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

大明京城,一如既往的繁華熱鬧,一條條寬敞的水泥馬路上面,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傳統的四輪馬車與新興的自行車在比賽飛馳。

留着短髮,剃光鬍鬚,身穿短衣短褲的青年與身穿長衫、豎着頭髮,留着鬍鬚的讀書人鬍鬚看對方不順眼。

古老威嚴的皇宮與城外林立的高樓形成鮮明的對比,硃紅的宮牆和耀眼的玻璃相互映襯,照耀出這個大時代的新舊交替。

國子監的書生在搖頭晃腦,談天論地,指點江山,帝國理工大學的學子們在研究着各種各樣新奇的東西。

“終於回來了~”

坐在四輪馬車上面,劉晉欣賞着的京城的一切,時代的浪潮在不斷翻涌,推動着這個龐大的帝國走向從未有過的歷史與輝煌。

“老爺回來,老爺回來~”

剛剛抵達自己府邸的門口,家裡面的下人頓時就激動的喊了出來,很快就驚動了整個劉府上下。

“爹爹~爹爹~”

家裡面的幾個小屁孩急匆匆的走了出來,一窩蜂的涌過來,一個個張開手都要抱抱,然而左手一個,右手一個,還有幾個大一點只能夠在一旁委屈巴巴的,顯得極不高興,直到劉晉拿出了從江南這邊帶的小禮物之後,這纔開開心心的去拆禮物玩了。

“老爺~”

徐婉兒和李貞兩人也是收到了消息,急匆匆的前來迎接,當看到劉晉的那一刻,兩人都忍不住眼淚汪汪的。

這大過年的,本是一家團圓的時刻,劉晉這一走就是兩個月的時間,正月都已經過了,這纔回來。

“哈哈,我的好老婆,過來,爲夫親一下。”

看着自己的美嬌妻,劉晉一下子就抱過去,一邊一個,忍不住就要親起來。

“有下人在呢~”

徐婉兒一陣嬌羞,連忙提醒道。

至於一旁伺候的丫鬟頓時就忍不住捂着嘴笑起來,一個個趕緊轉過身去,這已經不是第一回了。

“怕什麼,都老夫老妻了~”

劉晉纔不管這些,兩個月沒吃肉了,這都饞死了,手不老實的亂動,嘴巴就親了過去。

“就是~”

李貞一向大膽又放得開,自己就親了上來了。

“羞都羞死了~”

徐婉兒捂着自己的老臉,雙臉通紅,儘管已經是老夫老妻了,可是當着手下怎麼多丫鬟的面,總是怪難爲情的。

“羞什麼,走,走~”

他越是害羞,劉晉越是來勁了,一手抱一個帶着兩人就進了房間,跟着的丫鬟頓時一個個雙臉泛紅,趕緊將房門給關上,默默的守在門口,時而豎起耳朵聽一聽裡面發出的陣陣讓人羞紅臉的聲音。

“死鬼~”

“我們還以爲你在江南是不是被什麼狐狸精給迷住了,兩個月了,都不回來。”

良久,舒服的大牀上面,徐婉兒依偎在劉晉的懷裡面,手狠狠的在劉晉到腰間掐着。

“哎呦,輕點,輕點,謀殺親夫啊。”

劉晉裝着很痛的樣子,手不老實的亂動,回道:“看來是餓太久了,沒吃飽啊。”

“別,別~”

聽到劉晉的話,徐婉兒趕緊求饒,倒是另一邊的李貞在壞壞的主動亂動。

“我也沒辦法啊,皇命在身,江南的事情不處理完,哪裡能夠回來。”

“現在好了,我可以在家休息半個月。”

劉晉無奈的嘆口氣,大過年去出差可真不是人乾的事,好在弘治皇帝是一個有良心的老闆,給劉晉批了半個月的假。

“老爺,老爺,宮裡傳話的公公來了,陛下召見~”

然而劉晉的話剛剛落下,外面就傳來了讓劉晉極其不爽的聲音。

“知道了~馬上就進宮。”

劉晉頓時就無奈了,只能極其不情願的從溫柔鄉里面起來,穿上官服急匆匆的進宮。

乾清宮內。

弘治皇帝正和重要的大臣商議劉晉所奏之事。

“大家都看看,這是劉晉寫的奏疏,南京之事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去好好的反思。”

“劉晉提到了幾點,第一點就是關於出臺法律來保護勞動者權益的事情,要求所有的工廠、作坊、商行等等,勞動者的工錢必須按月足額發放,不能再和以往一樣,一年一發或者是半年一發。”

“這樣很容易出問題,行情好,生意好的時候,東家還有足夠的銀子去發工錢,可是一旦行情不好,或者是虧本,又或是挪用了資金的話,很容易就會再次出現南京這樣的事情。”

“朕覺得劉晉所說非常有道理,大家以爲呢?”

