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文化的入侵

天津港,繁華而忙碌,時時刻刻都有船隻抵達,爲京津地區運送來五湖四海的商品和人人員,也每時每刻都有船隻離開,通往天南海北。

伴隨着大明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伴隨着大明的持續擴張,天津港作爲通往京津地區的門戶,它的地位越加重要,同樣也是越加的繁榮。

一艘來自南洋地區的船正在緩緩的靠岸停泊,船上面,一羣身穿長袍,溫文儒雅的讀書人正在好奇的看着眼前繁華熱鬧的天津港。

這些人都是南洋省這一次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其中有頭髮斑白的老者,如秦巖,在大明已經考了一輩子的科舉,卻始終考不上舉人。

沒想到移民去了南洋,去年秋闈,一考就中,成功考上了舉人,這一次更是有機會來京城參加春闈考試。

還有人以前根本就沒有正兒八經的參加過什麼科舉考試,僅僅只是多少讀了一些書,能寫能讀,要麼是航行海上的船長,要麼是賬房先生之類的。

因爲南洋行省第一次科舉考試的窘迫,能讀能寫都已經極爲不容易了,所以竟然也是考上了舉人,擁有了舉人的功名。

這讓很多人都忍不住感嘆自己祖上這是冒青煙了,不知道多少代都是農民,竟然一下子冒出個讀書人。

儘管會被傳統的大明讀書人所鄙視,但是這功名是實實在在的。

這其中還有一些長相和大明人差異比較大,皮膚黝黑的人,比如田慕明,他原本是呂宋島上面的土著,呂宋被大明徵服,成爲了南洋行省。

他算是最早一批接受大明正統教育的人,儘管時間比較短,水平其實非常的有限,但在去年的秋闈考試之中,還是被劉晉點爲了舉人,所以這一次也是前來參加科舉考試。

身穿儒袍,頭戴四方平定巾,手裡面拿着一把扇子,如果不是看到他的長相的話,誰都會說讚歎一句。

只是看到他的長相之後,大家又會忍不住心裡面暗暗的說道,這是猴子穿上衣服,總覺得奇奇怪怪的。

無他,田慕明有着典型的南洋人長相,皮膚黝黑、鸛骨突出、鼻子塌、眼眶深、頭髮彎曲、嘴脣厚、嘴型凸出,總的來說就是尖嘴猴腮,和大明人的長相差別太大,關鍵是既不符合大明人的審美。

“繁華天津,千帆競發,百萬人流,浩浩蕩蕩~”

秦巖看着眼前的天津港,整個人也是忍不住意氣風發,儘管已經一大把年紀了,但卻是考上了舉人。

即便是這一次的春闈不第也是有機會做官的,因爲現在大明急速官員,新納入版圖的西域省,地域廣袤,需要很多的官員去西域爲官。

再加上南洋幾省,至今還有很多地方都還有空缺,同樣也是需要官員前去,據說朝廷今年又準備往黃金洲和澳洲這邊派遣官員,在黃金洲和澳洲這邊設立省、州府以便加強對黃金洲和澳洲的管理。

所以這幾年,對於他們這些讀書人來說確實是最好的時代,因爲只要考中舉人,只要願意去做官,朝廷這邊基本上馬上就可以派遣你去做官。

而且以往舉人做官,基本上都是從教諭、縣丞之類的做起,但現在,只要願意去西域、南洋等地區,基本上都能夠混個知縣做做。

可以說,這絕對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了。

“秦兄~”

ωωω¤ тт kǎn¤ ¢ O

聽到秦巖的聲音,田慕明笑着拱手道。

“田兄!”

秦巖也是笑着回禮,讀書人嘛,不管如何,這禮儀不能忘,儘管眼前的田慕明長的奇形怪狀,既不符合大明人的審美。

但是對方和自己同期中舉,現在又一起來京城考試,這是同窗、同期,這對於讀書人來說,也是一層不淺的關係了。

“早就聽說了天津的繁華,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我們南洋省的月牙城和它相比,還是差的太遠了。”

田慕明看着眼前的天津港,感嘆的說道。

“是啊,差的很遠,不過月牙城有着月牙城的美,至少在我看來,月牙城也是很美的。”

秦巖點點頭感嘆一聲。

船隻緩緩的靠岸,衆人陸陸續續的下了船,登上了天津的土地。

“喲西~”

“天津繁華果然名不虛傳!”

纔剛剛下船,旁邊的碼頭這裡立即有一艘來自倭國的船隻抵達,船上面一羣倭人看着眼前的天津港也是讚不絕口。

其中有人身穿儒袍,頭戴四方平定巾,說的話卻是還夾雜着一些倭人常用的口頭語。

“杜君~”

“虧你還是讀書人,這大明話怎麼學的,竟然還喲西,這要是讓其他人聽到了,一定會笑死我們倭人的,你以後離我們遠一點,千萬不要說自己是倭人,我們可丟不起這個人。”

“柳兄,你也錯了。”

“在大明,讀書人之間一般都稱呼對方爲兄或者是先生,你稱君,別人一聽就知道是我們是倭人,這樣稱呼也是極不正確的。”

旁邊又有人糾正道。

“對,對,對,多謝王兄的提醒。”

三個倭人說着大明話,當看到秦巖、田慕明他們的時候,也是笑着微微拱手致敬,田慕明和秦巖他們也是同樣回禮。

讀書人之間,禮節是最爲重要的。

很快,這艘船停泊下來,從船上下來了幾十個倭人書生,一個個都和大明讀書人的裝扮一模一樣,有人帶着書童,連書童的裝扮也是和大明人一模一樣。

“幾位兄臺想必也是來參加春闈考試的吧?”

