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先洗腦

京城戶部,伴隨着稅制改制的方案確定下來,劉晉的日常也是變的無比忙碌。

作爲三品官員,戶部左侍郎、遼東侯,這早朝那是必須要去上的。

儘管在劉晉看來,這早朝真的非常無聊,甚至於在劉晉看來,弘治朝的早朝很多時候都是形式主義。

天天上早朝,哪有那麼多事情可討論的,很多時候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哪裡扯來扯去,純粹就是浪費時間,而且還是浪費了衆多大臣們的時間。

真正的國家大事,往往很多時候又不是早朝來決定了,正如後世有人所說的,人多的會議不重要,重要的會議人不多,早朝就是典型的前者。

每天上完早朝,劉晉有時候還要去參加弘治皇帝的小會議,和弘治皇帝彙報下自己的工作,順帶着聊聊天。

就這樣一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真正辦公做事的時間就全放在了下午。

稅務改制的事情非常多。

成立市舶司,成立直屬於朝廷戶部的稅務衙門,這些事情都還好,劉晉交代之後,手底下自然有的是官員在替劉晉忙碌不停。

真正難的是對稅務官員和官吏的培訓上面。

這個時代的官員,那都是經過科舉考試出來的官員,你叫他們去寫一手錦繡文章,那人人都非常的擅長,隨隨便便都能夠找到一大把人才出來。

可是你要叫他們去算術,去計算貨物價值,確定徵收數額等等這些,很多時候這些人都兩眼一抹黑。

這並不是諷刺或者是胡亂,而是真實讓劉晉覺得崩潰地方。

原本想着,好歹也都讀書人,雖然以四書五經,八股文章爲主,但這算數之類的多少也應該是有所涉獵纔對。

然而事實上,大部分的官員都不會算數,而且這些人基本上從小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根本就不需要去算數,甚至於很多人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不懂。

真正體現了那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科舉考試又非常的難,不僅僅需要天賦,更需要非常刻苦,很多人都讀成了書呆子,除了之乎者也,什麼也都不懂。

這一點和後世的應試教育是比較像的,除了考試的內容和範疇之外,其它的都是雜課,都是可以被擠佔的。

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市舶司、稅務衙門的設置等等都難不倒劉晉,市舶司可以參考宋朝的市舶司進行設置,再結合後世的海關,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這都不難。

設置稅務衙門,這也不難,參照西方時間的稅務制度和後世的稅務制度,也都很容易就能夠辦好。

真正讓劉晉發狂的是沒有合適的人手,過來報道的舉人很多,可是懂數學,會算數,熟悉各種各樣貨物的人卻是很少。

沒有辦法了,劉晉不得不又再次站到了講臺上面,對着黑板,拿起了粉筆,開始給那些舉人們上課,進行培訓。

戶部一間巨大的房間內,上至戶部尚書佀鍾、右侍郎石玠,下至戶部的普通官員、官吏,再加上從大明各地陸陸續續抵達京城報道,然後被劃到戶部的舉人。

整個房間內擠滿了人,所有人都看着最前面的劉晉,看着劉晉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課。

“各位,請大家牢牢記住一句話,那就是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可能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朝廷徵稅是在壓榨老百姓,所以有很多人都不願意來戶部。”

“但大家知不知道,如果朝廷沒有錢,沒有銀子,那麼朝廷拿什麼來養活軍隊,軍隊不強大,我們大明又拿什麼來抵擋外族的入侵?”

“以前草原人年年南下,年年扣關,年年在我中原大地肆意的燒殺擄掠,每年死在草原人屠刀下的大明子民數以萬計。”

“我大明人口有幾千萬,草原人加起來還不到百萬。”

“爲何我們在面對草原人的時候卻是連正面對戰都不敢?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年年南下?”

劉晉看了看在場的衆人,數學差,不懂常識還有救,都是讀書人,學習能力擺在哪裡,比起那些目不識丁的文盲來說,給他們上課,教他們算數還是比較簡單的。

聰明人很多,很多東西都是一學就會,很快就能夠上手,再加上自己這邊編制出來的基礎數學,使用爲主的前提下,絕對是足夠用的。

真正讓劉晉抓狂的還是這些人思想觀念的轉變。

很多人被劃到了戶部,都一臉的不情願。

甚至於有些人直言即便是被派到了海外爲官也不願意在戶部,更不願意去稅務衙門做事。

徵稅這東西,自古以來似乎都被描繪成了不好的一面。

苛捐雜稅、橫徵暴斂等等之類的貶義詞來形容徵稅的官員和官吏,再加上徵稅肯定是少不了要得罪人的,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來劉晉的麾下當官。

