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炮擊

小軍步騎肅然列陣。散發出股攝人的毒“

此時他們軍紀仍是森嚴,所有軍士只是靜靜而立,整個軍陣沒有一絲的喧譁。

城外一色的純,白鑲紅邊衣甲旗號,遠遠看去,一片紅白相間。在清兵大軍的正中前方,正高高豎立着一根大森,糞下的清兵統領,正是那位在太平堡附近殘殺黃國斥的甲喇章京。

他從黃國癢身上感覺到了舜鄉堡的不同之處,!中不安,欲滅之而後快!他盡起自己麾下兵馬前來。進入舜鄉堡地界後,果然覺得這裡與衆不同,一個小小的千戶所,竟然堅壁清野,整個境內,找不到一個可以補給擄掠的小堡村落,盡是人去樓空。

這讓這個甲喇上下憤怒非常。他們一把火的將那些空空如也的屯堡盡數燒了,最後來到了舜鄉堡下。

一看之下,那甲喇章京不由失笑。原來只是這樣一個小堡。這樣的城堡,放在往日,甚至不值得他們大清兵擄掠,狹偏遠,貧窮,沒有一點油水可言。

那甲喇章京也算對大明的城堡防守兵力瞭解甚多,這樣的一個偏遠千戶所的所城,周不過二里,內中防守的兵士充其量不過三、四百人,且大半不能戰,就算堡西北又擴建新修了一個城堡,最多不過五、六百的兵,估計能戰的軍士不到三百。

自己一千五百大軍,估計派出幾百勇士一陣衝殺,就能一鼓而下。這些明人堅壁清野也好,他們人口物資盡數集中在這城堡內,到時破城後,他們的財富盡歸自己所有。裡面的丁口女子也盡成自己的奴隸。

想到這裡,他哈哈大笑起來,揮着馬鞭,用滿州語說了幾句什麼,他身旁的幾個牛錄也是一起笑了起來。

此時城下的清兵大軍中,五個牛錄合成一個大陣,每個牛錄又單獨列成一個小陣,戰兵在前,輔兵在後,共計一千五百五十餘人。

五個牛錄中,每個牛錄皆有官森兩杆,掌旗親軍二人。牛錄身旁。又有咯把什兵二人,就是後世滿清的前鋒營軍士,個個盔上飛翎,身後有飛虎背旗一杆,身着明盔明甲。

此外又有白擺牙喇兵十七人,也就是俗稱的白甲兵,後世滿清的護軍。他們一色的明甲,盔上高高紅纓,背上有火炎邊旗一杆。

這十七個白甲兵由一個滿洲人稱之爲壯大的頭目統領,明甲紅纓,背上插着斜尖的本色旗。

在後金兵與清兵中,他們一個牛錄三百兵,三人中有一人披甲爲戰兵,其中分爲步甲,馬甲,餘者是輔兵。分有馬的跟役與無甲的徒步跟役。

黃臺吉當政時,對軍中兵種略爲調整,取消了紅擺牙喇兵與黑營。將他們都列爲了普通的披甲戰兵。

在這五個牛錄中。除了每個牛錄的親兵。略把什兵與白甲兵外,每牛錄下還有馬甲兵四十人。馬甲兵明盔暗甲,箭五十隻,弓刀各一由兩名稱爲分得撥什庫的滿州軍官統領。

又有步甲兵五十人,由兩名步兵撥什庫帶領,撥什庫皆是盔上黑纓。身上都有方二尺的背旗一杆。

不論馬甲步甲,每數人或十人皆設什長一人,滿洲人稱之爲專達的小頭目。

在這個甲喇的清兵中,共有披甲戰兵五百多人,餘下的皆是跟役與輔兵,他們身上未着甲,或是僅着內中沒有鐵葉的棉甲。除此之外,每個牛錄中還有鐵匠、鞍匠十數人到數十人不等。大軍當前,一個小小的舜鄉堡;那甲喇章京自然不放在眼裡,他大笑了一陣,喝令幾聲,立時一個牛錄章京奔出,身旁帶了幾個白甲兵護衛。隨行的,還有那甲喇章京身旁的那漢人通事。

他們奔到離舜鄉堡城頭一百多步的距離,遠遠的停了下來。

那牛錄章京對他身邊的那位通事大喝幾聲,那通事應了一聲戰戰兢兢的出來。

他又奔了幾步,對城頭大叫:“樓上的明軍聽着,你們速速投降。否則大清兵攻進堡內,玉石俱焚。爾等可要仔細思慮,免得後悔莫及!”

“大漆兵?”

