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

老規矩,依瞬鄉軍軍律,每次快到紮營之地時,總是各部的炊事車先期到達。

舜鄉軍每個千總與把總均設有千總部與把總部,內中各有配屬的馬車若干,裝載部內總內一些輜重營帳之物,內還有供部內軍士食用幾天的糧草。

平日部內有運輸任務就靠這些馬車,設有軍需官,負責部內各總的軍需糧草,不過他們的身份是獨立的,只對孫三傑的輜重千總負責。各部的火兵也設在裡面,裝備有專門的炊事車,不必搭鍋,就可以在車上造飯,這代表舜鄉軍達到很高的專業化進程。

當舜鄉軍與陳永福大部到達郟縣,依各自的方位安營紮寨時,各部的火兵正忙個不停,發麪和麪,麪糰在手中不斷變幻形狀。

隨後這些麪糰被分爲基本相同的等份,擀成圓餅形狀,撒上碎蔥、細姜、鹽及麻油等物,放在炊事車上的平底鍋上烤烙。

滋滋聲響不斷,香氣撲鼻,一個個金黃色的大餅就這樣成了。

依份量,其實吃一個大餅就能吃飽,更不用說餘者炊事車上還有乾肉、鹹蛋等物。那些瀝乾的肉塊放入沸水中煮制,放入一些食鹽、蔥蒜、渣皮等料,會合一些乾菜沸煮,大寒的天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分外舒服。

這些乾肉用紙袋包裝,儲藏良好,約可放置三個月左右。一般突然出征的舜鄉軍戰士配給炒麪加乾肉,或者大餅加乾肉。一條炒麪袋,約可維持一個軍士七到十五天的需求。

所以閒着沒事,各部火兵們都在大力製作炒麪。其實相比干肉,王鬥更傾向於多給軍士配給一些奶酪奶粉之物,營養與熱量更高,不過中原地區奶酪供求不易,還是未來再說吧。

火兵們動作很快,在各部軍士安營紮寨不久,他們的飯菜已成,各部將士,全部按秩序排隊領取自己的飯食,軍官軍士都是如此。舜鄉軍成軍幾年來,這種做法已是習以爲常。

飯菜的香味,引得陳永福軍中的士兵們垂涎欲滴,他們學着舜鄉軍的樣子,也是個個排隊領取伙食。出征前已經言明,他們的飯食由舜鄉軍供給,幾日隨同行軍,對舜鄉軍的作派,他們從不習慣到慢慢習慣。

對他們的待遇,王鬥給他們下等軍士的飯食,一張大餅,不夠可加,一碗肉湯,內中有一些肉絲,也沒有鹹蛋,不過陳永福軍中將士都表示滿意。

往日陳永福營兵食用的是一種叫做餮飯的軍糧,便是將米煮熟後放到水中曝曬,反覆幾次,最後得到一些幹米飯。食用時取熱水泡軟煮熟就可以吃了。

除了這平日的口糧外,大軍行糧便是雜餅、蒸餅,加上一些硬鹽塊,醋乾等物,馬匹會配上一些乾酪用以緊急解渴之用。

放眼大明北地,基本上軍糧都是如此。這幾類軍糧攜帶方便,不過味道當然不怎麼樣,而且此時軍隊經常斷糧斷餉,連上面幾種伙食都難吃到,軍士要求更不會那麼高。

對舜鄉軍的餐餐能吃飽,天天有肉湯,連陳永福前鋒營的軍官都表示羨慕,更不用說他們的普通士兵了。隨同舜鄉軍出征的這些天,很多人都覺得,衝着這天天能吃飽的日子,這趟出征,就值了。

對陳永福來說,舜鄉軍內的一切都透着新奇,拿這炊事車來說,行動便捷,提供的伙食又快又好,依他的估算,一輛炊事車一個時辰之內至少可提供二百餘人的飯食,滿足一總軍士的需求,對他傳統的“埋鍋做飯”認知是個強勁的衝擊。、

