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

京城劉晉府邸。

徐婉兒和李貞兩人正在親自給劉晉穿戴官府和官帽,緋紅色衣袍上面繡着仙鶴,一品官員才能夠穿戴的官服。

劉晉本身就長的英俊不凡,儘管已經三十多了,但看起來依然和二十多一樣,身上還多了一股成熟的韻味。

正所謂男人三十一枝花,說的正是如此,人依然年輕卻有了真正的男人味。

兩人一邊給劉晉穿衣服也是一邊看着,越看就越是喜歡,小臉泛紅。

“相公穿這身是真好看。”

徐婉兒微微整理下劉晉的衣服,眼裡都滿心歡喜。

她出身豪門貴胄,太清楚劉晉身上這一身一品官員服是何等的榮耀了。

武將一生的追求就是封狼居胥,而文官,官居一品、出將爲相,輔助君王就是他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了。

劉晉入閣,晉升爲從一品的官員,可以說基本上已經做到了文官的極致,放在以往的朝代,那就是宰相了,這已經是文官的最巔峰了。

劉晉三十多歲的年紀就已經做到了,滿朝不知道多少文官的眼睛都是紅的。

三十多歲的年紀,很多人可能連進士都還沒有考上,更別說官居一品、成爲內閣閣老了。

劉晉升官速度之快簡直可以用坐火箭來形容,年紀輕輕,位高權重,國之柱石,天子之肱骨,雖然和歷史上那些妖孽相比可能還稍遜一些,但也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明朝歷史上最年輕的內閣大臣了。

當然歷史上在三十多歲入內閣的人也有,像大名鼎鼎的張居正以及明末的周延儒,都是三十多歲就成爲了內閣大臣,並且很快就成爲了內閣首輔,可以說都是真正的牛人。

兩人都是十幾歲的時候就中舉,二十歲左右中進士,在翰林院裡面修書編書什麼的,幹上一些年就提拔爲六部侍郎、尚書,再接着就入內閣。

說到底其實還是因爲他們中舉、中進士的時候非常的年輕,二十歲左右就中進士了,在翰林院裡面工作。

其他人一般中舉可能都二十多歲,中進士都三十、四十了,這進了翰林院,待上一些年就已經五六十的老頭子了,再入內閣的時候都已經年紀比較大了。

提升速度其實都差不多,關鍵是他們中進士的時候太年輕了,所以三十多歲就入內閣,成爲了內閣大臣。

劉晉也是一樣,十九歲高中狀元,在翰林院修過書,又去五軍都督府帶過兵,去戶部管過國庫,在吏部又做了好幾年,入內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是啊,讓我想起了他中狀元遊街的時候呢。”

李貞也是滿眼的崇拜,她爺爺李蕙做了一輩子的官都還沒有劉晉的官職大呢,她也是很清楚這入了內閣當了內閣大臣意味着什麼。

“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劉晉一聽,頓時就回憶起來,這時間過的可真快,一晃十多年的時間就過去了,想當初自己不過是一介書生,一轉眼現在都已經內閣大臣,官居一品了。

“相公,你現在才三十多就已經內閣大臣了,這以後可就有的累了,要是像首輔那樣,七十多了還在做官的話,你這可是要做幾十年呢。”

徐婉兒看着劉晉,想了想說道。

“我纔不會幹到七老八十呢,到六十歲,甚至於五十多歲我就退休,到時候帶上我兩位美嬌妻走遍我大明的大好山河,到處看看,到處走走,遊山玩水多好。”

“我可不會將我的一生都放在工作上面。”

劉晉一聽,頓時就直搖頭。

這七老八十了,不回去好好養老,難道要死在工作上不成?

雖然說手握大權的滋味確實是不錯,但像劉健這樣,都已經七十多將近八十的人,還在拼命工作的話,這嚴重不符合劉晉自己對人生的規劃。

來自後世的劉晉可不想一直工作到六七十歲,五十多,最多六十,劉晉就會退休,到時候帶着自己的兩個美嬌妻到處遊山玩水,天南海北的遊玩難道不好嗎?

非要死磕在工作上面,有意義嗎?

“還美嬌妻,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都人老珠黃了,你肯定會變心,不喜歡我們兩了。”

徐婉兒一聽,頓時心裡面就美滋滋的,想了想卻是又傷感的說道。

“哪裡會啊,在我的眼裡面,你們永遠都是最美的,無論是海枯石爛,還是滄海桑田,你們永遠都是我的最愛。”

“來,親一個~”

劉晉一手抱住一個,嘴巴就親了過去。

“有下人在呢~”

徐婉兒和李貞半推半就,嘴上說有下人在,可是卻又不躲開,心裡面不知道有多甜,看看劉晉,再看看京城那些大戶人家的,誰家不是三妻四妾的,也就劉晉如此癡情,只有她們兩個。

“哈哈,等我下朝回來~”

親完自己的美嬌妻,劉晉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出了門、坐上四輪馬車往皇宮而去。

“劉公~”

“劉公~”

“劉公~”

來到皇城外,距離早朝還有點時間,看到劉晉穿着嶄新的一品官府走來,沿途遇到的官員也是紛紛向劉晉問好。

“李公早~”

“王公早~”

劉晉也是一一笑着迴應。

以前的時候,劉晉雖然是吏部尚書,掌管天下官員,不過因爲劉晉年輕,所以很多官員都不願意稱劉晉劉公,而是叫劉大人,現在入了內閣了,地位又高了,一個個也是喊起劉公來。

“臭小子,這當內閣閣老的感覺如何?”

