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

這些騎兵轟隆隆而來,聲勢非同小可。

楊國柱看到王鬥,老遠就高呼:“國勤。”

王鬥迎了上去:“楊帥。”

楊國柱勒住馬,哈哈大笑:“總算及時,我兩軍會合!”

王鬥看他滿臉汗水,身後各將,也個個汗流浹背,大熱的天氣,全身甲冑,又是急行軍,不累纔怪。

楊國柱身後的中軍親將郭英賢,更看了看太陽,罵道:“媽的,才巳時,太陽就這麼大,老子情願冬日出征,也不願大熱天出來。”

看胯下馬匹直打響鼻,一摸溼漉漉的都是汗,心疼地撫摸下馬頭,對王鬥叫道:“老弟啊,哥哥等爲與你會合,可是連奔數裡,這氣都沒喘一下。”

摸出腰間的椰瓢,咕隆咕隆的,連喝了半壺水。

王鬥與這個憨直的傻兄弟寒暄幾句,對楊國柱道:“楊帥辛苦,此次出征,出動了多少兵馬?”

楊國柱說道:“一萬五千人,騎兵五千,步軍一萬,你靖邊軍多少?”

王鬥說道:“同樣一萬五千人。”

楊國柱高喝一聲:“好!”

這個老將神情振奮:“如此,我宣鎮出兵,計有三萬人,入援各鎮,以我軍最甚!”

郭英賢此時脫去頭盔,將盔當扇子扇。卻是露出一顆光溜溜的腦袋,竟因夏日出徵,將頭髮全剃了。他人四四方方的,頭也是四四方方的,不過連頭頂連臉頰,都佈滿了刀傷疤痕。

他雷吼似的叫道:“你也一萬五千人,太好了。這下打韃子就更加得勁了。”

楊國柱身後各將。同樣振奮,相互議論,洋溢着濃濃的喜悅與豪氣。

這時楊國柱看到王斗的帥旗。眼神一亮,讚道:“國勤這旗,氣勢逼人。好。”

王斗的帥旗,是一杆巨大的大纛旗,杆高二丈,精木鋼鐵爲之,旗大一丈,紅綢緞爲之,金綾爲邊,纓頭飾以珠絡,極其華麗。旗中上下左右四個方位。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圖案,旗的中間,則是金黃浪濤日月紋飾。

風浪一吹。旗幟翻騰。就給人以激情似火,熱血沸騰的感覺。

原本這種旗。一般稱爲坐纛旗,紮營時才用,戚繼光也曾說過:“此不可用於行陣,重大也!”

這種旗,再強壯的旗手也抗不動,所以後勤司,專門爲徵虜將軍打造了一輛帥旗車,將大纛旗豎立其上,以兩匹健馬拉動。

不但如此,中軍帥營,還有多輛的大鼓車,鼓的直徑達三米,這些巨大的戰鼓,都放在鼓車上,以馬匹拉動,鼓手一敲,聲勢四野。

崇禎十一年,王鬥曾出動元戎車與望杆車,此時一樣出動。

如今的元戎車,打造得更爲結實,甚至可以防止炮火,當然更爲沉重,需要四匹健馬拖拉。望杆車,杆高更達二十米,軍士站在刁斗上眺望,可以看到周邊十數裡動靜。

隨着王鬥地位越來越高,他的裝備,也越來越提高。

看着眼前巨大的靖邊軍帥旗,還有一面面金黃浪濤日月旗,不說楊國柱,便是鎮城各將,目光皆在各旗上打轉,當中展示出來的激情與朝氣,便是他們,都覺得熱血沸騰。

忠勇伯,果然出人意表,常常給人驚喜。

郭英賢更瞪起了眼珠子,嘴中不知道在嘀咕什麼。

楊國柱戀戀不捨收回目光,王鬥新花樣層出不窮,自己也感慨不完,還是顧眼前吧。

他微笑道:“國勤,讓你看看我練的兵。”

王鬥隨他望去,遠處,整齊的踏步聲響起,卻是楊國柱的步軍也跟上來了。

蜿蜒的官道上,那些軍士,密密匝匝,正以一伍一列之勢,整齊列隊而來。

遠遠可以看到,他們火銃兵,皆着紅色棉甲,長槍兵,皆着紅色齊腰甲,雙臂中,鴛鴦戰襖青色那面露出,青紅交替,色感上極爲動人。

王鬥心中一動,掏出千里鏡仔細觀看,鏡中,這些軍士一色青壯,都戴雲翅盔,軍容整肅,面色堅定,大熱的天氣,卻無人喧譁,行列甚整。論起軍容軍姿,比楊國柱正兵營好多了。

看王鬥鄭重注目,楊國柱笑道:“國勤,你看我這些兵如何?”

