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甘蔗大豐收

當京津地區因爲黃金洲的金銀而瘋狂的時候,遠在千里之遙的琉球島這裡,整個琉球城上下也是同樣變的無比忙碌起來。

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整個琉球城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有水泥這個基建神器的存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一座龐大的城市佇立在這片蠻荒的土地之上。

淡水河的河灣這裡,碼頭也是越建越大,同時在碼頭與琉球城之間也是修建一條直通的寬敞水泥馬路,往來極其的方便。

琉球城內,所有的建築全部都是採用鋼筋混凝土建造,一棟棟大樓分佈的整整齊齊,街道規劃也是星羅棋佈,所有的道路也全部鋪上了水泥馬路,非常的乾淨、寬敞。

在琉球城的外面,原先全部都是一片荒蕪之地,但是現在,經過幾個月的開墾,琉球城的周圍全部都是一片、又一片的肥沃田野。

正這片肥沃的田野當中,大面積的種植了甘蔗、蔬菜,一片又一片,一眼看過去的時候,根本就看不到盡頭。

田野這裡也是同樣規劃出了一條條寬敞的水泥馬路,修建的溝渠也全部都用上了水泥,看過去的時候非常的賞心悅目。

在一座座山腳下,同樣有一排排豬圈、牛羊圈,裡面飼養了大量的牛羊豬等家畜,山上面則是種上了各種各樣的果樹,此時都還是幼苗,需要時間來慢慢的成長。

今天是弘治十二年十一月初三,伴隨着鐺鐺的聲音響起,從琉球城的各個角落裡面非常快速的涌現出一道道身影。

這些身影在一處處空地上快速的集合,接着又和往常一樣,投入新的一天的忙碌當中。

種植的甘蔗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了。

水娃和其他移民過來的人一樣,一個個手裡面拿着鐮刀,往城外面的田野去收割甘蔗。

來到甘蔗田,一眼看過去望不到盡頭,入眼所及,全部都是甘蔗,一隊隊小隊在各自隊長的帶領下也是來到各自分配的甘蔗田。

“兄弟們,開幹~”

楊大郎看了看自己手底下這七號兄弟,拿起自己的鐮刀就帶頭就開始幹起來。

其他人也是沒有絲毫偷懶的意思,也都開始賣力的幹起活來。

來琉球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琉球城的規矩大家早就已經懂了,努力幹活有獎勵,偷奸耍滑的有苦頭吃。

再加上來琉球城這裡做事,不僅僅吃好住好,過得舒舒服服,還有銀子拿,天底下向哪裡去找這樣的好事情。

對於他們這些窮苦出身的人來說,這裡就是天堂,每個人都很珍惜這裡的一切,所以幹活也都很賣力。

伴隨着鐮刀的揮舞,一根根甘蔗也是不斷的被砍倒,去掉頭上的沒有糖分的地方,接着用甘蔗葉困成一捆、一捆,然後再將這些甘蔗搬運到水泥馬路上。

水泥馬路上面這裡有一輛輛馬車、牛車在不斷的拉着甘蔗,將這些甘蔗拉到琉球城裡去榨汁,熬糖。

“這甘蔗真甜啊~”

一直幹了一個多時辰,楊大郎也是累得腰痠背痛,示意兄弟們先休息一下,也砍下一節甘蔗吃了起來。

一邊吃,楊大郎也是一邊感嘆一聲。

他是福建泉州人,福建這邊有種植甘蔗的傳統,所以甘蔗這東西,他見多了,也是嘗過的。

但是以往吃過的甘蔗根本就沒有辦法和琉球城這裡的甘蔗相比,琉球城這裡種植出來的甘蔗,不僅僅個頭大,一根甘蔗都可以頂別人兩根甘蔗,關鍵是這糖分非常足,水分也多,吃起來非常的甘甜。

“這甘蔗真好吃~”

水娃也是啃着一節甘蔗,他是河南人,再來琉球城這裡之前,他是沒有吃過甘蔗的,而且因爲家裡窮,所以從小到大都很少吃什麼甜食。

來到了琉球城這裡就不一樣了,甘蔗外面的田野到處都是,大家想要吃甘蔗,隨便吃,只要不是故意破壞,僅僅只是吃的話,隨你吃多少。

所以水娃也是喜歡上了吃甘蔗,喜歡上了這甜甜的滋味。

同樣的,原先的時候,剛剛來的時候,水娃總覺得這裡有太多、太多的不適應。

琉球城這裡蚊蟲特別多,一咬就起一個大包;這裡還有野蠻的蠻夷,短短半年的時間,蠻夷已經向琉球城這裡發動過幾次進攻,只是被大炮遠遠的就打炮;還有琉球城這裡的規矩太多了,吃飯有規矩,睡覺有規矩,連上個廁所也有規矩。

總之,剛剛開始來這裡的時候,他非常都不適合,一度非常後悔移民來這裡。

但是很快,他就慢慢的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又漸漸的愛上了這裡。

這裡的道路、街道等等非常的乾淨整潔,自來水的應用,讓這裡的生活變的非常舒適,再加上這裡可以吃的好,住得好,還有白花花的銀子拿,還有什麼理由不喜歡這裡呢?

