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

京城乾清宮尚書房內。

“陛下,埃及坎蘇二世將一些叫囂着要收回埃及運河一半所有權的官員給全部殺了。”

“看來他現在應該是領的清自己有幾斤幾兩了。”

朱輔笑着向弘治皇帝彙報起埃及這邊的局勢變動了。

“哈哈~”

弘治皇帝和衆大臣一聽,頓時就高興的笑了起來。

讓你飄,搞不清楚自己的情況,竟然還想着收回大明的一半運河所有權,也就是需要你在這個位置牽制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人,否則直接出兵把你變成殖民地。

“現在埃及的日子可不好過了, 奧斯曼帝國的大軍都快要殺到埃及運河邊了,他們以後有苦頭吃了。”

“這是他們自找的,奧斯曼帝國本身實力就非常的強大,前面之所以打不贏埃及和波斯,主要還是因爲現在的奧斯曼帝國蘇丹賽利姆一世剛剛上位,而且得位不正,在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根本就沒有空專心對付他們。”

“現在他的地位和權力已經得到了穩固,可以抽調大量的軍隊過來, 再加上還有我們大明出售的軍火武器,埃及和波斯人想要抵擋住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樣會不會讓奧斯曼帝國坐大?”

“放心吧,埃及和波斯堅持不住的時候,我們大明要出手,中東這塊地必須維持住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才最符合我們大明的利益。”

“嗯,有道理,中東這邊任誰一旦坐大了,都會損害我大明的利益,三足鼎立,對我們大明纔是最好的局面。”

“奧斯曼帝國和歐洲這邊還有着深深的矛盾和恩怨,他們是沒有辦法將所有的兵力都用到中東這邊來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滿臉笑容的商量着中東這邊的局勢, 不管如何, 大明的利益是核心,圍繞着這一點來做肯定是對的。

“陛下,說到歐洲,臣以爲, 我們大明是否可以繼續往西邊擴張?”

劉晉看了看尚書房內巨大的世界地圖,目光很快就鎖定在了東歐這邊土地上面。

這一塊土地在後世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大糧倉。

烏克蘭的黑土地,那是全世界僅有的三處黑土地之一,非常的肥沃,是整個歐洲的糧倉。

當然,現在這裡並不產什麼糧食,這裡是遊牧民族克里米亞韃靼人的牧場,說實話用來放牧的話,確實是非常的浪費,浪費了這片肥沃的土地。

大明最西邊的邊境線已經到了烏拉爾山脈,和喀山汗國、莫斯科公國接壤了,同時也已經佔據了南高加索地區,在這裡經營多年,南高加索地區由原先的四方征戰之地,奴隸來源之地,變成了現在大明通往歐洲的橋頭堡,生活富足又非常的穩定。

另外河中省、西北省兩省也是已經發展起來,不僅僅是大明的糧倉, 更是大明的肉倉和牧場。

這裡一年生產出來的糧食足夠整個大明人吃, 每年出產的牛羊馬匹都是上千萬的通過鐵路運到關內來,運往大明的各地。

這裡已經是大明的四大牧場之一了, 和北方草原省、澳洲、南黃金洲草原並稱大明的四大牧場,產出大量的牛羊馬匹和紡織業所需要的羊毛。

這些都爲大明帝國西擴打下了見識的基礎。

別的不說,大明帝國如果繼續對西邊用兵,西擴至東歐地區的話,大明根本就不需要從其它地方調遣糧食,直接在河中省、西北省兩地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糧食、肉類和所需要的戰馬。

這也是大明一直以來努力經營這幾個地方的原因,不僅僅是爲了鞏固邊疆地區,也是爲了下一步的西擴做準備。

“繼續西擴?”

衆人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

劉晉當首輔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對外擴張,大明的土地已經如此的龐大了,劉晉竟然還嫌少,還要繼續往西擴張,去搶佔東歐平原。

這樣的做事風格倒是真的很劉晉,因爲一直以來劉晉都力主對外擴張的人,用劉晉的話來說,再多的土地都不嫌多,越多越好。

即便是現在用不上這些土地,但或許在未來就可以用的上,反正應該要趁着實力強大的時候多佔一些土地,即便是荒着、空着都可以,先佔下來再說。

“劉晉你詳細的說說。”

弘治皇帝點點頭說道。

說實話,弘治皇帝現在對於擴張土地並沒有什麼太強烈的慾望,畢竟大明現在的土地確實是已經非常的龐大了。

現在掌管起來都已經有些吃力了,也就是有了電報,能夠對各地快速的進行掌控和指揮,不然的話,管理如此龐大的國土,的確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情。

“陛下,東歐這邊土地,現在主要是波蘭立陶宛公國,莫斯科公國、克里米亞汗國和喀山汗國,另外南面的部分土地則是被奧斯曼帝國所佔領。”

