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

在衛城住了一晚後。

王鬥又回到了舜鄉堡內。

崇禎九年十月初九日,正午,千戶官廳內濟濟滿堂,人人都是喜笑顏開,身上嶄新的官服耀眼。

王斗升賞後,底下的各軍官也是同樣有升有賞,林道符大人終於千年鐵樹開花,由副千戶升爲正千戶。溫方亮原爲副千戶,此次有功,一樣升爲正千戶。韓朝、韓仲兄弟本爲實授百戶,依功勞評定,二人此戰軍功最厚,實授兩級,升爲正千戶。

孫三傑一樣升爲副千戶,還有鐘調陽升爲百戶,高史銀升爲副千戶,楊通升爲百戶。王斗的小舅子謝一科也升爲總旗。鎮撫遲大成同樣升爲百戶。餘者將士依軍功評定,或升或賞,人人歡喜。

王鬥差遣任命己是下來,以保安衛指揮同知的身份充任保安州城操守官,原操守官徐祖成己是升署爲保安衛指揮使。轉調入衛城內。王鬥將要去上任,對於他的安排,衆人都是關心。

王鬥沉吟半響,道:“我走後,舜鄉堡由林道符大人管理,很的,你擔任舜堡防守官的任命文書就會下來。”

林道符的管理能力王鬥還是放心的,一年多下來,他也算成爲了王斗的嫡系,他對王斗的忠誠,旁人也不容置疑。

林道符顫巍巍地站了起來,多日的猜測,終於成爲事實,年近五十,做了多年的副手,自己終於成爲一堡之首了,這全靠王斗的擡舉,他哽咽道:“下官謝過操守大人,大人放心,有下官在,舜鄉堡只會越來越好。”

王鬥微笑道:“本官相信林大人的能力,以後你的擔子很重啊。”

雖然自己將調入州城,可以掌控更大的資源與地盤,不過老根據卻不可放棄,州城雖然大,但是相應的士紳,利益集團也多。自己要做任何事,都會阻礙重重。只有舜鄉堡這個地方,是自己一手經營起來的,做任何事都可以如臂使指,未來還要加深經營,屯田,練兵,軍工,商業,教育,醫療等,都可以作爲培訓基地。

林道符坐了下來,旁人都是以羨慕的眼神看着他,王鬥繼續道:“溫千戶任舜堡僉書官,管理堡內外的屯田事物,仍繼續帶着你的部下兵馬,孫三傑副千戶協助你屯墾經營,仍繼續帶着自己部下的兵馬。還有遲大人,仍管理堡內外的軍紀軍法。”

溫方亮與孫三傑大聲抱拳答應,都是喜笑顏開,遲大成還是萬年不變的樣子。起身深施一禮,坐了下來。

王鬥對韓仲道:“韓兄弟,你同任舜堡的僉書官,管理舜鄉堡的營操事物,鍾副千戶,協助你共同練兵。你們或是屯田,或是練兵,都不可懈怠。最後是韓朝兄弟,你領着甲總的兵馬,隨我一起去州城鎮守。”

這幾個月中,王鬥將舜鄉堡的軍隊稍稍改制了一下,又改回了宣府鎮編制的甲,隊,總三級。

原來王鬥要隱瞞兵力,所以自己一個總下分爲五哨,現在沒必要了,王斗升任爲州城的操守官,可以領一個千總的兵馬,自己部下有幾總的兵力,名正言順。

所以原來王鬥五哨的兵馬,重新命名,分爲了甲、乙、丙、丁、戊五總,韓朝原右哨部改稱爲甲總,韓仲原左哨部改稱爲乙總,溫方亮原前哨部改稱爲丙總,孫三傑原後哨部改稱爲丁總,鐘調陽原中哨部改稱爲戊總,五人各任把總。還有高史銀領着一個百總的兵力,楊通在百總下任管隊官。將來也是要擴統爲總。

