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

聽完劉晉的話,衆人沉思一番,也是紛紛點頭。

關於京城老百姓收入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的討論過了,朝中的這些大佬們也是已經聊過很多次了。

大家各自的背後也是有工廠、作坊、商行,也都清楚現在在京城這邊僱傭一個人需要多少銀子。

再算算這種地的收入和辛苦,這沒人願意種地也就可以理解了,換成是自己,恐怕也是不會再去種地了。

“可是,這樣的上好田地不種糧食,用來種棉花,豈不是太可惜了,更何況這糧食才能夠用來填飽肚子啊。”

劉健想了想也是說道。

看着眼前這片肥沃的田野,要是在以往的年份,現在已經種上了冬小麥,但是現在卻全是棉花杆子,實在是可惜,看着都讓人心疼。

“劉公,如果是幾年前,整個北直隸的田地都種棉花而不種糧食的話,劉公覺得會出現什麼樣的事情?”

劉晉想了想問道。

“毫無疑問肯定會出現大饑荒,糧價飛漲,餓殍滿地,老百姓易子而食。”

劉健想都不用想就立即回道。

“那劉公再看看現在的北直隸呢?”

劉晉微微點頭,又問道。

“現在?”

劉健一聽,頓時就彷彿明白了什麼,眼睛都微微睜大。

“現在我們北直隸的糧價降到了歷史的最低點,無論是來自遼東的白麪,還是來自南洋的大米,又或者是山西的小米,更或者是山東的玉米,河南的番薯、土豆,糧食的價格降到了歷史的最低水平。”

“一斤糧食的價格還不到五文錢,以現在京津地區老百姓的收入來說,夫妻倆一個月七兩的銀子收入來算,一個月賺的銀子足夠吃上幾年了。”

劉晉笑了笑替劉健說完。

聽到劉晉這樣一算,大家頓時就直點頭,這北直隸即便是沒有一塊麥田,這糧食的價格不僅僅沒有像當年大饑荒時一樣飛漲,反而在不斷的下降,老百姓隨隨便便工作都能夠吃不完。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想象,其實臣以爲主要還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這幾年我大明的糧食產量年年攀升,糧食越來越多,所以糧價就越來越低,單單遼東地區,今年產出來的糧食就足夠我們整個大明吃上兩年。”

“再加上朝廷對黃金洲引種回來高產農作物的推廣,玉米、番薯、土豆的補充,我大明的糧食前所未有的充沛,吃都吃不完,糧價自然是越來越低。”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爲我大明交通越來越便利。”

“隨着這兩年朝廷在大明修建起南北、東西以及連貫各省的水泥馬路,再加上我大明航運的飛速發展,我大明無論是陸地上的交通往來,還是水路、海路運輸都變的越來越便捷。”

“另外四輪馬車的推廣和迅猛發展,陸地上的運輸越來越便捷、快速,這都對我大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儘管北直隸已經很難再找到一塊麥田了,但是因爲交通便捷,所以無論是遼東的麥子,還是江南的大米,又或者是南洋的香米,都可以大量、快速的運輸到北直隸這邊來,充分的保證了北直隸的糧食供應。”

“第三個就是海洋捕撈業以及畜牧業的發展,這幾年海洋捕撈業迅猛發展,捕撈上來的海產品數以千萬斤計算,極大的豐富了我大明人的餐桌,也是讓大明對傳統糧食的需求變的更小。”

“同時因爲我大明獲得了北方草原,再加上糧食越來越多,老百姓養的雞鴨鵝、牛羊等等多了起來,這也會讓老百姓減少對糧食的需求。”

“第四個就是我大明這幾年都在堅持持續的對外移民和擴張,大量的人口遷移到關外和海外,不僅僅開墾了更多的田地,種植了更多的糧食,也是減少了我大明本土對糧食的需求。”

“這四點因素就是臣總結出來的因素,儘管北直隸現在很難找到一塊麥田,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大明的糧食安全。”

劉晉說完也是緩緩的停下來,口都有點幹了。

“嗯~”

衆人仔細的聽着,也是直點頭。

現在的大明早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大明瞭,糧食產量大增就算了,對糧食的需求也是在不斷的減少,這交通便利,運輸工具的革新,也是加快了各個地方之間的往來和物資運輸。

“說的有道理啊~”

“朕還記得當年北直隸發生災荒,從南方調糧到北直隸至少也是需要半個月的時間,但是現在,依託貫通南北的水泥馬路,再用四輪馬車,幾天的時間就足夠了,又還可以用海運直接運過來。”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說道,水泥馬路和四輪馬車的好處正在不斷的顯現出來,這也是他爲什麼熱衷於修橋鋪路的原因了。

“是的,陛下~”

“這吃肉的人需要的糧食也比單純吃糧食的人要少很多,因爲肚子裡面有油水就不需要吃太多的米飯和白麪。”

