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

兩日後,宣府鎮巡撫衙門大堂。

“什麼,上書請復大寧都司,奪回從現邊牆一直到北海的大明領土?”

宣府鎮巡撫朱之馮,看着王鬥,睜大眼睛:“請復大寧都司這是好事,不過本撫記得,大寧都司最盛時,也不過佔據漠南,什麼時候,到北海了?”

朱之馮感覺有些摸不着頭腦,他分明記得,明初中設立的大寧都司,最北,也只到陰山一線,被王鬥一說,生生擴大好多倍,領土可以這樣擴張的,讓朱之馮感覺很驚奇。

“北海屬於我漢家土地,這是不可分辯的事實。”

王鬥一本正經道:“本侯記得,漢時的蘇武,就曾經在北海邊放過羊,驃騎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兵鋒也到達北海邊上。”

“大唐時設立安北都護府,還有國初幾大徵,同樣打到北海,鐵的事實證明了,從漢時起,北海,還有一直往南,都是我漢家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就算那些地方,現在不在國朝手中,也是漢時起,被歷代胡人竊居或暫住罷了,王師出征後,自然需要一一跟他們清算。”

“這,這個。”

朱之馮仍然在震驚中。

他有點跟不上王斗的思路,還有,不是說大寧都司嗎?怎麼轉到漢唐去了?

他期期艾艾地道:“永……永寧侯,暫且不說這個,漠南還好,漠北,現我大明,有能力佔據嗎?”

王鬥說道:“有沒有能力佔據,這個不急急先定下調子,再慢慢一步一步光復舊土。

有能力佔的,現在可以佔了,沒有能力佔的,可以留待日後有能力再說。”

朱之馮張口結舌,不知該說什麼纔是。

最近他頗爲忙碌,不過全身充滿激情,看看鎮內一天天變好,心下有種很大的滿足感,對王斗的好感,也一日日加深,當然,原則性的東西他還是堅持的。

靖邊軍擴軍到五萬,他是知道的,如此一股龐大強悍的軍隊戰力放置鎮內,這是一種浪費,現朝廷意思,他略知一二,短期內,想讓王鬥領軍出征流賊或是東虜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若王鬥將注意力轉移出國內,領兵出塞,與塞外胡人,拼個你死我活,他們卻樂意看到。

而歷朝歷代,除了大宋先天不足漢家的皇朝在初朝,都有佔領過漠南,大明同樣如此。

塞外情形,只需佔據陰山一線沙漠與草原的分界線,便可勞勞護住農耕核心,只是,若皇朝一衰敗防線就不得不內撤,再好的邊塞方略也挽不回頹勢。

大明幾百年來,都是邊患嚴重,滿清崛起前,塞外的蒙古人,幾百年中,幾乎每隔幾年,十幾年都有入寇一次,特別在嘉靖年間,更是邊患極重,每次入寇,都不會少於十萬人。

往日在朱之馮觀念中,邊牆外都是荒土,取之無用,但現在慢慢轉變了觀念,邊牆外確是荒土,但要看掌握在誰的手中,現邊牆外的屯田地,各類畜牧廠,朝氣蓬勃,解決了多少百姓的生計?

特別在錦州之戰後,宣大邊牆外的北虜勢力薄弱,正是出兵良機,若能驅之,滅之,至少宣大三鎮,數十年內邊事無憂,百姓安寧,以後國朝,還可以專心對付東虜,這是利於國家,利於子孫後世的好事。

而且光復舊地,也可振奮人心,自己這個巡撫,更可青史留名,對文人來說,這種吸引力難以想象的大。

他當機立斷,有了決定。

不過又沉吟:“依本撫看,朝廷定會同意復設大寧都司,只是出兵的費用,還有這糧餉方面,朝廷怕是……且,上書後,恐又有言官彈劾擅起邊畔,擔憂虜人報復等等……”

王鬥說道:“出兵的糧餉,還是要盡力爭取,至於言官的彈劾,不必理會他們……虜人報復,笑話,他們有能力報復嗎?”

