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萬族歡呼

翌日清晨,伴隨着第一縷陽光照射到京城這座龐大的之中。

衆多的報童們騎着自行車行走於京城的大街小巷。

自行車這種東西自從問世之後就迅速的在大明火爆起來,要說最喜歡自行車的無疑是賣報的報童了。

以前靠着雙腿行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一天下來,腳都要走痠痛,關鍵是揹着一大袋子的報紙,整個人都非常的累。

可是有了自行車就不一樣了,行走京城的大街小巷變的輕鬆,騎自行的兩邊還可以裝很多的報紙,到了人流量多的地方,將自行車一聽就可以大聲的吆喝起來,也可以騎着自行車一家家的給訂報紙的住戶送報紙。

“鐺~鐺~”

一輛輛自行車行走在大街小巷,自行車上面的車鈴被按的響亮起來。

“賣報~賣報~”

“五所高校諸多知名教授聯合出版人類起源與遷移史!”

“我大明境內諸多部族也是炎黃子孫!”

伴隨着報童的吆喝聲,整個京城也是瞬間活了過來一般,大量的人從一個個角落涌現出來,迅速的將報童手中的報紙給賣走。

接着一條條寬敞的街道上開始出現人流,慢慢的越來越多,周圍的商鋪等等也是很快就開張,至於茶樓,那早就已經人滿爲患了,衆多的茶客們早就已經在等待新一天的大明早報了。

隨着店小二將大量的報紙拿來,一份份報紙發下去,很快原本熱鬧吵雜的茶樓就變的安靜無比,只剩下翻報紙的聲音。

等到十幾分鍾過後,整個茶樓又很快變的吵雜起來,衆人開始對着報紙上面所報道的事情討論起來。

“這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一說,我也是知道的,只是這女媧造人的時候竟然用了兩種泥,這還是頭一次聽說。”

“可不是嘛,不過上面說的也是有道理的,我們炎黃子孫那都是用黃泥造的,而那些崑崙奴、黑人什麼的都是淤泥造的,所以我們天生就要比他們高貴,也要比他們更加的聰明、勤奮。”

“是啊,是啊,這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女媧娘娘造人的時候用的泥土不一樣,所以就有了不一樣的人。”

“原來我們和草原人、西域人啊,還有藏人等等竟然都是同一個祖先啊,沒想到他們竟然也是從我們炎黃祖先當中分出去的。”

“可不是嘛,上面不是拿出證據了嘛,這藏人啊和我們漢人長相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差別,另外其實草原人和我們的長相差別也很小。”

“或許唯一的差別就是他們天天吃肉,所以長的很厚實,我們漢人吃糧,所以相對沒有那麼高大。”

“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就是西域、南雲這邊,一些部族的人長相和我們漢人差別太大了,他們的眼睛是藍色的、頭髮捲起了,還有金色、紅色等等各種顏色,和我們漢人長相差別很大。”

“差別是大了一點,不過上面不也是說的清清楚楚,那是因爲長期地域之間的隔離以及一飲食上所形成的。”

“但本質上來說,他們其實也是北方遊牧部族遷移過去形成的後裔,而北方遊牧部族也都是從炎黃部族之中分出去的,說到底和我們漢人也是一家人。”

“就是啊,這奧斯曼帝國的人可是一直以來走自詡爲突厥人的後裔,突厥在唐朝的時候被我們給打的只能夠西遷,也就是在西域、中亞、西亞等地又繁衍生息壯大起來。”

“看來都是炎黃子孫,那就是一家人了,也就不要分彼此了。”

“本來就是嘛~”

“…….”

大明早報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報紙一發出來,立即就會有船和火車迅速的將它傳播到大明各地,甚至於海外各地。

朝鮮和倭國,當這一期大明早報傳到朝鮮、倭國的時候,整個朝鮮、倭國上下一片舉國歡騰,朝鮮、倭國的有識之士無比歡呼雀躍起來。

一直以來朝鮮人、倭國人都自認爲和大明人是同種同源,因爲本身和大明人長相上沒有任何的差異,其次使用的文字還是和大明人一樣,又是大明的藩屬國。

所以一直以來朝鮮、倭國對外都自稱和大明人是同種同源,不過大家都不是很願意承認罷了,現在好了。

大明這邊自己都發表了相關的研究,認爲朝鮮、倭國的人和大明人也是有着共同的祖先,他們也都是從炎黃子孫之中分出去的。

甚至於朝鮮和倭國這邊還有諸多的文物能夠證明這一點,證明他們也是炎黃子孫。

現在得到了肯定,朝鮮和倭國上下豈能不歡呼雀躍,這身份上得到了認可,同時也是證實了自己的來源。

他們也是炎黃子孫,流淌着和大明人一樣的高貴血脈,有着和大明人一樣的文字、語言和文化。

這樣的消息,讓兩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歡騰無比。

當然了,除了朝鮮、倭國之外,當消息傳到中南半島這邊之後,暹羅、真臘、蘇祿、麻六甲等等南洋諸國一時之間竟然也是跟着歡呼雀躍起來。

一直以來,南洋諸國的人因爲長相偏黑、又非常的瘦小,關鍵是顴骨突出,尖嘴猴腮的,和大明人的長相相差有點大,關鍵是還不符合大明人的審美。

這朝鮮人和倭國人可以說自己和大明人一樣都是炎黃子孫,他們卻是沒有辦法去說,因爲大家也不信,長相上相差太遠了。

這多少讓他們也是覺得有些自卑的,因爲根據大明帝國這邊發佈的五等級劃分來說,他們處在最底層的。

現在好了,大明這邊竟然說他們其實也是炎黃子孫,和大明人一樣,流淌着高貴的血脈,之所以長的不同,那是因爲長期和大明人有着不同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所造成的,但本質是還是炎黃子孫的。

