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百姓苦

聽到這個老伯說買了薪柴就沒錢沒糧食,這買了糧食又沒錢買薪柴,至於說取暖的木炭,對於這底層的人來說,那更是無法想象的奢侈,實在是這木炭太貴了。

弘治皇帝、劉健、謝遷、李東陽幾人臉色難看,一直以來都以爲這天下自己辛勤的經營下,應該歌舞昇平、民富國強、繁榮昌盛纔對。

可是從這個老伯的話中,他們彷彿親眼看到了地產普通老百姓的艱難生活,有人因爲沒有禦寒的衣服,更沒有取暖的木炭、薪柴,更是食不果腹,最終被活活的凍死。

有像老伯這樣的,條件極其的有限,一分錢恨不得扳成兩分錢來花,這薪柴每漲一點,他們口中的糧食就要少一點,冬天最是難熬。

“難道真的如同劉晉所說的,時移勢遷,再不改變的話,這天下到底還能夠支撐多久?”

弘治皇帝腦海中想起了前不久和劉晉所講的事情。

這些天,他讓人去仔細的調查了兩樣東西,一個是人口,一個是土地。

經過了錦衣衛、東廠、西廠三個情報機構深入的調查,所有的一切都正如劉晉所說,這大明朝的人口其實早就已經暴漲了很多、很多。

可是官方統計的數據,人口不僅僅沒有增長,反而有所減少,其中有大量的人口被豪族士紳所豢養、隱瞞下來,這隱瞞的人口幾乎和官方統計是數字相差無幾。

這是何等可怕的一個事實,如果真如劉晉所說的,土地的總數不便,糧食的產出也有限,可是人口在不斷的增長,最終肯定有人捱餓,最終整個社會的矛盾也是不斷尖銳起來。

隱瞞人口這都還不是讓弘治皇帝最憂心的一個事情,這人口頂多和徭役有關,他一向都是輕徭薄賦,很是大規模的徵集人手去做事情。

真正讓他憂心的是,土地方面的問題正如劉晉所說的,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普通老百姓擁有田地的越來越少,而承擔的稅賦卻是越來越重。

這土地全部都是慢慢的集中到了那些不需要納稅的士紳、豪族、皇族的手中,別的不說單單是分封在全國各地的老朱家的王爺,佔有的土地都極其驚人。

這些人利用自己皇族的身份,壟斷了地方上最賺錢的行業,比如土地、山林、礦山等等,只要是有利可圖的,這些皇族就會通過向皇帝乞請或者是巧取豪奪的方式,搶佔到自己的手中。

各地的王爺都喜歡向皇帝哭窮,索要土地或者是地方稅賦的權力,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分封出去的王爺越來越多,必然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底下最好的土地都歸到了王府的手中。

許多的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都是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等等的土地多達4萬頃,福王莊田2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有3萬頃。

長沙、善化兩個縣一半的土地歸吉王所有,河南全省的土地,居然有一半歸屬各王府所有,這些土地還全部都是最好、最肥沃的土地,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這些王爺搞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除了皇族之外,朝中這些當官大,哪一個不是一方豪族,隨便一個人的名下隨隨便便也是有萬畝良田。

謝遷是浙江人士,謝家在浙江那也是有名的大家族,佔地面積也是多達幾萬畝;劉健是河南人,他的劉家在河南那也是響噹噹的大家族,佔地不會比謝遷家少;至於李東陽,他是湖南人,他家鄉的臨近的幾個縣幾乎都要姓李了。

上至內閣大學士,下至整個大明最底下的七品芝麻官,甚至是九品的縣丞之類的,每一個人的名下、家族之下都有大量的土地,官越大擁有的田地就越多,背後的家族也越龐大。

讓人認真仔細的調查了一番之後,弘治皇帝頓時就覺得自己纔是全天下最窮的,很多的王爺、豪族士紳,日子過的比自己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修建的王府、府邸之類的比起皇宮來還要豪華,這一日三餐也好,還是吃穿用度等等之類,弘治皇帝這個皇帝都望塵莫及。

要知道弘治皇帝老婆張皇后可都是還穿着打補丁的衣服,弘治皇帝自己也是勤儉節約的典型代表,不捨得吃,也不捨得用,辛辛苦苦攢點銀子也是被朝中的大臣們死死盯着,恨不得讓弘治皇帝一下子全部拿出來用個精光。

這人口的增長、土地的嚴重集中,這一切都正如劉晉所說的,現在已經是到了不得不去做出改變的時候。

如果不改變這一切,或許還能夠再支撐一些年,但是最終老朱家的江山還是會和以往歷朝歷代一樣,逃不過輪迴的宿命。

以前的時候,弘治皇帝也僅僅只是聽聽報告,看看數據,並不會有太真實的感覺,可是現在,親眼聽到這個老伯所說的,他就知道劉晉的話是對的。

“要麼將多餘的人口遷移出去,要麼增加土地,歸根結底就是對外擴張~”

