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

“此次疫情波及甚廣,幾乎蔓延我大明北方各省,南方也有部分地區波及,關外數省也未能倖免。”

“幸賴上天庇佑,羣臣盡心盡責,我大明百姓積極配合,故而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儘可能的減少損失和死亡的人數。”

弘治皇帝站起身來,走下階梯,一邊走也是一邊緩緩的說道。

羣臣聽着,一個個都皺起眉頭來。

熟悉朝廷官場規則的人都知道,這一開始說好的,那基本上後面都會來轉折,這要是一開始說壞的,這後面基本上都是好事。

果然,弘治皇帝的話鋒一轉。

“然而,這一次的疫情也是讓我們看出了很多的問題。”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朝堂之上的大臣對於大明各個地方的情況掌握的比較少,同時也缺乏歷練,面對重大問題的時候,應急能力不行。”

弘治皇帝的話讓衆多大臣頓感不妙。

天子這是對大家疫情期間的表現很不滿意啊,這疫情爆發的時候,大家當時也確實是慌了,有不少人甚至於告病準備回老家去休養躲避的。

在劉晉提出嚴格管控、封控的辦法出來之後,這朝堂之上的很多官員甚至於都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並且覺得這個辦法很不可思議,一個個大城市全面停工、停業、停課的,這損失多大,影響多大。

還要讓老百姓都待在家裡面不出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總的來說,大家的表現弘治皇帝看在眼中,顯然他並不滿意。

“所以,朕覺得這以後啊,翰林院的翰林們呢,還是要到地方去歷練、歷練,鍛鍊一番,能夠更清楚的知曉我大明的情況,也能夠看得出來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實學,是否真的適合治國安邦。”

“僅僅只是在翰林院裡面修書、編書的,這根本就沒有什麼治國安邦的經驗,空談誤國,於國毫無作用。”

弘治皇帝的話,頓時就讓羣臣們炸開鍋了。

尤其是翰林院的翰林們,一個個都不幹了。

這翰林院作爲大明的高級人才儲備池,日子不要太舒服了,在裡面舒舒服服的修書編書的待幾年,出來就可以得到重用,平步青雲的。

而且這待在京城,留在天子的身邊,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機會的話,升遷就快多了。

可是這要是去地方的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僅僅要辛辛苦苦的去幹出一番成績出來,而且遠離了天子和權力中心,這想要升遷的話,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陛下,萬萬不可啊!”

“這翰林院作爲我大明最爲重要的選才選能之地,其制度早已經形成並且確定下來。”

“豈能輕易的改變?”

有大臣站出來反對道。

“是啊,陛下~”

“在翰林院修書編書,能夠知曉以往歷朝歷代的歷史,從中總結出得失來,這不比去地方歷練更強嗎?”

有翰林院的翰林說道。

“陛下,翰林院的翰林都是讀書人當中最爲優秀、傑出之輩,所以才留在京城以待重用,這直接下放到地方去的話,豈不是和三甲進士一般了?”

有翰林顯得非常氣憤的說道。

想想自己寒窗苦讀多少年,這好不容易在科舉考試之中排名靠前進了翰林院裡面,就等着出來之後平步青雲了。

現在竟然要和那些三甲同進士出身的人一起到地方去歷練,這實在是讓無法接受。

“是啊,陛下,這祖制,是大明的江山國本,豈能輕易改動!”

“陛下,歷練固然重要,在京城同樣也是可以得到歷練的。”

“陛下,萬萬不可啊!”

羣臣們齊聲的反對,齊聲能夠站在這朝堂之上的官員,這基本上都是從翰林院裡面出來的,都在裡面喝過茶、看過報紙,過過舒服小日子的。

去地方,誰願意啊,現在很多地方連電都沒有呢,晚上的時候幹活都不方便呢。

弘治皇帝掃視一圈,羣臣頓時就紛紛閉嘴,變的鴉雀無聲。

因爲大家從弘治皇帝眼神看到了冰冷的殺意,這是一向溫文爾雅的弘治皇帝身上所看不到的。

“韓文,你說說~”

弘治皇帝回到自己的龍椅上問道。

“陛下,臣以爲去地方歷練、歷練也是好事,鍛鍊下才能夠知道我大明地方的真實情況,也可以看出來這個官員是否只會紙上談兵還是說有真的有本事、有才能。”

韓文想了想說道。

這對於實幹派來說,那是好事啊,實幹派的人講究實幹,這表現自然是要更好,守舊派的這些人,嘴巴是厲害,但很多時候往往都是隻會紙上談兵、空口泛談。

“陛下臣也以爲將翰林院的官員下放到地方去歷練一番也是好的。”

“不過起步點可以高一些,比如先管理一州、一府之地,看看其能否做出什麼成績來,就可以看得出這個官員是否真的有真才實學,是能臣,能夠真正爲陛下分憂。”

鍾藩也是站出來說道。

“陛下,臣以爲不妥!”

