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舉措

各方爭論結果,己方優勢很大,但韃虜有了不少銃炮,也必須重視

防炮方面,若結寨守衛,使用布袋盛土,木筐盛土,防止跳彈,這是鉅鹿之戰時有效做法,衆人皆沒有異議

至於野外列陣而戰,除炮軍營發揮效用外,還必須訓練軍士面對火炮時的心理準備,在靖邊軍編營後,就着手開始訓練先用空炮,打火藥,慢慢發展到實彈當然,實彈不可能射入己方軍陣,只從陣列旁呼嘯而過,讓軍士適應面對火炮

不但如此,己方也要開始鑄造重炮,花重金去各地挖來炮匠

火銃手作戰,攻堅戰時,多使用萬人敵,戰車等器,使我方有效防護,不過雙方野戰對射……

只能培養醫士,多多研究炮傷,銃傷方面的醫治了

此事議決後,廳內瀰漫一股悲壯的氣氛,隨着戰爭戰術的轉變,靖邊軍一面倒的勝利優勢成爲過去,軍中會不時出現的傷亡,成爲衆人需要面對的問題

看着廳內各人,王鬥沉聲道:“諸位,將要來臨的錦州大戰,是我靖邊軍面對的一場血與火的考驗我軍將會在友軍面前,在韃虜面前,展示什麼叫真正的強軍,什麼叫真正的銃炮讓他們明白,他們的東施炮銃是多麼的可笑,他們可以學走一些表面的東西,但是我們骨子裡的東西,他們是學不去的”

衆人熱血沸騰一齊拜倒,吼道:“追隨將軍,天下太平中國之地,桃源樂土”

王鬥道:“好衆將請起”

他來到沙盤面前,看着遼東那塊土地,此處的沙盤與地圖都頗爲簡陋,不過這是相對靖邊軍而言,比起外間地圖,卻又精細得多了

王鬥指着錦州的方位道:“很明顯,東奴的戰略是圍點打援,重施大淩河故伎朝廷的方略則是打破虜人對錦州的圍困,到時重兵雲集,定然一場血戰我之如何,諸君何以教我?”

衆人都看沙盤或地圖贊畫秦軼沉思:“東虜之略是圍點打援,意圖南下,我大明則爲保錦州勝則我方維持當前態勢,負則精銳盡喪,有大廈將傾之危敵略進退自如我之方略,落了下風”

韓朝看着錦州地形:“賊奴四面合圍錦州,特別乳峰山之地,佈滿賊人此山險峻兩山間平川之地爲進錦州要道,要救錦州需先攻乳峰山,不過此地難攻我師需極力避免攻掠此處”

溫方亮也贊同:“可從杏山西進,折而向北,過女兒河,小淩河,沿着平川,直攻錦州西南,避開東面山地”

高史銀不同意:“乳峰山必奪,否則我軍直進錦州西南時,韃子一樣可以從杏山西北的罕王山,還有錦州乳峰山南面,西面幾處向我軍攻擊大軍沿着松山方向前進,還有城池作爲依託,而且松山、杏山連成一線,可前後呼應”

衆將又因進軍與攻擊路線激烈爭論,秦軼則看着松山、杏山、塔山、寧遠幾個城池若有所思:“聽聞洪軍門將糧草大部集於杏山、塔山、寧遠諸個城池之內?這些城池相距較遠,糧道蜿蜒,要防虜人截斷糧草,斷絕各城間聯繫”

衆人一驚,都看向沙盤上幾個城池

王鬥一直默默觀察各將爭論,此時心下暗贊,秦軼的大局觀真是不用說,一眼看出問題所在

歷史上洪承疇在杏山,塔山,寧遠等地大力屯糧,每處至少有供守軍所需半年,甚至一年之糧草,這纔是明軍大部糧草所在

至於筆架山上纔多少糧?十二堆糧草十二堆,能讓十幾萬明軍吃幾天?只因爲海運方便,該地作爲一箇中轉站罷了一般糧草一到,都運入各城之內,筆架山本身的糧草,並沒有多少

歷史上明軍的失敗,不是筆架山糧草被劫原因,而是洪承疇佈置方略根本錯誤

洪承疇將九成兵力佈置在松山一帶,杏山、塔山留守的兵力微薄,雖然洪承疇也在女兒河南岸,杏山西北的兩山平原間,佈置了防線但皇太極領軍狂攻,如何擋得住?立時松山與杏山等地的聯繫中斷,往後之事,還不任由皇太極自在取捨?

