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

安寧城皇宮四海廳之中,足道帶着幾個足利家的心腹在耐心的等待着寧王的接見,一邊喝茶也是一邊四處看了看。

眼前這個寧國皇宮,雖然遠不能和大明京城的皇宮相比,但是卻也相當的奢華,錫蘭島的寶石、緬甸的翡翠、南洋的珊瑚、珍珠、非洲的象牙等等經過匠人的精心裝飾,讓這座皇宮顯得富麗堂皇卻又不失皇家的威嚴和大明人一直以來都在追求的文雅之氣,形成了一種完美的統一。

“真是有錢!”

足道感嘆一聲。

看看眼前的奢華宮殿,再想一想自己足利家的局勢,也是愁上眉間。

自從應仁之亂後,室町幕府就開始江河日下,無力鎮壓各地的大名,各地大名羣雄並起,相繼稱霸一方,彼此之間征戰不斷,形成了羣雄割據的局面。

而室町幕府內部,以前諸多忠於幕府的家族也是野心勃勃,細川、尹勢等重要的管領相繼成爲了曹操之流,意圖挾天子以令諸侯。

忠於足利家的諸多家族也是出現了很多問題,有的則是因爲家督突然死去,家族內爲爭奪家督的位置出現混亂,有的則是被手下的人以下犯上取而代之,還有的則是被其它大名吞併。

要不是後來因爲大明帝國的介入,大明在銀山縣和兵庫之津駐軍這纔將倭國動亂的局勢給鎮住,讓足利家有了喘息的機會。

但倭國和大明之間的協議雖然給了足利家以喘息的機會,可是倭王的地位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共同認可。

原先各地羣雄逐鹿的大名也是紛紛效忠倭王,讓倭國現在逐漸的演變成了以倭王和幕府將軍爲首的兩派。

兩派之間明爭暗鬥,讓整個倭國的局勢波盪起伏,風雲激盪。

同時又因爲大明帝國的迅猛崛起和發展,倭國成爲大明帝國的藩屬國之後,也是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倭國內部,很多地方的大名開始積極轉向海外的貿易和發展,大量的倭人遷移到大明的海外土地去,並且逐漸脫離倭國,定居大明,成爲大明人。

積極向海外發展的大名實力迅速的膨脹起來,這其中以島津家、大內家、毛利家等發展最是迅猛,財力增長最快。

這幾年的鉅變,也是讓足利家坐立不安,倭王派在島津、大內、毛利等家族的支持下,實力越來越強大,他們試圖逼迫幕府臣服於倭王之下,以建立一個以倭王爲首的效仿大明帝國的中央集權帝國。

“看來我們也是要重視在海外的發展,否則長久下去,我們終將會被他們給打敗的。”

足道想的很遠,他是足利家的核心人物,足利家也是響應了倭國和大明之間的協議,改漢姓取漢名,說大明話,足利家改姓足。

這時,寧王帶着劉養正、李士實滿臉笑容的走了過來。

足道一看,也是帶着自己的連忙站立起來,非常恭敬的說道:“拜見寧王殿下!”

“免禮,坐吧!”

寧王微微點頭,儘管現在是一國之君了,但是他依然是大明帝國的寧王,即便是再如何,他也只能夠稱千歲,稱殿下,而不能稱萬歲,稱天子。

“謝寧王殿下!”

足道再次致謝,接着也是小心坐下,微微打量了下寧王。

眼前這個寧王可不是簡單的人,是大明第一個敢於來到海外建立藩國的王爺,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天竺、東非這裡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藩國。

“上次你們幕府將軍還派人給我送來幾個倭國美女,我都沒能好好的致謝。”

寧王也是看了看眼前的足道。

如果不是對方說自己的倭國人的話,寧王甚至於都會覺得對方是大明人。

對方身上的穿衣打扮、言行舉止都和大明人一模一樣,隱隱之間甚至於比大明人還更有一股儒雅之氣。

很顯然,這些倭國的大家族子弟在這方面是沒少下功夫的,倭國全面向大明學習,可不僅僅只是改個姓、取個名字如此簡單,而是方方面面都向大明這邊學習。

“寧王殿下客氣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小禮物而已,知道殿下喜歡,這一次我也是帶了幾名絕色佳人過來,希望寧王殿下會喜歡。”

足道笑着回道。

足利家意識到了海外的重要性,從前年開始也是大肆的對外發展,一方面和島津家、大內家一樣,大力的發展海外貿易、參與海外殖民,一方面也是想要在海外尋找一塊屬於自己的殖民地。

發展海外貿易、參與海外殖民自然是爲了解決足利家的財政問題,而在海外尋找殖民地也是爲了足利家的將來考慮。

如果在倭國鬥敗的話,足利家還可以帶着忠於自己的家族遷移到海外殖民地去,依然還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地盤,讓自己家族持續的發展下去。

“哈哈,替我謝謝你們家將軍。”

寧王一聽,頓時就高興的笑了起來。

一番客套寒暄過後,也是開始談起了正事。

“足先生,這次遠道而來,想必是有什麼事情吧?”