和往常一樣,劉晉也是來到了最前面的位置,張懋湊了過來問道。

“咳咳,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劉晉笑了笑回道。

再看看張懋,他也是已經一把年紀了,頭髮斑白,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還是年輕好啊,年紀輕輕,三十多就已經是內閣閣老了,真是讓人羨慕啊。”

張懋看看劉晉,年輕、英俊瀟灑、自信,再看看自己,都已經老了,自己也就是靠着祖上的福廕才能夠成爲這個英國公。

要是讓自己去考科舉做官的話,一輩子都休息做到劉晉這個位置來。

“話說,當時我怎麼就沒有將孫女嫁給你,白白便宜了老徐。”

張懋想到了給劉晉做媒的事情,當時就覺得劉晉這小子未來不可限量,誰知道這纔過去多少年,他就已經成爲內閣閣老了。

“張公,現在也不遲的。”

劉晉知道老張是在和自己開玩笑,也是厚着老臉說道。

“去,去~”

張懋一聽,頓時就連連揮手。

“哈哈~”

劉晉笑着來到劉健、李東陽、佀鍾、韓文等人身邊。

劉晉入內閣了,佀鍾由戶部尚書變成了吏部尚書,品級雖然沒變,但這管戶部和吏部差別還是很大的,吏部尚書號稱天官,位高權重,戶部也就是現在,放以前,戶部尚書的日子是最難過的,窮啊,到處都要錢,可是國庫都能夠餓死老鼠。

韓文以前是戶部侍郎,現在也是生了一級,成爲了戶部尚書,現在也是滿臉笑容,畢竟升官了嘛。

“劉公、李公、佀公、韓公~”

“劉公~”

幾人見面,互相打了聲招呼。

幾人看了看眼前的劉晉,年輕又長的好,關鍵是三十多歲就已經是內閣大臣了,這以後,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幾十年的漫長時間,大明的局勢都要受到劉晉的左右。

再想想自己,三十多歲的時候也就剛剛中進士開始踏入仕途,感到五十多歲的時候纔算是慢慢的熬出頭,這到了六十歲的時候纔有現在的身份和地位。

幾人當中,也就是李東陽能夠和劉晉稍微比一比,李東陽十七歲就高中進士,還是二甲第一名,也就總四名,進了翰林院修書。

按理說,李東陽其實也可以早早的就入內閣的,但是李東陽又運氣不是很好,自從進了翰林院之後,原配妻子劉氏病卒,第二年岳父又病卒了,再過兩年三弟又病死了,再過幾年續絃的岳氏又病死了。

再過一年李東陽的二弟又病亡了,好不容易消停幾年,他父親又病死了,不得不回鄉守制了幾年,又耽誤了升遷。

後來等到弘治八年的時候,李東陽的次子又病死了,過上幾年,他自己又生了一場大病,到了弘治十四年的時候,長子又病死了,他白髮人送黑髮人,悲傷之下,自己還親自去房山給自己挑選墓地。

可以說李東陽雖然和劉晉差不多,年少多才,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還考的名列前茅,可是他這一路走來,不是病就是家裡有人病死,可謂是身心俱疲,又耽誤了仕途。

但即便是這樣李東陽在四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內閣大臣了,也是非常的年輕了。

所以說啊,這當官啊,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還是年輕好啊~”

李東陽和劉健看着劉晉,都忍不住發出了感嘆。

三十多歲的年紀就已經是內閣閣老,真是讓人羨慕,各自想想自己的人生,這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雖然自己也是內閣大臣,可是年紀已經大了,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未來終究還是這些年輕人的。

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549章,買房第542章,方法很多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477章,慌了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851章,犒賞三軍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415章,定邊大捷第358章,取銀子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272章,夫人路線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33章,玻璃廠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498章,殺雞駭猴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265章,萬人空巷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523章,月牙城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646章,必須爭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566章,炒作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
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549章,買房第542章,方法很多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477章,慌了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851章,犒賞三軍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415章,定邊大捷第358章,取銀子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272章,夫人路線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33章,玻璃廠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498章,殺雞駭猴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265章,萬人空巷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523章,月牙城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646章,必須爭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566章,炒作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