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

昌黎縣下河屯劉府,劉晉的書房之中,劉晉正在悠閒的看着報紙,最近大明是有點亂了,朝廷之上守舊派官員和實幹派官員吵的不可開交,爭權奪利的,戰火連綿。

劉晉都收到了很多來着京城的書信、電報之類的,有不少實幹派的官員都在向劉晉請示該如何去應對。

而劉晉直接就是回覆了一句話,鬧吧,讓他們死命鬧吧。

對此也是有點不管不顧的態度,反正也懶得管朝野上的事情,悠閒的過着自己的小日子。

朝野的爭鬥也是層層的傳遞下去,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雙方都在報紙上不斷的互相抨擊對方,當然,互相抨擊的就是新學和舊學了。

“事情是鬧的有點大了,打架歸打架嘛,這官府衙門介入學生之間的事情就不應該了,而且還把新學的學生給關起來。”

劉晉看着報紙上報道的,衙門這邊將一些新學學生給抓捕關押起來,這就讓劉晉覺得,這事情是越玩越過火了。

本身來說是舊學的學子跑到新學學校去鬧事,打不過人,被人揍了也是活該,但這背後的守舊派官員竟然還直接抓捕、關押學生,參與進來,這必然會將事情給搞的越來越砸。

“唉,新舊之爭終究還是免不了,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也好,你們繼續鬧吧,鬧的越厲害,這新舊的衝突越嚴重,到時候就淘汰的越快。”

劉晉微微搖頭。

劉晉現在是準備置身事外,不想在參與進這裡面的是是非非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更何況,這裡面的風風雨雨、是是非非可真心是沒有那麼容易就能夠處理的。

從各個方面收到的消息來看,這些守舊派的官員現在瞄準了新學,以新學爲由頭也是開始攻擊實幹派的官員。

矛頭直接就對準了劉晉自己。

其中最大的一個攻擊點就是說劉晉以權謀私,在當內閣首輔期間,靠着手中的權力爲自己龐大的產業服務,否則劉晉斷然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創下如此龐大的產業和如此龐大的財富。

這一點不僅僅是劉晉,王守仁也是如此,王家可是大明紡織業、服裝業的代表,麾下的彩雲紡織廠是大明最大的紡織廠、服裝廠,每年生產的衣服、布匹暢銷全球各地,產業龐大,利潤也很可觀。

此外,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澳國公等武將勳貴們也是如此,一個個麾下都有着極其龐大的產業,佔據着諸多領域領頭羊的位置,是相關領域和行業的最大受益者。

即便是鍾藩、李昆等實幹派的官員,各自的麾下也都是有着大量的產品,工廠、商行等等,規模龐大,收益可觀。

這些都成了守舊派官員們攻訐的地方。

他們張口閉口就是與民爭利,以權謀私,矛頭直指實幹派的官員,更是諫言天子要對相關的一些官員進行徹查。

其實朝中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誰家沒有入股一些工廠、商行之類的,只不過這些守舊派官員起步慢、發展慢,遠不如實幹派的官員而已。

無非就是想要藉此機會掌握權力的同時又要來爭奪更多的利益。

打擊對手,最好是能夠直接就將劉晉、王守仁他們這些實幹派、武將勳貴集團們的利益和產業都轉移到自己的手中來。

當然,這些都是他們最美好的願望了,實幹派的官員和朝中的武將勳貴集團也不是吃乾飯任人宰割的。

雙方之間的矛盾自然是不斷的凸顯出來,越來越激烈。

京城一處別院裡面。

楊廷和、毛紀、蔣冕、樑儲等守舊派的官員們聚集在一起,商量着什麼事情。

“楊公、毛公、蔣公、樑公~”

“這劉晉麾下諸多的產業,大家只看到了奔馳汽車廠、天津遠洋貿易商行、密雲鐵廠、兵工廠等產業非常的賺錢,卻是並不知道,劉晉麾下所有的產業當中,真正的核心產業只有一個,那就是大明第一銀行!”

一個守舊派大臣站起來對着衆人講解起劉晉麾下諸多產業的情況。

“大明第一銀行?”

衆人一聽,頓時就顯得非常的疑惑。

“這大明第一銀行貌似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吧?”

楊廷和想了想說道。

“是啊,這就跟以前的錢莊差不多,怎麼可能成爲核心產業呢?”

蔣冕也是跟着說道。

“楊公、蔣公~”

“這大明第一銀行看起來似乎好像和以前的錢莊差不多,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產業,而且貌似每年對外公佈的利潤貌似並不多。”

“因爲大家存錢到大明第一銀行厲害還可以獲得不錯的利息,向大明第一銀行貸款的利息又不是很高,跟以前的錢莊完全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但是大家可能並不知道,這大明第一銀行對於劉晉的意義。”

“劉晉麾下的產業衆多,各行各業都可以先人一步,他的銀子是從哪裡來的?”

