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錦州危

崇禎十四年八月初九日,錦州,巳時。(/)

錦州城位於小淩河北岸,明洪武二十四年,指揮使曹鳳對元永樂舊縣城進行改造,時周長五里,裡土外磚。

明成化十二年,都指揮王鍇擴展城牆,時周長六裡多,城牆四角又砌四臺。明弘治十七年,錦州城參將胡忠再次擴建城池,修建後的城池有若盤子一般圓形,故錦州城又被稱爲盤城。

時錦州周七裡五百餘步,又有護城河,城牆高近十米。南面城牆外,還有一小段城牆,在城的四面,還建二層重樓式城樓,同時錦州東面,西面,北面,皆設有關廂小城。

弘治年錦州城完善後,一直到崇禎末年,大體佈局不變(城池位置在後世的古塔區)。不過由於明清大戰,錦州處於前沿,多次經歷戰火,城牆屢毀屢修,己經充滿戰火的硝煙軌跡。

此時錦州城再次面臨戰火,放眼城池外的東面,西面,北面,數不清的清軍列陣。炮聲轟隆,衆多呼嘯過來的炮彈,不斷擊打在城牆上,沉重的鐵球激射,不時響起城磚轟隆隆的破碎倒塌聲音。

在清軍的猛烈炮轟下,城池,還有三個關城上,那些裹着折上巾,穿着短身罩甲的錦州守軍,都是驚恐地躲避,甚至有些人大叫大囔,慌成一團。

城池上的明軍炮手,也拼命開炮還擊,不過錦州城雖然火炮衆多。紅夷大炮只有七門。佛郎機大將軍炮不到二十門,面對清軍的遠程重炮,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清軍火炮一陣接緊一陣,似乎不會停止,猛烈炮火下,城上己無立足之地,那些守軍,不得不下了城牆,到牆下的藏兵洞躲避。

不知過了多久,清軍的火炮才慢慢停下來。城上的守軍還沒鬆一口氣,緊接着,又是號角聲響起,就見數面的清軍大陣中。吶喊聲鋪天蓋地,密密麻麻的盾車推出。

他們一層一層的分佈,每層盾車後,都夾着一層的弓箭手,這些盾車,甚至有一部分有若明軍的土車,用來防止明軍的火炮。多層盾車與弓箭手後,又是一大波的小車,載着泥土麻筐,用來填取溝塹。最後是密集的騎兵。

看清軍人馬密集,似乎無邊無際,海洋一樣的旗號,在陽光下閃耀,城上的錦州守軍都是吸了一口冷氣,很多人面無人色。

“韃子瘋了嗎?”

在錦州城的西南角,有廣濟寺與千年遼塔,此塔高達十三層,又座落山丘之上,可謂錦州的中心制高點。站在塔上,四周動靜一覽無餘。歷年的戰事中,城內守將,都居塔上,以此爲指揮調度。

此時古塔的其中一層。正站着一羣頂盔披甲的大明將官,爲首一個年過六旬的大將。正是大明太子少傅,左總督,錦州總兵祖大壽,關寧軍將的核心人物。

祖氏滿門皆官,乃遼西首屈一指的巨族,祖大壽兄與弟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潤、祖可法諸人,皆是上自總兵,下至副將、參將、遊擊的各級軍官。

他們分駐寧遠、大淩河、錦州諸城,在遼西這個地方,權雄勢大,無人可及。便是新興的吳氏家族,擁有家丁數千的吳襄、吳三桂父子,也只能仰仗祖氏鼻息。

不過大淩河之戰後,祖大壽兒子祖澤潤、祖澤溥、祖澤洪,養子祖可法,心腹部將張存仁、李雲、韓大勳、吳三鳳、裴國珍諸人降清,祖大壽的勢力,己經大不如前,特別吳三鳳還是吳三桂的兄長,裴國珍更是其姨夫。

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遼西這塊地方,祖大壽仍然一言九鼎,權雄勢衆。

說話的是他弟弟祖大弼,其人身形魁偉,鬚髮張揚,拿着一根巨形的狼牙棒,雖然年過半百,作戰時仍然驍勇異常,呼喝吶喊的,曾單騎鬥過清軍,得了個綽號“祖二瘋子”。

此時他與兄長同守錦州,看着蜂擁而來的清軍,也不由目瞪口呆,叫嚷道:“從昨日起,他們就一波一波的狠打,這是……真是要攻下錦州城?”