禮物收下了,寧王看着足道問道。

“實不相瞞,這次過來確實是有事相求於殿下。”

足道微微點點頭,想了想說道:“明年我們倭國以及朝鮮將會出兵,聯合貴國以及天竺這邊諸多藩國、殖民地共同討伐天竺北方的蠻夷。”

“我們倭國這邊,倭王和我們幕府各會派遣一萬大軍前來天竺這邊參戰。”

“嗯!”

寧王一邊聽,也是一邊微微點頭。

這些事情都是已經商量好的,寧王自己都在徵召大軍,籌集糧草、準備武器裝備等等,爲的就是征討天竺北方的蠻族。

“寧王殿下乃是大明皇室血脈,身份尊貴又才華橫溢、雄才大略、足智多謀,寧國又是天竺大陸上面實力最強大的藩國,到時候聯軍必定是以寧王殿下您爲首。”

“我們希望寧王殿下能夠幫我們將軍一下,打擊下倭王一派的人。”

“另外在事後分配土地的時候,殿下能夠稍微照顧下我們家一下。”

足道說道這裡的時候,也是將聲音給放低了一些。

其實簡單的來說就是希望借寧王的手來削弱下倭王派的力量,也就是讓寧王派遣倭王派這邊的一萬大軍去啃硬骨頭,以消耗他們的實力。

接着就是希望能夠分到一塊不錯的蛋糕,天竺北方很大,好地方很多,不過終究還是有所差別的,但如果寧王願意幫忙說話的話,肯定是可以分到一塊不錯的地方。

這對於足利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爲這塊殖民地,足利家是要將它當成自己退路來的,自然是要精挑細選,挑選好地方纔行。

聽完了足道的話,寧王頓時就微微一笑。

想了想說道:“我聽聞朝鮮武士和倭國武士一向都以勇猛善戰而著稱,戰力強悍,這好刀自然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寧王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足道一下子就聽明白了,頓時就笑着致謝道:“寧王殿下過獎了,能夠爲大明帝國開疆拓土,能夠爲寧王效力,這是我們倭國武士的榮幸。”

“嗯~”

寧王微微點頭,其實不用足道找過來,寧王原本都和西洋聯合商行的錫蘭總督商量好了,到時候讓朝鮮人和倭國人衝鋒陷陣。

找他們過來,可不是讓他們來吃肉如此簡單,想吃肉不出力自然是不行的,更何況這海外之地,大明人自己分都還不夠呢,你們倭國人和朝鮮人,要不是要你們出力的話,哪裡輪得到你們來分點湯喝。

所以啊,想要喝湯就必須要賣力,打頭陣、啃硬骨頭、衝鋒陷陣這些自然是少不了的。

“你們看中了天竺那塊地方啊,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話,我都可以幫你們說一說的。”

接着寧王又問道。

“寧王殿下,如果討伐北方蠻子順利的話,到時候我們希望能夠獲得印度河出海口這裡的這些土地。”

足道沉吟一番回道。

“哈哈~你們的眼光可真不錯,這可是一塊肥沃之地,有印度河灌溉,這裡的農牧業都非常的發達,同時又靠海、靠河,海運、河運發達,這樣的地方在整個天竺可都不多啊。”

寧王一聽,頓時就笑着說道。

整個天竺,好地方都是在兩條河的流域地區,印度河和恆河,這兩條河流經的地方是整個天竺最富庶、最繁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農牧業最發達地區。

遠比現在寧國所佔的西天竺、西洋聯合商行所佔的南天竺要好很多,相比之下,這些地方都是‘貧瘠之地’了。

倭國人看上了這塊地方,自己也還看上了,蜀王、鄭王他們也同樣看上了。

“王爺,我們要求的不多,只需要一塊很小的地方就可以了,事成之後,我們幕府將軍必有重謝。”

足道聽出了寧王話中的意思,只是靠幾個美人的話,恐怕是很難得到這塊地方的。

想要吃到好肉,那也是必須要付出足夠代價的,而且還需要寧王這樣的人來替他們說好話才行,否則到時候出力肯定少不了,分地盤的時候就別想分到一塊好地方。

第1621章,去河中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74章,海貨行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2104章,正德朝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976章,懟上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338章,誰會贏?第413章,都瘋了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25章,孫夫子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24章,甩手掌櫃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2034章,還是要靠天子當和事佬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1631章,血腥復仇的波斯人第233章,還有大魚第500章,血戰到底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340章,放風箏
第1621章,去河中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74章,海貨行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2104章,正德朝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976章,懟上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338章,誰會贏?第413章,都瘋了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25章,孫夫子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24章,甩手掌櫃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2034章,還是要靠天子當和事佬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1631章,血腥復仇的波斯人第233章,還有大魚第500章,血戰到底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340章,放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