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京師

當日三鎮大軍在水關長城處歇息,第二日又走到居庸關,離京師不過一百多裡

二十三日上午,大軍出了崇山峻嶺,走在京畿大平原上,這路就好走多了

二十四日巳時,大軍到達京師,離德勝門只有十幾里路

京師的城門,北東爲安定門,北西爲德勝門,向由宣鎮、密雲進入京城要道

哨騎來報,以內閣首輔範復粹爲首,內閣一干官員,如吏部尚書李日宣,兵部尚書陳甲,戶部尚書李待問等人,還有諸多的京師官員,勳貴等,己在德勝門外十里相迎,這待遇,可謂極爲的隆重優厚

此外,還有無數聞訊而來的京師百姓們

錦州之戰,萬民關注,朝野上下,無不關切,京師各大茶樓酒肆,每日就在議論此事

此戰關乎國運,上至高官顯爵,下至黎民百姓,對入援各將信息都極爲關心特別勇冠三軍,有天下第一強軍之稱的忠勇伯部靖邊軍,是無數人關注對象

早在大軍到達昌平時,各方塘馬就絡繹不絕,聽聞宣鎮軍,大同軍,合兵竟有四萬衆出征應援,京畿百姓,無不沸騰

所以早早的,大傢伙就來佔位置,德勝門通往昌平的官道兩旁,連綿十數裡,都擠滿了京師的百姓們各人翹首以待,伸着脖子,都期盼着宣大軍們的出場英姿雄風

對此王鬥楊國柱,王樸三人也緊急商議,爲展示宣大軍最威武的一面,決定改變行軍陣列,以護衛與旗手在前,隨後騎兵在後,再又步兵,最後輜軍

百姓熱情衆多,當然不可能驅散,爲防人羣中惡意東奴細作以夜不收們喬裝打扮,先行混入人流,以應安全,防止不測

而且王鬥楊國柱諸人還接到的禮部、兵部文告,此次大軍在京師活動衆多

皇上除親自賜宴壯行外,還要在大教場舉行大閱兵,以振聲威所以各方面禮節,也要注意練習,禮部官員們,快馬加鞭趕到軍中,爲王鬥等人解說排練

巳時正點,迎接人羣中忽然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來了來了”

聲如海潮,所有人都興高采烈密密麻麻人頭,只往西邊方向看去

就見遠處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大軍未至,聲威先至,而且伴着大軍行進,還隱隱傳來悠揚雄壯的行軍鼓樂聲音人羣是譁然,所有人都極力扯起脖子

忽然,三杆巨大並列的大纛旗出現在衆人的眼簾,一杆楊字大旗一杆王字大旗,中間則是血紅浪濤日月旗

三杆大旗,皆高大無比,載在大車之上,以健馬拉之獵獵大旗後面,是密密的大鼓車上面鼓手敲着行軍拍曲,每敲一下,皆震人心野,後面鼓手一色應之,又有篳、鋩、篞等樂手應和

激情的行軍鼓樂中,人馬隨之密密踏步行進

三輛大旗車,有一輛卻是王鬥送於王樸的,早在出徵前,王鬥就準備好了,各送楊國柱與王樸一輛王樸正羨慕王鬥二人的旗車,得之,不免喜出望外

大軍如此氣勢出場,讓圍觀人羣歡騰呼喊,均覺心滿意足,很多人還對大旗車上翻騰的浪濤日月旗指指點點

靖邊軍的式軍旗,各人先是看得驚異,隨後均言忠勇伯旗號,果然與其大軍一樣,就是不同凡響,讓人觀之熱血沸騰,心火燃燒,激情外射

人羣尖叫中,王鬥,楊國柱,王樸三人並轡而行,策馬走在旗車之前

前方是無數的騎手護衛,個個明盔明甲,鐵甲閃着寒光,威嚴無比隨在後面的,又是一列又一列身着明盔罩甲的騎士,接着是整齊而行的步軍們

他們軍服整齊,整肅而沉着的行走着,軍靴敲打在路面上,一片整齊的轟響京師百姓在外,所有人都極力展示自己的威武,不論宣鎮軍還是大同軍,他們都高昂着頭,目不斜視,只是肅然行進

