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

月邊各人圍攏討來。旦盧象升死去,無不失煮。個個跪倒心叨六

督標營此時只餘一小半人,主官只剩下千總楊國棟一人,他們拜伏在盧象升屍身周邊,個個擂胸大叫,特別是楊國棟,更是悲痛不可抑止。

腳步聲響起,卻是兩翼的楊國柱與虎大威趕到,看到眼前情形,呆了一呆。楊國柱顫抖着手撫上盧象升的屍身,看到胸前那根致命的槍刺。網巾麻衣上鮮血淋漓,身上不知多少傷口,唯有這根長槍要了盧象升的命。

楊國柱的手越發顫抖,他眼中淚珠滾滾而下:“督臣”

他高聲叫道:“督臣

拜在盧象升身前,放聲大哭,場中將士,皆是落淚。

戰馬的嘶鳴聲響起,一匹神駿的白馬跑來,卻是盧象升的愛騎五明樓。白馬跑到盧象升身旁,用鼻子嗅了嗅。又用嘴巴拱了拱盧象升的身體,見他始終不動,白馬發出一陣悲鳴,揚開四蹄絕塵而去,遠遠的不知去向。

所有人,都是呆呆地看着五明旗跑遠。楊國棟雙膝向前,爲盧象升收整遺體,他將盧象升浸透鮮血的麻衣脫下,那塊總督大印還綁在肘後。看到這個情形,他又是大哭。

王鬥怔怔地站着,楊國柱與虎大威協助楊國棟收整盧象升遺體,不知什麼時候,溫方亮悄悄地來到王鬥身旁。他身上同樣傷痕屢展走路都有些踉蹌。

溫方亮低聲對王鬥道:“將軍,韓兄弟與楊兄弟遺體運來了。”

王鬥猛地看過去,卻見沈士奇與鍾顯才抱着二人屍身前來,嗚咽地拜在地上:“將軍

二人高聲痛哭,王鬥雙目發直,他慢慢走到韓仲與楊通屍身前面,顫抖着手撫上二人的身體,慢慢的,他淚珠一顆一顆的滾落下來,最後淚如雨下。

在王鬥身旁,李光衡也是泣不成聲,他指着弗仲屍體罵道:“”你這渾小子,怎麼就這樣走了?你走了我家女兒怎麼辦?她今年才十七歲啊

他眼淚縱橫,身旁的高尋等人只是不住勸慰,王鬥站起身來忽然他一個踉蹌。站立不穩。身旁的溫方亮與孫三傑等人忙上前扶住王斗的身體。

溫方亮哭道:“將軍,韓兄弟與楊兄弟爲國戰死,人死不能復生,將軍要保重身體

他想勸說什麼,最後卻是哽咽,難以出聲。

腳步聲響起。一個聲音高聲道:“將軍,下官領軍來援,僥倖趕到。”

隨後他驚叫,聲音顫抖:“啊,韓千總,楊把總,還有這”督臣,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回事”怎麼人都死了,”

卻是鎮撫官遲大成,他圍繞幾人屍體驚叫,有如世界末日。

王鬥看到遲大成身後不遠,那土牆通道上又站着一羣人,爲首一個女子正靜靜地看着自己,她披着皮甲,繫着大紅披風,用帕巾包着頭,手上拿着一根長槍,正是許月娥。

王鬥慢慢平靜下來,見他看來,許月娥上前幾步,拜伏在地:“月娥領軍來遲,望將軍恕罪。”

她身後衆人一齊趴伏在地,王鬥看了她良久,沉聲道:“許娘子請起。

許月娥謝過王鬥,站起身來。她身後各人也是一同起身。

面前的許月娥容色比初見更爲堅毅,舉手投足中多了一股自容與自信。她持長槍靜靜而立,寒風鼓起她的披風大氅,頗有一種英姿颯爽的味道。她神色間隱隱的驕傲與從容,比起當日在靖邊堡與舜鄉堡的潦倒,己是不可同日而語。

王鬥目光掃去,許月娥不由自主低下了頭。在她身後兩旁,同樣有幾個披着皮甲的女子,似乎作爲她的貼身護衛,便是當日舜鄉堡同一批逃軍,見王鬥看來,她們個個避開雙目,神情不安。