劉晉也是笑着點頭說道。

“陛下,這北直隸的田地種棉花而不種糧食,其實對我們大明並沒有什麼影響,這其實反而還是好事,這說明我大明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昌盛。”

“據臣所知,這北直隸的田地,不僅僅是種棉花,還有很多的田地是用來種蔬菜和水果,另外還有很多田地用來養殖牛羊豬、雞鴨鵝等等。”

“這些啊,都說明我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好,吃的越來越好,大家已經不再是和以前一樣,有白米飯、白麪填飽肚子就可以了,而是已經慢慢的追求更好的生活了。”

“這吃飯要有肉,要有菜,這穿已經不僅僅是穿暖了,而且還要穿的更好看,更得體,這住也不僅僅是遮風擋雨了,而是慢慢的要變的更漂亮,更舒服。”

“這一切都說明了我大明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昌盛,也越來越強大。”

劉晉想了想也是繼續說道。

“是嘛?”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高興的笑了起來。

嗯,這是他最喜歡聽到的話了,對於他來說,最大的追求就是讓老百姓的日子過的更好,讓大明繁榮昌盛,讓這老朱家的江山蒸蒸日上。

“陛下,不信的話我們隨便去周圍的村子裡面看一看。”

劉晉想了想也是對弘治皇帝提議道。

“好啊,反正也都出來了,正好去看看,看看我大明的老百姓現在都過的怎麼樣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高興答應下來。

周圍的衆人也是紛紛點頭,也都想要去看看現在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情況,有些東西,還是親自去看看才能夠有最直觀的感受。

這也是現在弘治皇帝爲什麼經常要微服私訪的原因了,站在廟堂之高你只能夠看到大明最上層的情況,是很難看到底層老百姓的生活。

唯有走進了最底層,才能夠看到大明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知道老百姓過的如何,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一行人也是很快再次坐上了四輪馬車,非常隨意的選擇了一條路,朝着一個村子這邊走去。

南莊村,一個有着一百多戶人的大村子。

弘治皇帝一行人的四輪馬車也是朝着南莊村緩緩的駛來。

“哎呦,這南莊村竟然還修了水泥馬路,也不知道是官府修的,還是他們村裡人自己出錢修的。”

四輪馬車行駛在平整的水泥馬路上面,弘治皇帝掀開車簾看了看眼前的水泥馬路,笑了笑對身邊的劉健、李東說道。

“陛下,這應該是他們村裡人自己集資修建起來的,一般來說,如果是朝廷修建的水泥馬路,都是有着嚴格的規定,比如修多寬、修多厚、坡度的大小等等都是有着嚴格規定的。”

“前面的時候,我們所走的路,哪路是官府修建起來,但是這條通往這個村莊的道路,並不寬,也不厚,這應該是他們村裡自己集資修建起來的水泥馬路。”

李東陽看了看車輪下的水泥馬路也是回道。

“那看來他們村子還是蠻有錢的嘛,這自古以來修橋鋪路的花費可都是不小的。”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水泥馬路在京津地區已經非常的常見了,幾乎到處都是,一條條水泥馬路也是通往四面八方。

還有一條條小的水泥馬路連接上朝廷修建的水泥馬路,形成一張網絡覆蓋住所有的地區,連接起京津地區周圍的鄉鎮、村莊等等,交通極爲便利。

“看這個村子的房屋,想必這個村子應該是還很不錯的。”

劉健看了看前面的南莊村說道。

在他的視野之中,南莊村的房屋修建的整整齊齊,一排排房屋全部都是鋼筋混凝土修建起來的,竟然很難看到以前隨處可見的磚瓦房,房屋之間竟然也是鋪上了水泥。

房子的外牆粉的雪白,看起來就非常的漂亮,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

這和劉健記憶之中的農村是完全不一樣的,一點都找不到記憶之中農村的樣子,這還是大明的農村?

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1120章,猶太人的打算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276章,曬鹽法第838章,鄙視鏈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849章,風波平息第284章,鄉試第267章,回京第537章,羊毛第1715章,煤油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301章,免費建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474章,新兵入伍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60章,拖網捕魚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938章,高考2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552章,入關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205章,四輪馬車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133章,玻璃廠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247章,房地產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348章,工匠學校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1213章,腸子都悔青了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328章,反思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720章,躁動起來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1788章,機械與傳統的力量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
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1120章,猶太人的打算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276章,曬鹽法第838章,鄙視鏈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849章,風波平息第284章,鄉試第267章,回京第537章,羊毛第1715章,煤油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301章,免費建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474章,新兵入伍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60章,拖網捕魚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938章,高考2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552章,入關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205章,四輪馬車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133章,玻璃廠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247章,房地產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348章,工匠學校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1213章,腸子都悔青了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328章,反思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720章,躁動起來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1788章,機械與傳統的力量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