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

京城內,原本非常的平靜,一如以往一般,但是隨着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在京城各地不斷的行動,時不時在京城的一個個大街小巷之中有一位位大人物被抓了出來,頓時整個京城一下子就風雲色變。

翰林吳寬的府邸門口。

吳寬這邊纔剛剛下早朝沒多久,錦衣衛就破門而入,將整個吳府團團包圍,任何人都不得進出。

伴隨着婦女的哭泣聲,小孩的啼哭聲,吳翰林披頭散髮的被兩名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押了出來。

“我是吳寬,乃是當朝翰林院翰林,你們這羣丘八,竟然敢抓我,回頭我一定參你們一本,讓你們人頭落地。”

儘管被抓,但是吳寬依然在不斷的掙扎,一邊掙扎也是一邊大聲的怒吼道。

“吳翰林,我們會不會人頭落地暫時不知道,你的人頭估計很快就要搬家了。”

爲首的錦衣衛百戶看了看吳寬,冷笑着說道。

這些文官對他們這些武人最是看不起,從來就沒有正眼看過,甚至於連稱呼上也是充滿了蔑視,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讓這些文臣們更是看不起他們這些錦衣衛。

“奸人當道、奸人當道啊~”

吳寬一聽,頓時就忍不住仰天長嘆,一副鐵骨錚錚的樣子。

щщщ ✿TTKдN ✿¢Ο

“奸人當道?”

“吳翰林這個清貴的翰林哪裡來到如此多的銀子?”

爲首的錦衣衛百戶猶如貓抓老鼠一般,眼神之中充滿了戲謔的神情。

原來緊隨衆人之後,有一隊隊錦衣衛擡着一個個箱子出來,箱子蓋打開,裡面赫然是滿滿的金銀珠寶。

看到這一箱箱的金銀珠寶,吳寬頓時就如同泄氣的氣球一般,整個人瞬間就失去了精氣神一樣,耷拉下來。

……

御史徐子元的府邸同樣也被一羣東廠的番子給牢牢包圍,整個徐府一陣雞飛狗跳,女人的哭泣聲,主人的怒吼聲,還有驚慌失措的奴僕們。

徐子元同樣被摘了官帽,披頭散髮的被東廠番子押了出來。

“你們東廠簡直無法無天了,我徐子元可是御史,回頭定要上陛下稟明一切,讓你們這些東廠走狗生不如死。”

徐子元被押了出來,徐府外面站滿了無數看熱鬧的老百姓,看到如此多的老百姓,徐子元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一邊掙扎也是一邊怒吼起來。

“抓的就是你這個徐御史,災荒之年,你勾結奸商,盜竊官倉官糧,再哄擡糧價,致使生靈荼毒,餓殍滿地,你竟然還有臉見陛下?”

爲首的東廠太監聽到徐子元的話,同樣也是冷笑着,非常大聲的將徐子元的罪說了出來。

“什麼?”

“這徐御史竟然勾結那些奸商,還盜竊官糧,哄擡糧價,我說這京城的糧食怎麼可能漲到兩百多文一斤,原來都是這些狗官和姦商勾結。”

周圍的老百姓一聽,頓時一個個瞬間就怒了。

“殺了這個狗官、殺了這個狗官~”

前段時間兩百文一斤的糧食着實是將京城的老百姓給害苦了,很多人都餓的皮包骨頭,甚至於有很多人的家裡還餓死了人。

“我說呢,這小小的饑荒本來就沒有什麼,原來朝廷官倉裡面的糧食都讓這些狗官和姦商給盜竊了。”

“兩百文一斤的糧食,這些人的心都是黑的。”

“抓的好啊~抓的好啊~”

“打死這個狗官、打死這個狗官~”

隨着有人喊出來,頓時周圍的老百姓開始將臭雞蛋、爛蔬菜、小石頭等等不斷的砸向被押着的徐子元,讓徐子元這個相貌堂堂的御史一下子就變的狼狽不堪,只能夠不斷的用力掙扎閃躲。

同樣在徐子元的後面,有東廠的番子擡着一箱箱的金銀走了出來,這更讓憤怒的人羣不斷的朝徐子元扔東西,恨不得生吃了他。

……

京城各地,一位位纔剛剛從早朝上面下來沒有多久的大臣紛紛被抓,數量竟然多達幾十個,其中有御史、有翰林,有大夫,最低的都是五品的大員。

這樣大規模的抓捕當朝官員的事情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發生過來,縱然是在明憲宗時期也很少一下子有幾十個朝中大臣被抓,唯有開國之時的幾個大案纔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動靜。

