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前往遼東

在草原美美的享受了烤全羊、涮羊肉,順帶着也將修建草原城鎮的規劃一直向北推進。

嗯,這一次必須修建到北海。

蘇武牧羊的北海。

一想到後世一個個好好的北海被毛子哥佔了之後改名貝加爾湖,劉晉就覺得來氣,怎麼好的地方,怎麼就便宜了毛子呢。

所以必須修,必須修道北海去,以後指不定還要在北海這邊建一個大城慢慢的開發北海以北的廣袤地區。

搞完草原上的事情,劉晉又往東走,準備去遼東這邊看一看。

遼東這個地方就是接下來的重點開發的地方了。

好山好水,要資源有資源,這是一塊寶地。

長白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三面環繞,中間則是一塊大平原,土地是最肥沃的黑土地,這樣的好地方,全世界都找不到幾塊。

不過在這個時候,遼東地區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的天氣比較寒冷,冬天的時候下雪特別多,有時候又下的很大。

明初的時候,朱元璋在遼東這邊設置了遼東都司經營遼東,後來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同學又招撫女真部落,在永樂九年(1411年)的時候設置了努爾幹都司,共轄130多個衛所。

到了宣德十年(1435年)的時候,明宣宗撤回了努爾幹都司的派遣的流官和駐軍,讓女真部落首領管轄這些區域。

這個時候女真部落還是奉大明爲主,但是後世之人都知道,從這個時候開始,女真部落其實就已經開始壯大了,並且逐漸掌握了這些地方的控制權,這也爲後來後金逐漸取代明朝控制整個東北埋下了隱患,並且最終成功遼東都被佔領,到最後又成功的入主中原。

不得不說其實這一切都是大明朝廷自己埋下的禍患,農夫與蛇的故事最真實的寫照。

前面講到西南土司叛亂,最終採用改土歸流的方式將之逐漸平定。

但是在努爾幹都司上面,明朝這邊卻是反過來了,將原先的流官和駐軍都撤回,這不是給機會讓這些女真部落做大?

人的野心都是伴隨着實力的增長而不斷壯大的。

或許起初的時候這些女真部落並不一定有反叛之心,但是你長期讓它做大,獨霸一方,實力強大了,你又變弱了,它自然而然就會反叛之心。

劉晉的腦海中微微仔細的整理了一下明朝在遼東這些地方政策之後,整個人也是忍不住一陣長吁短嘆,都是自己作死,也怪不得人。

歷史總是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處。

歷史上中原到底一次次被異族入住,屠戮的時候,其實說到底都是自己犯錯,給了對手機會。

唐朝的安史之亂,歸根結底來說是長期以來給節度使的權力太大了,地方軍政財大權一手抓,長期下來,不變成藩鎮割據纔怪。

人一旦掌握了大權,野心就會膨脹。

再加上唐朝對異族的信任,太過自信了,豈不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西晉時期,五~~~胡~~~亂~~華是怎麼發生的?

還不是司馬家的幾個王爺爭來爭去,然後引入異族大軍,最終司馬家沒有好下場還連累了無數的華夏子孫。

明朝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不該將流官和駐軍都撤了,不該讓女真部落掌握了一個地方大所有大權。

給他們這一切,就等於是給自己挖下了定時炸彈,他們實力弱小的時候,自然是對你言聽計從,可是一旦他們強大了,你衰弱了,必然就會狠狠的咬你。

現在劉晉要來開發遼東地區,這自然是少不了要和遼東地區的女真部落打交道了。

這個時候的女真部落,分爲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三個大部落。

野人女真主要是分佈在黑龍江河流域以北一帶,海西女真則是主要分佈在黑龍江以南、以東,長白山一帶,建州女真則是主要分佈在長白山南部,後世遼寧一帶。

從分佈圖就可以知道,建州女真在南,野人女真在北,海西女真在中間,建州女真和大明之間的往來最爲密切。

而且建州女真所在的地方也是遼東一帶開發最早的地方,這也爲後面蟎清的崛起打下了基礎,沒有遼東都司開發出來的這些地方,建州女真是根本成不了氣候的。

“這裡的女真部落必須要解決掉。”

“要麼就和草原部落一樣,部落的首領貴族去京城養老,至於下面的這些部落百姓則是遷移出來到平原地帶進行耕種或者是乾脆遷移出去。”

穿越過來的劉晉對於老鼠尾巴可謂是恨透了,正是因爲蟎清的統治,華夏子民的脊樑骨都被打斷了,精神傳承都斷掉了,導致了後世之人極其的不自信,崇洋媚外的人非常多。

看看現在的大明,脊樑骨槓槓的,見到異族人都是蠻夷,都是滿臉的不削一顧。

後世瞞清修改歷史,將明朝的各個皇帝都改的一無是處,昏庸無能,縱情慾海。

有的愛吃,有的愛鬥蛐蛐,也有的愛木匠活。

國家經濟全然不顧弄得國庫空虛,軍事疲憊。不懂得體恤百姓,苛稅繁重,百姓生活水深火熱。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此王朝能延續近300年?