不過王鬥一個千總的兵額,下面五個把總,再加一個百總,仍是大大超編,好多總的兵馬,只能以軍壯的形式存在。

七月的時候,王鬥將軍隊略爲改革,在哨內,現在是總內了,實行清一色的長槍隊與火銃隊,隊中還要將一甲的兵馬編爲刀盾兵或是槍盾兵。

不過在實行時,有軍士反應,他們苦練火銃射擊之術或是長槍刺殺之術,突然要將他們編爲刀盾兵或是槍盾兵,等於是以前苦練善用的兵器、技術和經驗都沒用了,一切都要從頭再來,有些軍士有思想情緒。長槍隊中的伍長皆以刀盾兵擔當也是不妥,等於是堵住了餘者軍士的升職道路。還有槍盾兵,一手持盾,一手持槍,定然攻擊無力。

考慮到這些情況,王鬥事後經過調整,在每個長槍隊或是火銃隊中。又新加了一甲的刀盾兵,列陣時排在最前,抵擋敵人射來的弓箭,每個刀盾兵再加兩根標槍,可近守,也可遠攻。這些刀盾兵們,都是重新訓練,不從原來的老兵中選用,槍盾兵也撤消不用。

這樣王斗的一隊兵力就有六甲人,考慮到這一點,王鬥在每個隊中。又新設了隊副,管理三甲的兵力,每個隊副,同樣擁有兩個護衛。隊官則是護衛四人。

有了前面刀盾兵的遮掩,每隊的甲長,隊官,隊副們,他們是持長兵器還是短兵器,拿不拿盾牌,都隨他們自己情況而定。不過甲長,隊副,隊官們的旗幟,仍是插在自己背上。

調整後,王鬥一隊的兵力有七十四人。一總有四隊,又設總副一人,領兩隊兵,每個總副擁有八個護衛,而總副的旗幟,也是插在自己背上。把總除了有護衛八人外,另有旗手四個,掌號一人,金鼓五人。

如此算來,舜鄉堡的一總兵馬,就有軍士共三百二十四人。

王鬥有五總的兵馬,再加高史銀一個百總一百四十八人,共有軍士一千七百六十八人。此外還有夜不收,舜鄉堡現在有一隊夜不收五十人,王鬥計劃擴充爲兩隊的夜不收。加上他的護衛旗手鼓手等,最後王斗的總兵力將高達一千九百多人。

這是個龐大的數字,這幾個月中,王鬥都在調整補充舜鄉堡的軍隊,從新來的軍戶中補充人力。依王鬥對歷史的瞭解,這幾年之內,宣府鎮都無戰事,目前階段,王鬥最重要的是養活軍民,就算到了州城也是如此。等囤積了足額的錢糧物資後,到明年下,王鬥再考慮訓練三千到四千的輔兵,以後他們忙時耕種,閒時操練。

就現階段,舜鄉堡的五總兵馬,除了一總輪流守城外,餘者的軍士,都要下田幹活,參與大生產建設。

聽了王斗的話,韓仲裂開嘴直笑,鐘調陽神情會沉穩些,韓朝則是深深地抱拳施了一禮,王鬥將他帶進州城,是將他視爲最鐵桿的心腹,知遇之恩,末齒難忘。

王鬥看着各人:“此次我去州城上任,韓朝兄弟第一個隨我前去,以後每半年一次,舜鄉堡的五總兵馬,都要輪流換入州城鎮守。”

聽王鬥這樣說,衆人都在沉思,看來操守大人要將舜鄉堡以直屬的形式,勞勞掌控在手中,不因爲他到了州城,就放棄對舜鄉堡的管理。衆人也沒有機會在圈外搞自己的小盤算,是緊跟王鬥,還是被排除在圈子外面?這看各人的選擇。

從王斗的擴軍佈置中,各人都看出王鬥野心不小,這也合大家的口胃,亂世當中,自己麾下的兵馬越多,衆人自保的能力也越強,而且王鬥勢力官職步步高昇,緊緊跟隨王鬥,顯然是最有前途的選擇。

沒有什麼猶豫,衆人都是一陣抱拳施禮:“卑職等唯大人馬首是瞻。”

見衆人表態,王鬥也很高興,他道:“好,衆兄弟都是隨我身旁的老人了,我不會忘了大家,無論將來如何,我王鬥都會與衆兄弟一起,同生死,共富貴。”

