進行一系列規定,如妓女必須持證上崗,還要到醫衛司去定期檢查。防止性病等,不收費的。

不過畢竟賭這東西是人的天性,不久又死灰復燃了,只是轉入地下,更加隱蔽,所以王鬥想來想去,還是開放賭博業,在鎮內設立幾個大賭場。由情報司在幕後控制經營。

他們必須繳納高額稅收,還有不得放高利貸,砍手砍腳等規定,換成鬧事者報官後,抓到礦山去服苦役。

高史銀要死不死,被幾個採訪看到了,報社博士江宏生不知怎麼想的。讓這條新聞也上了報紙,夾在趣聞欄內。

報紙發出去後,民間倒沒什麼反應,畢竟靖邊軍在鎮內形象非常好。軍官去賭場放鬆下也算正常,不過王鬥看到後,說了一句:“軍人還是不要去賭場爲好,影響不好。”

這下高史銀不幹了,找到新聞司大使劉本深喝問,二人差點大打出手,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報紙帶來的種種煩心事,一段時間內,甚至王鬥治下官將,都有要求關閉報紙的,他們認爲利弊難言,甚至會傷害到自己。

反應到王鬥那,王鬥只是淡淡道:“民意如水,大禹是怎麼治水的?”

又道:“有萬千民間御史監督,何樂而不爲?”

不過他也認爲,有段時間新聞司搞岔了,司下報紙,本是教化百姓,宣導輿論,關注民生,監督官員的利器,結果爲了銷售量,專門去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宣府時報,是很嚴肅的大報,是大明各處將要開辦報紙仿效的對象,豈是窺人隱私,專探人私生活的狗仔隊小報?人家吳知州去逛逛青樓關你屁事?搞得他老人家以後都不敢去與名妓交流,又豈是君子所爲?

還有高史銀的事,若其有違法違紀,自有軍律糾查,整到報紙上算什麼事?好好的民生大事、政務對錯、官員監督不搞,專搞這些亂七八糟的,這不是浪費預算與版面嗎?

此後宣府時報經過一番整改,完全拋棄那些低俗的東西,向高端邁進,對麾下憂慮的民意脫離掌控,王鬥也不以爲然,新聞司與報紙是幹什麼吃的,就是用來引導輿論的。

各堡各城的說書先生,戲曲班子,也大多是情報司的外圍人員,對輿論掌控,沒什麼好擔憂的。

一些官吏如坐鍼氈也是好事,輿論的監督,可以促使他們更認真對待自己政務,畢竟監察部門力量還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百姓參於進來,民間御史越多越好。

也因此現在宣府時報發行量越發的大,各人手上握着報紙,在茶館或是家中高談闊論,成爲宣府鎮的常態,關於本鎮的時事新聞,也可以做到一、二日就印發一次。

此次架構會議,可謂所有的宣府鎮民都在高度關注,還不單只是宣府鎮一鎮,大同鎮,山西鎮官民百姓,同樣關心。

所以從十月初五日立冬王鬥率軍迴歸起,大將軍府外寬闊的廣場上,就三五成羣聚滿探聽消息的人,各類聲音匯雜,連初冬的颯颯寒風,也帶不走他們心頭的火熱。

這不單只是大將軍府外,甚至整條牌樓東大街,按院街、戶部街上,都三三兩兩聚滿人。

鎮民都有探聽到,此次大將軍將會對幕府進行徹底改制定型,全部分爲軍政部、民政部、監察部三部,還有王鬥直轄的中軍部,下有參謀、情報、外務諸部,然後各部分各司。各司其職,徹底分權。

報紙也是這樣說,所以各部各司由誰擔任主官,便成爲衆人關注的焦點對象,還有銀行設立,官吏考覈,漠南開發這諸多重點。引來黑壓壓人羣每日只是聚在將軍府外觀望。

人羣熙熙攘攘,每一天各參加會議的官員將帥昂首闊步進去,或喜或憂出來,都會在衆人中爆發激烈的議論,於會各人的神情片段,也成爲衆人爭論的焦點。

衆多時報採訪一樣聚在門外。每當散會時,便蜂擁而上,追逐有價值的採訪人物,可謂熱鬧非凡。

他們的熱情,也帶動了普通鎮民們的興趣,每天一干完活,便是急匆匆趕到茶館。傾聽各方動靜,然後興奮的議論,甚至朝廷治下的官吏也是如此,有閒有錢階級更不用說了。

……

宣府鎮城十字大街有着衆多的茶館酒樓,特別現在的北門西順城街這方,算是鎮民閒暇遊玩的主要所在,各類茶館如雲林立,更是衆人等待消息的重要場所。

初九日。連續幾天的會議就要閉幕了,這天西順城街靠湖邊的“浮雲閣”茶樓更是爆滿,樓上樓下都擠滿人,各類聲音嘈耳,陣陣興奮的議論聲不斷傳來,連添茶夥計都不由駐足,傾聽忘活。

