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讀報先生

“賣報~賣報~”

“安南兵犯廣西,燒殺擄掠,無惡不作,起因竟是因爲我大明不願接受其稱臣納貢~”

京城的早上必然伴隨着報童的吆喝聲。

伴隨着報童的吆喝,很多人立即聚集過去,一份份報紙轉眼間就被搶購一空。

讀報紙已經成了京城老少爺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認識字又有條件的,自然是自己買一份報紙,一邊在家悠閒的享受早餐,一邊看着報紙。

如果不識字又想要知道報紙內容,手頭又不寬裕的,那也沒有關係,可以去茶樓,茶樓裡面有專門的讀報人。

負責給你讀報,並且講解報紙上面的內容,爲此也是逐漸的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讀報先生。

這讀報先生自然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夠當的,也不是僅僅認識字,會讀就可以做得好的,想要當好這個讀報先生,這識文斷字那是最基本的要求。

更多的則是要求能夠對報紙上面的時事說出個子醜寅卯,甚至於還能夠點評一二,如此才能夠算是一個合格的讀報先生。

至於說要成爲一個真正頂級的讀報先生,這其中的學問就深了,通曉古今、引經據典、詩詞歌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伴隨着大量工廠和作坊的興起,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按時上下班的人越來越多,這也讓京城地區的早茶生意迅猛的發展起來,遍地都是茶樓。

從裝修講究,富麗堂皇,一頓早餐要吃掉幾兩銀子的頂級茶樓,到普通的接待上班人普通的茶館,到處都有,各個消費層次的茶樓遍佈整個京城的大街小巷,城裡城外。

一個茶樓生意好不好,跟茶樓這邊請的讀報先生是有很大關係的,請的讀報先生厲害,茶樓的生意自然火紅無比,要是讀報先生不行,茶樓的生意就要清淡很多。

讀報先生的工作說輕鬆很輕鬆,無非就是每天早上在茶樓這裡給大家讀讀報紙,講解下報紙上面的內容,說難也是很難的。

不僅僅要合理的安排好時間,更重要的是要針對報紙上面的內容,發表出一番讓大家都覺得言之有理的評論出來,這纔是關鍵。

當然了,讀報先生不僅僅可以從茶樓這裡獲得一份不錯的薪水,真正的大頭還是聽客們的打賞,很多時候,聽客們的打賞要遠遠超過茶樓給的那點薪水。

特別是在一些中高檔次的茶樓裡面,讀報先生講的好,有錢的貴人們,隨隨便便也是一張張銀票丟下來,每天輕輕鬆鬆也能夠賺好幾兩銀子。

聽雨閣就是京城最爲有名的幾個茶樓之一,每天早上天才剛剛矇矇亮開始,聽雨閣這裡就已經開始人滿爲患了。

有很多人早起來到聽雨閣就是爲了聽一聽聽雨閣讀報先生周知時周先生的對每天報紙的點評。

周知時原先僅僅只是一個落魄的秀才,屢試不第,次次名落孫山,考過幾次秋闈之後就再也不去參加科舉考試,轉而專心涉獵各種各樣旁門左道之書,又經常周遊各地,便覽大明山水,甚至還去過南洋。

據說他還準備去黃金洲這邊看看,看看黃金洲是不是真的遍地黃金,甚至於還想要組建一個船隊進行環球航行,看看生活的世界到底真的是一個球。

用他的話來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走的路多了,看的事務多了,這見識自然要更廣,再加上博古通今,才能夠真正形成自己的對萬事萬物的認知和見解。

此時聽雨閣纔剛剛開業沒有多久,二樓這裡就已經坐滿了人,客人們點上一壺茶,再來三五早點,手裡面拿着今天最新的大明早報。

聽雨閣每天都會給周知時留下一個中間的桌子,備上週知時最喜歡的龍井茶和桂花糕。

周知時喝口茶,吃了兩塊糕點,再喝口茶潤潤喉嚨,拿起放在桌上面的報紙,開始慢慢的念起來。

“今日頭條要聞爲安南兵犯廣西,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昨日廣西有急報…….”

周知時先是將上面的內容詳細的讀了一遍,他讀報也不是亂讀,昂揚頓挫,感情極其的豐富,讓在場的衆人一個個都忍不住氣憤起來,怒氣衝衝。

“安南綽爾小國,竟敢屢屢犯我大明,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夜郎自大,狼子野心~”

“喂不飽的白眼狼,我大明不想讓它朝貢,竟然敢出兵,待我大明天軍一到,必然殺他們片甲不留。”

在場的衆人紛紛氣氛的吼了出來,發佈了自己的看法。

周知時聽到了,也是微微一笑,等大家說完,這才喝口茶,緩緩的繼續說道:“安南一詞來自唐朝時期的安南都護府,安南從秦朝時期就已經歸屬我華夏神州管轄,但是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吳權割據安南脫離南漢,此後安南長期作爲我中土王朝的藩屬國存在。”

“至我大明開國,永樂年間,安南屢屢犯我大明邊境,安南國王又夜郎自大,肆意妄爲,竟一意稱孤道寡。”

