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當家難

“上萬兩銀子一門大炮?”

寧王一聽,頓時就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他們這是搶錢吧。”

“王爺,比搶錢還快,雖然他們的大炮確實是質量很好,但是這個價格也太貴了,有錢也買不起多少的。”

李士實點點頭說道。

“我們軍費還差多少?”

寧王頭痛了,來了這海外之後,自己當了一國之君自後才明白了這皇帝的位置不是那麼好坐的。

別說龐大的大明帝國了,就是小小的寧國都已經讓寧王焦頭爛額了。

現在想要打一場上規模的戰爭,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出現了。

國內的漢人太少,不得不向全體徵兵,這重用非漢族人當兵,未來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是需要高度重視和關注的問題。

其次就是訓練的問題,五萬人的大軍,寧國這邊根本就沒有成體系的培訓機制和人手,當然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

最重要的就是銀子的問題,武器裝備,糧草、馬匹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吞金獸,銀子猶如流水一般,嘩啦啦的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至少還差五百萬兩!”

李士實算了算說道:“即便是不購買頭盔和鎧甲,只購買武器、弓箭之類的,火槍也不買,大炮是肯定少不了的,攻城必須要用到大炮,但也要缺五百萬兩銀子。”

“糧草之類的,我們寧國這幾年年年大豐收,倒是不需要花銀子去購買。”

“五百萬兩銀子~”

“要是我沒有放掉那一百萬股埃及運河股票的話,隨隨便便賣掉幾萬股票來就有了。”

寧王一聽,再看看桌上的報紙,更是後悔了。

“算了,先從王府的內庫拿出五百萬兩銀子出來吧,先打下了北天竺再說。”

“上千萬兩銀子而已,整個北天竺隨隨便便也是可以弄回來的。”

“是,王爺!”

李士實連忙點頭道。

寧國這邊和大明也差不多,朝廷的錢叫國庫,寧王私人的錢叫內庫,就跟弘治皇帝私人的錢叫內帑一樣,算是公私分明。

當然了,寧國最有錢的自然是寧王了,寧王私人的產業幾乎都已經佔據了寧國的各行各業了,很多時候,整個寧國都在爲寧王的產業服務。

就好像奴隸貿易,雖然對外是寧國的產業,其實賺到錢都進了寧王的私人腰包,這樣的好處就是寧王自己手中有錢,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會出現以前明朝的情況,皇帝窮的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劉養正,那個大明最新出現的鐵路,你打聽的如何了?”

談完了組建大軍討伐北天竺的事情之後,寧王又問起鐵路的事情來。

因爲這是現在非常火熱的話題,大明的報紙幾乎都在報道相關的內容,也是將火車吹的神乎其神。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天津證券交易所這裡陸續上市了兩條新的鐵路,兩條鐵路都募集到了幾億兩銀子。

寧王想要不關注都不行。

“王爺,已經打聽清楚了,我派去大明的人也是已經傳回來書信。”

“火車的情況基本上和報紙上面所報道的差不多。”

“擁有強大的運載能力,一次性可以運輸兩千人,或者是運輸超過二十萬斤的貨物,速度很快,每個時辰的速度可以超過80裡,並且還可以日夜不停的運輸,即便是晚上也可以行走。”

劉養正也是趕緊回道。

“這晚上一片漆黑,這火車也能夠行走?”

寧王很是不解的說道。

“也可以~”

“因爲這個火車和一般的車是不一樣的,火車它在專門的事先建好的鐵軌上行走,看不看得清對它的行走沒有任何的影響。”

“簡單的來說,就好像是一個圓珠在圓管裡面行走一樣,都是固定的道路,只要圓管沒有堵住,白天和晚上什麼的,對它根本就沒有多大的影響。”

“而且火車是在鐵軌上行走,基本上是固定在鐵軌上面,也不用擔心會偏移、偏離的事情,所以晚上也是可以開動的。”

劉養正回道。

“一個時辰走80裡,一天十二個時辰,這一天差不多就可以走上千裡啊,運載能力又如此巨大,不可思議!”

寧王聽完,默默算了算,也是感嘆一聲。

“確實是不可思議~”

“現在已經開通的京津鐵路,每天都非常的火爆,有很多人就是爲了體驗下這個火車。”

“火車行走的時候,還非常的平穩,即便是在桌子上放一杯水都不會翻出來,坐着火車出遠門就變的非常輕鬆。”

“所以報紙上也是將它稱之爲劃時代的偉大發明!”