是的,洪承疇的佈置有自己道理,當年薩爾滸之敗,就是因爲楊鎬分進合擊之故,所以被後金兵各個擊破,這個教訓對大明文武百官來說太深刻了

所以洪承疇不敢分兵,將十幾萬抱成一團,這樣清兵確實不能各個擊破但頭重腳輕,首尾不能呼應,卻自斷與後方杏山、塔山、寧遠等城的聯絡

後方薄弱,一個明顯的失誤漏洞擺在那裡,怪不得很快被皇太極看了出來:“此陣有前權,而無後守,可破也

!”

計毒莫過絕糧,當年王鬥打流賊,也是佔了李自成的糧山,闖軍才軍心動盪

所以皇太極截斷松山與杏山等地聯繫後,松山的十幾萬明軍,立時成了甕中之鱉,無糧無草筆架山區區十二堆糧草算什麼?杏山、塔山城內糧草纔多

贊畫秦軼這樣一說,各人都竦然而驚,溫方亮,高史銀等人也不爭論進軍路線了,衆人都把目光投往杏山北面的南山,還有西北女兒河南岸的罕王山

韓朝指着這幾處,若有所思道:“未預勝,先預敗,只要守住這幾地,保持糧道通暢,至少我軍,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高史銀也高興地道:“不錯不錯,只要糧草不失,不若是守城還是野戰,我靖邊軍都不懼任何人”

王鬥看衆人暢所欲言笑道:“確實,只要保證糧道,怎麼打,我們都很自在賊奴重兵包圍錦州我們不一定要去打錦州,我們可以直上松山,作出威逼大淩河堡,廣寧右屯衛等態勢,甚至直逼其義州屯糧重地所在總之,他們圍他們的,我打我的,不被虜人牽着鼻子走”

衆人是興奮七嘴八舌的談論,以自己大將軍的身份,完全可以不甩洪承疇,視情形怎麼有利就怎麼打操作空間非常廣闊

高尋忽然道:“義州是賊奴糧秣重地,可以作點文章”

衆人又看向義州方向,連高史銀興奮起來,隨後嘆了口氣:“難”

義州是清兵的屯糧重地,周邊自當重兵雲集想偷襲他們的糧道,難啊

便是高史銀這個激進派,想想進攻義州,都有點頹然的感覺

忽然一個聲音道:“我們可以從塞外進攻”

衆人看去卻是溫方亮的叔父,贊畫溫士彥說話

王鬥頗有興趣說道:“從塞外進攻?溫贊畫詳細道來”

得王鬥重視,又見衆人關注第一次在這等重大場合發言的溫士彥精神大振

溫贊畫先對王鬥鄭重施禮,隨後指着牆上大地圖道:“忠勇伯,諸位,我靖邊軍,早攻佔了滿套兒,設立多個屯堡而附近,便是東虜外藩蒙古土默特左、右翼等旗,還有一部分的喀喇沁部這些年,他們見到我們,就象老鼠見了貓似的,完全不算威脅”

“再往東過去,就是察哈爾,科爾沁等部察哈爾,還是外藩蒙古,科爾沁,則算八旗蒙古東奴圍錦州,這些外藩蒙古,壯丁都隨軍出戰去了,不免後方空虛”

說到這裡,溫贊畫眼中閃過寒光,各人看着地圖,隨之明白了他的意思

溫方亮看着牆上的地圖,沉吟道:“塞外的偏師,能打得這麼遠嗎?關外不比關內,無處補充糧草,塞外諸多地形也沒有勘測,危機重重……我想想,從東路出發塞外,到遼東義州,怕有兩千裡?疲師遠征,義州還重兵重重……”

鍾顯才細聲細氣道:“現我靖邊軍,塞外的,只控制滿套兒之地,也勘測了周邊一些地形,不過到察哈爾等地,卻瞭解不多”

溫贊畫道:“誰說要打義州了?

