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闖兵圍城

看得出來,福王對王鬥也頗爲關注,在王鬥上前拜見時,他從豪華的雕金王座上掙扎起身,那雙肥得只剩一條縫的雙目對王鬥看了又看。召見後福王賜宴,王鬥更有幸坐在河南總兵王紹禹的上首。

酒宴設在福安殿內,寬闊的殿堂上,兩側案桌上擺滿了精美的酒菜,還有宮女樂妓在旁歌舞助興。王紹禹、劉見義等人看得眉歡眼笑,只有王鬥神情清明,這類節目,他在後世各類場所見多了,論享受娛樂,此時的大明是萬萬不如後世的。

聲色犬馬見多了,所以王鬥對這類節目有天然的免疫力,倒讓呂維祺、王胤昌衆文官對這個與衆不同的武將評價越高一層。

福王朱常洵高居主位上,他就算坐着,滾圓的大肚子也是高高挺起,他的兒子朱由崧則是坐在他的左下首。父子二人雖說都是極肥,但食量卻不小,個個吃得滿嘴流油,幾個宮女不停的在旁服侍他們。

世子朱由崧一邊大吃,一邊饒有興趣地聽王鬥訴說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不時發出叫好的聲音。似乎王鬥便如說書先生一般,大大增強他旺盛的食慾。

“這麼說,那些奴賊也不如傳聞中那麼可怕。”

福王也聽得很有興趣,他們這種藩王,等閒不得外出就藩之地,一輩子便如居住在一個豪華龐大的牢房中一般,對外界事物帶着一股衆大明文官武將所沒有的好奇之心。

聽王鬥說完他在平谷與皇太極的對戰經過後,他若有所思下了結論。

王鬥道:“福王明鑑,東奴驍勇,兵甲犀利,確是我大明勁敵。然只要我大明官將皆懷效死之心,奴兵也不是不可勝之。”

福王很高興:“王將軍言闖賊戰力不到奴賊一成,依王將軍之見,流賊進犯洛陽,我萬餘大軍守城,當是萬無一失了?”

洛陽本有兩千餘防守官兵,河南總兵王紹禹等三將援救,雖是吃空餉,喝兵血,合起來也有三、四千兵馬。加上王鬥與陳永福的八千餘聯軍,現在聚在洛陽城的兵馬,也有一萬四、五千營兵的樣子,特別有王鬥舜鄉軍在,故福王有此一說。

王鬥道:“福王明鑑,闖賊雖言十萬衆,卻皆是土雞瓦狗之輩,只要將士糧餉充足,吃飽穿暖,不說守城,便是一鼓而平河南府諸賊,也不是什麼難事。”

聽王鬥說起銀子,兵備副使王胤昌立時道:“殿下,洛陽庫房空虛,軍兵早己欠餉多時,王府內銀糧衆多,請速發幾十萬兩餉銀勞軍,否則軍心不穩,萬安王等人就是前車之鑑。”

福王很不滿:“怎麼說起糧餉,都是向寡人討要?洛陽城不是我一家的,城內官員富戶巨室都有守土之責,他們至少可以拿出幾十萬兩銀子,幾萬石米糧,怎麼他們就不願意出?寡人供養王府上下也是極難,現在已經入不敷出了。”

王胤昌避而不談這事,只是道:“請殿下以江山社稷爲重。”

河南府知府亢孟檜也是請求。

王鬥冷眼看他們扯皮,兩家或不願意出,或是要求對方出,看他們爭論不休,王鬥道:“殿下,諸位大人,我大軍在汝州擊敗數萬流賊,念洛陽危急,所以領軍急速前來,現軍中糧草不足,只餘數日之食,請諸位速速拔下糧草,否則末將將離開洛陽。我舜鄉軍將士,滿腔熱情,是前來殺賊的,末將不能讓他們飢腸轆轆,衣食無着。”

看王鬥站了起來,殿中各人都是一驚,異口同聲道:“使不得。”