……

崇禎九年十月十一日,王鬥帶着韓朝甲總兵馬,還有自己的護衛旗手離開舜鄉堡,前往保安州城上任。王鬥打算先行一步,等將來自己在州城內站住腳後,再將母親與妻子一起接去。

爲了給州城軍民以最大的震懾,王鬥與韓朝這數百人中,皆是個個身披鐵甲,每人身下還騎着一匹馬,是不是戰馬無所謂,只要可以馱人就可以了。

林道符,溫方亮,鐘調陽,孫三傑等人出城送行,還有舜鄉堡的軍民百姓們,也是傾巢出動,歡送王鬥等人到州城上任,很多人都是眼含熱淚,依依不捨,王鬥在任的一年多時間裡,爲衆軍戶分田分地,讓堡內軍戶百姓吃上飽飯,軍民們都對王鬥感激不盡。他們只希望王鬥去後,不要忘了舜鄉堡這個地方。

看着周遭軍民真誠的目光,歡送的熱潮,王鬥也是情緒激動,連連向周邊的軍民百姓拱手作別,人都是有感情的,在舜鄉堡這一年多裡,經歷了無數的生死劫難,看着這裡一天天在變化,突然要離去,王鬥也是內心不捨,不過與當初離開靖邊堡不同,舜鄉堡這個地方,他會經常回來的。

歡呼的聲音終於遠去,經過舜鄉堡,董家莊堡,周莊堡,王鬥一行人浩浩蕩蕩往州城而去,鐵蹄敲打在黃土路上,一片煙塵與轟響。

沿途經過多個軍堡屯堡,皆是荒無人煙,那些堡壘放棄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復過來,看得王斗的心情不免有些黯淡。

環顧左右,周邊的軍士們可沒有王鬥這種複雜的情懷,能到州城去鎮守,他們個個都是興高采烈,州城,那可是比舜鄉堡繁華多少的大城,能隨大人前往州城,衆軍士個個都是臉上有光,滿是興奮的神情。

此行王鬥有近四百人,外人看了這些鐵甲軍士,估計會認爲這些人都是王斗的家丁,其實王鬥沒有一個家丁,又或是說舜鄉堡的五總兵馬都是他的家丁。王鬥在舜鄉堡實行的各種制度,特別是分田分地,將這些軍士的心勞勞掌控在自己手中,依大明的情況,只有王鬥在,這些軍士們纔可以在王鬥護佑下保住他們家的田地,並享受低稅收的福利制度,不受官府衛所苛捐雜稅的騷擾。

更妙的是,這種制度,可以讓王鬥花費極少的費用便養活一大票的人馬,王鬥不需要給軍士們發糧餉,只需操練時讓將士們吃飽便可。軍士們家中分下田地,農忙時各兵回家幹活,也可以吃自己的。

他們家中分下田地,日後每畝地徵糧二斗,相比大明初期中期雖是稅重,但放在各樣雜稅可以超過正稅多少倍的大明末期,這種單純的稅糧,己經算是負擔非常輕了,軍戶們在交納屯糧後,餘下的糧食,足以讓全家吃飽,過上安定的生活。

爲了提高軍士們的作戰能力,王鬥採用了繳獲賞賜制,更提高了軍士們的作戰積極性,鍛鍊了他們的戰鬥能力,繳獲來的物資賞下不需要費王斗的糧錢,自己也有所得,等於是慷他人之慨。

到目前爲止,舜鄉堡這種糧餉制度己經廣爲軍士們所接受,前些時間的繳匪與清兵作戰,許多軍士得到的繳獲賞賜可抵得上平日明軍一年發下的糧餉,家中又分田分地,衣食有着,各人都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這一系列的運作,使王鬥在舜鄉堡的威望越來越高,可以說就算軍官們別有居心,下面的軍士們也不可能跟他們走,王鬥身旁,己經形成了一個密切的利益集團。

此次王鬥前往州城,謝一科領着兩小隊的夜不收也是一起跟隨,這傢伙傷勢好後,又恢復了活力,又是一刻閒不住,此時也是騎着馬跑來跑去,以後他領的夜不收將在州城擴充,擴爲一個大隊五十人。

