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

弘治皇帝默默的掃一眼衆人,心裡面也是門清的很。

這一個個都有不少的工廠,有上萬的人給自己打工,按年發工錢和按月發工錢的差別,誰都知道那個對自己更有利。

只是這對大資本家、大工廠主們有利,龐大的資金放在你們手中,做什麼都可以,但是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這就未必了,對於大明來說,這也存在着巨大的風險。

錢只有在自己的手中是自己的錢。

放在東家手裡面,那就是東家的錢。

正如劉晉所言,行情好的時候,自然是不怕發不出工錢了,可是行情差的時候呢?

或者是挪用資金去做別的投資出現資金短缺的時候呢?

一旦出現了發不出工錢出來的情況,到時候會不會又出現南京這樣的事情?

作爲天子,弘治皇帝是要考慮這個事情的。

南京幾十萬人動亂起來,這可是很可怕的事情,所幸處理的及時纔沒有釀成大禍,但並不是每一個官員都有王守仁的能力和魄力。

這事情要是出現在其它的地方,一旦處理不及時,可能就會出大事,搞不好烽煙四起,風雨飄搖,動搖大明江山社稷之根本。

正如劉晉所說,按月發工錢的話,一個月工錢拿不到,工人們即便是心中有所怨憤,也不至於鬧出多大的事情來,而且朝廷也可以輕鬆的調集資金去補救。

可是一年的工錢,還涉及到大量的工人的話,資金需要非常龐大,就很容易出身了。

一番對比,弘治皇帝對劉晉自然就又是更欣賞了。

同樣都是資本家,劉晉和其他人就是不一樣。

總是能夠考慮更全面的事情,一直以來都是按月發工錢,賺到錢了,花錢也和大家不一樣。

其他人醉生夢死,貪圖享受,劉晉的錢,大部分都用在了教育上面,大力興辦各種各樣的學校,推廣和支持新式教育。

考慮問題方面更是能夠從全局和長遠去考慮。

“陛下,劉晉到了~”

這時,蕭敬走過來小聲的提醒。

很快,劉晉就來到了尚書房,向弘治皇帝行禮之後就坐了下來。

“劉晉,你來的正好,關於你提議出臺法律要求所有工廠、作坊、商行等在僱傭工人的時候工錢要按月足額發放一事,大家都表示了反對。”

弘治皇帝見到劉晉,頓時就笑了起來,也是說道。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劉晉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其實早就已經預料到了大家會反對此事,資本的尿性,劉晉太清楚了。

“劉晉,這大家做買賣都是靠信譽的,這到了年底能夠給大家足額的發放工錢就可以了,沒必要非得強制性要求大家按月發放工錢吧?”

張懋看了看劉晉說道。

“是啊,是啊,這大家做買賣資金需求都非常大,資金也都比較緊張,這按月發放的話,手中的資金就更緊張了。”

“而且按月發放的話,工人都會胡亂的花掉工錢,還不如等年底一起發呢,這樣大家的錢都積攢在哪裡了。”

李東陽也是跟着點頭說道。

“反正大家基本上都是包吃包住,吃住都在工廠裡面,又沒有虧大工人。”

劉晉看了看大家,笑了笑回道:“我知道大家的想法,我自己麾下也有很多工廠,每個月發工錢的時候都需要大筆的資金。”

“這按年發放工錢自然是對工廠主、東家有利,手中有錢,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這平時的時候,各種各樣的商品並不是很好賣,可是一到了年底,放年假的時候,什麼東西都特別的好賣。”

“很多商戶都需要提前很久開始囤積足夠的貨物,在年底的時候,短短几天的銷售量就佔到了全年三四成的銷售量。”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這還不簡單嘛,還不是因爲年底了大家放假又拿到工錢了,還要回家過年,自然是要大肆的採購一番。”

張懋撇撇嘴說道。

“張公說的沒錯,這要過年了,辛辛苦苦一年,自然是要好好過年,衣服、鞋子、吃的都要大量的買回家。”

“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此密集的銷售會給大家帶來諸多的麻煩。”

“首先來說,大量資金密集的集中在年底,本身就很不安全。”

“其次年底的大銷售,需要大量的資金去囤貨,同時過於集中的銷售,會讓那幾天的人流無比密集。”

“更重要的是年底看似火爆的銷售,其實總體來說花費的金錢佔大家收入比並不高,這也意味着,大家的消費能力其實並沒有得到釋放出來,工人們的錢大部分都還是帶回了老家,存在了罐子裡面,埋在了地下。”

“這對於我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這意味着,龐大的財富變成了鐵疙瘩埋在了地下,沒有絲毫的作用和意義。”

“可是如果按月發放工錢的話,工人們手中有錢,自然而然就會消費,無論是賣衣服還是買吃的,又或者買金銀首飾等等,錢總是會不知不覺的花出去。”