對吃飯時王鬥自己排隊領取飯食,陳永福更表示驚訝,他唯一的解釋,便是王鬥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宵衣旰食,怪不得其部所戰無有不勝。

當然,對王鬥不將糧草分開讓他們領取,而讓軍將們排隊領取飯食的做法,陳永福營中一些軍官不是沒有看法,認爲這樣有讓自己軍隊成爲舜鄉軍附庸的危險。個人私下的心語,則是舜鄉軍不將糧草給他們,他們如何剋扣糧草,中飽私囊?

不過陳永福沉默,王鬥也說得好,軍士集中吃飯、行軍、作戰就可以儘量節省時間,抓住戰機,減少不應有的損失。陳永福都沒有說什麼,他們更不好說什麼。而且舜鄉軍的炊事車確實便利,大大節省了他們“埋鍋做飯”的時間,使行軍速度比往日快了不少,將士們還吃得更好,儘量保持了行軍作戰的能力。

這幾天吃飯陳永福都與王鬥在一起,吃的便是軍中上等軍士的飯食,只有他的兒子陳德,領着家丁押運後軍民夫,落在了大軍的幾日行程之外。

沒辦法,那些業餘的後軍民夫,他們的行軍速度,可不能與專業的舜鄉軍輜重隊相比。

舜鄉軍人多,此時的安營紮寨,便是佔據郟縣城內西、北、南三面,陳永福的前鋒營佔據了郟縣城東。吃過晚飯後,王鬥與陳永福聚在郟縣的縣衙內議事。

往日威嚴的衙門已被燒燬一半,還好這個大堂還算完整,作爲舜鄉軍與陳永福前鋒營的聯合指揮部。

……..

幾根粗若兒臂的蠟燭下,王鬥與陳永福並排坐在主座上,餘者的舜鄉軍將領,溫方亮,高史銀,李光衡,溫達興,趙暄,孫三傑,吳爭春、沈士奇、高尋等人,坐於堂內的右下首。陳永福營內幾個千總、把總的,則坐於堂內的左下首。

明以左爲貴,王鬥此舉,也是尊重陳永福的意思,不過看王鬥麾下將星雲集,個個身披精良的甲冑,身上還有保暖的紅棉翻羊毛大氅,裝備如此精良,銳氣隱隱逼人而來,反觀自己的部下…….

陳永福內心是什麼滋味,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舜鄉軍沒有與流寇交過手,對他們的戰力戰術不是很瞭解,這方面,陳永福當然很有發言權。

對王鬥讓自己先介紹流寇情況,陳永福當然很高興,說實在,他雖爲河南副總兵,但與舜鄉軍同行出征後,這風頭都被王鬥部壓了下去。自己軍士與之相比各方面大大不如,陳永福等人內心說痛快,那是不可能的。

看着舜鄉軍各將,副總兵沉穩坐着,緩緩道:“賊之遍伍,大致伍長、什長、哨總、部總、掌旗、都尉爲序。流賊只佔,最擅伏擊,其左右埋伏,更番迭承,防不勝防”。

“作戰時賊陣五重,饑民處外,次步卒,次馬軍,又次驍騎,老營家口處內,若戰破其三重,驍騎殊死拼鬥。若是不敵,賊馬軍、驍騎、老營立時脫逃,他們精銳不失,轉戰別處,片刻又集兵數萬。”

“此些精賊,人人有馬,或跨馬二三匹,官兵不過馬三步七,追逐極難。若是追得緊,糧草不易,倏忽之間,賊老營精騎又至,官兵每每大敗。”

陳永福說道:“賊擅用細作,或攜藥囊者蔡爲醫卜,或緇流黃冠,或爲乞丐戲術,觀各城虛實,或爲饑民飢軍內應。他們盈千盈百,往來城中,不知是賊是兵。”

