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

黑土省小豐鎮,衆多的移民也纔剛剛適應黑土省這邊的生活就迎來了春耕的繁忙季節。

只見小豐鎮外面的廣袤原野上面,一家家移民男女老幼齊上陣,有的揮舞着鋤頭,有的則是用馬、用牛,扶犁在翻耕土地。

對於這些移民來說,他們是最清楚的, 只有土地和糧食纔是他們在這裡生存下去的最大保證,家家戶戶都有幾百畝地,能夠翻耕出來的話,自然是要全部翻耕出來的。

春天的時候努力耕種,這到了秋天的時候纔可以收穫滿滿,有吃不完的糧食。

很多人在老家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田地, 而且還往往都很貧瘠, 現在來到了這裡,平整開闊的肥沃黑土地,這是種啥有啥的好地方,那自然是要加倍的珍惜。

在這個時候了,縱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那也是不能閒着的,拿着鋤頭也要揮舞幾下,多少也是要翻一片地出來的。

“突突突突”

李二笨拙的開着耕地機,顯得很緊張。

他因爲聽從了李大的建議,一到這裡就向移民署這邊提出了購買耕地機的意向,所以也是成爲了小豐鎮這裡最早使用上耕地機人之一。

當其他人都在累死累活的翻耕土地時,李二已經開着機器在翻耕土地了。

儘管還不是很熟悉,還有些笨拙,但好在這裡的土地開闊而平整,慢慢的習慣之後, 也就很快就上手了。

“這耕地機可真好使,真不錯, 這一天開墾幾百畝土地的, 隨隨便便也可以開墾出幾千畝地了, 這到時候種出來的糧食就多了,哪裡吃的完啊。”

李二開着耕地機,心裡面那是喜歡的很。

原先的時候還擔心着這機器太貴了不好使的話,錢可就白花了。

現在機器到了,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用,而且效率高,翻耕出來的土又深又肥。

當自己都已經輕輕鬆鬆的翻耕出幾千畝土地的時候,再看看自己隔壁的鄰居們,到現在都還在揮舞着鋤頭忙碌,累死累活的呢。

“李二李二”

忙碌了一中午,李二停下耕地機來休息,準備吃個午飯,老婆魯氏是完全閒着,給自己做飯,照顧下官府這邊分配的羊和馬就可以了。

正要吃飯,左鄰右舍的幾個鄰居就找了上來。

“林哥、陳哥、馬哥”

看到幾個鄰居,李二也是笑着打招呼。

這移民小鎮的移民來自天南海北, 李二是來自秦嶺深處的風險, 這個叫林五四的來自南直隸鳳陽,還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老鄉呢。

陳大山則是來自陝西的黃土高原, 一口濃濃的陝北腔,唱起歌來的時候別有一番味道;馬哥叫馬有田,是貴州人大山裡面的人,據說比自己秦嶺大山裡面還要更山,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移民出來,足足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纔到這裡的。

“李二,這機器真是厲害啊,你這一天開墾出來的土地就有幾百畝的。”

林五四用微微泛紅的眼睛說道。

“可不是嘛,你們看看這個翻耕出來的土地,又深又厚,地面的蟲子、蟲卵都翻出來了,這雜草都翻進去了,今年莊家肯定可以長的很好。”

陳大山仔細的量一量翻出來的泥土厚度,也是連連讚歎。

“200兩銀子的東西,還真是值啊,當時要是跟着一起買一輛就好了。”

馬有田摸了摸李二的耕地機說道。

“我也是聽我哥的話纔買的,不然哪裡捨得去買這個東西呢,銀子花光了不說,還欠銀行一屁股的債呢。”

李二摸摸自己的腦袋說道。

“李二,你有空的時候幫我翻翻地唄,我也不白讓你忙活,翻100畝地我給你1兩銀子怎麼樣?”

林五四想了想對李二說道。

“100畝地1兩銀子?”

李二一聽,頓時就思索自己。

這耕地機自己一天勤快點的話,早點起來,晚點回去,一天耕個六七百畝地是完全沒有問題,100畝地1兩的銀子的話,這一天就能賺六七兩銀子。

如果是在農閒的時候,這似乎好像還是不錯的買賣。

但是仔細的想一想,這個價格就太低了,自己這機器要近200兩銀子,還要燒油、還有自己的人工什麼的,機器壞了的話,維修可就麻煩了,而且還要花不少的銀子。

更何況現在是春耕的時候,自己都想着多翻耕一些地出來,幾兩銀子的事情,自己就可以多翻耕出幾百畝地來,這買賣自己還是算的清楚。

“不行,不行”

“現在是農耕的時候,我自己都忙不過來,哪裡有空幫你們翻地啊。”

李二連連搖頭,價格太低了,自己不划算。

“100畝地2兩銀子,翻個地對你來說再容易不過了,不就是開着機器走來走去的嘛,2兩銀子可以了。”

“再說了,你這都已經翻耕出幾千畝地了,就你和你媳婦兩個人,種幾千畝就差不多了,種太多了,到時候除草、秋天收穫的時候又忙不過來是不是。”

