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舉國之戰

隨着大明朝廷中樞這裡商定了此事,整個大明朝廷上下都迅速的運轉起來。

白花花的銀子從弘治皇帝的內帑當中搬出來調撥到各處,大量的糧草從大明各地向着甘肅、陝西一帶調集,大量的軍隊從各地開始源源不斷的匯聚起來,朝着甘肅、陝西一帶進發。

以前的時候,面對韃子南下,基本上都是採取佛系的態度,只要不往京師這個方向進逼,大明朝廷這邊基本上都不會真正和草原人死磕。

依靠城池防禦,堅壁清野,等草原人搶夠了,自然而然就會再次回道草原,根本就不會說調集太多的大軍來和草原人死磕。

因爲大明朝廷打不起。

一是沒錢,二是打不贏,土木堡之變打斷了大明軍隊的脊樑,從那以後就再也不敢和草原人野戰了。

所以還不如採取佛系的態度,將城牆修高一些,堅壁清野之類的,這樣的方法反而更有效一些,代價也更小一些。

現在不一樣了,弘治皇帝要打仗了,要好好的的和草原人幹一架了,銀子、糧草都源源不斷地撥下來,一道道命令也是向着各地不斷的傳達下去。

一些衛所這裡,衛所的千戶、百戶收到了來自朝廷的命令之後,一個個嚇的面無血色。

開什麼玩笑,弘治皇帝竟然要大家去打仗,去和草原人死磕,這和去送死有什麼區別?

大家都已經安逸幾十年了,平時在衛所裡面欺男霸女、橫行霸道,將軍戶當中奴隸來奴役都沒有問題。

但是叫大家去打仗,這不是叫大家去送死嘛,大部分的千戶、百戶,都已經提不動刀了,而且大家祖上傳下來的刀早就已經生鏽了,鎧甲也都已經爛了在,這個時候叫大家去和草原人打仗?

武將勳貴、千戶、百戶們慌了,徹底的慌亂了,平時養尊處優的,他們早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戰鬥力。

除了打仗之外,他們做什麼事情都很擅長,什麼吃空餉啊、喝兵血啊,奴役軍戶啊、侵佔衛所田地啊等等之類的,他們做這些事情都很擅長,但就是不會打仗,更不敢去打仗。

除了這些慌亂的武將勳貴,朝廷的軍戶們也是傻了。

很多軍戶早就已經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了,當然他們的地位比農民差的太多、太多了,農民要是有一塊自己的地,日子過的還是可以的。

但是這些軍戶就不一樣了,名義上是有自己的田地,但是衛所的千戶、百戶等等基本上都將衛所的田地侵佔的七七八八了。

這些軍戶早就成了這些千戶、百戶的私家農奴了,地位最是低下。

現在好了,朝廷一紙令書下來,這些早就已經比農民還農民的軍戶竟然要上戰場了,這些軍戶甚至於連刀都沒有摸過,吃不飽穿不暖,那什麼去打仗?

但是朝廷的令書下達下來,不去是不行的。

一個個衛所的軍戶開始不斷的集結起來,按照朝廷的命令向着制定的地點匯合,準備和草原人好好的幹一架。

至於原先就一直處於戰爭前沿的邊軍,同樣也是徹底的慌了,這一次,朝廷竟然叫他們和韃子血戰,不能再一味的守在城池當中,要敢於主動出擊,痛擊韃子。

這無異於是讓他們去送死,守着城池的時候都覺得很慌,現在竟然還有主動出擊,這就更慌了。

然而弘治皇帝現在纔不管這些,他下定決心了要和韃子打一仗,甚至於還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

從山西大同、宣府這邊調集十萬大軍,由去年在大同大敗小王子的三邊總制劉宇統領,這路大軍將直切韃子北退的退路,準備來個關閉打狗。

西路這邊,調集甘肅、寧夏、陝西的邊軍,再加上從四川調集出來的川軍,同樣總共約十萬大軍,由延綏、甘肅、寧夏三邊總制王越統帥從西路進攻草原大軍。

在南面,則是從河南、安徽、山東三省調集十萬衛所大軍,由總兵官李杲、鎮守太監任良統領,從南面向甘肅、陝西肆虐的韃子發起進攻。

三路大軍,總共三十萬兵力,分成三路向南下的韃子發動進攻,聲勢浩大。

可以說這是自土木堡之變後,整個大明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了,除了用來拱衛京師的軍事力量沒有調動之外,整個大明在北方的軍事力量幾乎全部被調動。