雖然錦州被圍有幾個月了,清軍攻打城池有數十次之多,也使盡了手段,用炮轟,用火藥炸,挖掘地道,蟻附攻城等,不過很多時候可以看出,他們的意志並不堅決,只要守軍死戰,討不到便宜後,他們都會退走。

不過從前日起,城外的清兵,似乎有不攻下城池,不達目的死不罷休的念頭,不但攻勢堅決猛烈了許多,還調來了很多援兵。

往常困城的,只有韃子滿洲鑲紅旗與正紅旗兵馬,現在餘旗的兵馬也相繼出現了。城外的火炮,也越來越多,甚至連皇太極的黃龍大傘,都出現了幾次,這讓城內守軍感覺情形不妙。

“賊奴這是圍點打援之計,催促援軍快快到來。”

祖大壽低沉道,他的聲音渾厚,堅定有力,帶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味道。

這是多年站在權力顛峰所養成的習慣。畢竟在遼東這個地方,能抗衡質疑他的人太少了,便是薊遼總督洪承疇,以往見到他時,也是客客氣氣。

他手按佩劍,穩穩站着,似乎不以清兵勢大爲意。

他不斷髮出號令,何處該加強防守,何處該增援人馬,指揮若定。錦州東,北,西三面都有關城,對保護錦州內城起了很大的作用,多次清軍攻打,只能爬到外城,就是打不到內城。

特別西面與南面,很大部分,靠近河水,又有古塔山丘,清兵更不好攻打,希望可以再次抗下這一波。

祖大壽銳利的雙目,不時眺望向城池的四面,除了漫無邊際的清軍攻城人海,還隱隱可以看到他們環城所立的大營,以東,北,西三面爲多。

錦州城南面離小淩河不遠,不便紮營,不便列陣,所以在那個方向,只有一些遊騎奔騰。不過越過小淩河,在南岸不遠,也有一些營寨,但相對較少,那也是清軍故意放開的口子,方便明軍援兵前來罷了。

其實站在高塔內並不安全,清軍知道這塔是守將的指揮中心,很多火炮,就對準高塔猛轟。就在不久前,清軍的一發炮彈,轟掉了大塔的塔頂,部將勸說祖大壽離開古塔,都被祖大壽拒絕了。

他嘆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啊,王鬥不簡單,逼得奴賊急了。”

祖大弼一愣,急吼吼:“急什麼?大哥,現在是我們急了,王鬥簡不簡單再說,按韃子這種攻勢,錦州城還能堅持多久難說,援兵再不來,我們就完了。”

祖大壽掃了弟弟一眼,祖大弼立時啞口,他作戰雖然驍勇,不過從小就對這個大哥畏懼,積威之下,祖大壽只看他一眼,祖大弼就閉嘴了。

祖大壽心下搖頭,自己這個兄弟勇則勇,就是方略大局上差了一些,他說道:“黃土嶺的消息,我們己經知道了,忠勇伯大捷,斬得首級近二千,更炮斃了阿濟格那小子。”

“而且他們不依黃臺吉之策,不入他們圈套,所以清軍只得在錦州着手,加以催促援兵進軍。而最快前來錦州的路線,就是從松山堡西面過來,若從那邊過來,就不得不面對乳峰山的清軍,免得他們側擊,或是截斷後路……只是乳峰山不好打啊,要攻下那山,不知要死多少人。”

祖大弼怒道:“乳峰山是不好打,不過韃子這樣的攻勢,我們錦州能堅持多久?援兵再不來,城池就要陷落。”

祖大壽沉默良久,最終嘆道:“是啊,這樣狠攻,城池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錦州被圍多月,城內的守軍,己經非常疲憊,雖然城內糧草足夠,只是柴薪不足,燒火吃飯,都成問題,更影響士氣。

他問道:“錦州的戰情,信使有送到松山堡洪督那邊嗎?”

