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章,大慶油田

春天的遼東依然帶着濃濃的寒意,大地銀裝素裹,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時不時陣陣的寒風呼嘯,讓人忍不住裹緊了身上的大衣。

冰城西北方向的一條水泥馬路上面,幾十輛汽車緩慢的形勢在道路上面,因爲積雪和積冰的緣故,縱然是車輛輪胎上面裝了防滑鏈,依然不敢開太快,只能夠慢慢的往大慶油田的方向開去。

在冰城這邊待了幾天,體驗了冰城的冰釣,品嚐了冰城特有的美食之後,原本是打算南下去遼陽、鐵嶺這邊看看遼東這邊春耕。

誰知道弘治皇帝竟然想起了石油開採的事情,所以也是臨時改變了行程,準備前往大慶這邊,看看大慶油田的石油開採。

好在大慶油田離冰城並不算多遠,開車過去的話,有個幾個小時也就足夠了,唯一麻煩的事情是現在冰雪很多,道路比較滑,並不安全。

當然了,遼東這邊人,冬天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清理道路、房屋上面的冰雪了,所以這個道路每天都有人專人使用機械進行清理,並不影響通行,只是需要開慢一些,同時給車輛輪胎綁上防滑鏈,這樣才更安全。

“這遼東啊,什麼都好,就是冬天的時候太冷了一些,冰雪太多了一些。”

坐在奔馳汽車上面,弘治皇帝看着慢慢悠悠往前走的車隊,也是無奈的說道。

“陛下,正是因爲遼東的冬天很冷,冰雪很多,所以才造就了遼東的肥沃和富饒。”

“這冰雪不僅僅可以凍死大量的蟲害、蟲卵之類的,來年也是可以化爲水,爲莊稼提供足夠的水源。”

劉晉笑着解釋道。

“這倒也是。”

弘治皇帝點點頭,這道理他是知道的,也是已經聽劉晉說過不少次了。

再看看外面,空曠和廣袤的原野上,隔一段路能夠看到一個個移民村莊,這些移民村莊規劃的整整齊齊,炊煙鳥鳥,數量衆多的小孩子在哪裡無憂無慮的嬉戲打鬧,在雪地裡面玩的不亦樂乎。

再看看外面道路兩邊,能夠看到大量的糧倉,這些糧倉數量很多,建的規模也很大,全部都是這些農民用來存儲自己糧食的地方。

糧食實在是太多了,家裡面根本就放不下,只能在路邊修建糧倉用來堆放糧食,等到合適的時候再將這些糧食給賣了。

遼東的富庶僅僅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這裡的人,家家戶戶都有大量的土地,吃不完的糧食。

這門前戶口也是能夠看到大量的各種機械,有農民都已經開始檢修這些機械了,因爲很快就要到春耕的季節了。

遼東的春耕大概可以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還沒有開春之前對土地進行一次翻耕,這一次的翻耕講究深耕,將土地給深深的翻一遍。

好處就是將底層的肥沃土地翻上來,將表層有雜草、麥茬的翻下去,埋在泥土裡面就可以逐漸的腐爛掉,成爲有機質,爲莊稼提供肥力,同時將大量雜草翻下去,今年地裡面的雜草就會少很多。

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利用現在寒冷的天氣,將泥土之中藏在土地裡面的蟲害、蟲卵之類的翻上來,來一場大雪或者是寒潮直接就可以凍死,這樣一來的話,病蟲害就會少很多、很多。

第二階段就是等到開春之後,天氣回暖,開始播種的時候,再將土地給淺淺的翻耕一次,再來播種。

兩次翻耕的好處很多,主要就是爲了減少病蟲害和雜草,同時也有利於莊家的生長,這也是這幾年逐漸流行起來的一種耕種方式。

當然,這還是得益於遼東這邊農業機械的大規模推廣和使用,利用機器翻耕,又快又省力。

如果是鋤頭來翻耕的話,縱然是累死了也翻耕不出多少土地,而且也根本就沒辦法進行深耕,效果就遠遠不行,土地裡面的蟲害、蟲卵之類的翻不出來,凍不死,到時候病蟲害就會變的嚴重。

雜草和麥茬也沒辦法深埋到地下,同樣會影響新一年的莊稼種植。

遼東的農業之所以發達,產量高、品質好,主要就是跟遼東的機械化耕種有關,土地多,機器多,又採用了更科學的耕種的方式,自然而然產量就高,品質也好。

現在差不多也是快要第一次春耕了,所以遼東地區這邊的農民們也都開始忙碌起來,檢修自己家的機械,準備接下來的春耕。

車隊不斷前進,離大慶越來越近。

當抵達大慶之後,這裡的一切又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大慶這裡,雖然同樣能夠看到一些移民點,但並不是以移民村莊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移民城鎮的形式存在。