右營後部乙總丁隊一甲,甲長趙榮晟策在馬上,身後甲中兄弟分爲二列,前四後五,長槍兵韓鎧徽走在前列

這個俊俏的小夥子臉繃得緊緊的,將長槍緊靠肩頭,隨着鼓點樂曲,將腳高高擡起,使勁跺下,放眼全軍,皆是如此,引起大地整齊的轟響聲音

韓鎧徽正走得激情,忽然路旁傳來一陣少女的尖叫,卻是這個英武帥氣的小夥子引起一羣京師少女的注意

“檀郎、檀郎……”

她們一邊衝韓鎧徽喊叫,一邊還將大把的手絹,香囊等閨中物什朝韓鎧徽拋來,立時韓鎧徽的頭上,身上,肩上,堆滿了少女們私密之物

韓鎧徽一時間尷尬無比,本來緊密的行軍腳步也變得散亂起來,身旁與列後的兄弟,見之無不竊笑

身旁甲中向來活躍的小兵陳寵低聲笑道:“聽說檀郎是美男子潘安的小名,韓兄弟,我決定了,以後就叫你的名號檀郎”

甲中兄弟,無不深以爲然,甲長趙榮晟回過頭來,咳嗽一聲,衆人連忙恢復嚴肅的神情

趙榮晟看了韓鎧徽一眼,也差點忍不住笑出來,低聲喝道:“還不快快收起來?”

韓鎧徽連忙將少女之物揣進懷裡,又忍不住往那邊看了一眼

那些少女見韓鎧徽看來,個個招手跺腳,力圖吸引韓鎧徽的注意其中一個俏麗的少女,以扇面掩蓋半面,只是偷偷的看接觸到韓鎧徽目光時不禁俏面變得通紅雙眸水波流盼,卻又流傳着嫵媚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家男子不鍾情?

這一瞬間,韓鎧徽與那少女的心,都醉了

百姓們太熱情了,王鬥,王樸,楊國柱三人,也好不到哪去

王樸一手控繮,另一手持着馬槊面沉似水,雙目深沉,似乎要看破雲宵,看破宇宙大地不料劈面一塊香帕而來罩在他的臉上,立時王樸“常山趙子龍”的形象不在

良久,王樸將臉上的香帕取下,他有些不敢看王鬥與楊國柱的神情,尷尬地道:“京師百姓……真是太熱情了……”

不說王鬥,連楊國柱都有些忍俊不禁,他感嘆道:“是啊,爲了這些百姓,本將血戰沙場也情願啊”

……

看着大軍洪流滾滾而來,不說百姓迎接的內閣首輔範復粹諸人,個個歡喜讚歎,皆道:“有此強軍,錦州無憂矣”

陳甲也對宣大軍的帥旗軍,特別對王斗的靖邊軍軍旗讚賞,心想:“王鬥治軍果然不凡,單憑這旗號旗色,就極大鼓舞起將士們的血戰之心”

大軍來到前方,範復粹忙率衆人迎上去,對下馬來的王鬥楊國柱,王樸三人搖頭晃腦道:“旌旗獵獵,馬蹄隆隆,口號軍鼓響應,壯哉我宣大軍,壯哉我國朝大軍……我,咳咳咳咳咳咳咳……壯哉……”

內閣首輔範復粹畢竟老了,一句話沒說完就連連咳嗽,不過他還是堅持歌頌完畢

隨後,禮部的官員,代表朝廷宣慰勞軍,每兵每將,賞銀賞布不等,又再告知入援大軍安排諸事

今日大軍在京師外紮營歇息,明日聖上大殿召總兵楊國柱,忠勇伯王鬥,總兵王樸宴飲,隨同還有神機營前營副將符應崇,監軍王承恩、張若麒等人

後日教場大閱,閱後,立時場上開拔,出征遼東

王鬥、楊國柱、王樸三人領命,他們的紮營地點,卻是在大教場周邊,安定門與德勝門附近

話說永樂大帝遷都北京之後,就在北京駐紮了七十二個衛,稱爲京衛

京衛在京城各有營地,如安定門內駐紮武德衛營,後來訛變爲五道營衚衕,阜成門內駐紮濟州衛營,後來訛變爲機織衛衚衕,京軍三大營的大教場設在德勝門外和安定門外

萬曆年間,戰事頻繁,京營的官員建議將教場改設在城內以利安全,於是位於宣武門外,但還是在南城之內的教場開設雖然教場佔地龐大,不過京師百姓,還是習慣將教場稱爲小教場,原教場稱爲大教場