即便是被分配到了劉晉這裡,很多人也都準備和以往的人一樣,翹着二郎腿、喝茶,佛系徵稅,願意主動交稅的自然就收下了,不願意主動交稅的也懶得去催。

總之就是一方面覺得徵稅是在壓榨百姓,另外一個方面又會得罪人,總之就是覺得這個工作很不好。

所以劉晉必須要改變他們的想法,一個人只有思想觀念改變了,他的行動才能夠有所改變。

不然,劉晉即便是制定出了再多的規整制度、再詳細的內容,如果執行的人不去認真的落實,終究也不過是一紙空文。

想要改變這些人的思想觀念,最重要的就是要讓這些人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聽到的劉晉的問話,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卻是不削一顧。

劉晉將這些人的表現都一一看在眼中,想了想指了指一個人問道:“你說說,爲什麼我大明有幾千萬卻是連不到百萬人的草原人都打不過?”

“那是因爲那些丘八貪生怕死,苟且偷生,不知國家大義,所以我們纔會打不過草原人。”

被點名的是一個舉人,叫耿元魯,他一站起來不假思索的就將責任推卸到了邊關將士的身上,認爲是這些邊關將士貪生怕死,所以纔打不贏草原人。

聽到耿元魯的話,很多人也是跟着紛紛點頭,顯然觀點都是一樣,都覺得打不贏是因爲邊關將士貪生怕死的緣故。

“你叫什麼名字?”

劉晉聽完,臉上的笑容都消失了,想了想問道。

“我叫耿元魯。”

耿元魯回道。

“你去過邊關嗎?”

劉晉微微點頭,然後又問道。

“沒有~”

耿元魯搖頭到。

“你和草原人打過交道嗎?”

“也沒有~”

“你有沒有親自上過戰場?”

“我乃是讀書人,是舉人,我怎麼可能去上過戰場。”

“那就是了,你既沒有去過邊關,又沒有和草原打過交到,更沒有親自上過戰場,你怎麼知道邊關將士就是貪生怕死?”

劉晉接連問道,聽到耿元魯的回答,劉晉頓時就怒了問道。

“你知不知道因爲朝廷沒有銀子,邊關的將士連飯都吃不飽,餓着肚子,你去跟草原人打一架試試?”

“你可知道,因爲朝廷沒有銀子,戶部這邊下發給邊關將士的武器,火銃會炸膛,刀劍薄如鐵皮,邊關將士甚至於那木棍都不願意用這樣的武器,你赤手空拳去和草原人鬥一鬥試試看?”

“你知不知道,因爲朝廷沒有銀子,邊關將士四五年都沒有一件棉衣,更別說鎧甲了。”

“你在家裡面大魚大肉、錦衣玉食的,你有什麼資格說邊關的將士貪生怕死?”

劉晉的聲音非常洪亮,帶着無比的憤怒,充斥在整個房間的每一個角落,讓在場的這些官員們一個個都臉色大變。

很多人聽完,忍不住陷入了沉思,有些人則不削一顧,他們是清高的讀書人,讀書人自然是應該要錦衣玉食的,至於那些丘八,他們苦一點不是應該的?

“我…我~”

耿元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去回答。

“我看你暫時還不適合待在戶部,我覺得你去草原上,去我大明的邊關地區,多和邊關的將士先接觸下比較合適。”

接着劉晉無情的看了他一眼說道。

“不,不,我纔不要去草原,不要去邊關~”

耿元魯一聽,頓時就急了,這要是被劉晉發配到了邊關和草原,那就完蛋了。

“坐下,嚷嚷什麼,還讀書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多出去走走、看看,對你將來有好處。”

劉晉頓時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耿元魯只能夠緩緩的坐到椅子上面,整個人的臉色一片漆黑,完蛋了!

“就是因爲我們戶部的稅收工作沒有做到位,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稅收的重要性,不明白這稅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1631章,血腥復仇的波斯人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30章,一對三第570章,建設淞滬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630章,一團糟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118章,怎麼辦?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3章,母親王氏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993章,洗劫倫敦第421章,發銀子咯第593章,農部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976章,懟上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116章,回京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519章,發財了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267章,回京第555章,銀山港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42章,開業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539章,審判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515章,抵達呂宋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
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1631章,血腥復仇的波斯人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30章,一對三第570章,建設淞滬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630章,一團糟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118章,怎麼辦?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3章,母親王氏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993章,洗劫倫敦第421章,發銀子咯第593章,農部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976章,懟上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116章,回京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519章,發財了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267章,回京第555章,銀山港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42章,開業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539章,審判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515章,抵達呂宋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