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責任

王鬥眼睛習慣性的眯起,李邦華這句話頗爲險惡,一句話裡面多少個坑。

而他隨口一句話,便是如此的刁鑽陰狠,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身居高位,甚至入內閣者,智商上都是絕智之輩,只可惜多用在了無謂的爭端上。

這樣的人彼此惡鬥起來,對朝政的損害是非常大的,也可以解釋明末朝堂爲何亂象紛呈了。

他緩緩站起來,看着李邦華,眼中頗有怒其不爭之意,他搖頭道:“邦華公啊邦華公,你讓我很失望,你知道嗎?”

他從位上踱下來,背手看着李邦華,斥道:“論年紀,你可以做我爺爺了,怎麼還如此不成熟?連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都不知道?你張嘴就來,什麼都敢說,就沒想過後果是什麼?”

他對着李邦華怒斥:“如此說話不經頭腦,只徒嘴皮子上痛快,你被貶來宣府鎮,實在是咎由自取!真是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李邦華被王鬥劈頭蓋臉一陣教訓,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更兼王鬥口氣有若自己祖宗,自己若他的兒孫輩,站立當地只是哆嗦,他漲紅了臉,良久才嘶聲叫道:“永寧侯是在污辱下官?下官一腔碧血……”

“碧血不碧血誰知道?”

王鬥毫不客氣打斷他的話,喝斥道:“上天罰行不罰心,評判一人種種,不是看他說什麼,而是看他做什麼。你說碧血就碧血了,我怎麼知道你內心在想什麼?”

他說道:“再說了,僅僅有碧血就夠了嗎?你身爲大臣,有沒有想過自己責任是什麼,是國家社稷,還是個人清名?還是說在你心中,個人名位比國家社稷還重要?”

他說道:“有道是吃一塹。長一智,方纔那類話,是你該問的嗎?早在朝中時。你就逼得陛下與諸公下不了臺,只得將你貶來。你現在又來這一套,你想幹什麼,你又能幹什麼?”

他說道:“是不是我回答不和你心意,你就要跑到牆那邊去撞柱子?然後得到別人幾句誇讚,李公真乃忠臣也,怒斥賊子而亡,更沉重打擊了王鬥賊子的囂張氣焰!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了,局勢原來是怎麼樣,後來還是怎麼樣!這就是你的爲臣之道,一心只想搏取直名。就沒有考慮過國家社稷會怎麼樣?李邦華,不要讓我看不起你!”

王鬥又是一陣暴風驟雨似的喝斥,罵得李邦華腦海中麻亂一片,他張口結舌,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

讓朱之馮與衛景瑗也是呆若木雞。王鬥振聾發聵的聲音,在他們耳邊迴盪,拷問他們的內心,鞭撻他們的靈魂。

紀世維是見識過王鬥伶牙俐齒的,還好。王樸與杜勳則是驚訝地看着王鬥,表情怪異。

鍾素素抿嘴一笑,高史銀看着王鬥,心想:“我靠,論起嘴皮子,大將軍比秦先生與葉先生還要利索,這就是傳說中的文武雙全?”

看李邦華哆嗦的站在當地,王鬥繼續喝斥:“有道是實幹興邦,空談誤國!什麼叫空談誤國?就是你這種!說話不過腦子,張嘴就來,從來不想想後果是什麼!你是痛快了,留下爛攤子誰來收拾?難聽點,你這種行爲叫嚴重的不負責任,又叫沽名釣譽!”

他說道:“你言要親賢臣,遠小人,又說我盡用屑小之輩,置大賢於不顧。如果大賢都是你這種人,我寧可不要!我寧可要幾個會幹實事的小吏,也不要一大把你這樣的清流大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便是杜勳杜公公,也比你們這些人來得會做事!”