“好吃就多吃點,等熬出糖了,過年的時間回家帶幾斤糖回去。”

聽到水娃的話,楊大郎笑了笑說道。

“楊哥,你說這一次我們能夠收到多少甘蔗,又能夠熬出多少糖來?”

水娃笑了笑,接着咧着個大嘴巴說道。

“我哪裡知道能夠收多少甘蔗,不過還是能夠大概的算出來,看這個甘蔗的樣子,這一畝田保守來算一萬斤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整個琉球城外面差不多種植了3萬多畝甘蔗,簡單的算一算,這一次差不多可以收穫3萬萬斤甘蔗是完全沒有問題。”

楊大郎以前是文盲,根本就不識字,算數也只是會很簡單的算數。

但是來到琉球城,因爲幹活賣力,評選上了優秀個人,成爲了小隊長。

小隊長也算是琉球城這裡的一個低級管理了,所以白天干活之後,晚上也是要參加琉球城這裡的夜課,在夜課上面也是學會了識字、寫字,同樣的也學會了一些算數。

琉球城方面的這些田地規劃的都非常的整齊,所有的田地都儘可能的弄的方方正正,一畝地一塊田地,每一塊田地的邊緣田埂上面也是豎立了木牌子,上面有這塊田地的編號。

劉晉將自己企業管理的經驗也是運用到了琉球城這裡,琉球城這裡的管理模式和劉晉麾下諸多產業沒有任何的區別。

“3萬萬斤甘蔗?”

楊大郎身邊的隊員一聽,頓時一個個都忍不住張大了自己嘴巴,腦海中都不知道該如何來形容這個數字了。

“怎麼多甘蔗,怎麼吃得完啊~”

有人感嘆一聲道。

“這些甘蔗都是用來榨汁、熬糖的,你以爲是這樣直接吃的完啊~”

楊大郎笑了笑說道。

“楊哥,你說怎麼多甘蔗,它能夠熬出多少糖來?”

水娃想了想腦海中的數字,3萬萬斤甘蔗,再看看田野旁邊的水泥馬路上面,一隊隊小隊成員不斷扛着一捆捆甘蔗來到馬路邊。

這些甘蔗在馬路上面堆的很高,一輛輛牛車、馬車拉的滿滿的,以至於拉車的牛和馬都顯得很吃力。

甘蔗大豐收啊~

如此多的甘蔗,全部都用來熬糖。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楊大郎笑了笑搖搖頭說道。

“好了,休息的差不多了,該幹活了~”

接着他看了看其它正在賣力幹活的小隊,也是拿起自己的鐮刀,繼續砍甘蔗。

甘蔗大豐收,甘蔗田野上面忙碌無比,成片、成片的甘蔗不斷的收穫上來,開始源源不斷的運到琉球城這裡面。

琉球城裡面這裡,同樣忙碌無比。

這收穫上來的甘蔗,它需要馬上進行榨汁,然後再熬成蔗糖,不然的話這些甘蔗就極其容易的爛掉。

一旦這甘蔗爛掉,到時候熬出來的糖就不行了,帶有一些異味,這蔗糖就賣不出高價了,糖在這個時代,可是屬於奢侈品的行列,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起,只有真正有錢的人才能夠吃得起糖。

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799章,過年回家2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358章,取銀子第305章,開始鍊鋼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879章,意義非凡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322章,張氏百貨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2130章,去研究電影第33章,挖坑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2141章,鮮血凝聚而成的黃金第407章,大明必勝第601章,千河城第1285章,電與磁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205章,四輪馬車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381章,兩腳車?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1843章 ,黃金洲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992章,朱厚熜第918章,普天同慶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366章,鹽這東西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2069章,青黴素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63章,推銷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第2037章,大寒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913章,自由戀愛
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799章,過年回家2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358章,取銀子第305章,開始鍊鋼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879章,意義非凡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322章,張氏百貨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2130章,去研究電影第33章,挖坑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2141章,鮮血凝聚而成的黃金第407章,大明必勝第601章,千河城第1285章,電與磁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205章,四輪馬車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381章,兩腳車?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1843章 ,黃金洲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992章,朱厚熜第918章,普天同慶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366章,鹽這東西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2069章,青黴素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63章,推銷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第2037章,大寒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913章,自由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