“以最簡單的衣服來說,春夏秋冬,每一季總是要買新衣服的吧,這平時放假出去玩的時候,總不能也穿廠裡面的廠服吧。”

“如果不給大家放工錢,大家忍一忍就過去了,可是手中有錢的話,自然就會去買新衣服,這就意味着大家消費的布匹要大大增加,我們的工廠自然而然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訂單。”

“按月發工錢,也是爲了刺激消費,同時也是均衡消費,讓產能、運輸、消費變的更加均衡起來。”

劉晉知道要說服他們,還是要從他們的利益來出發,按月發工錢可不單單是爲了工人,也是爲了大家好。

工人們手中有錢了,自然而然回去消費,吃喝玩樂,這是人之本性,沒錢自然是玩不動,有錢了,消費自然就跟得上。

聽劉晉這樣一說,大家頓時就微微一愣。

家家都有工廠的,情況自然是最清楚不過了。

以往的時候,過年前的一個月是最忙的,各種各樣的訂單多到恨不得24小時都在開工,而過完年之後的幾個月,往往都是最淡的季節,訂單不足,開工不足。

也就是現在大明還擁有龐大的海外市場,外貿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是靠大明本土的市場,波動還會更加的明顯,影響還會更大。

大家以前沒有去思索這個問題,現在聽劉晉一說,頓時就明白了。

“原來還有這回事情。”

張懋捏着自己的小鬍子說道。

“倒是有幾分道理。”

劉健也是跟着點點頭。

這和後世各種各樣刺激消費的套路比起來簡直都是小兒科了。

後世爲了刺激女性的消費,那些資本家們各種各樣喪盡天良的事情都做的出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宣揚每一個女人都是小公主,既然是公主,那就要精緻,這衣服包包、化妝品等等肯定是不能少的。

還有人爲的製造出各種各樣的節日出來,什麼白色情人節、紅色情人節、綠色情人、黑色情人節、玫瑰情人節、七夕是情人節,國外的情人節等等。

資本的大肆宣傳,刻意的製造,目的還不是爲了刺激消費,掏空你的腰包,簡直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現在大明的資本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意識到消費的重要性。

“當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的穩固。”

“南京一事足以說明一年一發工錢的模式下,存在着巨大的風險,光靠信譽二字是存在巨大風險的,不管是刻意爲之,還是說真的出現問題。”

“對於我們大明來說,我們是不能讓這樣的風險存在,因爲一旦處理不足及時,極有可能會釀成巨大的災禍,動搖江山和社稷。”

“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的不僅僅是勞動者的利益,同樣也是在維護所有人的利益,也是爲了大明的繁榮富強,爲了社會的持續良性循環,最終獲益的還會是大明的每一個人。”

劉晉給出了總結,什麼東西其實都離不開利益,屁股決定腦袋。

站在不同的階層所思索的角度自然不同,在場的這些大佬,其實已經轉變成爲了新時代的資本家了。

他們可以反對傳統的守舊派勢力,但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又會和原先一樣,說到底還是那句老話,利益決定一切。

“說得好~”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忍不住讚賞道。

大明能夠有今日之局面,那就是因爲利益的分配方面,能夠從上至下,讓所有人都嚐到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龐大紅利,大家都可以從巨大的紅利當中獲得屬於自己的一份。

資本的發展,最初級的就是靠壓榨工人的勞動,不斷延長工時,壓低工價來實現的,但資本的不斷髮展,逐漸就會發現,光生產產品是沒有用的,還爲產品找到買家和市場纔是關鍵。

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331章,互相做客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727章,天津的夜第842章,都有用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1279章,以後十八歲才能夠成親第385章,忙碌建城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205章,四輪馬車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2022章,以權謀私的政策第2032章,大破產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1381章,兩腳車?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1532章,涼涼了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552章,入關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2221章,糧食安全問題第1222章,當家難第1318章,黑煤礦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601章,千河城第148章,大買賣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524章,同化政策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414章,魔神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495章,興師問罪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689章,朝鮮、倭國武士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780章,聖人之心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684章,航海日記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615章,各方反應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85章,規矩真多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21章,轉移注意力
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331章,互相做客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727章,天津的夜第842章,都有用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1279章,以後十八歲才能夠成親第385章,忙碌建城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205章,四輪馬車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2022章,以權謀私的政策第2032章,大破產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1381章,兩腳車?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1532章,涼涼了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552章,入關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2221章,糧食安全問題第1222章,當家難第1318章,黑煤礦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601章,千河城第148章,大買賣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524章,同化政策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414章,魔神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495章,興師問罪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689章,朝鮮、倭國武士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780章,聖人之心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684章,航海日記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615章,各方反應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85章,規矩真多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21章,轉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