杜勳想不到王鬥發怒如此可怕,言辭滔滔不絕,犀利如刀,坐在位上,有點噤若寒蟬的樣子。

又聽王鬥提起自己,一種榮耀感油然而生,不由自主摸頭笑起來,對身旁宣府巡撫朱之馮道:“侯爺真是過譽了,如此誇讚咱家。”

朱之馮本來起身下位的,不知不覺,又回到自己位子上。

聽到杜勳的話後,纔回醒過來自己在哪裡,他臉色難看的哼了一聲,懶得理會得意洋洋的杜太監,不過看着堂中的王鬥,不是沒有若有所思,心有所感。

王鬥最後怒道:“窺一斑可見全豹,現朝堂之上不是尸位素餐之輩,貪污受賄之徒,就是如你般腦子不轉彎,盡是一根筋的傢伙。王某可以想象,大明形勢,以後只會更加惡化下去,陛下苦也!”

李邦華心火沸騰,五臟六腑跟油烹似的抽搐,他的身體一直在顫抖哆嗦不停。任官數十載,從未被如此尖銳喝斥過,還是毫不留情,絲毫不留臉面餘地。

就算有,也是自己喝斥別人,輪到自己,才知道這麼難受。

特別在王鬥口中,甚至連自己一向鄙視的閹人都不如?

他哆嗦着,艱難道:“永寧侯言下官不……不負責任……又是沽名釣譽之徒?”

王鬥看着他,拖長聲音道:“你說呢?你自己認爲呢?”

數十年的修身養性,終於讓李邦華情緒略略平復,他梗着脖子,最後嘶叫出聲:“下官自認一片丹心,無負皇恩,無愧大明江山社稷,無愧……”

王鬥冷冷道:“我說了,上天罰行不罰心,認爲不認爲不重要,關鍵看行爲!你自己說說,你的行爲,在內閣中,還有剛纔在堂中,是與國有利的,還是有害的?”

他嚴厲喝道:“你名氣是撈到了,但留下的爛攤子誰來收拾,是你嗎,不是!是陛下,紫禁城裡的皇帝!你還說沒有負了皇恩?或是說自己清名第一,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皇帝也只是自己搏取名聲的臺階工具!”

李邦華腦海中又是麻亂一片,眼前對手是如此難纏,話語尖銳森寒得令人恐懼,他極力組織語言,終於被他想到一點:“永寧侯還未回覆下官方纔之言。”

王鬥笑了起來:“不要跟我來轉移話題這一套,太低級了,太小兒科了。都是王某人玩剩下的。”

他慢慢收斂笑容,看着李邦華道:“不過,邦華公。我可以遺憾的告訴你,想讓我回答這個問題。你現在資格還遠遠不夠。你我並不熟,我又沒有看到你的才華,看到你的價值,你更未得到我的尊重,所以這種高層次的、剖腹挖心的、核心戰略級的話題……”

他瞥了李邦華一眼:“你何德何能讓我給你答案?”

李邦華腦中嗡嗡的一片響,臉上都青筋暴起,耳邊迴盪的。便是“不夠資格、何德何能”幾個字。

就聽王鬥繼續道:“曾經有一個人若問我此話,我會回答他,可惜他已經死了。”

他眼中閃過追思與悲傷之意,然後看向李邦華。冷然道:“還有,你問我一大堆,我來問你,當然,你可以不回答。我不勉強。”

他說道:“你口口聲聲,高皇帝優待士紳,重視讀書人,後來更定爲祖制,你說。太祖皇帝爲什麼這樣做?”

李邦華終於回覆清醒,對王斗的重視,也達到了頂點。

他聽着王斗的話,很想如王鬥那樣說聲:“你還不夠資格讓我回答這個話。”

然最終,他還是陰沉着臉,緩緩的,一字一頓道:“士紳乃國之棟樑,朝之根基,正因爲有讀書人支持,最終太祖皇帝才能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再次興盛我漢家江山。有鑑於此,高皇帝立下祖制。”

王鬥道:“不錯,正因爲有士紳讀書人支持,太祖皇帝才能快速擊敗蒙元,大明也能延續到如此,有近三百年國運。蒙元雖然鐵騎犀利,卻無百年之運,也是漠視讀書人作用之故!”