甚至於爲了京師這邊的安全考慮,以往萬一,如果要是這一次戰敗了,到時候韃子揮師東進,直逼京師的話。

京津地區這裡,所有的軍事力量也是調動起來,一個個衛所軍被組織起來,京城的城牆也是開始利用水泥進行加高、加固,同時也是開始從南方這邊源源不斷的運輸糧食到京津地區。

而且弘治皇帝還不放心,朝中的大臣們也不放心,大家對於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多少還是有些數的,所以不僅僅調動北方的軍事力量,也南方這邊的軍事力量也開始向北方這邊調動。

剛剛纔在西南地區建功立業的山地營,因爲山地營的驍勇,所以也是被一紙調令,朝北方戰場這邊開進。

同時分駐紮在大明各地的衛所也是調動起來,一個個衛所的大軍不斷在各地集合,一集合完畢就立即向北方這邊開進,有的開往甘肅、陝西的戰場,有的開往京津地區,準備用來拱衛京師。

可以說,這一次,算是舉國之力來打這一戰,白花花的銀子猶如灑水一般的撒下去,大量的糧草從大明各地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傳令的驛站忙不停,一匹匹急速奔跑的馬匹載着傳令兵往返大明各處。

一條條官道上面,來自大明各地的一支支軍隊在不斷的匯聚,旌旗飄飄,浩浩蕩蕩。

“弘治皇帝竟然準備和草原人死磕,我這個穿越過來的小蝴蝶終於引起了鉅變,歷史上的弘治皇帝可沒有如此興師動衆的和草原人死磕過。”

“這一戰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處在京城的劉晉,自然是感受到了大明鉅變的風雲,整個人也是變的擔憂起來。

他這個穿越過來的蝴蝶所扇動的翅膀,終於也是引起了蝴蝶效應,產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大明的歷史軌跡徹底的發生了鉅變。

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的大事,現在卻是出現了,弘治皇帝要和草原人死磕,劉晉很清楚,這和自己有很大的關係。

因爲自己的出現,弘治皇帝纔有錢去打仗,而且也不再一味相信文官,所以文官們根本就勸不住弘治皇帝,而弘治皇帝也對朝堂有着足夠的控制力,他的話還是管用的。

另外也是因爲自己的出現,創辦了這個報紙,所以弘治皇帝也好,大明朝廷也好,這一戰,其實不打都不行。

因爲報紙的報道,大明上下已經羣情激憤了,大家都知道了韃子在甘肅、山西、寧夏這一帶犯下的重重罪行,國子監的書生們甚至於都到了太和門這裡去請命了,要求朝廷報仇雪恨。

所以不打是不行的,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韃子在中原大地肆虐,也必須給韃子們以教訓,這也是弘治皇帝爲什麼能夠說服衆多大臣的原因,因爲不打是不行的,都已經被人捅進心窩裡面來了,還不反擊,縮頭烏龜也不是這樣當的。

劉晉憂慮的並不是這一戰的輸贏,輸也好,贏也罷,劉晉都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

輸了,大明也不會因此而亡,現在是弘治朝,大明的中葉,大明國力雄厚,朝廷上下也算還可以,不像明末黨爭厲害,不顧朝廷死活。

弘治皇帝也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並不是亡國之君,所以即便是這一戰輸了,大明也亡不了。

至於贏了,那就更好了,草原人的威脅更小,以後麻煩就會少一些。

劉晉真正憂心是,這一戰對纔剛剛萌芽發展起來的大明資本產生的影響,他害怕大明的資本萌芽發展因此而斷掉,這樣的一來的話,劉晉的心血就全廢掉了。

第384章,抵達寶島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04章,換了個人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751章,喚醒狼性第426章,搞事情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601章,千河城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00章,去京城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331章,互相做客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335章,才子雲集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19章,練字第1798章,過年回家1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276章,曬鹽法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第571章,天竺第751章,喚醒狼性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332章,就有了?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560章,淘金生活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734章,汽車熱第89章,授課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857章,編戶爲伍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76章,將計就計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727章,天津的夜第838章,鄙視鏈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1505章,被發現了~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667章,封殺晉商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493章,先打再說
第384章,抵達寶島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04章,換了個人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751章,喚醒狼性第426章,搞事情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601章,千河城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00章,去京城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331章,互相做客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335章,才子雲集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19章,練字第1798章,過年回家1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276章,曬鹽法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第571章,天竺第751章,喚醒狼性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332章,就有了?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560章,淘金生活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734章,汽車熱第89章,授課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857章,編戶爲伍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76章,將計就計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727章,天津的夜第838章,鄙視鏈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1505章,被發現了~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667章,封殺晉商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493章,先打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