四萬餘宣大軍,自然不可能進入京城紮營,於是駐紮在大教場附近,再好不過

宣慰完畢,大軍順着京畿官道往京師營地行進

兵部尚書陳甲,還是那樣儒雅,他穿着大紅官袍,與王鬥並行說話

他回頭看了王鬥高大的帥旗車,特別在那激情四射的旗幟上停留良久,又看王鬥不斷對夾道歡呼的百姓揮手,以濃厚的川音道:“此次宣大軍出師四萬餘,聽聞忠勇伯麾下,就有勁卒一萬五千餘?”

王鬥微笑道:“回本兵,正是”

陳甲拈鬚微笑:“王師兵甲堅利,銳往可乘,此次出征遼東,當大獲捷勝”

王鬥道:“虜人精銳,不可小視,然我軍捍衛國土,護衛鄉梓,士氣極衆,錦州之戰,定給韃虜以重重打擊”

王鬥話中之意,陳甲瞭然於心,不由大喜,笑道:“好,好,有忠勇伯此言足矣忠勇伯只管安心,儘可在前方征戰,後方糧秣輜重,本兵定爲王師源源不斷供給,斷不使將士飢寒”

二人相視而笑,此後聊些閒話,陳甲不斷對王鬥噓寒問暖,對大軍在烈日行軍下表示擔憂辛苦與慰問,還問軍中可備有行軍散等諸如治暑解穢藥物?

王鬥則言爲國效力,不辛苦,藥物之事,軍中略有備些,不過不多,兵部願意提供,再好不過)

第763章 惡之花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475章 塞外第450章 破營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450章 破營第731章 擋住第734章 掩護第327章 滅之第460章 威力!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628章 凹凸陣第88章 繳獲所得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203章 搏戰第82章 開礦費用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668章 緩衝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720章 二溝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63章 伏擊第539章 離去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355章 想伏擊?第760章 馳檄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350章 陳永福第525章 密議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310章 隱患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72章 貧窮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381章 決戰(上)第378章 除奸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771章 人心第53章 畜場械鬥第58章 吃驚第757章 準備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616章 糜爛第153章 銀礦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543章 白熱化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245章 合圍第495章 渡河第723章 怒了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725章 洪流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767章 傾國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21章 地窩子第100章 值得第489章 密信第19章 盤點第656章 費用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345章 離去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245章 合圍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484章 放肆!第355章 想伏擊?第535章 落下第722章 打糧第108章 小堡第75章 新編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816章 鐵線第477章 錦州危第544章 優勢
第763章 惡之花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475章 塞外第450章 破營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450章 破營第731章 擋住第734章 掩護第327章 滅之第460章 威力!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628章 凹凸陣第88章 繳獲所得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203章 搏戰第82章 開礦費用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668章 緩衝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720章 二溝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63章 伏擊第539章 離去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355章 想伏擊?第760章 馳檄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350章 陳永福第525章 密議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310章 隱患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72章 貧窮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381章 決戰(上)第378章 除奸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771章 人心第53章 畜場械鬥第58章 吃驚第757章 準備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616章 糜爛第153章 銀礦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543章 白熱化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245章 合圍第495章 渡河第723章 怒了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725章 洪流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767章 傾國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21章 地窩子第100章 值得第489章 密信第19章 盤點第656章 費用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345章 離去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245章 合圍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484章 放肆!第355章 想伏擊?第535章 落下第722章 打糧第108章 小堡第75章 新編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816章 鐵線第477章 錦州危第544章 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