在許月娥身後,還站着幾個粗壯的漢子,個個身上披着盔甲。似乎是繳獲自清軍的甲冑。他們看向王斗的目光有些好奇,眼中更透着桀驁不馴,他們眼睛在許月娥與王鬥身上打轉,似乎奇怪大當家的爲何對眼前這個明將如此恭敬。不過他們沒說什麼,只是不住看着許月娥的眼色,顯然許月娥在他們心目中威望極高。

在第二道土牆外面,還有一千多個粗壯漢子,他們打扮各異,或穿着棉襖皮袍,或披着盔甲,手上武器更是五花八門。個個或牽戰馬,或普通馬匹,或牽騾馬,打量周邊眼神頗有些肆無忌憚,見土牆周邊遍地鮮血與屍體,破損的戰車與兵器旗號更是散落滿地,無不是齜牙咧嘴,長吸短氣。

不過他們雖然桀驁,卻沒有人說話,列隊也頗有樣式,頗有軍伍味道。

王鬥打量許月娥良久,他身後的溫方亮,鍾顯才,高尋等人同樣看向許月娥那邊,衆人神情各異。在土牆內,衆多宣大官兵也是看向他們,眼中透着好奇,來援的竟不是官兵”那領頭的女子是誰?

楊國柱與虎大威也是來到王鬥身旁,楊國柱道:“王將軍,此女是誰?”王鬥道:“軍門,這位是許月娥許娘子,當日,她曾在保安州舜鄉堡。”

楊國柱看看許月娥,又看看土牆那邊的衆馬

虎大威在旁低讚一聲:“好一個女子。真是巾煙不讓鬚眉。”王鬥沉聲道:“許娘子,這位是宣府鎮總兵官楊軍門,這位是山西鎮總兵官虎軍門,你快來拜見。”

許月娥走上前來,對楊國柱與虎大威拜倒:“保安州舜車堡軍婦許月娥,見過兩位軍門。”

楊國柱道:“許娘子請起,你領一干義士前來救援,忠肝義膽,本軍門定要向朝廷上書,以爲表彰。”

許月娥神情不動,淡淡謝了一聲。

王鬥問道:“許娘子,你領多少兵馬來援?”

許月娥拱手道:“回將軍話,月娥領殺奴軍一千五百員自贊皇縣出發,實到一千三百餘人。”

“殺奴軍?”

楊國柱與虎大威互視一眼,虎大威沉吟道:“好象聽過。”

王鬥道:“許娘子遠來救援,實是辛苦。”

他吩咐了一下,擡重營把總鐘調陽身受重傷,便由高尋與鎮撫遲大成將許月娥等人領進營去,安頓好後,再說後面之事。許月娥謝過王鬥,吩咐了幾聲,立時土牆外的導賊們喧騰起來,在宣大官兵的注目中。他們牽着馬匹魚貫而進。

許月娥對王鬥等人拱了拱手,在鎮撫遲大成等人的帶領下,往營地內部而去。她身後各女看也不敢看王鬥一眼,躲躲閃閃,跟在她身後去了。

王鬥看那些跟進來的馬賊竟都是精壯的漢子,他們每個人身上血腥味極濃,顯然久經戰事。亂世中能活下來、而且壯大的馬賊,其實多半富有作戰經驗,否則早就被同道或是官兵剿滅,他們欠缺的只是紀律。

不過眼前這些馬賊組織性不錯,真不知道許月娥是如何操持出來的。

在場宣大官兵也看出來了,這些援兵多半不是什麼良善之輩。甚至連民團義勇都不是,極有可能是哪個寨子的刀客馬賊。不過有援兵到就好,特別他們解了方纔清軍之圍,又聽聞這些人是奉王將軍之令前來救援,所以各人對他們極爲歡迎。那個爲首的女子,更是衆人議論的對嘉

楊國柱對王鬥道:“王將軍小這些”這些民間義士如能招安,我大明又多一部敢戰勇士。他們的安頓一定要妥善,缺乏什麼,可報於我與虎軍門知道,定要讓他們安心留在營地。”

王鬥道:“軍門放心,末將明白。”

此時天色快晚,收整好盧象升等人的遺體後,衆人顧不上傷感,都是趕快打掃各自戰場。清軍屍體兵器己經顧不上收拾,各營收撿自己戰死將士屍體,救護傷員,統計傷亡數目。晚上再一起商議事務。