他們是決對不能讓王鬥走的。自家事自家知,沒有王斗的舜鄉軍,在十幾萬流寇的攻打下,能不能守住洛陽,還真的難說。

而且王鬥是客兵,本來的責任是前往四川剿匪,因爲河南巡撫李仙風,兵備副使王胤昌等人的挽留,所以留在河南。洛陽之事,其實與他無關,王鬥就是現在走了,不論洛陽將來怎麼樣,責任都找不到王鬥頭上,更不要說他有楊嗣昌器重,更不會有事。

而河南本地的官將就說不清楚了,特別守土的各文官武將們。

本地軍馬什麼德性福王也知道,有萬安王前車之鑑在前,爲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看王鬥作勢要走,他有些慌亂,連忙挽留:“王將軍請稍待,貴軍糧餉之事好說,好說。”

他臉色難看地看向兵備副使王胤昌等人:“依你們說,寡人要出多少銀兩?”

看王鬥不走,福王也鬆了口,王胤昌鬆了口氣,他盤算一會,說道:“衆軍糧草,修葺城池,救濟災民,所費甚多,殿下需拔糧二十萬,才敷使用。”

“二十萬兩?”

福王臉上的肥肉都擠到一處,他喘着氣道:“二十萬兩銀子寡人決對拿不出來。”

他與世子朱由崧互視一眼,說道:“寡人只能出十萬兩銀子,五萬兩給王將軍,五萬兩便給洛陽諸位守將吧。聽聞洛陽鄉紳許給王將軍五萬兩犒賞,這些,便要你們出了。若有什麼短缺的,還要你們繼續想辦法。”

河南總兵王紹禹等人臉色一變,眼中都閃過不悅的神情,王鬥一人就拿五萬兩銀子,而他們幾家合起來,纔不過五萬兩銀子,太厚此薄彼了。

不過他們反對的言語也說不出,他們三家兵力合起來不過是王鬥與陳永福的一半,更不說這戰鬥力了。想是這樣想,但心中這股嫉妒卻怎麼也排泄不出。

王胤昌等人還在沉吟,一旁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聽聞福王願出十萬兩銀子,他心下暗喜,說道:“殿下放心,老夫會聯絡城內鄉紳富戶,定不會短了王將軍的賞銀。”

王鬥略一沉思,說道:“殿下,末將不要銀子,希望能換成糧草。早在開封府時,李巡撫答應過末將,給糧米二萬石,這五萬兩銀子,便抵糧米一萬石吧。”

福王沉思良久,道:“也罷,寡人便拔給王將軍一萬石糧草吧。”

他有些愁眉苦臉,闖軍圍城,現在洛陽城更是物價飛漲,一石糧米需要十幾兩銀子,甚至還買不到,五萬兩銀子抵糧米一萬石,說起來自己虧大了。不過爲了拉攏王鬥,讓他安心在洛陽作戰,自己只得大出血了。

王鬥盤算李仙風許給自己的兩萬石糧草到手,不過他還欠自己七萬兩銀子。

他看向陳永福,看他的意思,陳永福也是讚許,現在他們合爲一家,吃用都是在一起,王鬥有糧,當然不會忘記他。而且陳永福在汝州分得金銀三萬餘兩,並不怎麼缺錢。

同時他心下暗暗羨慕,有一隻強軍在手就是好,不論怎麼要挾都可以得手。

談妥糧餉之事,王胤昌等人喜上眉梢,福王則是無精打采,草草宴會結束之後,王鬥等人告辭而去。

……

崇禎十三年臘月十四日,洛陽城,北關。

這北關離洛陽主城約二里,爲正德年間所築,周約四里,城牆高一丈六尺,設有四門與甕城,築雉堞近七百堵,沒有馬面。該處原有一個千總守護,不過在王鬥與陳永福到達後,他們便興高采烈撤到主城去了。

王鬥與陳永福大軍駐紮在這裡己經三日,在洛陽城防佈置中,他們兵馬除了守護北關,還作爲遊兵的主力,隨時支援洛陽各門作戰。

陳永福的前鋒營兩千步軍,還有一千人進入洛陽城牆作戰,王鬥也派出一部兵力及一些炮兵隨同。最後陳永福一千步軍守北關,王鬥還有一部兵力共同守衛。最後王鬥護衛總及騎兵,餘下的一部新軍,還有陳永福的家丁們作爲機動力量。

