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

金鑾殿內,弘治皇帝高坐龍椅之上,俯看着下放的羣臣,目光很自然的就看到了處在最前面的劉晉。

直接通過特簡的方式任命劉晉爲內閣大臣,弘治皇帝自然是有自己的考慮。

他想要劉晉這個能臣來替自己繼續改革大明,引領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朝中大臣,劉健已經老了,快八十歲的人了,身體縱然是還算不錯,但畢竟是耄耋老人,也幹不了幾年了。

李東陽身體一直都不好,家裡面還總出事,已經多次向自己辭官了,自己之所以沒有同意,一方面是因爲確實是需要李東陽來輔佐自己,另外一個方面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來接替。

現在劉晉入了內閣,這也算是後繼有人了,關鍵是劉晉還非常的年輕,才三十多歲,可以替自己幹很多年。

再過上幾年,到時候再將王守仁給提拔上來,王守仁也是非常的年輕,現在也才四十出頭,有他們兩個一左一右的輔佐,這大明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都可以非常的穩定。

劉晉和王守仁,他是非常的重視,也經過了多年的詳細調查,是可以絕對放心的大臣,能力強,又不是什麼野心家,還是維新派的官員,確定他們的地位就等於是確定了未來幾十年大明的發展方向了。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已經七十的蕭敬,聲音都已經變的蒼老了,也不復幾年前的洪亮、尖銳了。

“內廷這邊看來也是要準備換一批新人了,只是心性好又無野心的人可真不好找,關鍵是還要能力也強。”

聽着蕭敬的聲音,弘治皇帝心裡面也是忍不住一陣感嘆,時光荏苒。

一轉眼的功夫,自己當皇帝都已經二十三年了,蕭敬跟着自己多年,這也是一天天的變老了。

“陛下,南直隸布政使王守仁奏報,準備在南京修建一座跨越長江的長江大橋,需要用銀五千萬兩,請求天子恩准,並且給予撥款。”

工部尚書曾鑑站出來向弘治皇帝彙報起南直隸這邊準備修建長江大橋的事情。

“修建長江大橋?”

“五千萬兩白銀?”

曾鑑的話剛剛落下,頓時間滿朝的文武都忍不住驚歎起來。

長江是大明的第一大河流,非常的寬,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無法在上面修建橋樑,現在南直隸這邊竟然要在長江上面修建橋樑,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首先就是表示懷疑。

這長江上面能夠修的起大橋嗎?

我們能不能建的起來?

長江可不是一般的河流,它非常的寬、水流量也是非常大,水也很深,修建長江大橋的難度非常大,自古以來這長江就是一道天塹。

三國時期,吳國之所以能夠守住東南,主要還是依靠長江的天險,如果沒有長江,它早就被魏國所統一了。

儘管現在大明的基建非常強,水泥公路、鐵路什麼的到處修,這橋樑也是建了很多,可是這要在長江上面修建長江大橋,這還是讓大家吃驚無比。

當然,還有就是鉅額的費用,五千萬兩白銀啊。

這可不是五萬兩、五十萬兩,而是五千萬兩白銀。

也就是現在朝廷有錢了,要是放在十幾年前的時候,朝廷一年收到的稅銀也才三百多萬兩而已。

這五千萬兩白銀,可是一筆無比龐大的數字。

然而,它僅僅只是建造長江大橋的預計費用,想要在長江上面修建起一座大橋來,天知道要丟多少銀子到長江裡面去。

“這長江大橋我們能夠建起來?”

弘治皇帝也是震驚不已,爲王守仁這個大膽的想法所震驚,他雖然沒有去過長江,但也是知道這長江的一些數據,想要在上面修建一座大橋,無疑是這個時代的世紀工程。

“陛下,以我們大明目前的技術來說,在長江上修建大橋雖然存在諸多的困難需要克服,但也未必不行,還是可以做到的。”

曾鑑想了想非常肯定的說道。

這些年大搞基建,他這個工部尚書可是非常忙的,也很清楚這些年建了多少的橋樑,積累了豐富的建橋技術和經驗。

在長江上修建大橋其實是完全可行的,技術上來說,雖然困難,但還是可以想辦法去克服的。

更何況,劉晉還專門成立了大明建築工程學院,這個學院就是專門培養建築工程人才的學院,同時也是專門研究橋樑建造、水泥公路、鐵路施工、隧道施工等等技術的學院。

學院裡面畢業的諸多學子早已經遍佈大明的每一處工地,工部這邊都特招了大量學院的學生爲官員。

沒辦法,誰讓他們的技術確實是厲害呢。

“即便是可以修,那也不需要花費五千萬兩白銀吧?”