林五四見李二拒絕,也是再次開口說道,價錢翻了一倍。

林五四自己心裡面也是有一本賬本的,光靠自己是翻耕不出多少田地的,還不如僱傭李二來給自己翻耕天地,花個20兩銀子就能夠翻耕出千畝土地來,比自己買機器划算多了。

“2兩銀子啊。”

李二一聽頓時就猶豫起來,這2兩銀子100畝地的話,貌似還是很划算的,一天勤快點也能夠賺個十幾兩銀子,只要幹上十天的時候,欠銀行的貸款就可以還掉了。

想到這裡,李二頓時就很心動了,想了想說道:“行,100畝地2兩銀子,我幫你翻耕一些地出來。”

“對嘛,自家兄弟嘛,也就今年大家沒有買到耕地機了,到了明年的話,大家都有耕地機的時候,可就沒有人找你耕地了。”

林五四一聽,頓時就笑着說道。

“李二,幫我也翻翻地,價錢都一樣,我也給2兩銀子100畝地。”

陳大山也是連忙說道。

“也算我的,自己耕地實在是太慢了,一天也都翻耕不了幾畝田地。”

馬有田也是跟着說道。

“行,都算上,要翻多少地你們跟我說,我給你們安排上,輪着來,儘量都不耽誤大家的農時。”

李二笑着直點頭。

心裡面的小算盤默默的打起來,這要是可以幹上十天半個月的話,不僅僅還清了銀行貸款,也還可以賺到不少的銀子。

現在纔剛剛開始春耕,時間還多的很,說不定還可以幹上一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就能夠賺不少的銀子了。

“這銀子來的就快了,這錢也就好賺了。”

李二想清楚了這些,人都有些激動起來。

以前在大山裡面,上面有父親李木匠和哥哥李大,他李二從小到大褲兜是比臉都感情,一個銅板都沒有。

現在移民出來,不僅僅自己當家做主了,而且這銀子竟然還如此的好賺,這輕輕鬆鬆的賺上百兩銀子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且也不會耽誤自己的事情,這用機器種地的效率實在是太高了,確實是可以。

.....

莫城(原先的莫斯科城,現在也是已經改名爲莫城,並且成了黑土省的首府)幾十公里外的一處農村這裡,伴隨着春天的到來,這裡也是迎來了忙碌的春耕。

塔拉索夫和其他的人一樣,早早的就開始到自己的土地上忙碌起來。

他們已經不再是農奴了,擁有了自由並且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去年快要過大明人新年的時候,大明天子竟然還給他們這些農奴們發了糧食,讓他們過上了一個飽飽的寒冬。

大家也是第一次對於大明天子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似乎被這個遙遠東方帝國的君主所統治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至少在以往的時候,莫斯科的那些貴族們是絕對不會在乎自己這些農奴們的死活的,纔不會管你冬天有沒有糧食吃,會不會餓死什麼的。

現在,這些大明人就會,大明天子會關心他們,還給他們發了糧食。

這生活和以前就不一樣了,有了盼頭,有了奔頭。

這天氣稍微回暖,塔拉索夫這些人就開始在地裡面忙碌起來,儘管天氣依然還是有些冷,但也不妨礙他們以最大的熱情來耕種腳下這片屬於自己的土地。

以前這片土地是屬於貴族的,現在卻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所以格外的有激情,有動力,人人都在努力的翻耕着,揮舞着手中的鋤頭,將一片片土地翻耕出來,準備種上糧食,到了秋天的時候就會有吃不完的糧食了。

“嘿喲,嘿喲”

塔拉索夫他們一邊賣力的翻耕土地,也是一邊喊起了號子,彼此之間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大明人說了,他們耕種出來的糧食只要繳納十分之一給大明天子就可以了,剩下的糧食都歸自己。

他們從未有像現在這一刻這般充滿了力量,充滿了幹勁,彷彿有使不完的勁力,恨不得一下子就將所有的土地都翻耕出來,這樣的話,到了秋天的時候糧食就可以堆滿家裡的每一個角落,吃都吃不完。

ps:聽說第一次分田地的時候,老百姓都恨不得累死在自己的田地上

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419章,舉國歡慶第715章,小王知錯了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788章,機械與傳統的力量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904章,燈光秀第296章,傻眼了第1041章,黑海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383章,一個不留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1137章,旗幟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992章,朱厚熜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8章,密謀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2216章,老來得子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423章,你敢拿嗎?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575章,葡萄牙人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89章,授課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239章,成功了第300章,建乾清宮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2000章,大糧倉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960章,述職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44章,京城最亮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157章,火爆的股市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
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419章,舉國歡慶第715章,小王知錯了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788章,機械與傳統的力量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904章,燈光秀第296章,傻眼了第1041章,黑海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383章,一個不留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1137章,旗幟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992章,朱厚熜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8章,密謀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2216章,老來得子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423章,你敢拿嗎?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575章,葡萄牙人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89章,授課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239章,成功了第300章,建乾清宮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2000章,大糧倉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960章,述職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44章,京城最亮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157章,火爆的股市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