在洛陽城王胤昌的分守藩司內,王鬥己經與各人商議清楚,以洛陽堅城消耗闖軍的銳氣與士氣,待闖軍軍馬疲憊後,最後他的兵馬雷霆出擊,一鼓擊潰城外所有的流寇。

王胤昌等人的意思原本是禦敵於城池之外,不過對王斗的堅持,他們也沒辦法。城內的守軍,還有援救的開封兵馬,是萬萬沒有城外野戰的勇氣。便是陳永福,如果沒有王鬥騎兵護衛隨同,他們也不敢出城野戰。

有了王鬥舜鄉軍的參戰,便有了彪悍的機動力量,可以內外夾擊攻城的流寇們,使城池守衛更爲堅固,也省了福王不少銀子。歷史上福王也組織了近千人的敢死隊,每人賞銀百兩,時不時出城野戰,給闖軍士卒頗大的殺傷,使李自成恨之入骨。

北關四門皆有城樓,飛檐翹角,蔚爲壯觀,城牆上還架着一些火炮,約有三十多門。不過多是佛朗機中型鐵炮,打一到三斤的炮子,射程一里或不到一里。那些打三到五斤炮子,射程一里多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炮,還有紅夷大炮,是不可能架在這種關城上的。

王鬥不以爲意,他有十門紅夷大炮,並不指望關城上這些火炮。他也與防守洛陽城北門的河南總兵王紹禹協商清楚,內外夾攻攻打北關與拱辰門的闖軍,他一開炮,北門的守軍也開炮。

洛陽城北門有兩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兩門紅夷十二磅炮,爲了提升那些火炮的射程與威力,他將派出自己的炮手協助他們,或是他們自己親自操炮。

北關庫房內還有不少的火箭,王鬥不介意將他們全部消耗掉。火箭雖然準頭不高,不過勝在量大,火力猛,對付沒有甲冑的闖兵威力頗大,而且多少也可以節省自己鳥銃兵們的彈丸。

王鬥與陳永福站在北門上用千里鏡眺望,舜鄉軍各將站在他們身旁,同樣神氣活現地看個不停。陳永福從兒子手中奪過那具千里鏡後,每日也是愛不釋手,一有機會就拿出來顯擺,讓王紹禹等人羨慕不己。

北門的不遠處便是金水河,此時河水己經結冰。河水邊原本散落着一些村落居所,由於大敵將要來臨,那邊村鎮一空,百姓大多逃入洛陽城之內。其實這北關原也有不少的居民及商人,他們同樣大多逃入,或準備逃入洛陽城之內。

從金水河再往北過去十數裡,地勢慢慢變高,最後高峰層層聳立,氣勢蒼茫,那裡便是邙山。洛陽千年帝都,邙山向爲古時帝王理想的埋骨之地,邙山上各類宮廟雲集,內中包含了千座以上的皇帝及大臣陵墓羣。自古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諺語,邙山晚眺,也爲洛陽八大景之一。

“王將軍,本將估計,闖賊大軍若是來臨,他們的行轅及輜重大營,一定設在邙山,或是城西的澗山之上。”

