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班師回朝

山西通往京城的寬敞水泥馬路上面,一支大軍正排着整齊的隊伍朝京城前進,這支大軍的規模並不算太大,僅僅只有五千人,但是軍容整齊,軍陣森嚴。

大軍行走之時,除了整齊的馬蹄聲之外,沒有任何的聲響,一股肅殺之氣讓水泥馬路上面的其他行人一個個都忍不住微微色變,趕緊紛紛的讓開道路。

“終於回京了!”

劉晉騎在高頭大馬上面,看向遠方,隱隱約約之間能夠看到京城郊區這邊的一些房屋了。

這幾年京城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這京城的郊區都已經逐漸的發展起來,同時沿着水泥馬路的兩邊,村莊和房屋等等也是紛紛建起來,一條路帶動了沿途的發展。

“是啊,一去又是幾個月的時間。”

“出征的時候還是大雪紛飛,現在陽春三月都已經過了。”

劉晉的身邊王守仁也是然不住感嘆一聲。

這幾年都是在南征北討之中度過的,從攻打倭國開始,他王守仁就已經沒有停過,北方的草原人、遼東的女真人、南洋諸國、還有西域,他跟着劉晉這是一路打了過來,大明的東西南北都走了一圈了。

“以後我們恐怕是沒有機會再出徵了。”

劉晉笑了笑說道。

打完了西域,大明周圍的鄰居幾乎都被打了遍,前不久烏斯藏也被霍雲率領的一萬人馬給打服了,無論是烏斯藏的黃教還是白教都徹底臣服大明。

弘治皇帝直接在烏斯藏這邊設置青海和烏斯藏兩個新的布政使司,派遣流官前往這兩個地方進行管轄。

東西南北都打遍了,大明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最安穩、最強勢、最龐大的時期,版圖幅員遼闊,地域廣袤,人口衆多,而且關鍵是現在大家都怕大明,沒有任何的邊患問題。

所以劉晉有一種預感,這一次回京之後,恐怕以後是再也沒有機會帶兵打仗了。

儘管劉晉覺得自己帶兵打仗的水平真的很差,唯一能夠值得誇讚的地方是劉晉知道自己不行,所以基本上都是任用手下的將領去打仗。

王守仁、楊雲、毛侖、韓翼、霍雲等人都是非常優秀的將領,王守仁這貨是屬於妖孽,雖然是文人,但是帶兵打仗幾乎是無師自通。

楊雲本就是軍中之人,靠着殺了韃靼小王子封侯,接着進入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學習、深造,得到了昇華。

毛侖、韓翼、霍雲等人有些原本就是勳貴子弟,有些普通家庭子弟,但都在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學習,系統性的學習,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優秀的將領。

劉晉自己不行就大膽的任用這些厲害的將領,再多聽聽老王的意見,倒是成就了自己真戰無不勝的名聲。

但劉晉自己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不能學趙括、李景隆之輩,自己不懂還要呈英雄的話,那就會害了整個國家了。

軍營裡面待久了,劉晉還有慢慢的喜歡上了。

想到以後不能帶兵打仗,也是有些感慨,自己好像才二十多歲,這就要養老了?

但劉晉知道,自己以後恐怕是真不能帶兵打仗了。

自己這一次回去,多半是要升官進爵了,原本就已經是遼東侯了,這一次多半要弄個公爵鐵飯碗了,這以後要是再帶兵打仗,立功了就不好封賞了。

大明朝可是沒有異姓王爺,縱然是有,那也是死了之後追封的,自己才二十多歲,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

當個國公劉晉都覺得已經太高了,這木秀於林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這以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劉晉心裡面也是忍不住感嘆一聲,自古以來功高震主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或許唯一值得慶幸的事情是現在並不是大明開國的時候,否則這開國功臣,在大明朝似乎好像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是啊,以後恐怕是沒有什麼機會再出徵了。”

王守仁是聰明人,劉晉一說,他就懂了。

其實當弘治皇帝派人到西域這邊接管了兩人手中的二十萬大軍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以後恐怕是再也沒有機會帶兵打仗了。

再想一想,劉晉才二十多歲,王守仁也才三十出頭,都是青春正茂的年紀,這以後不能帶兵打仗,多少也是一種遺憾。

大軍在不斷的前進,這五千將士都是派出來的代表,代表二十萬大軍前來京城這邊接受弘治皇帝的獎賞。

當然,在西域的時候,劉晉已經犒賞三軍了,將士們都獲得了自己的獎勵,銀子、土地、牛羊、馬匹、奴隸等等。

不過大部分中上級的將領,他們的肯定都是要到京城這邊來接受弘治皇帝的親自獎賞,同時也是要派遣一些代表來接受弘治皇帝的檢閱和犒賞。

這是軍中的規矩,也是當初劉晉和張懋他們所制定下來的規矩。

這大明的軍隊,它是大明天子的軍隊,所以軍中中高級將領的升遷、犒賞都要經過弘治皇帝這邊,以此來告訴所有人,這大明軍隊的效忠對象是誰。

爲了貫徹和執行這樣的一個根本性的原則。

劉晉和張懋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對軍隊上至將領下至普通士兵進行洗腦,豎立大明天子的偉岸光輝形象,豎立軍人的榮譽感和忠誠心等等。

“報~”

“陛下率領文武百官出京城三十里迎接大軍班師回朝!”