“直到今日,全軍共傷亡一千八百七十五人,其中,戰死殉國者一千一百三十四人,重傷三百五十二人,輕傷三百八十九人,,乙部千總韓仲戰死,乙部乙總把總楊通戰死”營部夜不收隊官李有德戰死,營部擡重把總鐘調陽重傷,中軍親將謝一科重傷全營戰死隊官十人,戰死甲長二十三人,伍長四年五人”

王鬥中軍大帳內,在剛回到宣大營地的鎮撫官遲大成沉痛的聲音中,讓人心驚的傷亡名單從他口中一一報出。

帳中各人陰着臉,氣氛沉悶。這個名單意味着整隻舜鄉軍傷亡過半,元氣大傷,如果不是守營之戰,還有舜鄉軍獨特的堅韌,這隻軍隊早崩潰了。

“依我舜鄉軍軍律,各部各總各隊主官陣亡,各副官一率自動接任正職。鎮撫司名單如下,原乙部甲總把總。副千總鍾顯才接任乙部千總之職。原乙部乙總甲隊隊官,副把總沈士奇接任乙部乙總把總之職,原”,原,”

“名單擬定,請將軍裁決。”

王鬥沉聲道:“準!”

“千里運屍艱難,除了戰死的韓千總。楊把總,餘者將士遺體,只得就地火化。

收取骨灰,腰牌,重要衣冠遺物回鄉安葬,靈牌供奉褒忠祠之內。”

“準!”

後事由鎮撫遲大成一一安排後,帳中各人又是沉默下來。

王鬥沉默良久,緩緩道:“是我王鬥對不起大家,如果不是我領軍入援,軍中也不會戰死這麼多兄弟。”

他眼中含淚:“是我對不起他們。”

溫方亮道:“將軍何錯之有?將軍慷慨無畏,我等陷入重圍,這是奴賊狡詐,加之勢大,這不是將軍的錯。”

遲大成沉聲道:“將軍千里援救督臣,忠義之心,感天動地,只可恨朝廷”

他慘笑:“我軍陷入重圍多日,舉國無援,只有一部馬賊來援,哈哈,這真是千古奇談。”

以遲大成的性情說出這話,可見今日之事對他的觸動。

李光稗一直默默坐着,此時他出聲道:“韓仲他戰死,死得其所,這不能責怪將軍。”

王鬥緩緩搖頭:“是我的失誤。”

衆人各人看着他,都不明白王鬥錯從何來,各人只以爲王鬥是傷心太過的緣故,都是紛紛勸慰。

第122章 防務第243章 鉅鹿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330章 密謀第618章 方向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21章 地窩子第209章 分兵第96章 烽火連天第479章 哨騎第534章 杖斃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44章 變化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381章 決戰(下)第249章 看誰狠!第119章 阿巴泰第30章 震驚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108章 小堡第33章 飛槍第552章 責問第119章 阿巴泰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143章 鬧餉第750章 聯軍第106章 斬獲第816章 鐵線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78章 火銃改進第776章 忠與順第516章 合圍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820章 一箭第447章 土袋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28章 列隊第560章 清算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521章 落幕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57章 宣統第763章 惡之花第42章 修牆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642章 火器營第101章 來臨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144章 平亂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516章 合圍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385章 定計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767章 傾國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41章 春耕第518章 轟殺第812章 恐懼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454章 驚聞第596章 魅力第377章 內應第797章 前鋒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606章 兩截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471章 報捷第814章 衝陣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243章 鉅鹿第221章 誰是兔第617章 重圍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42章 修牆
第122章 防務第243章 鉅鹿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330章 密謀第618章 方向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21章 地窩子第209章 分兵第96章 烽火連天第479章 哨騎第534章 杖斃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44章 變化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381章 決戰(下)第249章 看誰狠!第119章 阿巴泰第30章 震驚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108章 小堡第33章 飛槍第552章 責問第119章 阿巴泰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143章 鬧餉第750章 聯軍第106章 斬獲第816章 鐵線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78章 火銃改進第776章 忠與順第516章 合圍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820章 一箭第447章 土袋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28章 列隊第560章 清算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521章 落幕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57章 宣統第763章 惡之花第42章 修牆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642章 火器營第101章 來臨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144章 平亂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516章 合圍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385章 定計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767章 傾國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41章 春耕第518章 轟殺第812章 恐懼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454章 驚聞第596章 魅力第377章 內應第797章 前鋒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606章 兩截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471章 報捷第814章 衝陣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243章 鉅鹿第221章 誰是兔第617章 重圍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42章 修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