王斗真心實意讚道:“確是好兵!”

依王鬥目光看來,而且經獲得的情報分析,楊國柱這些新軍,還有不足之處。

如因文化水準不高,所以各兵在條例遵守與理解上,可能不足。而且兵練出來了,基層軍官水平有沒有提升上去?條例,制度,戰術,戰陣,都需要文化支撐。

爲何而戰,作戰意志提高,需要精神上的理解,專業程度,軍隊管理,一系列制度的完善,都需要文化啊。

不過楊國柱能將新軍操練如此,己經極不容易,依王鬥判斷,當有崇禎九年,自己舜鄉堡軍隊的水準。看這些士兵的訓練水平不錯,士氣高昂,如能經歷幾場血戰,餘下的人,就都是合格軍士。

若大明的士兵都有這樣的水準,其實對戰韃虜,己經夠了。

他們不能與靖邊軍相比,王鬥來自後世,知道文化的重要性,軍中將士,幾乎九成有秀才的水準(不是吟詩對作,而是指識字率),知識分子之多,是外軍永遠難及的。

看王鬥誇讚,楊國柱欣慰,身後的各將,也面有得色。

忠勇伯以治軍練軍聞名,能獲得他的認可,就是對各人努力心血的承認。

看着整齊而來的新軍們,楊國柱感慨道:“練這些新軍太不容易了,足兵食,分田地……特別分田地,我花費巨資,在鎮城周邊開墾荒地。每兵分取田地十畝。五年後退役,可獲取全部土地五十畝,所以盡得軍士之心!”

他眼中忽然現出怒色:“哼。鎮城那些權貴商賈士紳,尸位素餐,正事不做。目光卻又盯上開墾好的田地……”

這個大將鬚髮張揚:“除非我死,否則軍士們的土地,他們一分一毫也別想奪取!”

說起這事,楊國柱麾下各將人人憤怒,王鬥不需聽楊國柱說明,己經明白怎麼回事,無非又是權貴豪族侵吞之事。

這事太普遍了,其實大明對開墾荒地,政策極爲優惠。新開田地,減免三年、五年稅收只是等閒,甚至很多地方。還規定新開荒地。十年不納子粒者。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看到那些荒地收穫產糧,許多官員權貴,又迫不及待地上門收稅,甚至採用各種手段奪取。

這樣一來,誰還願意去開墾荒地?所以大明邊鎮,荒灘處處,卻沒有人願意前往墾殖。

王鬥目光冷厲,說道:“土地,就是軍士的生命,我靖邊軍之所以敢戰,也是將士人人有田,戶戶有糧。若楊帥有何難處,只管說一聲,我王鬥第一個站出來聲援。”

王鬥兇名在外,殺武人,殺文人,殺商人,殺閹人,如殺雞一樣,所以敢打其主意者少。

楊國柱不同,身在舊圈舊習,顧慮太多,投鼠忌器,鎮城的環境,也與東路大不相同。

王鬥這樣說,楊國柱欣慰,他說道:“放心吧,我還應付得了。”

目光迷醉地看向自家新軍,說道:“還要多虧國勤給我的精工鳥銃與威勁子藥,才能讓軍士戰力更上一層。”

……

此時那些新軍越來越近,王鬥看楊國柱,似乎還將一營新軍暫任輜重營,後面跟上來的,是密密麻麻的獨輪戰車,皆是輕車樣式,每車前方,還有右邊轅條,都有孔位,顯然有可以拆卸的硬木挨牌,戰時插上。

此時這些獨輪戰車載滿了各色的輜重,有帳篷糧草,還有兵器彈藥等,有些戰車用馬騾拖拉,大部分人推拉扯。

東路道路平坦堅實,所以這些戰車推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楊國柱看着這些戰車,感慨地道:“當初打造這些戰車,沒想到會用上,賊奴使用大量火器,使用戰車挨牌後,就可以有效防止銃彈,減少軍士傷亡。只是千里迢迢,運送到遼東,頗不容易。”