這時,蔣冕站出來說道:“我大明現有的官員選拔、任用制度,這時太祖皇帝定下來的,是祖制,不可更改!”

“其次翰林院修書編書也一樣可以看出是否有真才實學,並不會比下放到地方去歷練差。”

“現有的官員考覈制度,往往以數據說話,卻是忽略了官員的才華,很多官員往往才華不行,寫的奏疏都直白無比,翰林院的翰林則不同,一個個都飽讀詩書、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妙筆生花,豈能一概而論。”

弘治皇帝看着蔣冕,等他說完之後,想了想說道:“朕記得你現在好像已經七十有三了吧?”

“而且你身體還經常不好,還多次請辭回鄉頤養天年。”

聽到弘治皇帝話,蔣冕頓時就微微一愣,整個人微微有些眩暈。

他太清楚弘治皇帝這話的意思了,這是對自己極其的不滿,讓自己早點滾蛋的委婉說法了,要知道以往有大臣想要回家鄉頤養天年,弘治皇帝都是會再三挽留的。

劉健當初都八十歲了,想要回家養老,弘治皇帝都一直不允,自己也因爲身體的原因向弘治皇帝請辭過幾次,但都被駁回了。

現在提自己的年齡,還說自己身體不好,這不是叫自己滾蛋是什麼。

想到這裡,蔣冕頓時心如死灰,這當了一輩子的官了,做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了。

這權力的滋味真的是很不錯,天下的官員都要求着自己,對自己畢恭畢敬的,哪裡能夠捨得放下來。

現在被弘治皇帝喊着早點滾蛋了,這意味着不想回家養老都不行了。

“陛下,臣確實是年事已高、身體又不行,恐怕無法再爲陛下您分憂了!”

蔣冕回過神來,也是直接乾脆的說道。

天子都不喜歡自己了,還留着也是沒有任何的意思了,能夠體面的回家養老,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嗯,既然你都這樣說了,朕準了!”

弘治皇帝點點頭批准了。

“臣謝陛下隆恩!”

蔣冕恭敬的謝恩。

內心裡其實是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現在就回家去養老的,但是沒辦法,不願意也要回去養老。

羣臣看着這一幕,弘治皇帝好好的直接就讓蔣冕滾蛋了,這肯定是有原因的,不單單是因爲蔣冕反對弘治皇帝要將翰林們放到地方去歷練的事情。

弘治皇帝看了看蔣冕,給他體面的回家養老,這已經是很仁慈了,他如果不識趣的話,弘治皇帝還準備將他的一些事情給拿出來說說。

既然他如此識趣,弘治皇帝也給他體面。

“楊廉,你說說此事。”

弘治皇帝將目光看向禮部侍郎楊廉。

“臣,臣以爲陛下您所言有理,翰林們是應該到地方去多歷練、歷練。”

楊廉一聽,頓時就直冒冷汗,後背發涼。

弘治皇帝在這個時候點自己的名字,這可不是好事啊,肯定是知道了一些東西,想到了毛紀,他就更害怕了。

原本是要反對的,但馬上就改口了。

“是啊,要多到地方去歷練、歷練,否則哪裡知道百姓的疾苦,疫情期間已經很難了,但還是有人官商勾結的大發國難財,更是有人包庇着這些人。”

“楊廉,你說是不是?”

弘治皇帝看着楊廉,冷冷的說道。

“臣.....臣,臣知罪,臣知罪,請陛下饒臣一命!”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楊廉一下子就跪下來,自己的事情發了,毛紀被砍了腦袋,自己這腦袋還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呢。

“哼!”

“知罪,知道自己有罪就好。”

“自己也回家養老去吧。”

弘治冷哼一聲,深吸一口氣,想了想最終還是放過這個楊廉一馬,殺一個毛紀也是當時爲了震懾天下百官的需要。

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弘治皇帝還是寬厚仁慈的,蔣冕也好、楊廉也罷,都是朝廷重臣,還是讓他們有個善終吧。

“謝陛下隆恩,謝陛下隆恩!”

楊廉頓時就連連磕頭致謝。

至於羣臣,一個個都面無表情起來,弘治皇帝如此雷厲風行的手段,這事情是定了。

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893章,移三族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734章,汽車熱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976章,懟上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330章,殷商後裔?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56章,環境?森林?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832章,炮轟古裡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413章,都瘋了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938章,高考2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841章,旁門左道?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203章,大明鍾第2032章,大破產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297章,沒有缺口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801章,再次進言第1194章,魯班獎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150章,持續火爆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552章,入關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948章,時過境遷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
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893章,移三族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734章,汽車熱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976章,懟上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330章,殷商後裔?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56章,環境?森林?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832章,炮轟古裡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413章,都瘋了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938章,高考2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841章,旁門左道?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203章,大明鍾第2032章,大破產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297章,沒有缺口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801章,再次進言第1194章,魯班獎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150章,持續火爆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552章,入關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948章,時過境遷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