這可把這些南洋諸國的人給高興壞了,一時之間,這些國家的知識分子都在紛紛慶祝,也是紛紛發表各種各樣的符合聲出來。

什麼中南半島的人都是從閩越百族遷移過去的,還有就是從大明雲貴川這些地方遷移過來的。

還有什麼要學習大明人,要和大明人一樣吃米飯、吃小麥,吃菜,穿大明的衣服,和大明人一樣建造彷彿,甚至於要學習大明的禮儀等等,因爲這樣纔可以慢慢的改變回去,變的更像炎黃子孫。

甚至於還有人則是發起認祖歸宗的活動,認爲應該到大明這邊去尋找自己的祖先和宗族,改漢姓取漢名,學習漢字和語言等等。

諸如此類的非常多,有些甚至於聽起來很荒謬,但卻是在這些國家之中大行其道,讓無數人都覺得很有道理。

畢竟能夠和強大的大明帝國扯上關係,證明自己出身的高貴,這是大家都喜歡看到的事情。

在大明內部,伴隨着大明早報的流傳,消息很快就在大明諸多的部族這種傳開。

西域的一座座城鎮之中,來自各個部族的人載歌載舞的慶祝起來,他們一直以來都渴望能夠弄清楚自己的祖先到底來自哪裡。

現在終於弄清楚了,原來他們也是炎黃子孫,是炎黃大帝的後裔,只是因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所以在外貌上和漢人有着一些差距。

但現在都已經弄清楚了,他們也是炎黃子孫,也是華夏兒女,彼此之間以後要以炎黃子孫自居,要以大明人自居,至於什麼烏孫、康居、鮮卑、契丹等等就應該要逐漸的淡化。

部族之間原本的仇恨和矛盾也應該要放下來,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炎黃子孫,團結纔是最重要的。

這樣的宣傳,效果是很顯著的。

西域這裡,諸多部族彼此之間的交流、往來變的更加的密切和頻繁,同時不同部族之間的通婚也是變的越來越多。

原先多少還會覺得是不同的部族,不能通婚什麼的,可是有了這個觀念之後,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彼此通婚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南雲省這裡,消息傳過來的時候,當地的格魯吉亞人和高加索人更是歡呼雀躍,對於大明帝國他們是非常認同的,原先的部族意識淡化,大明人的身份在不斷的強化,現在又從理論上給予他們支持。

他們自然而然就更加的高興了。

他們也是炎黃子孫,是華夏傳人,至於是那個遊牧部族逐漸的分出來的,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現在相信這個說法,也堅信這一點,並且以此爲榮就夠了。

當消息傳到奧斯曼帝國的時候。

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的皇宮之中,巴耶賽特二世正在一邊享受午餐,一邊聽人翻譯最新的大明早報,這樣的習慣,他已經保持幾年了,通過大明早報也是能夠知曉大明乃至世界發生的諸多大事。

“我們和大明人竟然有着同樣的祖先?”

聽完手下的人翻譯的大明早報,巴耶賽特二世忍不住傻眼了。

“是的,偉大的蘇丹~”

“根據大明人這邊的說法,我們的祖先突厥是大明本土北方草原上誕生的強大遊牧部族,後來在同唐王朝的戰爭之中失敗,最後被迫不斷的往西遷移,最終到了中亞、西亞這裡。”

“而突厥人的祖先是匈奴人,匈奴人的祖先則是從炎黃部族之中分出來的一些人,他們從中土遷移到草原上生活,並且逐漸的繁衍生息,形成了匈奴人和突厥人,最終又遷移到西邊來。”

“所以這份報紙上面說,突厥人也是炎黃子孫,也就是說我們和大明人其實是有着共同點的祖先。”

手下負責翻譯的大臣連忙回道。

“還真是讓人意外啊,我們竟然和大明人有着共同的祖先!”

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31章,比數第32章,地理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300章,建乾清宮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532章,涼涼了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332章,就有了?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381章,兩腳車?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82章,天價糧食第335章,才子雲集第117章,人太多了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419章,密謀第333章,金湖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820章,電氣時代似乎很快了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375章,蔗糖第1169章,招工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23章,狼吞虎嚥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84章,先洗澡第997章,真香(加餐)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219章,有貓膩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734章,汽車熱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559章,淘金第160章,拖網捕魚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34章,黃金洲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504章,無情屠戮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906章,以殺止戰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59章,暈船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1791章,大明各地的規劃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958章,進京述職
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31章,比數第32章,地理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300章,建乾清宮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532章,涼涼了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332章,就有了?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381章,兩腳車?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82章,天價糧食第335章,才子雲集第117章,人太多了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419章,密謀第333章,金湖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820章,電氣時代似乎很快了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375章,蔗糖第1169章,招工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23章,狼吞虎嚥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84章,先洗澡第997章,真香(加餐)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219章,有貓膩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734章,汽車熱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559章,淘金第160章,拖網捕魚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34章,黃金洲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504章,無情屠戮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906章,以殺止戰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59章,暈船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1791章,大明各地的規劃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958章,進京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