“大明天子爲此還專門接見了發明火車的研究團隊,給幾個主要人員授予了爵位和獎勵。”

劉養正鄭重的點點頭。

即便是沒有坐過火車,可是也能夠想象到火車的強大,一次性運兩千人或者是二十萬斤的貨物,還可以日行千里,已經完全超出了這個時代人們的想象了。

“這幾年,在大明有很多發明,都依託蒸汽機來的,像蒸汽耕地機,據說力氣比牛還要大,耕地的速度非常快,一個人控制這樣的極其,輕輕鬆鬆一天就可以開墾幾十畝的田地。”

“還有蒸汽收割機,也是利用蒸汽機來收購小麥水稻,一個人一天也可以輕鬆的收割幾十、上百畝的田地。”

“另外在大明京津地區的工廠、作坊裡面,現在都開始流行使用蒸汽機,特別是紡織工廠,利用蒸汽機帶動紡織機和織布機,效率非常高。”

“王爺,我們寧國地廣人稀,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大力的發展蒸汽機,無論是用來種地,還是用來工廠裡面,或者是修建鐵路等等,這些都對我們寧國有很大的好處。”

劉養正將自己所關注的事情說了出來。

蒸汽機這東西,現在在大明本土使用比較多,但是在海外使用的並不多,天竺這裡遠離大明,到這裡的蒸汽機就更少了,所以寧國這邊對蒸汽機的關注度並不高。

畢竟在殖民時代,其實根本不需要依靠蒸汽機提高生產力也能夠獲得暴利,隨隨便便的販賣奴隸都讓寧王攢下了龐大的財富,再加上海洋貿易之類的,銀子來的快、來的輕鬆,哪裡會想着去發展技術來提高生產力。

用機器來耕地、收稻子,這機器壞了,不會修就趴窩了,還不如多買一些奴隸,只要吃飽了,奴隸就有力氣幹活。

“嗯,跟大明這邊學總不會錯的。”

“此事由你負責,專門派人去學習製造蒸汽機,回頭我們也在天竺這邊修一條鐵路試試看看。”

“也不知道到時候我們如果修鐵路的話,可以不可以去大明這邊募集資金,這鐵路的造價肯定不便宜,動輒都是上億兩銀子的龐大開支,也只有大明能夠支撐的起。”

寧王鄭重的點點頭,想了想也是吩咐道。

“王爺,我已經讓人打聽清楚了,這鐵路的造價,一里差不多要五萬兩銀子,這還是在平原地區,如果是在山地、丘陵等地區,需要架橋、改道、開山、鑽洞的話,造價還會更高,這也是爲什麼大明規劃的兩條鐵路需要幾億兩銀子的緣故。”

“如此龐大的開支,高昂的造價,也只有大明能夠玩得起,我們這海外的藩國,根本就建不起啊。”

劉養正也是感嘆一聲說道。

京河鐵路、京杭鐵路,隨便一條都是幾億兩銀子的造價,如此龐大的預算,真的只有大明帝國這邊才能夠拿得出來。

“先學吧,這事情恐怕只能以後再說了。”

寧王點點頭說道。

就在三人商量事情的時候,有太監急匆匆的走來稟報道:“王爺,倭國幕府將軍使臣求見!”

“倭國幕府將軍使臣?”

寧王、劉養正、李士實三人一聽,互相看了看,也不知道這倭國人好好的來找自己做什麼。

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1870章,美麗的夏威夷第1245章,分贓大會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245章,休整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285章,電與磁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8章,雪鹽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555章,銀山港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73章,招工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322章,張氏百貨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1257章,大西安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211章,折中(求訂閱)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552章,入關第452章,琉球糖第122章,機會來了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169章,招工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936章,世道好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328章,反思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961章,當場貶職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64章,就是便宜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960章,述職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573章,真心便宜
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1870章,美麗的夏威夷第1245章,分贓大會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245章,休整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285章,電與磁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8章,雪鹽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555章,銀山港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73章,招工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322章,張氏百貨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1257章,大西安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211章,折中(求訂閱)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552章,入關第452章,琉球糖第122章,機會來了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169章,招工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936章,世道好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328章,反思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961章,當場貶職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64章,就是便宜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960章,述職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573章,真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