不滿地看了侄子溫方亮一眼,叔叔說話,侄兒折檯,好沒道理

不過溫方亮爲軍中參將,參謀司大使,自己不過一讚畫,靖邊軍中,可沒有親戚父子等區別溫方亮出言說話,也是一片公心,也向衆人表明,自己不會因爲溫士彥是自己叔父,就對他青眼相待

這點,溫贊畫也是明白的

隨後他目光又向看地圖,惡狠狠地道:“那些外藩蒙古壯丁都隨軍出征了,後方空虛我靖邊軍可起一虎狼之師,以滿套兒爲依據,橫掃周邊韃虜部落,所到之處,殺光,燒光,搶光能動的全部殺了,牛羊能帶回來就帶回來,帶不回來也殺了殺殺殺將他們對大明的禍害,十倍百倍還給他們那些蒙古韃子,聽聞後方之事,還能安心在錦州作戰嗎?到時自有可趁之機”

他本來儀表堂堂,頗爲儒雅,此時卻是面目扭曲

看他的樣子,再聽他的話語,衆人只覺一股寒意直竄背脊,連溫方亮也是驚訝地看着溫士彥,似乎第一次認識自己叔父似的

說完這些話後,溫贊畫長長地呼了口氣,又恢復了道貌岸然的樣子,對王鬥施禮道:“忠勇伯,這就是下官的塞外方略”

衆人沉思,對着地圖看了又看,贊畫秦軼道:“學生以爲可行,擾其後方,其心必亂偏師橫掃周邊韃虜部落,只需作出進逼義州態勢,便可給錦州之敵強大壓力,介時我軍可趁之機不少”

王鬥看着地圖,也是連連點頭:“不錯,具體詳情佈置,參謀司可擬幾個方案上來”

他對溫贊畫點了點頭,溫士彥大喜,自己總算進入忠勇伯眼線了,不容易啊

他心下盤算,會後如何詳細研究各方資料,擬幾個方略上來,博得忠勇伯及衆人另眼相看

……

此次議事良久,各將,各贊畫對將要來臨的戰事,反覆推敲擬定,定下種種方案

會後,王鬥宣佈此議爲軍中第一機密,各人不得泄漏半句,否則軍法處事

衆人都凜然應答,靖邊軍的軍法,可不是說着玩的

會後不久,王鬥又召見了東路舊軍各將們)

第499章 楊興嶺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816章 鐵線第290章 進京第413章 新營制第469章 傷亡第55章 尚公戰第732章 血溝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44章 變化第280章 破營第387章 襲城第744章 發展第430章 京師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484章 放肆!第76章 法與情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413章 新營制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249章 看誰狠!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795章 力量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467章 身死第445章 矮德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722章 打糧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446章 血路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158章 嬰孩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585章 軍工廠第581章 銀圓第518章 轟殺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515章 及時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376章 技窮第815章 霰彈第618章 方向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85章 揚眉吐氣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728章 甲五號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415章 譁然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592章 “封地”第408章 歸家第198章 留守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767章 傾國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511章 難支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740章 預備第451章 攻入第760章 馳檄第806章 火箭營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97章 捉生第518章 轟殺第825章 盡滅第803章 到齊第770章 兵臨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175章 馬上風第8章 誰敢同行?第335章 驚駭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719章 潼關第752章 憂慮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596章 魅力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486章 激鬥(上)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624章 攻寨
第499章 楊興嶺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816章 鐵線第290章 進京第413章 新營制第469章 傷亡第55章 尚公戰第732章 血溝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44章 變化第280章 破營第387章 襲城第744章 發展第430章 京師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484章 放肆!第76章 法與情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413章 新營制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249章 看誰狠!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795章 力量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467章 身死第445章 矮德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722章 打糧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446章 血路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158章 嬰孩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585章 軍工廠第581章 銀圓第518章 轟殺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515章 及時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376章 技窮第815章 霰彈第618章 方向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85章 揚眉吐氣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728章 甲五號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415章 譁然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592章 “封地”第408章 歸家第198章 留守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767章 傾國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511章 難支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740章 預備第451章 攻入第760章 馳檄第806章 火箭營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97章 捉生第518章 轟殺第825章 盡滅第803章 到齊第770章 兵臨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175章 馬上風第8章 誰敢同行?第335章 驚駭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719章 潼關第752章 憂慮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596章 魅力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486章 激鬥(上)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624章 攻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