“……鄙人以爲。幕府三部,韓朝當爲軍政部部長、黃仕汴可爲監察部部長,張貴雖說才幹越發不足,但他算大將軍麾下老人了……況乎大將軍擬定了任期制。各司主官從崇禎十二年幕府設立起便算任期,張貴離五年任期已經不遠。大將軍掛念舊情,定會讓張貴在民政部上任滿,就看接下來是葉惜之還是鍾正顯接替了。”

“本人看好葉惜之,與政事頗有建樹,只可惜他資歷淺了……我猜鍾正顯定爲副部長之一,然後順理成章接替張貴位子,畢竟他是大將軍的……而且在算學上極爲出衆。”

這人的話遭到一堆人反對:“葉惜之哪裡資歷淺了?他也早早跟隨大將軍,還是少將軍的老師,接替張貴,正當合適!”

“確實,大將軍豈是任人唯親之人?餘也看好葉惜之!”

“孫兄剛纔言黃仕汴爲監察部部長,這點楊某不同意啊,你將遲大使置於何處?他在鎮撫司內,纔是真正的德高望重!”

“不錯,黃仕汴本爲遲大成部下,他都成一部之尊了,遲大成還在軍政部內混?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遲大成也定爲軍政部副部長之一,我靖邊軍各鎮撫可是位高權重的。”

“你等言韓朝爲軍政部部長,鄙人倒認爲,溫方亮的可能性最大……”

浮雲閣茶樓內七嘴八舌,衆人議論得非常熱烈,這茶館內什麼成份都有,也因此更加熱鬧,吸引更多的人前來。

正說得高興,忽然樓下陣陣騷動,一片的聲音道:“韓員外來了。”

“是韓員外。”

“韓兄好啊。”

“又見到韓員外了,當日聆聽高論,頗有所獲,今日定當再次洗耳恭聽。”

一片吵雜中,一個帶着真定府口音的渾厚聲音響起:“諸位兄賢擡愛,韓某實不敢當啊。”

接着一個五十餘歲,雙鬢微白,有着挺拔身軀,穿着員外服,眼中飽含睿智的有型成功男滿面笑容地進入茶館來,他手上拿着張報紙,不斷對起身迎接的茶客拱手還禮,卻正是韓鎧徽他爹韓賢偉。

韓父到了宣府鎮後,生活富足安定,他也不喜好什麼商事經營,最喜便是在茶館與人高談闊論,討論政事。

這方氣氛寬容,頗有羣衆基礎,加上韓賢偉每每盡有真知灼見,所以在浮雲閣這片地方頗有擁躉,甚至這條街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名字,連新聞司都注意上他。

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312章 佈局(下)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612章 勝利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642章 火器營第733章 改變第486章 激鬥(上)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734章 掩護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163章 掌嘴第668章 緩衝第336章 反應第451章 攻入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668章 緩衝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61章 風雨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516章 合圍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499章 楊興嶺第84章 去與留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82章 開礦費用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74章 雄心第656章 費用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580章 負恩第203章 搏戰第147章 空缺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768章 各方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621章 紅顏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525章 密議第460章 威力!第58章 吃驚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131章 衛城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330章 密謀第513章 射死第617章 重圍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786章 大略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766章 議南遷第818章 碾壓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88章 繳獲所得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610章 直搗第483章 馬科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483章 馬科第441章 前沿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698章 事故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712章 福星第163章 掌嘴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639章 淚水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25章 比賽第759章 陌生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43章 形勢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7章 白甲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1章 火路墩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628章 凹凸陣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656章 費用
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312章 佈局(下)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612章 勝利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642章 火器營第733章 改變第486章 激鬥(上)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734章 掩護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163章 掌嘴第668章 緩衝第336章 反應第451章 攻入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668章 緩衝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61章 風雨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516章 合圍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499章 楊興嶺第84章 去與留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82章 開礦費用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74章 雄心第656章 費用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580章 負恩第203章 搏戰第147章 空缺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768章 各方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621章 紅顏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525章 密議第460章 威力!第58章 吃驚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131章 衛城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330章 密謀第513章 射死第617章 重圍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786章 大略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766章 議南遷第818章 碾壓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88章 繳獲所得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610章 直搗第483章 馬科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483章 馬科第441章 前沿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698章 事故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712章 福星第163章 掌嘴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639章 淚水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25章 比賽第759章 陌生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43章 形勢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7章 白甲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1章 火路墩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628章 凹凸陣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656章 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