弘治皇帝的腦海中想起了劉晉所說的對策,臉上又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老爺~”

蕭敬這邊見弘治皇帝在哪裡發愣,也是小心的提醒道。

“哦~”

弘治皇帝回過神來,此時聽到消息排隊的人越來越多了,弘治皇帝看着這長長的隊伍,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底層的老百姓。

此時天寒地凍,可是依然有很多人都穿着非常單薄的衣服,寒風一吹,整個人都瑟瑟發抖,縮成一圈,大部分的人穿的衣服也都非常的破爛、老舊。

“媽媽,我冷~”

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女兒被她媽媽緊緊的抱着,可是因爲身上的衣服非常的單薄,寒風一吹,依然非常的寒冷的,讓人一看之下,忍不住爲之心痛。

弘治皇帝脫下自己的外套,來到小女孩的身邊說道:“孩子,穿我的衣服吧。”

“貴人,這萬萬使不得~”

孩子的母親一看,頓時連忙跪下來,直搖頭說道。

“沒事,沒事,一件衣服而已~”

弘治皇帝輕輕的給小女兒裹上,將她抱起來,看着她小臉凍的發紅,忍不住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啊?”

“我叫幺妹~”

小女兒看着眼前和藹可親的弘治皇帝,膽怯的說道。

“幺妹~怎麼冷的天,你怎麼跑出來?”

“媽媽說有壞蛋會抱走小孩,我怕,所以就跟着媽媽出來了。”

弘治皇帝抱着這個孩子,因爲脫掉了外套,寒風吹來,頓時冷的刺骨,一旁的蕭敬自然連忙脫下自己的衣服,趕緊給弘治皇帝穿上。

“老爺,天氣冷,趕緊穿上吧,身體要緊啊。”

蕭敬很是擔憂的說道。

“讓我也感受下這冬天的寒冷吧,他們能夠冷,我也可以。”

弘治皇帝倔強的將蕭敬的衣服一揮,接着也是笑着對小女孩說道:“家裡平時能夠吃飽飯嗎?”

小女孩看了看自己的媽媽,又看了看弘治皇帝,再看看弘治皇帝周圍的人,不敢說話。

“說吧,沒事,有我在,誰都不敢欺負你們。”

弘治皇帝摸了摸幺妹的頭說道。

“吃不飽,爸爸死的早,媽媽靠給人洗衣服賺錢,我已經1天沒吃東西了。”

幺妹很瘦,餓瘦的那種,弘治皇帝抱着的時候都能夠感覺到,全身都是骨頭,她的眼睛很大,是那種飢瘦下顯得很大。

“可憐的孩子~”

“你喜歡吃什麼?我請你吧。”

弘治皇帝的眼睛之中泛着淚花,他內心之中無比的愧疚,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實在是不稱職,摸了摸幺妹的頭說道。

“我喜歡吃饅頭,饅頭最好吃。”

幺妹幾乎想都沒有想就說道。

“去買些吃的來。”

弘治皇帝點點頭,轉頭對着蕭敬說道。

“是,老爺~”

蕭敬連忙點頭,接着又是說道:“老爺,你還是把衣服穿上吧,身體要緊啊。”

“是啊,身體要緊,還不趕緊幫老爺穿上衣服。”

一旁的劉健、謝遷、李東陽也是急了,對着弘治皇帝身邊的人說道。

“唉~我是有衣服穿,可是這天底下不知道還有多少像幺妹這樣的苦命人。”

弘治皇帝點點頭,穿上衣服,急着長嘆一聲說道。

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223章,天降祥瑞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795章,吃和穿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681章,歐洲人?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1950章,南州城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1539章,審判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2111章,大明天子的賀禮1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563章,營銷手段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937章,高考1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03章,回家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1002章,影響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993章,洗劫倫敦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969章,大招工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560章,淘金生活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2033章,窮啊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2202章,電影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321章,金田、銀田第259章,偷偷摸摸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732章,超級火爆第473章,退親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893章,移三族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269章,猜字謎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184章,大明上國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297章,沒有缺口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
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223章,天降祥瑞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795章,吃和穿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681章,歐洲人?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1950章,南州城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1539章,審判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2111章,大明天子的賀禮1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563章,營銷手段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937章,高考1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03章,回家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1002章,影響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993章,洗劫倫敦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969章,大招工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560章,淘金生活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2033章,窮啊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2202章,電影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321章,金田、銀田第259章,偷偷摸摸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732章,超級火爆第473章,退親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893章,移三族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269章,猜字謎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184章,大明上國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297章,沒有缺口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