一個親將答道:“很順利,沿途沒有多少韃子兵馬攔截,前日他們分爲多股,趁夜出城,當晚,就到達洪督行轅之內。”

祖大壽說道:“那是韃子故意的。”

又問:“洪督那邊怎麼說?”

那親將答:“各位總兵爭議不下,洪督也難以決斷,援兵要前來錦州,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

他咬了咬牙,突然恨恨道:“吳爺立圖救援,被那王鬥阻止了。現在松山幾個總兵,楊國柱,王樸,符應崇,曹變蛟,王廷臣,甚至監軍張若麒,都站在他那邊,吳爺兵馬薄弱,不敢孤軍前來,劉肇基,左光先搖擺不定,唐通,馬科二人更是怕死……這王鬥想幹什麼,難道說立了一點微功,就可以坐視錦州危亡於不顧嗎?”

“就是就是。”

這親將言語一出,立時塔上各將七嘴八舌,語中都對王鬥頗有怨恨之意。

初時王鬥在松山時,力阻吳三桂的立時救援,定下了攻打黃土嶺的方略,錦州各將,還未說什麼。

畢竟以戰車逼迫清軍,不言輕戰,這是當時祖大壽與洪承疇定下的方略。清兵勢大,他們當然也看得出,若輕舉妄動,有可能就是全盤傾覆的下場,當時連祖大壽都覺得吳三桂夢浪了一些。

在黃土嶺大捷的消息被騎探傳到錦州時,城內的軍民還歡呼慶賀,對王鬥充滿讚譽之言,靖邊軍與忠勇伯之名,名動盤城。

不過隨後清軍又突然猛攻錦州,而且此次決心堅定,錦州守軍難支,再得到王鬥阻止的消息後,立時衆人就將王鬥深深恨上了。

第804章 六部分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621章 紅顏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646章 獎賞第717章 時間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223章 巨大的收穫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824章 完了第590章 希望(上)第698章 事故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726章 登塬第441章 前沿第150章 聯姻第44章 變化第556章 末日第68章 對戰第421章 陳九皋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668章 緩衝第87章 不留情第105章 射殺第628章 凹凸陣第776章 忠與順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585章 軍工廠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760章 馳檄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145章 處決(上)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248章 對策第121章 轉移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629章 過河第430章 京師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454章 奪炮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10章 胡寨主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315章 定局第229章 聖旨到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49章 偶遇第806章 火箭營第680章 責任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384章 得知第52章 衝突第35章 人爲財死第610章 直搗第192章 不負你第408章 歸家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588章 紫荊關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40章 上官視察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706章 腰斬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762章 無知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568章 完善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5章 堡成第776章 忠與順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765章 國徵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568章 完善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28章 列隊
第804章 六部分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621章 紅顏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646章 獎賞第717章 時間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223章 巨大的收穫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824章 完了第590章 希望(上)第698章 事故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726章 登塬第441章 前沿第150章 聯姻第44章 變化第556章 末日第68章 對戰第421章 陳九皋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668章 緩衝第87章 不留情第105章 射殺第628章 凹凸陣第776章 忠與順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585章 軍工廠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760章 馳檄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145章 處決(上)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248章 對策第121章 轉移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629章 過河第430章 京師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454章 奪炮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10章 胡寨主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315章 定局第229章 聖旨到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49章 偶遇第806章 火箭營第680章 責任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384章 得知第52章 衝突第35章 人爲財死第610章 直搗第192章 不負你第408章 歸家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588章 紫荊關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40章 上官視察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706章 腰斬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762章 無知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568章 完善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5章 堡成第776章 忠與順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765章 國徵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568章 完善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28章 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