頓時整個京城內一下子就人心惶惶,少了一分往日的喧囂繁華,多了一分肅殺之氣。

皇宮養心殿書房內,弘治皇帝依然還在和劉健、李東陽、周經、馬文升、張懋等人商量國家大事。

“這水泥的燒製之法,劉晉已經交給了臣,臣已經看過,水泥燒製並不算難,所需之物也大多非常常見,這水泥的成本並不會太高,可以大規模的推廣,不過對於水泥的推廣,次子卻是有自己的看法。”

弘治皇帝等人在商量的自然是如果推廣水泥,利用水泥修築長城、修築城牆道路的事情。

李東陽、周經、張懋回來的時候,劉晉就已經將水泥製造方法交了出來,周經作爲戶部尚書,自然也是要對水泥的成本進行一番覈算,以便推算出水泥成本,看看它是否適合大規模的生產使用。

“哦,此子有什麼高見啊?”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笑了笑問道。

“此子認爲,水泥雖然是國之神器,但這水泥的製法最好還是公佈於天下。”

周經點點頭,接着將當日和劉晉所談論的內容說了出來。

“公佈於天下,這怎麼可以,此國之神器,豈能讓人人都知曉?”

馬文升一聽,頓時就連忙發生道,他的話也讓在場的這些人紛紛點頭。

水泥實在是太重要了,真正的國之神器,他們這些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將這水泥製法給牢牢保密,如此一來的話,自然而然就能夠將這個水泥牢牢的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弘治皇帝也是這樣的想法,對於水泥,他看的非常重,這製法在他看來,自然是不能公佈出去,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次子說,這水泥是利國利民的神器,如果僅僅只是掌握少數人的手中,它僅僅只能夠造福少數人,只有將它公佈於天下,讓大家都知道水泥,它才能夠真正造福於天下人。”

“也只有天下人都知道水泥的製法,有更多的人去生產水泥,才能夠用水泥修築起更多的寬敞道路來。”

周經看了看馬文升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衆人一聽,仔細的深思一番,又都紛紛點頭,同時爲劉晉的心胸所折服,這樣的神器竟然會想着要將它公佈於衆,而不是自己藏起來當成傳家之寶。

“此法確實是應該公佈於天下,讓更多的人受益。”

劉健似乎想通了其中的關鍵點,非常鄭重的說道。

“可是,如果讓韃靼人也知道了這水泥的製法,那豈不是….”

馬文升一聽,立刻着急的說道。

“他們知道了又如何?”

“難道他們會在草原上面修築起高大城牆?還是會修築起寬敞的水泥馬路?”

李東陽自然是早就知道了劉晉的想法,笑了笑反問道。

聽到李東陽的反問,馬文升一下子就無言以對,接着想了想,雙目一下子就瞪大了,頓時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說道:“哈哈,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確實是當公佈於天下,讓更多的人知道。”

弘治皇帝看了看他們的神情,腦海中也是急速的思索起來,很快同樣也是想通了其中的道理,頓時就忍不住笑着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確實是該公佈於天下。”

就在衆人商談甚歡之時,蕭敬走了進來,手中拿着一個摺子。

“啓奏陛下,官倉失竊的案子已經基本查清了。”

蕭敬雙手舉着摺子,非常的恭敬的說道。

“怎麼快?”

“怎麼可能?”

劉健、李東陽、周經等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這上午早朝的時候弘治皇帝才讓蕭敬去查這個案子,現在纔過去多久,也不過兩個時辰的時間而已,這案子竟然就已經查出來了。

這速度也太快了,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不過劉健、李東陽等人都是人精,腦海中稍微一想,頓時就立刻明白了,估計弘治皇帝早就讓蕭敬在調查這個案子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差清楚了,不然不可能才怎麼點功夫就已經查清楚了。

劉健和李東陽忍不住互相對視一眼,再看看眼前的弘治皇帝,竟然覺得是那樣的陌生,再也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個弘治皇帝了。

以前的弘治皇帝,有什麼事情都會和他們商量,所倚重的是文臣的力量,斷然是不會像他老爹那樣倚重廠衛的力量,沒想到,他竟然提前就已經讓蕭敬這邊調查官倉失竊的事情了。

“嗯,說吧。”