“我大明忍無可忍,這纔派兵出征安南,從永樂四年至永樂七年,經大小戰役幾十次,最終大獲全勝,消滅篡位的安南胡氏政權,得十五府,四十一州,二百八縣,遂設立交趾布政使司。”

周知時講的是關於安南的歷史,這讓在場的衆人紛紛點頭,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安南和大明的歷史淵源。

“至宣宗時期,這安南距離我中土實在是太遠了,我大明遂撤兵北返,撤銷交趾布政使司,至此,安南又不屬於我大明之管轄。”

“然,這安南實爲大明交趾,自古以來都是我華夏神州的一部分。”

講完了安南的歷史,周知時也是給出了一個評論。

那就是這安南其實啊,自古以來都是我華夏之地,我大明曾經就在這裡設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後來是因爲我們覺得太遠了所以才放棄了。

“原來如此,這安南就是交趾啊,自古以來都是我大明的國土啊~”

“那現在安南又爲何犯我大明邊境呢?”

衆人一聽,紛紛點頭,接着腦海中又冒出了疑問,爲何這安南現在又要犯我大明?

“打開地圖~”

周知時笑了笑吩咐道,很快茶樓裡面的店小二就拿出了一張大明地圖掛了起來。

“大家請看安南的位置~”

“它位於廣西以南,東臨東海,南與占城相接,西與南掌(後世的老撾)、盆蠻(後世老撾的一部分)相接,北方則是與我大明的雲南、廣西相接,中間有十萬大山相隔開。”

周知時對着地圖開始介紹安南的地理位置來。

“安南的地理位置極其的重要,它地處中南半島,與我大明有陸地相接,是我大明從陸地進入南洋地區的重要渠道。”

“說到安南此次兵犯我廣西龍州,其理由是因爲我大明不接受其稱臣納貢。”

“這就不得不提下去年我大明新出的大明藩屬國條約,在以前,只要是向我大明稱臣納貢的,都可以從我大明這裡獲得數倍的回贈,所以我大明周邊各國都紛紛來朝。”

“這雖然是我大明泱泱大國之體現,但因爲我大明每每都是數倍回之,也是讓南洋諸國看到有利可圖,年年朝貢,規模一次比一次大,也是對我大明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以至於在宣宗時期不得不下令限制各國朝貢的次數和規模。”

“南洋諸國朝貢我大明,名爲朝貢,其實多爲獲利,前面的時候就朝貢的事情,我也專門的發表了這方面的愚見。”

“陛下和朝堂滾滾諸公,正是因爲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加之現在往返南洋的商船極多,爲此也是專門制定了大明藩屬國協議。”

“從此以後,想要成爲大明藩屬國的,只有簽署這份協議,並且嚴格執行協議書上面的條約才能夠算是我大明藩屬國,我大明才願意接受其稱臣納貢。”

“但是去年的時候,簽署協議的只有朝鮮、倭國和呂宋,這有這三國願意成爲我大明的藩屬國,安南並沒有簽署協議,所以就不算是我大明的藩屬國。”

“不是我大明藩屬國,所以我大明就不接受其稱臣納貢,安南就無法從我大明這邊獲得豐厚的回贈,於是就懷恨在心,所以這纔有了這一次的兵犯我廣西龍州之事。”

“說到底,這件事情的起因很簡單,無非就是我大明不願意在爲了所謂的面子而損害我大明自身之國力。”

“南洋諸國從此以後休想再通過朝貢來獲利,然此政策觸犯了這些南洋小國的利益,所以不僅僅安南出兵犯我廣西,暹羅、占城、渤泥國、麻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等南洋諸國依對我大明商人加徵關稅。”

“甚至於還有國家專門組織人員襲擊我大明商船,殺戮我大明商人之事發生。”

周知時將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等等講解的清清楚楚,也是讓在場的衆人頓時就弄清楚了這事情的一切。

說到底其實就是利益兩個字。

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652章,解放軍戶第205章,四輪馬車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440章,偷襲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1169章,招工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443章,殖民計劃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795章,吃和穿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021章,威尼斯商人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515章,抵達呂宋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337章,狂人唐寅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2115章,全家福第474章,新兵入伍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771章,山民第1884章,回京第164章,堆放如山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903章,買女人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880章,日進斗金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305章,開始鍊鋼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831章,達伽馬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741章,漁翁得利第360章,敗家子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516章,馬尼拉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65章,百姓苦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74章,和我有緣第51章,海納百川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371章,鹹魚產業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652章,解放軍戶第205章,四輪馬車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440章,偷襲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1169章,招工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443章,殖民計劃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795章,吃和穿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021章,威尼斯商人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515章,抵達呂宋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337章,狂人唐寅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2115章,全家福第474章,新兵入伍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771章,山民第1884章,回京第164章,堆放如山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903章,買女人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880章,日進斗金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305章,開始鍊鋼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831章,達伽馬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741章,漁翁得利第360章,敗家子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516章,馬尼拉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65章,百姓苦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74章,和我有緣第51章,海納百川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371章,鹹魚產業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