這時,有傳令兵急匆匆的來到劉晉的身邊稟報道。

“這~”

劉晉和王守仁互相看了看,頓時就笑了笑。

果然如此,以後怕是再也沒有機會帶兵打仗了,弘治皇帝都已經給了這樣高的榮譽了,也足夠了。

很快,大軍離京城越來越近,能夠看到在一處水泥馬路這裡,旌旗招展、華蓋遮天,明黃色的大明龍旗迎風飄揚,同時還有衆多鮮豔的緋紅色衣袍。

毫無疑問,這肯定是弘治皇帝在率領文武百官前來迎接劉晉、王守仁的大軍班師回朝。

“全體聽令!”

劉晉大聲的喊道,伴隨着劉晉的命令聲響起,五千人立即停止前進。

“下馬~”

又是一聲令下,衆人動作整齊的翻身下馬。

“解兵!”

又是一聲令下,五千人齊刷刷的將背上的弓箭、火槍、馬刀、長槍等等留在原地。

“起步走!”

劉晉帶頭往弘治皇帝這邊走去,伴隨着他的命令下達,五千人很快就在水泥馬路上面形成了整齊的長方形方陣,邁着整齊的步伐往前走。

“踏~~踏~”

劉晉、王守仁帶着五千人邁着統一整齊的步伐,全體沒有任何的聲音,只有整齊如一的踏步聲。

不遠處的弘治皇帝等人看到這一幕,一個個頓時就忍不住微微色變。

這樣的大軍,難怪能夠百戰百勝,難怪能夠橫掃四方。

“不錯,不錯,就是人數太少了一些。”

“以後我肯定要每年搞搞閱兵,人數一定要多一些纔好看。”

最近在學着處理國家大事的朱厚照看到這一幕,整個人都熱血沸騰起來。

跟着弘治皇帝觀看閱兵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總是看不膩,總是覺得非常激動,整個人都熱血沸騰,恨不能率領這樣的大軍橫掃四方去。

旁邊的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忍不住抽搐一下,這臭小子,自己還沒死呢,他就想着以後當家作主的事情了。

真是不當人子。

要不是自己只有怎麼一個兒子,他都想要打死他算了。

劉晉帶着五千人來到弘治皇帝的身邊,非常恭敬、正式的說道:“幸得大明曆代先帝庇佑,我大明天子雄韜偉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大明羣臣同心,齊心協力,我大明將士英勇無畏、奮勇殺敵。”

“我大明得以收復西域故土,重新漢唐雄風!”

“大明威武!”

伴隨着劉晉大聲的喊出來,劉晉的身後,五千將士也是跟着齊聲的喊了出來。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將士們一遍遍的喊着,周圍的羣臣很快也是跟着齊聲的喊了出來,接着聲音不斷的傳遞,道路上面聽到這個聲音的人也是跟着不斷的喊起來。

“大明威武!”

朱厚照也是跟着喊了起來。

弘治皇帝聽到這猶如海嘯一般的呼喊聲,也是站起來高興的喊道:“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隨着弘治皇帝也喊起來,大家喊的更有勁了,聲音響徹雲霄,聲震寰宇。

“諸位將士辛苦了!”

良久,等到漸漸平息,弘治皇帝笑着對蕭敬點點頭。

蕭敬立即就明白了,掏出一封早就已經寫好的聖旨大聲的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西域自古以來乃是我中原故土,然則被異族所佔…吐魯番夜郎自大、自不量力,挑釁我大明…

封劉晉爲遼國公,世襲罔替……

蕭敬見面講了一大推,劉晉都沒有聽的太清楚,不過當唸到自己的時候,劉晉還是聽的很清楚。

嗯,總算混到了一個鐵飯碗,遼國公,還是世襲罔替的那種,這是妥妥的鐵飯碗了,和英國公、成國公、定國公、魏國公的一樣。

PS:咳咳,這不是要結束的意思,後面的內容還很長~

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208章,坐不住了第869章,標準化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8章,京師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547章,真便宜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87章,一本萬利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41章,琳琅滿目第153章,招工了第628章,賜姓東方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495章,興師問罪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491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018章,再幹掉二十萬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515章,抵達呂宋第7章,精煉鹽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71章,流民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208章,坐不住了第552章,入關第60章,對外擴張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571章,天竺第1621章,去河中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888章,腸癰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340章,放風箏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185章,火車熱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833章,果阿的蜀王
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208章,坐不住了第869章,標準化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8章,京師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547章,真便宜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87章,一本萬利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41章,琳琅滿目第153章,招工了第628章,賜姓東方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495章,興師問罪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491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018章,再幹掉二十萬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515章,抵達呂宋第7章,精煉鹽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71章,流民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208章,坐不住了第552章,入關第60章,對外擴張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571章,天竺第1621章,去河中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888章,腸癰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340章,放風箏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185章,火車熱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833章,果阿的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