他說道:“確實那時士紳確曾是國之根基……”

他冷笑道:“但現在呢,他們是怎麼做的?”

他喝道:“你口中的棟樑之材,國之根基,卻在帶頭挖這個國家的根腳,他們就象貪得無厭的碩鼠,幾百年下來,把整個國家的牆根都要挖空了!”

他說道:“國初年有稅近四千萬石,現在纔有多少?按理說人口繁衍,各類賦稅增加五倍、十倍只是等閒,到了現在,卻稅收損失之半,一年比一年低,真是笑話!”

他冷笑道:“爲何如此?就是你口中的棟樑們在帶頭逃稅!他們用各種手段,轉嫁、隱瞞、投獻,把本該屬於自己田稅,轉嫁到別人頭上去,這便是棟樑們所爲,他們的品質作風?他們的君子風度上哪去了?平時滿口道德文章,爲國爲民,談到利益之時,便若最貪婪的商賈一般錙銖必較,這叫什麼,做婊子還要立貞潔牌坊!”

堂內書記官在飛快記錄着,他忍不住想拍手叫好,大將軍真是說得大快人心。

李邦華、朱之馮、衛景瑗等人無言以對,面色漲紅,畢竟王鬥說的是事實。

便是連王樸與紀世維都有些尷尬,王鬥這話,毫不客氣也將他們罵了。

只有堂內幕府各人揚眉吐氣,很多人在高聲叫好,只覺大將軍這話說到他們心頭去,他們人人都有交稅,自然覺得理直氣壯,更認爲王鬥罵得好,罵得妙,罵得呱呱叫。

王鬥繼續道:“有一個怪現狀,標榜道德清高之輩,自己往往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便如嘉靖年時的嚴嵩與徐階。嚴嵩罪有應得,最後被抄了家,這是好事。不過他的田產是二萬餘畝,人人稱讚的徐階徐閣老呢,良田高達二十餘萬畝,還有各類的店鋪產業無數。他一個內閣次輔,哪來的這麼多田畝?真是碩鼠啊,其與嚴嵩就是一丘之貉,誰也不要笑話誰,而這種怪現狀,卻是棟樑們普遍的風氣!”

王鬥冷笑着,他說的話,也若石破天驚,將很多人都驚呆了,徐閣老人人稱頌,想不到撈財的本事這麼高啊?

李邦華覺得有些坐立不安,王鬥一一剖析,讓他在衆人面前,有種赤身裸體的感覺,王鬥卻不會放過他,看着他道:“便是你邦華公,身爲內閣大臣,名下土地不少吧,這些家產,你可都有按制交稅?你自詡爲國爲民,又是清流大臣,爲何不帶頭站出來,以身作則,將該交納的田稅補交,真正爲聖上出力?還是你爲國爲民,只是在嘴巴上說說?”

李邦華臉色難看之極,王鬥卻步步緊逼,絲毫不放過他:“你說士紳乃國之棟樑,朝之根基不錯,但他們卻辜負了高皇帝的期望!你李邦華一樣,也辜負了高皇帝的期望!”

他厲聲喝道:“回答我!摸着自己良心回答我,你是不是也成爲碩鼠中一員了?”

李邦華無言,只是低頭不語,看李邦華下不了臺,大同巡撫衛景瑗忍不住爲他辯解:“侯爺請勿苛求過責,依下官所知,李公清正廉潔,對家人也管教甚嚴,只是……”

他嘆道:“此爲歷朝積弊,豈是個人可以挽回?歷代多少英傑,爲此頭破血流,身死族滅。”

他嘆息道:“歷朝因此一興一衰,此乃氣數也。

王鬥平靜道:“非是氣數,實乃人爲。”

他說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歷朝士紳豪族,他們佔據了國朝的九成財力,卻不想承擔一點點責任。他們自私自利,貪婪愚蠢,換句話說,他們被寵壞了,優待太過緣故。有句話道棍棒出孝子,寵溺出紈絝。任何良善之人,若被優待了,最後盡會變成令人憎惡之輩,這便是人性結果,飽讀聖人之書也沒用!”

