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9章 ,寶貴的文明

庫斯科城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城市,人口足足有幾十萬。

作爲印加帝國的都城,庫斯科城雖然建城的歷史僅僅只有100多年,但是發展卻非常的快速,短短100多年的時間就已經規模浩大,是黃金洲本土最大的城市之一,足以堪比阿茲特克王國的都城特諾奇蒂特蘭城。

雖然是地處熱帶地區,但因爲城市是建造海拔3000多米的安第斯山脈盆地之中,故而這裡的氣候非常的涼爽,並無熱帶的地區酷熱難耐。

整個城市是按照美洲獅的樣子來規劃建造的,大量的使用岩石來建造,規劃整齊、等級森嚴。

城市的外面是廣袤的農業區,種植了大量的玉米、土豆和番薯,這黃金洲原產的三種高產作物。

城市內則是劃分了手工區、貴族區、祭祀區等等的區域,進行了嚴格的劃分。

和阿茲特克王國都城不同,特諾奇蒂特蘭地處炎熱的熱帶地區,海拔又低,所以大量的運用水渠用水來環繞整個城市,不僅僅達到了降溫的效果,也是讓特諾奇蒂特蘭城成爲有名的花園之城。

修建在高原上面的庫斯科城就不一樣了,地處涼爽的高原之上,根本不需要用水來降溫之類的。

這裡的土地肥沃,岩石衆多,整個城市都是用岩石來建造的。

弘治皇帝和劉晉行走在這座城市之中,饒有興趣的欣賞着這裡的一切。

岩石鋪成的街道非常的寬敞,乾淨而整潔。

和歐洲人不同,印加帝國人和大明人的城市一樣,都修建了暗渠排水、排污,故而整個城市是乾淨整潔的,而不是像歐洲城市那般惡臭熏天,髒得要死。

街道兩旁的建築也是充滿了異域的風味,濃濃的宗教色彩,太陽神的圖桉、羽蛇神的圖桉等等隨處可見。

在並不發達的印加帝國城市之中,卻是修建了龐大的廣場,廣場的中間則是一座座巨大的金字塔或者是神廟。

能夠看到有大量的人前來這裡虔誠的祈禱,向神祈禱,祈求神的庇佑和寬恕。

“真是寶貴的文明啊!”

“歐洲人可真是造孽啊,歷史上,他們的到來直接摧毀了這個寶貴的文明,將他們所有的歷史和文明都掩埋進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以至於後來者根本就很少知道在這片土地上其實是誕生了偉大而古老的文明。”

“太可惜了!”

劉晉一邊仔細的看,心裡面也是感嘆無比。

後世的歷史教科書上關於美洲的歷史,那都是歐洲殖民者對本土印第安人的屠殺歷史,卻是很少有提到印第安人所創造過的輝煌歷史和文化。

當然,這也是歷史的必然,自然的必然。

所謂弱肉強食,優勝劣汰也就是如此罷了。

歐洲殖民地征服了這裡,並且將本地的印第安人給滅絕的七七八八了,印第安人縱然是有輝煌的歷史又任何?

根本就沒有人關心了,也沒有人在乎了。

淘汰的文明和淘汰的物種一樣,沒人在乎了。

歷史上要是我們也被人給滅亡了,我們的命運也不會比他們好到哪裡去,甚至於即便是沒有被滅亡,在後世,依然有着各種各樣的危機,甚至於連祖先留下來的漢字都差點保不住了。

來自後世的劉晉對印加帝國瞭解的太少、太少了。

因爲歷史的教科書上根本就沒有人的提及,後世的南美洲諸國,唯一的提到的就是南美解放者,除此之外似乎好像很少上新聞消息了。

此時此刻,能夠有機會來到庫斯科城,好好的參觀、領略下這個印加帝國的文化、藝術和宗教等等。

也是讓劉晉忍不住爲印加帝國人的藝術、文化等所驚歎。

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城市建造水平、技術水平和宗教等等其實並不會比歐洲人差多少。

歷史上之所以會被滅亡,完全是因爲他們的體內沒有對天花、鼠疫等疾病的抗體,歐洲人使用卑鄙的手段,肆意的傳播這些疾病。

導致他們的人口大幅度的銳減,整個帝國產生了崩潰,否則以西班牙人那屁大點地方,想要征服這個龐大的帝國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心裡面也是爲它感到慶幸。

慶幸是的征服這裡的是大明人,大明人雖然要他們的金銀,但卻不像歐洲人那般卑劣和無恥。

印加帝國爆發過天花、鼠疫等疾病,也是死了很多人,但是大明帝國幫忙讓他們度過了難關,並且還傳授了牛痘預防天花的辦法,傳授了傳染疾病隔離診治的辦法等等。

保住了這個龐大帝國,保住了他們的文明和傳承,能夠讓人知道他們的存在,知道他們的歷史,也是讓他們擁有了未來。

“不錯,不錯。”