正當王鬥心中涌起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歷史情懷時,旁邊的陳永福鄭重開口。

王鬥贊同這老將的看法,洛陽城東地勢開闊平坦,無險可守。城南同樣開闊,而且不遠處就是寬闊的洛水,雖說結冰,同樣來往不便。

糧餉輜重是一隻大軍的命脈所繫,闖軍若是攻打洛陽,這十幾萬人的人吃馬嚼,可是海量,若是有失,定然完蛋。所以一定要找個險要的地方堆積。

加上闖軍的主力從西面的宜陽,新安兩個方向前來,所以這大軍的糧草輜重,不是囤積在洛陽北面的邙山,就是囤積在洛陽西面的澗山。陳永福的估計,與王斗的猜測不謀而合。

回到關內的把總署,這裡己經成爲王鬥與陳永福的聯合指揮部,來來往往的將官幕僚不斷。

大廳之上,好多張寬大的桌案拼成一塊,上面放着一個巨大的沙盤。雖說沙盤在秦漢時便己出現,不過若是沒有精確的地圖地形測繪,製作出來的沙盤,也只是紙上談兵之事。

不過到達洛陽後,王鬥麾下的夜不收們,己經對洛陽周邊數十里的地帶進行偵測。那製作出來的沙盤,當然是精巧非常,看着這沙盤,似乎整個洛陽城都在眼前。

第一次看到這沙盤之時,陳永福也是稱讚不己,他飽經沙場,當然一眼就看出這沙盤的價值。

衆人圍繞沙盤觀看,陳永福看着上面的邙山及澗山位置沉思良久,他說道:“計毒莫過絕糧,若是闖賊囤糧二者之地,我大軍堅城頓守,待賊銳氣盡失,我師銜枚夜襲,盡毀其糧草輜重,賊失糧秣,定然潰散,我師空壁躡足,賊可一鼓而除。”

王鬥也是看着這兩個地方沉思,陳永福的意思是毀去闖軍的糧草,不過王鬥卻是打算奪取。

身在災年,每一粒糧食都是珍貴的,若是燒燬,真是暴殄天物。那些糧草輜重奪下後,自己可辦的事就多了。當然,以河南當地官兵的戰鬥力,也只能偷襲毀滅,自己麾下軍士,奪取後卻有信心堅守,等待援兵到來。

王鬥說道:“英雄所見略同,卻要待賊兵來臨後才見分曉,是否囤糧這二者之地。”

陳永福哈哈一笑,說道:“下次王兵備再次相邀謀劃,本將定然言我二人絕糧之策。”

王鬥看了他一眼,將陳永福請進暗室,說道:“陳軍門,末將之意,這絕糧之策,還是不要在王總兵,劉遊擊等人面前說道爲好。”

陳永福一怔,說道:“王將軍爲什麼這樣說。”

王鬥冷冷道:“末將懷疑劉見義、羅泰二人己與賊兵勾結,準備賊人來臨時開城降敵。末將麾下哨騎,察探其部與永寧諸賊往來密切,圖謀不軌。王紹禹貪婪昏庸,福王賞下的銀兩,被他剋扣一大半,部下將卒,怨聲載道,軍心不穩,也要謹防其部有變。”

王鬥知道歷史上劉見義與羅泰降了李自成,總兵王紹禹部下譁變,開城降敵。所以他讓情報司與夜不收密切監視這幾人。他得到的情報,劉見義與羅泰降敵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而王紹禹……

福王向守城官兵拔下五萬兩銀子後,首先兵備副使王胤昌與河南府知府亢孟檜等人克去一大半,隨後王紹禹、劉見義、羅泰等人再克去一大半,軍官又是層層剋扣,最後分到士兵手上的銀子極少,一兩銀子都不到。

本來按福王的盤算,這些銀子拔下來,那些守城的士兵們,每人至少可分到五到十兩銀子,加上官府自己籌備的糧餉,守城士兵應該可以挺過幾個月,這個結果是他想不到的。

而在洛陽物價飛漲的情況下,這點銀子能做什麼?爲了掩蓋剋扣軍餉的行爲,那些高級文官武將們只推到福王身上,言其是鐵公雞一毛不拔,這讓士兵們極爲不滿,拔下了銀子,反而士氣更加低落。

福王給王斗的糧草己到,對於王鬥這隻軍隊,押糧的王府太監不敢太過份,雖說也剋扣一部分,不過大部分糧草還是落在王鬥手上。

在前兵部尚書呂維祺的努力下,城內鄉紳富戶也湊足五萬兩犒賞銀子給王鬥。王鬥與陳永福的軍隊合計八千餘,五萬兩銀子算在每個士兵身上,每人約分四、五兩。

銀子還好,關鍵是福王拔下的一萬石糧米,讓守城的本地及開封將兵極爲嫉妒,現今洛陽的物價情況下,那可是價值十幾萬兩銀子。消息傳出,王紹禹等人部下更是罵福王等厚此薄彼。