弘治皇帝聽完,沉吟一番又說道。

“陛下,根據南直隸這邊提交上來的計劃書,修建的長江大橋,它是公路和鐵路兩用的大橋,同時橋樑的高度上面,設計超過四十米,所以總造價預計需要五千萬兩白銀。”

曾鑑也是立即回道。

“你是工部尚書,你覺得有沒有必要修建長江大橋,這個造價會不會太高?”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隨即又問道。

這修建長江大橋可不是小事情,這可不是說在皇宮之中修一個園子,它可是關係到整個大明長遠發展的大事。

甚至於可以說這座大橋,如果真的要修的話,它甚至於可以寫進歷史,也可以寫進自己的治國功績之中,畢竟修橋鋪路自古以來都是好事。

“陛下,修建長江大橋確實是有其必要,我大明已經在黃河上修建大橋,不僅僅滿足了公路和鐵路的需求,而且也極大的便捷了南北往來。”

“長江一直以來都是南北往來的一大重要天塹,如果能夠修建一座長江大橋,它將極大的便捷長江南北兩岸的往來,從此以後天塹變通途。”

“火車也是可以繼續往南修建,再聯通公路,則我大明南北往來將會更加的便捷。”

曾鑑想了想也是回道。

橋肯定是要修的,只是這一次是在長江上面修大橋,技術難度大,投資大,但也正因爲如此,這長江大橋一旦修建完畢的話,未來它的作用也會非常巨大。

公路鐵路兩用的大橋,這意味着以後火車可以直接往南繼續修下去,有了火車,這南北之間的往來就更加的便捷、快速了。

“陛下,長江大橋的修建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長江天塹,嚴重阻礙了南北之間的往來,我大明的火車修到這裡都沒辦法在往南修建。”

“我大明幅員遼闊,類似於長江這樣的大橋還有很多,未來我大明鐵路溝通四方,在大江大河上面修建大橋也是必然的。”

“現在修建長江大橋,不僅可以便捷長江南北之間的往來,也可以積攢下豐富的建橋經驗和技術,爲日後修建更多的大橋打下基礎。”

劉晉也是站出來說道,修橋是好事,這以後要修的橋還多着呢,現在修一修,積累經驗,掌握技術,也是可以給以後打基礎的。

羣臣一聽,也是紛紛點頭。

“陛下,劉公所言有理~”

“長江流域乃是我大明富庶之地,湖廣、江西、江南,鐵路又關係到國家的交通命脈,未來還要繼續往南修建,溝通浙江、福建、兩廣以及下南洋前往,交趾、象林。”

“陛下,自古以來修橋鋪路都是利國利民之舉,也是足以名傳千古之事,古聖賢之君皆重視興修水利。”

“現今我大明繁榮鼎盛,遠超歷朝歷代,這修建橋樑自然是要建更大、更好的橋樑,長江大橋的修建於國於民有利而無害。”

一個個大臣也是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特別是南方的官員,江西、浙江、南直隸的官員,那更是表示支持。

這長江大橋要是修起來,對這些地方的發展就太有作用了,以前過河太麻煩了,都靠船。

大船不好停泊,又不方便,小船顛簸,運不了多少東西。

這要是有一條大橋,還公鐵兩用的話,以後不管是走公路,還是通火車,往來就極其的便捷了,對於拉動大明江南地區的發展有着極其重要作用。

“這修橋是好事,只是這長江上建橋,我們有這個技術嗎?”

“是啊,是啊,長江何等寬廣,想要在上面修建橋樑實在是太難了,怕就怕到時候橋樑建不起來,即便是建起來了,也怕支持不了多久啊。”

щшш●TTkan●¢ O

“是啊,投資如此巨大,五千萬兩白銀,這純粹就是用銀子給推起來的,如果有保證的話還好,可要是被衝跨的話,這五千萬兩白銀豈不是打水漂了?”

“陛下,臣以爲這其中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長江可不是小河,想要在上面修建橋樑實在是太難了,也太危險了。”

有大臣支持,也是有大臣反對,反對的官員無一不覺得在長江修橋具有太大的風險,技術可能做不到,即便是建起來了也怕不夠長久,怕龐大的財富打水漂。

羣臣爭論不休,也是讓弘治皇帝陷入了兩難之地,這長江大橋到底能不能修?

第19章,練字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315章,賺錢的買賣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704章,西班牙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593章,農部第2033章,窮啊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396章,敗家子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319章,鹽山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69章,董小山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029章,又敗了第45章,三閣老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571章,天竺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150章,持續火爆第1106章,魁北克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256章,捕鯨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657章,木骨都束第28章,京師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323章,生意火爆第615章,各方反應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257章,大西安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342章,狀元及第
第19章,練字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315章,賺錢的買賣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704章,西班牙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593章,農部第2033章,窮啊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396章,敗家子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319章,鹽山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69章,董小山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029章,又敗了第45章,三閣老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571章,天竺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150章,持續火爆第1106章,魁北克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256章,捕鯨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657章,木骨都束第28章,京師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323章,生意火爆第615章,各方反應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257章,大西安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342章,狀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