城樓上韓朝,韓仲,溫方亮等人聽了都是奇怪,蒂仲驚訝地道:“教子不是自稱大金嗎?什麼時候變成大清了?”

諸將也是議論,都覺奇怪,只有王鬥靜靜不語,後金改國號的事,大明自然是封鎖消息,舜鄉堡諸人也不可能知道。

韓仲瞪着那一百多步外那個牛錄章京,他在白甲兵重盾的層層保護下。正立在馬上,肆無忌憚地打量城上的動靜。韓仲看着惱火,這麼遠的距離,弓箭火統都打不到,他道:“教子太猖狂了,打上一炮如何?”

王鬥道:“怕是打不準,還是看看他們的動靜!”

那通事叫了半天,城上絲毫動靜也無,他無奈地再到那牛錄章京身旁覆命。

那牛錄章京哇哇大叫,他喝令幾聲,立時身旁有一個白甲兵出來,快馬奔回軍陣。

很快,那邊傳來一陣陣的喧譁哭叫聲,王鬥等人看去,卻是一羣清兵押解着一干大明百姓從軍陣出來,他們越走越近,只見那羣大明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個個只是驚恐哭喊,也不知道是清兵從哪裡擄獲來的。

那羣清兵洋洋得意,他們一邊肆意鞭子那些百姓,一邊對着城頭不時憐叫。

見此情形,城上各舜鄉堡軍士都是憤怒非常,個個大罵不止。

見城上的反應,那牛爪十六更是得意,連軍陣那邊的清軍大部都是發出陣陣的笑然那牛錄章京一聲喝令,那些清兵一齊下手,刀砍槍刺,立時那些大明百姓個個死在城外。

舜鄉堡城頭鴉雀無聲,那通事又是奉命上前,他高叫道:“爾等都看到了,如不投降,這些百姓就是你們的下場!”

城樓上各人憤怒非常,王鬥對韓朝冷冷地道:“去將那俘獲的教子押上來!”

韓朝領命而去,很快的,那清兵專達就被幾個,彪悍的舜鄉堡風紀軍士押來,經過拷打,他全身上下己是傷痕累累,精神也極爲萎靡。不過他仍是不屈,一路上只是極力掙扎,不時的大吼大叫着。

他被押解上城樓,立時用滿洲語對着城下的清兵高聲吼叫起來。見他出現,城外清兵一片安靜。個個都是目瞪口呆,連那個牛錄章京也是張大嘴說不出話來。沒想到己方也有人被明軍俘獲,雖然人少。但在這衆軍之中,對他們軍心士氣卻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連遠處那清兵大陣聽到動靜,都是騷動起來。

王鬥對韓朝道:“將你的手統給我!”

他裝填好子藥,又用火媒點着手統上的火繩,淡淡道:“你告訴教子。若是攻城,便是這般下場!”

言罷,他將手統對準了那專達的頭顱,扣動了板機,一聲轟響,那專達的頭己是被轟去,腦漿鮮血亂濺。他屍身一頭載到,重垂地落在城下。一股濃厚的血腥味,混着炎熱的天氣,在城樓內蔓延開來,中人慾吐。

城下清軍同時驚叫,他們個個捶胸叫罵,都是憤怒非常,城上的舜鄉堡軍士則是一片歡呼。

韓朝站了出來,用滿州語朗聲說話,城下的清兵更是暴怒,他們大叫了一陣,在那牛錄章京的帶領下,又遠遠的奔回了大陣內。只有那漢人通事吃驚地看了舜鄉堡城頭一會,纔跟着撥馬回去。

那甲喇章京遠遠的看到城頭變故,正在吃驚,等那些清兵回來,他更是暴跳如雷。消息傳開,城外所有的清兵都是哇哇大叫,他們咬牙切齒,那些明軍竟敢當場處決他們的俘虜,這實在是太可恨了。

他們定要攻下這該死的城堡,將內中明人殺個雞犬不留!

一場惡戰不可避免!