柳葉帶着杜明禮、王思賢笑着來到秦巖、田慕明的身邊,拱手致敬道,他的大明話說的相當不錯,非常的標準。

三人都是來自倭國三個大貴族的子弟,柳葉出生於倭國柳生家族,柳生家族在倭國是一個顯赫的大家族。

杜明禮則是來自上杉家族,上杉家在倭國更是實力強大的大名家族,至於王思賢,同樣也是來自倭國的大名家族。

自從倭國簽署協議正式成爲大明的藩屬國之後,按照協議,倭國上下都要全面學習大明,這改漢姓取漢名也是最先要做的事情。

所以倭國的大名們都紛紛改姓,有些是自己改姓,有些則是得到了大明官員賜姓,倭國的倭王都被大明天子賜姓東方,倭國上下也是紛紛效仿,一時之間,紛紛改名更姓。

同時這些倭國的貴族、大名之類的也是重金從大明這邊聘請老師過去教授他們的家族子弟學習四書五經,尊儒重道,學習儒家文化和思想。

“是的~”

“在下秦巖,南洋省人,在南洋有個種植園。”

“這位是田慕明田兄。”

秦巖笑着點點頭說道,也是給三人介紹了下自己和田慕明。

“秦兄、田兄!”

柳葉、杜明禮、王思賢三人一聽,再次拱手行禮,其中杜明禮則是習慣性的要彎腰低頭,不過很快卻是反應過來,微微尷尬的笑了笑。

“我叫柳葉,來自倭國九州柳家,這位是杜明禮,來自倭國東京都地區的杜家,這位是王思賢,來自中國地區的王家。”

柳葉笑着也是介紹自己三人。

“柳兄、杜兄、王兄~”

秦巖和田慕明兩人也是一一拱手致敬。

“大明真是繁華強盛,讓人心生嚮往!”

柳葉看着眼前繁華的大明港口,忍不住感嘆的一聲。

“柳兄,倭國是我大明的藩屬國,倭國的臣們也都是我大明天子之臣民,可以自由在我大明初入,也可以自由在我大明定居,想要我來我大明定居的話,也是很簡單的事情嘛。”

秦巖笑了笑說道。

“哈哈,那是,那是,我們家在南洋這邊也是有個種植園,有時間的話我去南洋的話,一定會找秦兄和田兄喝喝茶、聊聊天的。”

柳葉高興的點點頭說道。

這一點上面,還真是很不錯。

大明藩屬國的人可以自由的往來大明,在大明定居,在大明經商,很多的朝鮮人和倭人也是來到大明這邊。

以前忙着在倭國爭權奪利,爭奪地盤的倭國大名們這幾年也是終於消停下來,以幕府將軍帶頭,各地大名、貴族爲主力,也是大量的投資大明的各個商業領域。

在天津這邊就有很多的朝鮮人、倭人生活,有他們的商行,也是和很多大明的商行有往來,和很多大明的商人、權貴等等交往密切。

當然,同樣的,也是有大量的大明人前往朝鮮和倭國,在朝鮮和倭國經商、定居之類的,而且因爲宗主國的身份,大明人前往朝鮮和倭國,身份和地位都是極高,享受諸多的特權。

總的來說,因爲大明藩屬國協議的存在,大明和藩屬國之間的關係都是非常不錯的,藩屬國跟隨着大明享受到了資本主義發展、大航海發展的好處和果實,而大明也是從藩屬國這邊獲得了原料、市場和勞動力,更重要的還是傳播了大明的文化,逐漸的將華夏文明深入到藩屬國的骨子和靈魂裡面去。

現在在朝鮮、倭國和呂宋國,有身份和地位的人都講大明官話,都寫漢字、讀漢書,強大的華夏文明迅速的紮根生長起來。

第248章,海魚行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931章,真正的豪門聯姻2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45章,三閣老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954章,佛帝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249章,銷售宣傳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462章,一天售罄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771章,山民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410章,用銀子堆死他們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362章,鹽商聚會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577章,真好吃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220章,征戰令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6章,請客吃飯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961章,當場貶職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876章,玩物喪志第750章,驅逐出去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992章,朱厚熜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
第248章,海魚行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931章,真正的豪門聯姻2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45章,三閣老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954章,佛帝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249章,銷售宣傳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462章,一天售罄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771章,山民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410章,用銀子堆死他們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362章,鹽商聚會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577章,真好吃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220章,征戰令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6章,請客吃飯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961章,當場貶職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876章,玩物喪志第750章,驅逐出去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992章,朱厚熜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