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蜂窩煤

“用煤炭?”

劉晉的話一落下,弘治皇帝、劉健、謝遷、李東陽四人都微微傻眼了,原以爲劉晉能夠想出什麼好的辦法,沒想到劉晉竟然出這樣的主意。

“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一些,他難道不知道這煤炭的煙有毒?”

弘治皇帝看了看劉晉,忍不住微微搖頭。

“他所說的黃金洲之類的該不會是胡亂瞎編的吧,連煤炭燃燒會產生毒氣的事情都不知道,實在是讓人難以相信他的話。”

劉健微微皺眉,和謝遷、李東陽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之中看到了懷疑。

“這位公子,這煤炭確實是很便宜,一擔煤炭也不過才需要幾十文,但是公子可知道爲什麼大家都用木炭而不用煤炭嗎?”

一旁的店小二實在是忍不住了,眼前這個公子還真是符合讀書人的標準,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竟然連煤炭產生毒氣的事情都不知道。

“我當然知道,這燒煤炭會產生毒氣,很容易死人,另外煤炭不宜點燃,使用起來極其不方便,相比之下木炭就方便多了,也不會有毒氣產生。”

劉晉看了看衆人,笑了笑自信的說道。

“公子說的很對,公子既然知道這煤炭用了會死人,那爲何還要大家去用煤炭,這不是擺明了讓大家去送死嗎?”

店小二微微一愣,沒想到劉晉竟然知道的如此清楚。

“煤炭雖然燃燒的時候會產生毒氣,這毒氣很容易致命,也不容易點燃,使用不便,但是這煤炭它燃燒持久,熱量高,不管是用來取暖還是做飯、燒水等等都非常好,更爲關鍵的是,這煤炭它的價格非常便宜,一擔煤炭也不過才幾十文,人人都可以用得起。”

“我們有句古話叫趨利避害,也有一句古話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煤炭的優點衆多,只要我們能夠將解決煤炭燃燒時產生的毒氣,自然而然就可以放心的使用。”

劉晉笑着回道。

“可是這煤炭燃燒就會產生毒氣,這又該如何解決?”

謝遷一聽,連忙問道,其他人也都一個個盯着劉晉看,劉晉真要是能夠解決煤炭燃燒時產生毒氣的問題,那於國於民都非常有利。

“要解決煤炭燃燒時產生的毒氣,我們要首先了解這煤炭燃燒時爲什麼會產生毒氣,這木炭爲什麼就不會產生毒氣。”

劉晉看了看謝遷,接着來到一旁堆放木炭的地方,拿起一根木炭說道:“這煤炭和木炭都是黑的,又都能夠燃燒取暖,說明本質上來說,它們都是一樣,都是一種可以燃燒取暖的東西構成的。”

“可是這木炭燃燒不會產生有毒的氣體,這煤炭燃燒就會產生有毒的氣體,這說明在煤炭之中肯定是有別的東西存在,正是這種東西在燃燒的時候產生了毒氣,人一旦吸入了這種毒氣就容易中毒而死。”

劉晉慢慢的分析,其他人聽到劉晉的話也都紛紛微微點頭,仔細的想一想,似乎劉晉講的很有道理。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只需要將煤炭當中有毒的東西去掉就能夠放心的使用煤炭了。”

李東陽眼珠子一轉,想了想說道。

“沒錯,我們只需要將煤炭之中有毒的東西去掉,我們就可以放心的使用煤炭來取暖、燒火,根本就不用擔心中毒的問題。”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這煤炭之中含有的有毒物質是硫,硫燃燒之後會產生二氧化硫,這二氧化硫就是一種有毒氣體,過量的吸入很容易就中毒死亡。”

“硫我知道,可是這二氧化硫我就聽不懂了。”

聽到劉晉的話,劉健連忙問道。

“這二氧化硫你可以這樣理解,它是硫燃燒之後形成的新東西,就好像這木炭燃燒之後會形成灰一樣,這煤炭燃燒殆盡之後,它也會變成灰,同時還會產生有毒的氣體二氧化硫。”

劉晉摸了摸自己的腦袋,這個時代的人別說是化學了,連最基本對自然科學界的認識都沒有,根本就沒有辦法跟他們講二氧化硫之類的這些東西,想了想也只能夠簡單的大概讓他們知道這個意思就可以了。

“原來如此~”

果然,劉晉這樣一解釋,其他人一個個都點點頭表示了理解。

“那如何去除掉煤炭之中的硫呢?”

弘治皇帝這個時候都已經有些激動了,看樣子劉晉似乎好像真的可以解決煤炭含硫的問題,從而讓大家都用上煤炭。

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讓煤炭取代木炭的話,這幾十文一擔的煤炭比起幾百文一擔的煤炭就要便宜太多、太多了,普通老百姓都能夠用得起,這樣被凍死的人就會大大減少。

“這個就有點複雜了,簡單的來說就是用洗的方法來將煤炭之中的硫洗掉,然後再將煤炭和黃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製成蜂窩煤,這樣就可以放心的使用了。”

劉晉尷尬的摸了摸自己的腦袋,這又是涉及到化學的問題了,後世所用的煤炭,基本上都要經過洗煤這一道工序,利用一些化學反應的方法將煤炭之中的硫去除掉。

然後再做成蜂窩煤,利用煤爐來燃燒蜂窩煤,既方便又實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家庭用火的主要選擇。

不過到了21世紀,講究環保了,慢慢的提倡用氣,用電,所以蜂窩煤使用的人也是越來越少,特別是城市之中,蜂窩煤基本上都已經被淘汰,也只有一些小城市和農村地區還在使用。

“洗?”

“洗煤?”

“蜂窩煤?”

衆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覺得有點傻眼了,這種事情可是從來聽都沒有聽說過,這煤炭都是用來燒的,巴不得它乾燥一些,這樣才更加方便使用和燃燒。

現在卻是要將它拿去洗,還說要將黃泥進去,做成什麼蜂窩煤,這簡直實在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

“公子,如果你要買木炭的話,本店歡迎,可是如果公子要來砸本店招牌的話,本店雖小,但也不是任人欺負的。”

店小二聽到這裡,也是直接不客氣的對着劉晉說道,他是看出來了,眼前這個人是過來找茬的。

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460章,衆生皆苦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1367章,就是這樣硬氣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220章,爭相降價第293章,魚溪第492章,遠征倭國第309章,狼煙四起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1097章,興盛的服裝店第63章,推銷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704章,西班牙第430章,牽連甚廣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04章,換了個人第596章,熱鬧非凡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8章,雪鹽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185章,火車熱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667章,封殺晉商第515章,抵達呂宋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614章,先洗腦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184章,大明上國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029章,又敗了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24章,思想之爭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699章,大決戰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21章,人手問題第667章,封殺晉商第946章,人口普查第338章,誰會贏?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99章,喜滋滋第832章,炮轟古裡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687章,讀報先生第581章,前往遼東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284章,大棚蔬菜
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460章,衆生皆苦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1367章,就是這樣硬氣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220章,爭相降價第293章,魚溪第492章,遠征倭國第309章,狼煙四起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1097章,興盛的服裝店第63章,推銷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704章,西班牙第430章,牽連甚廣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04章,換了個人第596章,熱鬧非凡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8章,雪鹽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185章,火車熱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667章,封殺晉商第515章,抵達呂宋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614章,先洗腦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184章,大明上國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029章,又敗了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24章,思想之爭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699章,大決戰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21章,人手問題第667章,封殺晉商第946章,人口普查第338章,誰會贏?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99章,喜滋滋第832章,炮轟古裡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687章,讀報先生第581章,前往遼東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284章,大棚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