看着謝一科歡活脫的身影,王鬥笑罵道:“這傢伙,過個年就十八歲了,還這麼野,該爲他說一房媳婦收收心了。”

王鬥身旁的韓朝也是微笑,王鬥看着韓朝語重心長地道:“韓兄弟,你也一樣,不能再拖了,該成家立室了。”

韓朝今年己經二十五歲,他的終身大事,成爲堡內外許多軍官操持的對象,這幾個月中,在林道符的主理下,舜鄉堡內外許多孤零的男女軍戶也重新組建了家庭,結成新的夫妻,王鬥還要求軍官們以身作則,沒成親的趕成親,己成親的要多納妻妾,繁養子嗣,只有韓朝,韓仲兄弟仍是單身,關於這個事情,王鬥己經問了好多次了。

王鬥道:“鄭娘子是個好女子,你不要辜負她。”

韓朝低着頭,輕輕地應了一聲。

看着韓朝的樣子,王鬥長嘆了口氣。

從舜鄉堡到州城不過二十幾里路,幾百人騎馬腳程,很的,一行人己是到了保安州城外。

老白牛:

看了網友關於魯密銃的資料,上說魯密銃最遠最毒,射程150米,和鳥銃差不多,但威力高於鳥銃。射程與威力大,想必銃管也較長,我有一點不明的是,它的銃管是如何造的,也如鳥銃一樣分成幾段,然後焊接起來嗎?

最近月經貼多了起來,希望書友們拋棄這種不良的愛好。

晚上還有一章。

最後我要罵人了:百度帖吧何時開寶馬與112.226.19.*兩個大傻逼,你二人吃大便長大的?看盜貼我懶得說,兩個逼還得寸進尺,攻擊起我的家人來了,你兩個傻逼應該慶幸是在網上,可以亂放厥詞,如果現實中被我遇到,非打得兩個逼滿地找牙不可。我可以肯定的是,你二人不論是在網上還是網下,都是個廢物。

明末邊軍一小兵相關作品

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584章 鐵廠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803章 到齊第784章 算計第163章 掌嘴第486章 激鬥(上)第712章 福星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580章 負恩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395章 雲集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264章 突圍第147章 空缺第629章 過河第746章 庫存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619章 野心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623章 痕跡第592章 “封地”第779章 絕望第369章 福王第115章 得勝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247章 血海下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799章 擋兒嶺第558章 反響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280章 破營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521章 落幕第513章 射死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16章 小小心思第32章 出兵第698章 事故第715章 三策第497章 威力第640章 炮轟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713章 崩潰第60章 不放棄第378章 除奸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63章 伏擊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517章 後路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740章 預備第112章 野戰(下)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82章 開礦費用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714章 議所向第351章 進開封第657章 宣統第584章 鐵廠第579章 裹脅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788章 全民第758章 聯絡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186章 命運第471章 報捷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535章 落下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516章 合圍第759章 陌生第253章 側射第84章 去與留第120章 大敵第805章 三方第460章 威力!第671章 浪潮的激流
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584章 鐵廠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803章 到齊第784章 算計第163章 掌嘴第486章 激鬥(上)第712章 福星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580章 負恩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395章 雲集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264章 突圍第147章 空缺第629章 過河第746章 庫存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619章 野心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623章 痕跡第592章 “封地”第779章 絕望第369章 福王第115章 得勝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247章 血海下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799章 擋兒嶺第558章 反響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280章 破營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521章 落幕第513章 射死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16章 小小心思第32章 出兵第698章 事故第715章 三策第497章 威力第640章 炮轟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713章 崩潰第60章 不放棄第378章 除奸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63章 伏擊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517章 後路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740章 預備第112章 野戰(下)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82章 開礦費用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714章 議所向第351章 進開封第657章 宣統第584章 鐵廠第579章 裹脅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788章 全民第758章 聯絡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186章 命運第471章 報捷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535章 落下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516章 合圍第759章 陌生第253章 側射第84章 去與留第120章 大敵第805章 三方第460章 威力!第671章 浪潮的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