王鬥道:“這些豪族士紳不斷在挖國朝根基,每二、三百年,就被他們挖塌了,這也是歷朝一興一衰緣故。若這些棟樑們願意背起自己責任,不言萬年長久,各朝千年國運,只是等閒!”

李邦華終於擡起頭,他緩緩看向王鬥,沉聲道:“永寧侯對士紳如此不屑,看來以後是不用士子與讀書人了?”

不知爲什麼,他內心隱隱一鬆。

王鬥哈哈大笑,他看着李邦華,微笑道:“讓邦華公失望了,我不但要用,還要大用!”

他指着堂內自己的部下:“士子的重要,鬥如何不知?所以我在靖邊堡的時候,就讓部下讀書識字,現在我的軍中,個個能寫會算,便連我的部下高史銀……”

他指着高史銀笑道:“別看他五大三粗的,水平足以與秀才相提並論,我靖邊軍中,至少士子數萬!”

高史銀很榮幸的站起來,對李邦華招呼道:“邦華公,有空一起吟詩作對啊。”

李邦華臉如死灰,王鬥繼續道:“而且我的將軍,我的士兵,我的幕員們,他們是士子,同時又是士紳,他們個個擁有大量的土地,我的麾下,便是由地主,士紳,學子組成的一隻新型武裝。”

看着李邦華,王鬥笑道:“不同的是,他們都有揹負起自己責任,他們是真正的國之棟樑,他們是這個國家的希望,他們也是這片土地的希望。他們將會摧枯拉朽,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行進的步伐!”

歡呼聲響起,王鬥繼續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不介意給擁有財富者相應的地位,然要求的,是他們揹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

王鬥對堂內深施一禮:“諸君,能與你們並肩任事,是我王某人的榮幸!”

堂內歡呼聲再次響成一片,李邦華等人則是失魂落魄,再也說不出話來。

第145章 處決(中)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556章 末日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738章 磨坊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589章 所見第822章 末日第32章 出兵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408章 歸家第824章 完了第786章 大略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807章 驚遇第748章 鼠疫第515章 及時第158章 嬰孩第636章 淹沒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741章 暴雨第775章 涅槃第534章 杖斃第464章 勇氣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511章 難支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817章 光復第101章 來臨第507章 排隊槍斃(下)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87章 不留情第10章 分銀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683章 老胡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739章 對策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585章 軍工廠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612章 勝利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6章 狼煙第801章 盡出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692章 到西安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24章 建堡第679章 舌戰第800章 號稱第621章 紅顏第208章 爭糧第771章 人心第588章 紫荊關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83章 家丁風波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91章 火藥沒了第29章 分解第515章 及時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175章 馬上風第260章 援兵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276章 求援第390章 伏擊第525章 密議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463章 騎戰、搏戰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751章 猛烈第589章 所見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145章 處決(中)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4章 童養媳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466章 樣子貨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92章 定點排尿第396章 匹夫無禮!
第145章 處決(中)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556章 末日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738章 磨坊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589章 所見第822章 末日第32章 出兵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408章 歸家第824章 完了第786章 大略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807章 驚遇第748章 鼠疫第515章 及時第158章 嬰孩第636章 淹沒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741章 暴雨第775章 涅槃第534章 杖斃第464章 勇氣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511章 難支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817章 光復第101章 來臨第507章 排隊槍斃(下)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87章 不留情第10章 分銀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683章 老胡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739章 對策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585章 軍工廠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612章 勝利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6章 狼煙第801章 盡出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692章 到西安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24章 建堡第679章 舌戰第800章 號稱第621章 紅顏第208章 爭糧第771章 人心第588章 紫荊關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83章 家丁風波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91章 火藥沒了第29章 分解第515章 及時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175章 馬上風第260章 援兵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276章 求援第390章 伏擊第525章 密議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463章 騎戰、搏戰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751章 猛烈第589章 所見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145章 處決(中)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4章 童養媳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466章 樣子貨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92章 定點排尿第396章 匹夫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