數量不多,但是規模很大,每一個城鎮都有上萬的人口,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規劃整齊的小鎮,星羅棋佈,周圍是廣袤無比的田野,中間則是熱鬧的小鎮。

除此之外就是能夠看到一個個大型的煉油廠,縱然是在冬天的時候,煉油廠這裡依然繁忙無比。

進進出出的都是車輛,這些車輛和後世的油罐車差不多,一個車頭拖着一個大罐子,裡面裝滿了冶煉好煤油、汽油、柴油等等成品。

這些油罐車將這些成品的油運輸到冰城這裡,在通過冰城的火車運往最大的消費市場京津地區,又或者是直接運到遼河口這裡,再通過海運轉運到大明的南方、南洋等、倭國、朝鮮等地。

整個場面是非常熱鬧的,進進出出的油罐車數量非常多,同時也能夠看到大量的石油工人穿着整齊的工作服,騎着自行車或者是摩托車上下班。

大慶這裡的人和遼東其它地方是不一樣。

這裡的人大部分都是大明石油商行的員工,他們是跟隨着公司的業務來到這裡,在這裡工作、生活,並不是和移民一樣是響應大明朝廷號召移民到遼東省的。

移民到遼東省的人,他們是不能再輕易的移民到其它地方去,必須要在這裡至少世代居住三代人以上纔可以再選擇移民到地方去。

但是這大明石油商行的員工就沒有這些限制了,他們喜歡就在這裡工作生活,不喜歡了,還隨時可以移民到其它地方去。

當然了,既然來到了遼東這邊,在地廣人稀的遼東,土地自然是不會少了你的,你可以隨便去開墾,開墾出來了就是你的。

所以很多人也是一邊工作的同時一邊開墾出了很多的土地,用這些土地來種植糧食、蔬菜之類的,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時,還有大量多餘的也是可以用來增加收入。

往往男人在石油商行裡面工作,女人則是在耕種土地、種種菜什麼的。

對於大明石油商行的員工來說,他們的薪酬待遇是足夠高的,比起普通的大明人收入要高很多。

因爲這些人往往都是從各大高校裡面招募的畢業生,都是新時代有文化、受過教育、有技能的新時代大明青年。

往往都有着自己的技能和知識,都算是人才。

要招募他們留住他們,這工資肯定是不能太低的。

當然了,他們進的又是石油商行,石油是什麼情況,後世之人都很清楚了,這玩意啊,那就是純純的土豪,後世產油的都是土豪,那些掌握油氣資源的企業也都牛逼哄哄的,所以大家也都應該知道石油商行是何等的賺錢了。

油井鑽好,開關一開,銀子就跟流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流出來。

這還只是開採石油,大明石油商行不僅僅開採石油,它還包括冶煉石油、銷售成品油等等,將自己的利潤空間發揮到極致。

別看它只是新成立沒有多久的商行,但發展迅勐,實力強大,現在手中更是握着大量的油田,掌握着煉油技術和工廠,掌握成品油的銷售等等,妥妥的是一個正在迅勐發展、崛起的石油托拉斯。

當然了,因爲石油的利潤很高,現在開採石油、冶煉石油、銷售石油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大家都看到了石油這個行業所蘊含的驚人潛力和巨大的錢途。

只是石油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找到東西。

就像這個大慶油田,它的產量和儲量都非常的驚人,絕對的超級大油田,但大明石油商行才知道這裡有油田,其他人哪裡知道。

等到他們知道了,這大慶周圍的土地都已經讓大明石油商行的人給全部買下來了,都是屬於大明石油商行的土地了,其他人也就只能夠乾瞪眼流口水了。

另外石油最豐富的波斯灣地區,劉晉也是早早的就佈局了,和李家、張家瓜分了波斯灣這邊絕大多數的地區,霸佔了這裡的石油資源,將來是可以慢慢的開採。

還有黃金洲這邊的油田,大明石油商行也是早早的就佈局了,大量的油田、產油區那都是大明石油商行的地方,其他人縱然是想要分一杯羹,那也是隻能夠在其它的地方去找石油了,哪裡有大明石油商行這樣佔盡先進。

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1761章,厚照城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414章,魔神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558章,大明魚溪第2007章,丁憂第406章,舉國之戰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2048章,大旱2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171章,神器水泥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148章,大買賣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897章,全民皆武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239章,成功了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738章,科提王國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429章,朝野震盪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878章,長見識了第537章,羊毛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430章,牽連甚廣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324章,年終清算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960章,述職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328章,反思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
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1761章,厚照城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414章,魔神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558章,大明魚溪第2007章,丁憂第406章,舉國之戰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2048章,大旱2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171章,神器水泥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148章,大買賣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897章,全民皆武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239章,成功了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738章,科提王國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429章,朝野震盪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878章,長見識了第537章,羊毛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430章,牽連甚廣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324章,年終清算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960章,述職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328章,反思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