他看了王鬥一眼:“城西那數千災民,難保內中多流賊細作,須得嚴防。”

王鬥沉吟,陳永福說的與自己從史書中瞭解的李自成等農民軍情況大致相同,他們一般的戰法就是很難與官兵硬碰硬,而是極善撤退誘敵,是游擊戰的高手。

依陳永福的說法,李自成等人的打法與清兵正好相反,卻是饑民在前,精銳在後,這樣的作戰風格,擊潰其部容易,想殲滅卻難。因爲略略見勢不妙,李自成就帶着骨幹跑了。反正中原等地處處水火,有骨幹在手,輕易又可聚起十幾萬、幾十萬的“大軍”。

聽了陳永福的話,王鬥更深體會到討寇是政治問題,而非軍事問題,除非自己鎮守河南,又有大量糧米救濟,討平一個地方鞏固一個地方,否則流寇是剿不完,這火是救不過來的。

而李自成等人擅長打埋伏,卻是這十年間鍛煉出來的,這種能力恐怕已經深入骨髓了。舜鄉軍沒有與之作戰過,沒摸清他們底細戰術之前,還是慎重爲好,穩紮穩打,決不能輕言冒進。

等習慣他們的戰術後,再找個機會,一次給李自成等人一個狠的。

“末將大致探明,汝州的流賊,以敵將李過、劉芳亮、郝搖旗爲首,內似有流賊老營數百,精騎兩千,脅從之衆三萬餘。不過流賊營伍混亂,確切的編伍詳情,確難以探明”。

“流賊圍攻汝州甚急,知州錢祚徵,聞聽援兵將至,非常振奮,希望我軍快速救援,救民於水火。”

舜鄉軍每次作戰前,軍中情報都要儘量做到到位,爲大軍的攻擊提供詳盡的考量。所以接在陳永福之後,便是舜鄉軍的情報司大使溫達興稟報自己探來的汝州軍情。

他的夜不收千總隨李光衡、孫三傑等人先期到達郟縣,隔開了汝州農民軍哨騎對郟縣官兵方面的偵測。而且還有一隊的夜不收,已經到達汝州附近,對那邊的農民軍展開詳細的偵察,務必探明當地農民軍的兵力,還有領軍將領等敵方情報。

不過溫達興估計官兵到達長噶、禹州等地時,汝州的農民軍對官兵的來援,或許已經得到了風聲。他們會如何反應,這需要參謀司各員的推斷。

對舜鄉軍的情報能力,陳永福表示歎服,大明現在的官兵,不論對上清兵,還是對上流寇,基本上都是睜眼瞎,這也是他們屢次中伏的原因。

不過聽了溫達興的話,他還是臉色難看,他沉吟道:“李過、劉芳亮、郝搖旗?這些都是闖賊的心腹大將,隨從多年。李過爲闖賊親侄,其人沉穩,劉芳亮久經戰陣,計謀出衆,郝搖旗更是一員猛將,作戰驍悍。雖非闖賊親至,不過有這三人在汝州,王將軍,這仗不好打。”

對陳永福來說,他沒見識過舜鄉軍的戰鬥力,他久居河南之地,與李自成等人打過很多交道,對他部下情況瞭解甚多:“河南府諸地流賊號稱十數萬,依本將估算,連賊老營在內,精騎約有四、五千。餘者或爲步卒,或爲裹脅之饑民。”

“那些饑民,不難應對,不過賊竟有精騎兩千在汝州,有老營數百,還有脅從之衆三萬餘……”

王鬥瞟向陳永福,看他臉上頗有憂慮之色,顯是擔憂這些農民軍在汝州的精銳。

依王斗的估算,目前李自成軍最強悍的應該就是他老營中的一千多人。那些人隨李自成轉戰各地,戰場拼殺經驗約有十年左右,算是職業軍人,論起精銳度,應該有清國馬甲,巴牙喇兵的武力。