弘治皇帝也是看的津津有味,一邊看也是一邊直點頭。

“陛下,這殷商後裔雖然大部分的部族都是依然還是非常的原始而落後,但是印加帝國、阿茲特克王國和瑪雅帝國,這三個帝國卻是發展出了極爲輝煌的文明。”

“他們在天文、數學和藝術三大領域有着極高的造詣,絲毫不會輸給其它的文明。”

“我們眼前所看到的庫斯科城,它就是印加帝國藝術、數學、天文、宗教的代表之一。”

劉晉也是笑着和弘治皇帝講起眼前這座庫斯科城來。

“嗯~”

“畢竟是殷商後裔,和我們大明人有着共同的祖先,我們大明帝國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他們自然也不會差太多的。”

弘治皇帝點點頭說道。

“......”

劉晉頓時就無語了,這東西是用來忽悠本地土着的,這忽悠、忽悠着連大明人自己都信了,也都相信他們和大明人是有着共同的祖先了。

沒辦法,不信都不行啊,看看這大街小巷行走的人。

一個個和大明人有着一樣的面孔,都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的,連面孔、面容之類的都差不多。

再加上大明的一切在這裡非常的受歡迎,印加帝國這邊是處處都向大明帝國學習,所以這些人衣着打扮也和大明人差不多。

留着短髮、剃掉鬍鬚,穿着大明的服飾,以至於弘治皇帝和劉晉等人混在其中的時候,都絲毫不引人注意。

再看看道路兩邊的不少商店,這些商店、酒樓、茶樓之類的竟然還都是和大明的差不多,上面也都是用着漢字來書寫招牌之類的。

大明人在這裡的數量竟然也不少,很多印加帝國中上層的人現在也都會講大明話,寫大明字,行事作風什麼的也都處處和大明人學習,這穿着大明人的衣服,說着大明話的時候,你甚至於都覺得他就是大明人。

偶爾還能夠看到一輛輛自行車,或者是汽車在這裡行駛,大明人的商品充斥着這裡的每一個角落。

能夠看到有人在用混凝土建造房屋,這裡人們穿的衣服是大明工廠生產出來的布匹製造的;這裡人們使用的工具之類的,也大多數都是大明過來的。

還有這裡商店裡面的大米、麪粉、魚乾等等,那也都是從大明運過來的。

古老的城市透露出濃濃的大明味道。

當然,要區分大明人和本地人的辦法還是很簡單的,那就是看氣勢。

往往大明人都是趾高氣揚的樣子,一副高高在上,鼻孔朝天的樣子,而本土的印加帝國人,即便是衣着打扮、言行舉止都和大明人一樣,但是那種神態上還是要差不少的。

這一點上面尤其能夠在年輕一輩的身上所看到。

很多的年輕人,在黃金洲本地出生的人,父親是大明人,母親是印加帝國人的混血後代,他們往往是最高傲的。

來到自己外公外婆家的時候,態度那叫一個高傲,鼻孔都要朝天了,周圍的印加帝國人對他們卻是恭恭敬敬。

雖然都是一樣的面孔,但身份上卻是有着巨大的差距。

大明人和印加帝國人,大明人是太陽神的子嗣,印加帝國人則是罪人,是褻瀆神靈的人,不過只要努力贖清自己的罪孽,他們也是可以重新迴歸神的懷抱,成爲大明人的。

“陛下所言有理,畢竟是有着共同祖先的,他們畢竟是殷商後裔。”

劉晉想了想也是點頭說道。

沒辦法,忽悠着、忽悠着,自己也都信了。

這樣其實也挺好的,大明人接受這點,他們也相信這點,大家你情我願的相處着,印加帝國成爲了大明的藩屬國,保留了自己的文明和傳承,大明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兩全其美。(未完待續)

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244章,纔不到兩億?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48章,海魚行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876章,玩物喪志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62章,爆倉了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1279章,以後十八歲才能夠成親第256章,捕鯨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741章,漁翁得利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509章,申飭倭國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430章,牽連甚廣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88章,夜課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629章,熱議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62章,爆倉了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646章,必須爭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960章,述職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371章,鹹魚產業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536章,西域第1459章,鄙視鏈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
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244章,纔不到兩億?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48章,海魚行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876章,玩物喪志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62章,爆倉了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1279章,以後十八歲才能夠成親第256章,捕鯨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741章,漁翁得利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509章,申飭倭國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430章,牽連甚廣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88章,夜課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629章,熱議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62章,爆倉了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646章,必須爭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960章,述職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371章,鹹魚產業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536章,西域第1459章,鄙視鏈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