朱之馮對靖邊軍的戰力,也是充滿信心,他說道:“事不宜遲,永寧侯,吾等馬上去尋杜監軍,還有上書紀總督。”

二人匆匆來到鎮守太監杜勳的府邸時,杜勳正坐在大廳內數錢,幾箱白花花的銀圓擺在身旁,杜勳正一枚枚數着,不時傾聽各銀圓相撞時的悅耳聲音。

這是杜勳心煩意亂時的排憂方法,他曾對手下太監說:“自到宣府鎮後,苦悶甚多,咱家每日只有數着銀錢,才能找回內心的寧靜。”

王鬥將得罪人的事,一古腦兒全交給杜勳,現鎮城的官將士紳,已經將怨恨的目標轉到杜勳頭上,暗裡,整天對他抱怨竊罵,杜勳的祖宗八代,家族所有女性,都被問候完畢。

他們還發動京中各種力量,對這個死太監進行各種攻擊,全靠杜勳關係雄厚,人脈深廣,才一直挺了下來。

崇禎帝也認爲,杜勳辦事還是得力的,有人彈劾攻擊他,這是好事,證明杜勳有在做事,若全是一片讚譽聲音,反而有了問題,所以杜勳宣府鎮鎮守監軍的位子,還是坐得很穩。

看王鬥進來,杜勳眼中現出惱怒的神情,又看到朱之馮,更是惱怒,這兩個傢伙,一個陰險,一個頑固,沒有一個好東西。

特別那王鬥,仗勢欺人,自己在宣府鎮成了夜壺的角色,往往一件麻煩事剛擺平,另一件又來了,真真讓人心力交瘁。

他曾對王鬥言:“好累,咱家不幹了,那銀子,咱家也不要了。”

卻不料王鬥匹夫立時翻臉:“拿了我的銀子,說不幹就不幹,那是不可能的。”

杜勳沒方法,只好繼續扮演夜壺的角色。

看二人進來,他淡淡的瞟了一眼,又低下頭繼續數錢,口中懶洋洋道:“永寧侯又有什麼事?咱家想清靜一會都不成?”

在王鬥二人說明來意,他眼前一亮哦了一聲。

……

很快的,永寧侯王鬥,定興伯王樸,宣大總督紀世維,宣府鎮巡撫朱之馮,鎮守太監杜勳,大同巡撫衛景瑗等人的聯名奏疏送到京師,請復大寧都司。

此時禎帝等正忙着醞釀開封大戰,王鬥擴軍到五萬朝廷也有耳聞,從皇帝到閣臣,個個更覺心慌忌憚,正巧這個時候,王鬥申請領兵出征塞外,這是好事,就讓他強悍的大軍折騰去吧。

成功了大明宣大三鎮更加安全,又復增舊土,失敗了,折損的,也是王鬥、王樸的兵力。

而且塞外出徵,哪有那麼容易?從漢唐到大明勞師動衆多少次,都不能清剿塞外胡人勢力,更多的,是深陷泥潭之中,王斗的結果,基本上也是焦頭爛額,吃不了兜着走。

趁這個機會朝廷可以調兵遣將將河南的流賊剿滅,日後待強軍一部部編練出來,做任何事,都可以從容不迫了。

因此朝廷以最快的速度,答覆了王鬥等復設大寧都司的請求,還給了王鬥一個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的頭銜。

當然,出兵的糧餉什麼需要宣大當地自籌,朝廷除了精神上大力支持外物資上,是無能爲力的,而且,若有韃虜可能的報復,需要王鬥等自己負擔全責。

奏疏送到京師,不是沒有言官風聞而動,彈劾王鬥等擅自挑起邊畔,例舉重重可能的危險,盡被崇禎帝留中不報。

大明現在做任何事,都談不上保密,有若漏風的篩子一樣,就算王鬥等人奏疏,沒有抄出在邸報上,很快還是在京師各處,傳得街知巷聞,沸沸揚揚的。

“永寧侯要領軍出征塞外了。”

這個消息,連京中很多孩童都知道。

朱之馮非常擔憂,走漏了消息,讓北虜起了防患之心,王鬥不以爲意,他言道:“不患虜聚只患虜散,他們防範更好,正好將他們集中殲滅了。”

……

在京師,最近時日,除了醞釀中原大戰,戶部尚書倪元璐,則是厲行打擊私錢,爲新錢的鑄造,錢法的通行,打下基礎。

因爲皇帝大力支持,法令甚嚴,各搗錢石臼旁,戶部與都察院官員,每日搗碎的私錢甚多,九門御史,也抓捕了不少私錢販子,還有身上夾帶私錢的小民,充軍的充軍,砍頭的砍頭。

約一個多月後,自覺送來私錢的百姓漸少,抓捕的私錢販子也不多了,然而,朝廷的嚴令,是這些搗錢官,必須一日收集私錢三、四千文,甚至五、六千文,監督嚴格。

所以,各搗錢石臼旁的戶部與都察院官員,不得不自己購買私錢以搗之,辰出午飯,必使班役持錢於臼杵之間,爲人觀看,每天下來,他們都要花費白銀二、三兩,抱怨聲四起,對倪元璐的攻擊更多起來。

堅持到五月份,搗錢的戶部與都察院官員不約而同道:“京師私錢,盡數收繳完畢!”