連帶陳永福都受了不少白眼,被排斥在本地將官圈子之外,讓他惱火非常。

劉見義等人的事情王鬥早跟陳永福提醒過,先期陳永福還不敢相信,不過隨着各方若隱若現的消息傳來,他心下己是信了幾分。

此時王鬥再是一說,他也是陰了臉,他道:“這些鼠輩飽受朝廷恩義,不知報效,反狼子野心。王將軍,我二人趕快與王兵備分說,讓他提防一二,謹防城池有失。”

王鬥道:“不可。”

他平靜地道:“劉見義諸人也是小心謹慎,現在與賊暗通曲款者,皆是他們麾下無足輕重之輩,此時挑明,反而打草驚蛇。”

他看了陳永福一眼:“更不談,王兵備與王紹禹、劉見義諸人交好,此時言明……”

陳永福立時明白,他在開封,與之關係良好的是河南巡撫李仙風。王紹禹、劉見義等人巴結的卻是兵備副使王胤昌,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確實是打草驚蛇,而且王胤昌肯定維護。

要知道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文官對武將只能拉攏,就算事情敗露,劉見義二人丟車保卒,只要拋棄幾個無足輕重的小兵,王胤昌等人還不是輕輕揭過?

河南各府需要他們這些兵將,只要他們沒有公然造反,上官們還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到時怕沒有將劉見義等人整下去,反而多出一系列的麻煩。

想到這裡,陳永福恨恨道:“鼠輩,某羞於與此些人等爲伍。”

王鬥輕輕道:“陳軍門豪傑之士,末將以爲,陳軍門更有資格擔任這河南總兵一職,眼下卻也是良機。”

陳永福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看了王鬥一眼,是啊,劉見義二人要投敵,王紹禹部下要譁變,對他確實是個機會。到時洛陽城只能靠自己與王鬥,經過汝州之戰,陳永福相信沒有他們,也可以守住洛陽城池,擊敗闖軍。

沒了劉見義二人,王紹禹再揹負部下譁變之責,自己又立下潑天大功,還有李巡撫的支持,到時這河南總兵之位,還不是自己的?這王鬥好快的腦子,自己運氣不錯,遇到這樣得力的盟友,卻要好生抓住。

王鬥又道:“所以,這絕糧之策,暫時不能言說。介時賊銳氣盡失,我二人遣精兵襲營,所得糧草輜重,你我平分……”

陳永福更是眼前大亮。

……

臘月十八日,洛陽城外開始出現闖軍哨騎。此後數天,每天都不斷有闖軍馬隊來到,有時數百,有時上千,他們飛奔呼嘯,徘徊於城池外圍。

而從十八日開始,每天逃入洛陽城的百姓更是不斷,過年前幾天達到高峰,城內寺院、廟觀都住滿難民。哨探的塘馬消息也不斷傳回,宜陽,盧氏,永寧,新安等地的闖軍大規模集合,他們開拔的方向直指洛陽,兵馬之盛,怕有十幾萬人之多。

到了這個時候,洛陽城的軍民終於斷了念想,看來流賊真的要攻城了。

臘月二十日,福王夜訪廟宇,進香上供,祈求神靈保佑,還奉上重金,懇請道長點撥破敵之法。二十一日,坐立不安的福王又將兵備副使王胤昌,河南總兵王紹禹,王鬥等人召進王府,詢問守城之事,還承諾只要擊退敵軍,重重有賞。

“賊僞作仁義,提除暴恤民,開倉濟貧之號,頗得愚夫愚婦之心。聞城內有小童傳唱:迎闖王,不納糧諸歌謠,人心動盪。此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策。”

王斗的聲音在寬闊的大殿內迴盪,在殿內各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卻拿不出什麼有效的方法,福王又點名自己頭上時,王鬥也不客氣,當下款款而談。

“敢問王將軍,什麼叫非常之策?”