弘治皇帝滿意的點點頭。

“是~”

蕭敬恭敬的說道,接着站直了自己的身子,將那份奏摺緩緩的打開,開始慢慢的說起來。

事情的起因經過其實非常簡單,一開始的時候胡萬安等人只是眼紅玻璃廠的巨大利益,一面小小的鏡子竟然賣上千兩銀子,在很短的時間內,古今樓這邊賺到的銀子都是百萬兩來計算。

這樣的賺錢速度,如此的暴利,自然早就已經讓無數人的眼紅,想要將這個買賣搶到自己的手中。

只是這玻璃廠是太子和劉晉兩人合夥做的買賣,這天底下沒有比這更硬的後臺了,胡萬安等縱然是眼紅,一時半會也是無計可施,根本就沒有辦法。

但是上半年出現的饑荒,立刻就讓胡萬安等人看到了機會,再加上朝中有大臣想要限制皇權、控制弘治皇帝父子,將這大明的權力牢牢掌握自己人的手中,所以雙方也是一拍即合。

先是將德州倉和臨清倉的糧食給搬空,接着開始做空北方三省的糧食,對整個北方三省的糧食進行操控,進而藉助災荒不僅僅要將玻璃廠、西山煤業等等賺錢的買賣全部給奪走,順帶着也是要將弘治皇帝父子的內帑給吸乾淨,從而實現限制皇權的目的。

畢竟內帑空虛的皇帝,再加上國庫又空虛的話,這沒錢什麼事情可都幹不成,什麼事情最終都還是要聽他們這些文臣們的。

從頭到尾聽完了蕭敬的敘述,劉健、李東陽、周經、馬文升、張懋等人一個個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馬文升和張懋更是張大了自己的嘴巴,全都不敢相信這一切。

“竟然有人會想着限制皇權~”

“真的是膽大包天,竟然連太子殿下也算計進去。”

張懋的腦海中一片空白,他都不敢去想,這天下竟然有如此大膽之人。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難怪陛下性子大變,竟然是有人要針對皇權,針對太子殿下,這舐犢情深,陛下縱然是性子再軟弱也會變堅強起來。”

“真是好算計啊,好算計啊,將陛下的性子摸的一清二楚,又將所有的一切都算計進入了,如果不是有天津這邊的海魚,說不定還真讓他們成功了。”

李東陽腦海中急速的思索,瞬間就想通了其中的一切,頓時就忍不住讚歎起來。

“難怪陛下性子大變,陛下一向信賴我等文臣,卻是沒想到在文臣之中竟然出現了這樣的人,想着限制皇權,連太子也算計了進去。”

劉健忍不住微微搖頭,他現在算是明白了弘治皇帝爲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轉變了。

“經查,朝中五品以上官員有五十四人蔘與其中,另有漕運轉運使、山東布政使等地方要員參與……”

蕭敬可沒有理會劉健、李東陽等人神情,而是慢慢的將自己調查的情況唸了出來,當說道朝中有五十四個大臣參與其中,更是有地方要員參與的時候,衆人一個個都忍不住眼前一黑。

如此多的官員參與其中,涉及到的事情還是和謀反差不多性子的大事,讓弘治皇帝這個老好人都性情大變,可想而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匹夫一怒,血濺三尺,這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第301章,免費建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1328章,反思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884章,回京第163章,回港第300章,建乾清宮第509章,申飭倭國第542章,方法很多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59章,暈船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480章,下場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1867章,黃金灣第248章,海魚行第1969章,大招工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532章,淞滬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1969章,大招工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65章,百姓苦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990章,英國海盜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480章,下場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426章,搞事情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76章,將計就計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720章,躁動起來第780章,聖人之心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844章,這是在剝奪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權力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95章,玩物喪志第121章,人手問題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751章,喚醒狼性
第301章,免費建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1328章,反思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884章,回京第163章,回港第300章,建乾清宮第509章,申飭倭國第542章,方法很多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59章,暈船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480章,下場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1867章,黃金灣第248章,海魚行第1969章,大招工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532章,淞滬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1969章,大招工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65章,百姓苦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990章,英國海盜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480章,下場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426章,搞事情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76章,將計就計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720章,躁動起來第780章,聖人之心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844章,這是在剝奪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權力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95章,玩物喪志第121章,人手問題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751章,喚醒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