“大家麾下都有一些產業,也都知道,這產業大了,雖然是賺錢,但是各個方面用錢的地方也很多,這手頭流通的銀子可不會太多。”

“但是坐擁大明第一銀行的劉晉就不一樣了,他幾乎是擁有無窮無盡的資金支持,因爲存在銀行裡面的銀子就等於是他的銀子了,他可以輕鬆的用來投資各個行業和產業,足以輕鬆的打敗所有的競爭對手。”

“此外,大明第一銀行發行的銀票暢通全球各地,很多時候大家寧可要銀票也不要現銀,因爲銀票使用非常的方便、便捷。”

“對於大明第一銀行來說,它隨隨便便的用紙去印成銀票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用之不竭的銀子了,想要做什麼都不用擔心銀子不夠的問題。”

“這纔是他能夠迅速積攢起龐大財富的根本,如果沒有這個大明第一銀行,他縱然是再有才能,手中沒有銀子的話,這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創下如此龐大的產業。”

這個官員滔滔不絕的分析起來。

聽完了他的分析,楊廷和、蔣冕、毛紀、樑儲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一直以來他們也都在爲銀子的事情煩惱。

家裡面的工廠要擴大規模,這需用大量的銀子,想要辦新工廠也需用銀子,進軍新的產業同樣需用銀子。

這家裡面賺到的銀子總是不夠擴張和投資的,也是讓他們是能夠眼睜睜的看着劉晉、徐光祚、朱輔、張侖這些人拼命的大規模擴張、搶佔新的產業領域。

比如汽車產業、石油產業和電力產業,這也是新興出來產業,都沒幾年的時間,本來大家也都是可以迅速的跟上,抓住這些新興產業的機遇發展壯大的。

然而等到這個產業出來的時候,他們才很快悲哀的發現,自己貌似根本就玩不過劉晉他們這些人。

他們的工廠一座接一座的不斷開起來,整套產業的佈局起來,銀子彷佛是用都用不完一樣,根本就是有着金山銀山一樣。

依靠強大的資本實力,往往都是能夠迅速的將一個個新型的產業給完全佔領,等到他們這些人想要去做這些行業的時候。

結果就悲哀的發現,自己手中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銀子來和他們進行競爭,他們可以一整套產業鏈的去佈局。

而自己呢,手中的銀子往往只夠做某個很小、很小的領域,只是整個龐大產業鏈當中的一小部分,賺到的錢根本就沒辦法相比。

新興起來的產業和領域很快就被瓜分完畢了,他們這些人只能撈點湯喝,吃肉是別想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說爲什麼劉晉他們總好像是有用不完的銀子了。”

“我算是明白了,這大明第一銀行爲什麼要拼命的吸引儲戶存錢了,還給利息,原來是怎麼回事。”

“這有大明第一銀行作支撐,這劉晉、張倫、徐光祚他們這些人就有用不完的銀子了,自然而然做什麼事情都不差錢,能夠做大做強了。”

蔣冕恍然大悟一般的說道。

這下算是明白了劉晉爲什麼可以迅速的發家致富,成爲大明的財神爺了。

這劉晉一直以來都是不貪不墨,兩袖清風的,從來不給人留字賣墨寶的,但卻是彷佛有用不完的銀子,這讓他們這些人是始終想不通的。

這劉晉銀子到底是出哪裡來的,現在大家總算是明白了。

“所以我覺得我們也應該一起聯合起來搞一個銀行,也和大明第一銀行學,吸引儲戶存錢的同時也是發行屬於我們自己銀行的銀票。”

“如此一來的話,我們也是慢慢的擁有用不完的銀子的,想要做什麼都不會缺錢,如此才能夠在諸多的領域和他們競爭。”

“否則我們永遠都是無法爭過他們的,因爲我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銀子去和他們競爭,這一個個行業的利益都會讓他們給佔光。”

衆人聽到這個提議,頓時一個個都心動起來,這個貌似確實是可以有,有銀行就等於是有了無限的資金,想幹什麼都很容易了。

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285章,電與磁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714章,攻打暹羅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652章,解放軍戶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47章,房地產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079章,製造計算時間的機器第801章,再次進言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903章,買女人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559章,淘金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153章,又來軍火生意了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243章,第一站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667章,封殺晉商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2115章,全家福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1668章,大淞滬第276章,曬鹽法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962章,各有不同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771章,蒸汽時代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452章,琉球糖第563章,營銷手段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295章,再次啓程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27章,必有災荒第638章,商議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
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285章,電與磁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714章,攻打暹羅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652章,解放軍戶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47章,房地產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079章,製造計算時間的機器第801章,再次進言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903章,買女人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559章,淘金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153章,又來軍火生意了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243章,第一站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667章,封殺晉商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2115章,全家福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1668章,大淞滬第276章,曬鹽法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962章,各有不同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771章,蒸汽時代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452章,琉球糖第563章,營銷手段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295章,再次啓程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27章,必有災荒第638章,商議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