意大利人利瑪竇,1582年來大明傳教,在遊歷各地之後,定居於政治中心北京。

在他的眼中,大明朝物產極豐,人們衣食華麗且人口素質極高,每個百姓臉上都洋溢着笑臉和自信。

在他所著的一本書當中是這樣評價當時的明朝,高尚的民族、偉大的國度。

這樣的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的,也足以看出來當時的明朝人是何等的自信。

可是到了瞞清的時候,即便是所謂的乾隆盛世的時候,英國人來到當時的北京城,所看到的卻是猶如乞丐一般的軍隊,瘦骨嶙峋、又麻木呆滯的老百姓,宛如行屍走肉一般。

這就是明朝和蟎清的巨大差別。

一個自信滿滿,是當時最偉大的民族和最強大的國家,一個卻是精神脊樑骨都被打斷,完全沒有一絲色彩和精氣神的國家。

蟎清就如同是吸血鬼一樣,趴在了這個偉大的民族身上,自己吃的越來越大,這個偉大的民族卻是沉淪了幾百年。

想到這些,劉晉就忍不住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可是再想一想,這些能夠全怪蟎清。

一切都是有因有果,如果不是大明這邊放任了女真部落的壯大,自然也就不會有後面的一切了,歷史都是驚人的相似。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既然穿越過來了,劉晉自然是不能再放任這樣的事情發生。

遼東必須開發起來,這些女真部落也是必須要解決掉,不然就是一個禍患。

一路向東,劉晉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抵達了遼東都司衛所所在的廣寧。

“參見劉大人~”

遼東總兵蔣冀提前就知道了消息,所以也是提前就帶人前來迎接。

“蔣大人~”

劉晉也是笑着和這個蔣冀回禮。

“大人一路辛苦了,我已經爲大家準備了宴席接風洗塵。”

蔣冀對劉晉那是相當的客氣和尊重,沒有辦法。

劉晉的大名現在誰人不知道,誰人不曉?

更重要的是劉晉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正四品的大員了,而且還是在五軍都督府做事,又是狀元,還是弘治皇帝身邊的紅人,前途無量。

他蔣冀僅僅只是一個總兵,而且現在弘治皇帝在進行改軍制,將原先的軍戶衛所制度改成義務兵役制度,他這個總兵能不能謀到一個好差事還要看上面的安排。

難得劉晉來到遼東,如果能夠好好的把握住機會,搭上劉晉這棵大樹的話,他蔣冀升官就有望了。

至於發財,眼前這個劉晉,他就是個財神爺,只要是跟着劉晉的人,都發了大財。

弘治皇帝能夠該軍制,養起大明如此龐大的大軍來,這錢可都是眼前這個劉晉給賺的,不然弘治皇帝即便是收回了軍權,他也沒有辦法改變軍戶衛所制度。

“那有勞蔣大人了。”

劉晉笑了笑點點頭。

這一次來遼東,事先也是向弘治皇帝請示過的,打着的名義就是來遼東這邊考察遼東的情況,爲接下來開發遼東地區做準備。

遼東如果能夠開發起來,能夠和中原大地一樣,那就意味着京津地區的安全就多了一道屏障,以後即便是草原上再出現問題,遼東這邊也是可以出力來幫忙解決,再加上長城的阻擋和守衛。

這京津地區就可以真正的高枕無憂了,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時刻擔心着那一天被人給攻破,直逼京師。

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995章,倫敦條約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1938章,高考2第57章,人與自然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842章,都有用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48章,廷議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738章,科提王國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75章,張氏兄弟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976章,懟上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646章,必須爭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70章,皇帝也窮啊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581章,前往遼東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421章,發銀子咯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867章,黃金灣第143章,日進萬金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340章,殿試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
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995章,倫敦條約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1938章,高考2第57章,人與自然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842章,都有用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48章,廷議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738章,科提王國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75章,張氏兄弟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976章,懟上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646章,必須爭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70章,皇帝也窮啊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581章,前往遼東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421章,發銀子咯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867章,黃金灣第143章,日進萬金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340章,殿試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