“臣之所以主張我大明繼續西擴,主要是因爲在黑海北面的這片土地,它是全世界最肥沃的黑土地,全世界只有三塊黑土地,這裡是一塊,我們大明的遼東是一塊還有就是北黃金洲這裡有一塊。”

“黑土地是最肥沃的土地,也是最適合產糧的土地,另外這裡地勢平坦而開闊,是非常適合種植糧食,發展農牧業,如果能夠攻打下來,好好的經營,我大明必然可以再添一座糧倉。”

劉晉來到巨大的世界地圖上面詳細的開始解說起來。

弘治皇帝、佀鍾、王守仁、韓文等人也是仔細的聽着,一邊聽也是一邊直點頭。

大明遼東省的黑土地現在也是名聞天下,遼東土地的肥沃造就了遼東這個大糧倉,遼東算下來也就是開發了十多年而已。

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高。

這裡的土地是最適合發展農業的,黑土地非常的肥沃,地勢又開闊平坦,適合大規模的機械種植,泥土又非常的厚實,適合深耕,再加上冬天的時候非常寒冷,可以將大量的病蟲害給凍死,這也讓遼東地區的農作物很少出現什麼病蟲害。

耕種起來是非常的省心,機械翻耕,機械播種,然後就可以等着機械收穫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像關內這邊一般精耕細作。

關內的土地一直以來都是精耕細作,但即便是天天累死在田裡面,產出來的糧食也是有限的,因爲土地沒有遼東的肥沃,病蟲害又多,特別是蝗災,時常都會出現。

而且因爲比起遼東來更南,各種各樣的雜草叢生,而遼東這邊冬天寒冷,能夠適應寒冷氣候的雜草就少的多,至於各種各樣的蟲害,冬天的時候,大雪覆蓋,基本上都凍死了,凍不死的來年春天機械翻耕,翻出來再凍幾次也就死的七七八八了。

突然足夠厚的情況下,還可以深耕,將上面深深翻到地裡面去,直接變成肥料了。

而關內的土地,無論是華北平原還是黃淮海平原,又或者是長江中下游平原,都不具備遼東這種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無非像遼東這邊這般搞粗放型的大農業,更多的還是需要精耕細作纔有收穫。

而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糧食才穩!

這一點,弘治皇帝是深有體會的,以前的時候,每一次出現災荒都是最害怕的,因爲沒有糧食吃的情況下,什麼事情都可能出現。

所以朝廷才需要在各地準備糧倉用來囤積糧食,一到災荒之年就用來賑濟災民。

現在聽劉晉的意思,這黑海北面的這片土地竟然又是另外一個遼東地區,這可就讓大家很是心動了。

糧倉,大家肯定是不會嫌少的,越多越好。

大明的人口在快速的膨脹,需要的糧食是越來越多,有更多的糧食才更有保障。

更何況,這裡如何遼東一樣的話,那也意味着可以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也就不需要太多的人口就可以耕種出大量的糧食出來。

糧食的重要性,在有糧可以吃得飽的時候自然是凸顯不出來,可是一旦沒有糧食的時候,那糧食就什麼都要金貴了。

大明人現在的日子確實是不錯,糧食吃不完,便宜的很,大量的用來釀酒、餵養牲畜等等,那是因爲現在的大明有遼東、有河中,還有南洋等大糧倉,所以糧食吃不完。

可是在以前的時候,大明就非常的缺糧,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會出現大的災荒,要麼乾旱、要麼洪澇又或者是蝗災什麼的。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再加上黑心的糧商囤積居奇,哄擡糧價,糧食就無比金貴了,無數人被餓死,樹皮都被吃光,餓殍滿地、易子而食絕對不是假的,而是真實一次次發生的事情。

對於糧食,大明人有着很深的執着,也很清楚的知道糧食的重要性。

可以沒有金子、銀子,但必須要有糧食,因爲只有手中有糧了,心中才不會。

再結合下後世,更是如此了。

現在大明的人口才一億多,可是未來呢,大明人的人口可能是10億、20億,沒有足夠的土地和糧食自然是不行的。

第406章,舉國之戰第990章,英國海盜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795章,吃和穿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63章,推銷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300章,建乾清宮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25章,孫夫子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5章,煮鹽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734章,汽車熱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634章,牛耕田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558章,大明魚溪第415章,定邊大捷第434章,軍制改革第384章,抵達寶島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679章,思想控制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734章,汽車熱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17章,人太多了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220章,征戰令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583章,應對方法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459章,鄙視鏈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
第406章,舉國之戰第990章,英國海盜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795章,吃和穿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63章,推銷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300章,建乾清宮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25章,孫夫子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5章,煮鹽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734章,汽車熱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634章,牛耕田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558章,大明魚溪第415章,定邊大捷第434章,軍制改革第384章,抵達寶島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679章,思想控制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734章,汽車熱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17章,人太多了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220章,征戰令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583章,應對方法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459章,鄙視鏈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