王鬥同樣感慨:“是不容易。”

這次靖邊軍出戰,輜重營除了馬車外,也動用了大量的戰車,不過與崇禎十一年的獨輪戰車不同,現在的靖邊軍戰車,高大結實不少,需動用馬騾,而不是人力推拉。

不過雖有馬騾,千里迢迢運送輜重到遼東,確不容易。

看兩軍不斷彙集,從榆林堡到懷來的官道,到永寧的官道,目光所致,黑壓壓的盡是盔甲旗幟。

鐵盔下面,都是熱血男兒,此情此景,誰不豪情衆生?

看雙方都向友軍歡呼,從今日起,他們就是並肩殺敵的戰友了。

王鬥笑道:“楊帥,我有一物相送。”

揮揮手,一輛與自家一樣的帥旗車拉了過來,一樣的身高,一樣的造型,一樣精木鋼鐵爲之的二丈旗杆,一樣的二匹健馬拉之。

看着這帥旗車,楊國柱眼中露出激動的神情,連連道:“好,好,國勤有心,國勤有心了。”

……

很快,楊字大旗升起,與日月浪濤旗並列,一起在上空高高飄揚。

望着兩面巨大的帥旗,所有將士都歡呼起來,王鬥與楊國柱站上了帥旗車,三萬將士的吼聲,更如驚濤怒海。

看將士歡呼久久不息,王鬥與楊國柱相視而笑。

王鬥猛地一揮手,行軍鼓點響起,數萬將士,又邁動自己腳步,策動自己馬匹,如不絕的鋼鐵洪流,往八達嶺,往遼東方向而去。

看着行進的大軍,早被衆人忘到九霄雲外的南山路參將俞桂嘆道:“這才叫王師,才叫軍隊啊。”

而這時,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後方傳來大同總兵王樸,如喪考妣的嚎叫聲:“唉呀呀,忠勇伯,楊老哥,等等小弟啊。”

“唉呀呀,等等小弟啊……”

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732章 血溝第566章 清虜第614章 空城第25章 比賽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480章 輜重第748章 鼠疫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348章 軍臨中州(上)第477章 錦州危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221章 誰是兔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115章 得勝第498章 隔河炮戰(下1)第330章 密謀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553章 血河(上)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622章 在哪裡?第826章 吾鄉第65章 爭奪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45章 堡成第163章 掌嘴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495章 渡河第119章 阿巴泰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446章 血路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783章 說服第758章 聯絡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249章 看誰狠!第26章 外柔內剛第311章 雄主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756章 追諡第117章 新編制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212章 追擊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458章 安排第112章 野戰(下)第115章 得勝第580章 負恩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678章 交鋒第802章 內應第687章 敬意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14章 升賞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14章 升賞第449章 初勝第788章 全民第629章 過河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464章 勇氣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97章 捉生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824章 完了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366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第657章 宣統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757章 準備第106章 斬獲第8章 誰敢同行?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112章 野戰(上)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455章 救援第61章 風雨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798章 奪下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770章 兵臨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229章 聖旨到第69章 成親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
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732章 血溝第566章 清虜第614章 空城第25章 比賽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480章 輜重第748章 鼠疫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348章 軍臨中州(上)第477章 錦州危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221章 誰是兔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115章 得勝第498章 隔河炮戰(下1)第330章 密謀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553章 血河(上)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622章 在哪裡?第826章 吾鄉第65章 爭奪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45章 堡成第163章 掌嘴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495章 渡河第119章 阿巴泰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446章 血路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783章 說服第758章 聯絡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249章 看誰狠!第26章 外柔內剛第311章 雄主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756章 追諡第117章 新編制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212章 追擊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458章 安排第112章 野戰(下)第115章 得勝第580章 負恩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678章 交鋒第802章 內應第687章 敬意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14章 升賞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14章 升賞第449章 初勝第788章 全民第629章 過河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464章 勇氣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97章 捉生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824章 完了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366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第657章 宣統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757章 準備第106章 斬獲第8章 誰敢同行?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112章 野戰(上)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455章 救援第61章 風雨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798章 奪下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770章 兵臨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229章 聖旨到第69章 成親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