弘治皇帝拿出了一份奏疏,正是劉晉寫的奏疏。

劉健、李東陽、謝遷、張懋等人一一接過奏疏仔細的看了起來,劉晉很少正式的寫奏疏,但每次提及的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故而弘治皇帝極爲重視,每次也都會拿出來討論。

“陛下,南京之事只是偶然發生,也是南京那些大工廠主有意爲之,故而才險些釀成大禍。”

“這僅僅只是個例,並不具有普遍性,我大明人歷來極爲重視自己的信譽,重視家族的信譽,猶如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不敢有絲毫的污損。”

“據臣所知,在年底的時候,有很多商行其實是虧錢了,但即便是虧錢,大家依然會選擇傾盡一切辦法來籌集資金,將工人的工錢給發下去。”

“如果有人不給工人發工資,則名聲損毀殆盡,不僅僅再也招不到人,而且還會遭到諸多同行的鄙視,大家都不願意和其合作。”

“再者,工廠、作坊、商行等等的經營過程當中,對資金的需求非常大,按月發放工錢的話,這會導致很多工廠、作坊資金緊張,運轉不暢。”

“所以臣以爲沒有必要出臺強制性的法律,我大明人信譽爲天,將信譽看的比自己的命都重要,斷然不敢失信於人,更何況即便是出現了失信之事,也還有朝廷出面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劉健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了反對。

他家最近在老家河南這邊新辦了一個大紡織廠,用工數量足足有兩萬多人,再加上原先辦起來的工廠,麾下足足有幾萬人在爲他們家做事。

這工廠裡面工人的工錢如果一個月一發的話,會帶來很大的資金壓力,如果一年一發的話,幾萬人的工錢可是一筆非常龐大的數字,即便是放在銀行裡面吃利息都可以憑空生出很多銀子出來。

他當然是反對出臺這樣的法律,一個月一發,他們家可不是劉晉、張懋他們這些人,財大氣粗,資金雄厚的。

“是啊,陛下,我們大明人最重信譽,信譽二字值千金。”

“其實不單單是工人的工錢,這貨款方面,很多時候都是一句話就可以了,任何私信之人,都很難立足於我大明。”

“沒必要出臺專門的法律來規定此事,大家靠信譽辦事,反而可以節省很多的麻煩。”

張懋也是跟着表示了贊同。

老張家麾下的產業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廠,單單是英國公家獨資的工廠、商行、種植園、牧場、莊園等等就有很多,麾下可是有十幾萬人在爲老張打工,妥妥的大明超級資本巨鱷。

這要是按月去發放工錢的話,每個月都發出去一筆龐大的資金,他更喜歡還是按年來發放,大量的資金留在自己手中,存在銀行也好,用來投資擴產也好,選擇的餘地都在自己手中。

可是如果要發下去的話,這錢就在工人手中了,不是自己說了算了。

“陛下,劉公和張公所言有理~”

“臣也以爲沒必要出臺相關的法律強制性要求按月發放工錢。”

“工人基本上都是在工廠裡面吃住,包吃包住之下,工人基本上不需要花什麼錢,到了年底一次性拿到一年的工錢,這錢就積攢在一起,不會亂花掉。”

“可是如果按月發放的話,很多人都會胡亂的花錢,甚至於有人拿錢去賭博,一夜間輸掉自己辛辛苦苦賺到的辛苦錢。”

李東陽也是站出來說道。

老李家現在可是非常需要錢,自從聽到劉晉說波斯灣是個好地方之後,李家就加緊了在波斯灣這邊擴張,這需要大量的銀子。

李家的工廠都在拼命的給李兆蕃輸送銀子,這要是按月發放的話,意味着李家手中要少掉一大筆的資金,對殖民地這邊的擴張可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是啊,臣等也以爲此舉不妥~”

其他的大臣也是跟着紛紛點頭。

家家都有大型工廠,麾下都有大量的工廠,都巴不得這工錢一年一發呢,還來一個月一發,這劉晉是腦袋被門給夾扁了嗎?

你劉晉麾下大大小小的產業不知道有多少,麾下的工人都有幾十萬,你是一直以來都一個月一發,可也別拖着大家下水啊。

你劉晉財大氣粗,錢多的沒地方花,我們現在可都非常需要銀子啊,再多的銀子都不夠我們用的,你竟然還要弄這個事情出來,這不是給大家找事做嘛。

我們又不是江南的那些人,儘管放心,我們肯定是可以足額發放工錢的。

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01章,萌芽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63章,推銷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2048章,大旱2第1002章,影響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297章,沒有缺口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78章,朕好心痛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20章,分銀子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45章,三閣老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328章,反思第559章,淘金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64章,就是便宜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559章,淘金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986章,接弦戰第841章,旁門左道?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516章,馬尼拉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14章,張家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22章,機會來了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2047章,大旱1第1954章,佛帝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
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01章,萌芽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63章,推銷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2048章,大旱2第1002章,影響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297章,沒有缺口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78章,朕好心痛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20章,分銀子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45章,三閣老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328章,反思第559章,淘金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64章,就是便宜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559章,淘金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986章,接弦戰第841章,旁門左道?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516章,馬尼拉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14章,張家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22章,機會來了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2047章,大旱1第1954章,佛帝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