遊擊劉見義瞟了王鬥一眼。

王鬥平靜道:“劫禾者斬。”

他說道:“城內災民衆多,還請官府與商戶搭棚救濟,免民於飢寒。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便不會受那流寇蠱惑,免賊於內應。若還有人敢妖言惑衆,殺無赦”

王鬥知道河南災情嚴重,洛陽城就經常餓死人,很多官員富戶還在花天酒地,自然讓人心理不平衡,特別在明末仇富是主流的情況下。這種情形李自成提出的一系列口號當然威力巨大,很多城池經常不攻而克。

不過若是官府救濟得當,這種情況往往可以免除。

王鬥道:“對於城內百姓,末將議請編練社兵協助守城,千字文編號,每五十人一隊,由紳士或宗室負責,若有男丁一人不上城者斬。如此洛陽唾手可得數千兵馬。至於災民中的壯丁也可僱傭,每人每日給餅數個,可殺賊,更可免於城池騷亂。”

這些都是歷史上開封守城戰的經驗,證明非常實用,聽王鬥娓娓道來,福王與兵備副使王胤昌等人都是緩緩點頭。

不過王胤昌又沉吟道:“然此需要大量糧米,眼下庫房空虛……”

王鬥淡淡道:“閉糶者配。”

“此非常時期,囤積糧米之家必須糶賣。各隊社兵所需之資,可令城內鉅商巨族每日各送餅千百不等,城內富戶,皆要出糧出衣,如此軍民一心,洛陽城方能固若金湯。”

王胤昌臉有爲難之色:“要說動城內富戶,怕是難……”

王鬥冷笑道:“早有前車之鑑,永寧城的宗室富戶,死守財帛不放,結果城破身死,他們所有的糧米金銀,盡數成爲流賊所得。洛陽城的鄉紳富戶,也想落個這樣的下場嗎?”

王胤昌眉頭皺起:“王將軍……”

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也參加宴席,他嘆道:“王將軍所言甚是,老夫雖退居朝野,也知爲國效力。社兵之事,老夫當聯絡城內鄉紳,將軍大可放心。”

呂維祺雖然熱愛黨爭的印象給王鬥不怎麼好,不過守護洛陽城他確是一片熱忱,王斗的犒賞銀子,也是他代爲聯絡。呂維祺在洛陽城算是德高望重,有他出動,王鬥也深信他能辦得。

只是呂維祺又道:“只恐社兵未經歷練,介時守城無濟於事。”

王鬥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富戶出資後可下令民間,有能出城斬賊一級者賞銀五十兩,能射殺一賊者賞三十兩,射傷一賊或磚石擊傷者賞十兩,如此軍民人人爭先殺賊。”

第424章 出征第419章 銃劍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202章 哨探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468章 戰果第446章 血路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117章 新編制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19章 盤點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624章 攻寨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400章 天使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351章 進開封第84章 去與留第433章 關外第117章 新編制第32章 出兵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15章 還鄉第465章 側翼第610章 直搗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512章 白虎第418章 忠義營第209章 分兵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768章 各方第198章 留守第449章 初勝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770章 兵臨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576章 自刎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826章 吾鄉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773章 真男人第23章 牛價第424章 出征第464章 勇氣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415章 譁然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52章 責問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618章 方向第254章 肉搏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23章 牛價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145章 處決(中)第477章 錦州危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774章 越急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424章 出征第477章 錦州危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767章 傾國第714章 議所向第822章 末日第516章 合圍第48章 納捐第665章 發佈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60章 不放棄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424章 出征第454章 驚聞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3章 你信不信?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
第424章 出征第419章 銃劍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202章 哨探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468章 戰果第446章 血路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117章 新編制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19章 盤點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624章 攻寨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400章 天使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351章 進開封第84章 去與留第433章 關外第117章 新編制第32章 出兵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15章 還鄉第465章 側翼第610章 直搗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512章 白虎第418章 忠義營第209章 分兵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768章 各方第198章 留守第449章 初勝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770章 兵臨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576章 自刎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826章 吾鄉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773章 真男人第23章 牛價第424章 出征第464章 勇氣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415章 譁然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52章 責問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618章 方向第254章 肉搏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23章 牛價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145章 處決(中)第477章 錦州危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774章 越急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424章 出征第477章 錦州危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767章 傾國第714章 議所向第822章 末日第516章 合圍第48章 納捐第665章 發佈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60章 不放棄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424章 出征第454章 驚聞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3章 你信不信?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