得報後倪元璐非常高興,若禁了私錢,就可發行優良官錢,也不枉皇上對自己的信任,不過上報皇帝之前,謹慎起見,倪元璐還是決定到街市間,去微服私訪一番。

他帶幾個隨從,到了崇文街一帶,這兒幾裡的街道,錢衢甚多,珠玉寶器更是列立,向是京中兌換銅錢與白銀重點之處。

到了幾處錢鋪之外,更是人來人往,生意興隆。

隨意踱進一家鋪內,這裡,正有幾個小商人,與錢鋪主人兌換銅錢,忽然,倪元璐心中一緊,他清楚的看到了,一個商人,用十兩的白銀,竟換了二萬四千文銅錢。

不是其價限定,一兩白銀,只能換六百文銅錢嗎?除了那六千文銅錢,餘下的一萬八千文錢,難道盡是私錢?或是,這二萬四千文銅錢,盡是私錢?

又朝廷打擊私錢,反讓其漲價了,漲到一兩白銀,可買私錢二千四百文?

倪元璐匆匆出了錢鋪,又走到餘家,越走心越冷,一家家都是這樣。

賣錢諸處,皆是對面現付,一兩白銀,可買銅錢二千四百文,二千五百文,其下的一千八、九百文,或是公然交來,或是於桌下私授,又或少轉來取,朝廷厲行打擊私錢,竟是這個結果?

然爲何上報的,與自己所見的,完全不同?

到了一個市集,倪元璐看到,這裡站着幾個錦衣衛,然旁邊,私錢交易,卻是如火如荼。

“不是說,京中私錢,盡數收繳完畢嗎?”

身旁隨從目瞪口呆。

呆呆地看着那方,倪元璐的心臟,艱難的跳動着,此時夕陽在天邊瀰漫如血,然倪元璐的全身,卻是冰涼無比。

“大明啊……”

倪元璐輕輕說道,聲音無盡悲涼。(。

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78章 火銃改進第706章 腰斬第805章 三方第72章 貧窮第90章 女營第734章 掩護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24章 建堡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198章 留守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21章 地窩子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38章 私人莊田第400章 天使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76章 法與情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738章 磨坊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449章 初勝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713章 崩潰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789章 彙集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417章 舉措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626章 信念第490章 序幕第390章 伏擊第785章 開關第525章 密議第774章 越急第44章 變化第787章 動員第148章 免稅第750章 聯軍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805章 三方第713章 崩潰第596章 魅力第488章 致意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50章 銀秤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807章 驚遇第713章 崩潰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75章 新編第464章 勇氣第457章 首級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7章 白甲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9章 偶遇第486章 激鬥(下)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785章 開關第416章 爭論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500章 小淩河邊(上)第337章 聖意第638章 屍堆第203章 搏戰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606章 兩截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607章 立寨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516章 合圍第245章 合圍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
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78章 火銃改進第706章 腰斬第805章 三方第72章 貧窮第90章 女營第734章 掩護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24章 建堡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198章 留守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21章 地窩子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38章 私人莊田第400章 天使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76章 法與情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738章 磨坊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449章 初勝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713章 崩潰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789章 彙集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417章 舉措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626章 信念第490章 序幕第390章 伏擊第785章 開關第525章 密議第774章 越急第44章 變化第787章 動員第148章 免稅第750章 聯軍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805章 三方第713章 崩潰第596章 魅力第488章 致意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50章 銀秤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807章 驚遇第713章 崩潰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75章 新編第464章 勇氣第457章 首級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7章 白甲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9章 偶遇第486章 激鬥(下)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785章 開關第416章 爭論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500章 小淩河邊(上)第337章 聖意第638章 屍堆第203章 搏戰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606章 兩截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607章 立寨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516章 合圍第245章 合圍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