щшш ⊕тt kān ⊕C○

除了這些,便是這幾個月新從投降官兵,或是當地馬賊,杆子中招收的精騎了,這些算是驍騎。隨後又是有馬的人,一律稱爲馬軍,餘者是步卒或是饑民。

對中原官兵來說,李自成的老營比他們各營的家丁厲害得多,那些“驍騎”,現在的戰鬥力也與普通官兵不相上下,甚至強一些。加上餘者的脅從軍往往達到幾萬人,人多勢衆,怪不得中原官兵往往落敗。

看陳永福的神情,顯然對這次汝州之援不看好,麾下各將也是人人擔憂,沒想到汝州流賊竟有三、四萬,是官兵的好幾倍,這次怕是凶多吉少。

王鬥營內各將卻不以爲意,兇悍的dz他們都打過,區區流賊又算什麼?

高史銀猛地站起來,對陳永福抱了抱拳,然後對王鬥高聲道:“將軍,軍情如火,末將願率麾下軍士先行開拔,作爲前鋒,擊潰汝州之賊,救援當地百姓。”

王鬥卻是沉吟,高史銀的風格就是敢打敢拼,他不懷疑其部的戰鬥力,不過面對善於奔走伏擊的流寇,過於兇猛,卻是有利有弊。作爲前鋒人馬,王鬥認爲溫方亮、李光衡,甚至是吳爭春與高尋都不錯,他們爲人謹慎些……

不過高史銀再三請求,考慮他如虹的士氣與戰心,王鬥最後還是答應了他的懇請。他交代高史銀穩紮穩打,不要過於貪功,路上如遇到流寇,擊潰便是,不要追得太猛,以免中了埋伏。

高史銀興奮地答應了。

……

第二天,高史銀就領自己的千總開拔,先期往汝州逼去,他近千人都是老軍,人人有馬。千總部的隨軍馬車,也有供部內軍士食用幾天的糧草。汝州到郟縣不遠,王斗的主力大軍隨後跟上,沒什麼好擔憂的。

溫達興的夜不收隊眼下在郟縣、汝州,甚至宜陽、登封一帶活動,隨時可以爲高史銀的先頭部隊提供情報

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792章 天下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627章 嚴峻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49章 偶遇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590章 希望(下)第389章 潰逃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39章 水車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762章 無知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310章 隱患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499章 楊興嶺第580章 負恩第767章 傾國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764章 進取第742章 過溝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569章 歸化司第330章 密謀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484章 放肆!第51章 鄧一腳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757章 準備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53章 報紙第6章 狼煙第478章 雞蛋第144章 平亂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623章 痕跡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250章 填壕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79章 示範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203章 搏戰第102章 炮擊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724章 對比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764章 進取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270章 合兵第209章 分兵第203章 搏戰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737章 此獠第462章 神機箭第308章 傳說第539章 離去第41章 春耕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176章 廢物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377章 內應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539章 離去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784章 算計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775章 涅槃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246章 滿江紅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32章 出兵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516章 合圍第79章 示範第23章 牛價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816章 鐵線
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792章 天下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627章 嚴峻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49章 偶遇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590章 希望(下)第389章 潰逃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39章 水車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762章 無知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310章 隱患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499章 楊興嶺第580章 負恩第767章 傾國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764章 進取第742章 過溝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569章 歸化司第330章 密謀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484章 放肆!第51章 鄧一腳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757章 準備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53章 報紙第6章 狼煙第478章 雞蛋第144章 平亂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623章 痕跡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250章 填壕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79章 示範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203章 搏戰第102章 炮擊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724章 對比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764章 進取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270章 合兵第209章 分兵第203章 搏戰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737章 此獠第462章 神機箭第308章 傳說第539章 離去第41章 春耕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176章 廢物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377章 內應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539章 離去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784章 算計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775章 涅槃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246章 滿江紅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32章 出兵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516章 合圍第79章 示範第23章 牛價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816章 鐵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