號角聲響起,城外那清兵大軍中一陣騷動,過了約半個時辰,便從各個牛錄陣列中推出若干盾車來口竟是他們不安營扎塞,也不等吃了午飯,就迫不及待前來攻城想是剛纔王斗的舉動將他們氣壞了。

王鬥遠遠看去,見那盾車緩緩而來,數了數,約有二十餘輛,每架盾車上都豎着數面旗幟,看不清盾車內中與後面有多少人。而且他可以看到,在盾車後的不遠處,又有一個個清兵,推着近百輛獨輪小車,上面載滿泥土等物,想是用來填取溝塹之用。

王鬥粗粗算了算,估計清兵約出動了二百多個戰兵,輔兵三百多人。雖然他看不清盾車後清兵的動靜,但是他知道後金兵與清兵作戰,向是以盾車爲前列,用來消耗城頭明軍的炮火。抵擋弓箭槍彈。隨後跟着死兵,手執盾牌大刀長槍等兵器,穿着兩層重甲,內穿鎖子甲,外穿內鑲鐵片的棉甲。

甚至有些將領,還穿着三層重甲。最裡層爲鎖子甲,其次是鐵甲,最外層是鑲鐵棉甲。有了這三層重甲。可以有效地防護一定距離的弓箭與火器打擊。

這些死兵,多是清兵中的馬甲。戰場經驗非常豐富。在死兵的後面。還跟着身着輕甲善射的弓箭手,用來支援死兵登城,掩護那些輔兵們填取溝塹。

最後是銳兵,也就是白甲兵押陣。他們也是披着雙層重甲,伺機登城支援。如果是在野戰,這些士兵的身後還跟着一些精騎相機而動。

王鬥見清兵推的那些盾車越推越近。近到兩百步時,己經可以看清楚它們的樣子。只見那些盾車,前面是高高厚實的木板,上面鋪着厚厚的皮革棉被,可以有效地抵擋槍炮弓箭,下面有滾輪,轉動靈活。如果壕溝填平後,它們可以一直推到城下。

在八旗軍中。這種盾車向是他們的標準裝備。後金軍興起來,攻城作戰,無往而不利。

在舜鄉堡諸軍官的商議中,對付勒子兵的盾車,以舜鄉堡的情況,除了火炮,別無他法。不過火炮射擊不準確,就不知道能打中幾輛盾車了。

那些盾軍緩緩而來,城上的舜鄉軍只是屏具凝神,等待着王斗的命令。

見那些清兵己經逼近了兩百步,進入了舜鄉堡城牆幾副佛朗機炮的射程,王鬥淡淡道:“開炮吧!”

城樓下的城頭上,架着四副佛朗機銅炮,各安放在一個四輪鐵架上。射程在百丈之遠,由一個城防炮隊的隊官在指揮。

他看到城樓上的旗號,立時一揮手中的令旗,大聲喝令:“舁炮!”

每副佛朗機銅炮旁都有三個炮手,他們己向舜鄉堡原來的老弱炮手學習過如何打炮,此時每門佛朗機銅炮早裝填好彈藥,聽到號令立時各門炮旁的一個炮手都從旁邊一個熊熊燃燒的鐵架上取出一根燒紅的長鐵鉤,往火門上點去。

“轟安轟轟!”幾聲響,四副佛朗機銅炮相繼開炮。,

第446章 血路第606章 兩截第760章 馳檄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246章 滿江紅第737章 此獠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589章 所見第487章 血肉第477章 錦州危第720章 二溝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451章 攻入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509章 右臂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553章 血河(下)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715章 三策第748章 鼠疫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808章 拉開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737章 此獠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764章 進取第43章 形勢第612章 勝利第133章 意外、吃驚第743章 南門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336章 反應第502章 決定第115章 得勝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68章 對戰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186章 命運第418章 忠義營第508章 衝鋒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121章 轉移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13章 捷報第52章 衝突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57章 原則第757章 準備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26章 外柔內剛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794章 大側擊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447章 土袋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780章 轉機第596章 魅力第351章 進開封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30章 震驚第156章 隨軍第595章 檄文第692章 到西安第805章 三方第45章 堡成第804章 六部分第41章 春耕第90章 女營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743章 南門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585章 軍工廠第148章 免稅第7章 白甲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788章 全民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330章 密謀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
第446章 血路第606章 兩截第760章 馳檄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246章 滿江紅第737章 此獠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589章 所見第487章 血肉第477章 錦州危第720章 二溝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451章 攻入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509章 右臂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553章 血河(下)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715章 三策第748章 鼠疫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808章 拉開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737章 此獠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764章 進取第43章 形勢第612章 勝利第133章 意外、吃驚第743章 南門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336章 反應第502章 決定第115章 得勝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68章 對戰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186章 命運第418章 忠義營第508章 衝鋒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121章 轉移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13章 捷報第52章 衝突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57章 原則第757章 準備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26章 外柔內剛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794章 大側擊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447章 土袋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780章 轉機第596章 魅力第351章 進開封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30章 震驚第156章 隨軍第595章 檄文第692章 到西安第805章 三方第45章 堡成第804章 六部分第41章 春耕第90章 女營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743章 南門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585章 軍工廠第148章 免稅第7章 白甲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788章 全民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330章 密謀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