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

聽完劉晉的話,衆人都陷入了沉思。

從三省遷移五百萬人出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這可是關係到五百萬人生計的大事。

在這個時代,故土難離。

外面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鄉,很多人即便是在家鄉受苦受累也不願意離開故土。

朝廷這邊一旦強制遷移五百萬人出來,這三省必定會民怨沸騰的。

儘管朝廷本身也是爲了這些地方的人好。

“劉健,你是河南人,你對河南的情況想必應該是非常瞭解的。”

“你說說河南的情況。”

弘治皇帝沉吟一番,想了想對劉健說道。

“陛下~”

“根據最新的人口統計,我河南的人口數量還不到四百萬,遠不如南方的江西、浙江、福建這些省份。”

劉晉想了想非常鄭重的說道。

他的意思很明確了,我河南這裡怎麼可能人多地少,官府統計的人數比隨便一個南方省份都少。

“這怎麼可能~”

劉晉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反駁道。

來自後世的劉晉可是很清楚,河南自古以來都是人口大省,在後世僅僅一個河南省的人口就差不多有一億了。

至於江西和福建,加起來都還沒有河南的人口多。

僅僅只是看一看地形圖就可以知道,河南以平原爲主,福建和江西以山地丘陵爲主,這人口怎麼可能會比河南的人口更多。

“這是不會錯的,戶部這邊每年徵收稅賦都是按照人口來的,我們河南不到四百萬,江西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人口都有一千二百萬,至於福建也有七百萬,都遠超我河南。”

劉健聽到了劉晉的懷疑,也是連忙說道。

“陛下,諸公,這數據僅僅只是我們官方統計入冊的數據,並不能說明實際的人口數量。”

“河南基本上都是平原,耕地衆多,福建和江西都是山林,耕地稀少,這人口怎麼可能會比河南更多。”

“這其中必然有大量人口的隱瞞,大量的人口沒有統計入冊。”

劉晉想了想說道。

隱瞞人口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爲官府統計了人口,這意味着就要承擔相應的徭役,沒有統計在冊就不用去服徭役。

所以只要是可以,都會盡量不進入官府的統計。

後世的專家學者在估算某個朝代人口的數量的時候,往往都會在官府的數據上再多加一倍來計算,這樣才能夠估算出比較準確的人口數量。

而隱瞞人口方面,在北方的地區尤其嚴重。

後世的山東、河南、河北可都是派遣靠前的人口大省,在這個時代,官府統計的人口數量卻是遠少於南方。

很重要的原因是北方這邊的環境惡劣,每年需要服徭役的時間都比較久,加之地少人多,很多人活不下去都會成爲大戶人家的奴僕。

這一部分隱形的人口數量非常的龐大,劉晉甚至於都懷疑,在官府統計的數量上多好幾倍纔算比較合理。

南方這邊就不一樣了,南方這邊自然條件好,一向又遠離戰火,這徭役很輕,再加上地廣人稀,隱瞞人口的情況自然就更少。

“百姓隱瞞人口是常有的事情,不分南北,都有人口的隱瞞。”

劉健一聽,頓時就微微搖頭說道。

“北方地區徭役繁重,人口隱瞞比南方地區嚴重多了,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可是福建的人口都有七百萬,這河南怎麼可能僅僅只有不到四百萬?”

“更何況,河南的面積還要比福建更大,這人口竟然還要少近三百萬,誰會相信?”

跟我用數據來說話,劉晉自然是最喜歡的。

河南和福建相比,面積更大,可耕地更多,可是這人口竟然比福建少三百萬,說出去都沒人信。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和衆大臣也是紛紛點頭,看地圖就能夠看出來。

福建都是山林,河南是平原,面積要比福建大,這人口怎麼可能才怎麼點?

“這~”

劉健頓時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以前沒去對比一番,現在仔細的一對比,頓時就知道北方地區省份隱瞞人口的數量是何等的龐大了。

“有意思~”

弘治皇帝頓時也是露出了濃濃的興趣。

古代的人口統計遠不如後世精確,甚至於可以說是非常的不準確,大量的人口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隱瞞下來以達到免除徭役、稅賦的目的。

畢竟古代這人口上報是沒有什麼好處,反而壞處多多,人頭稅、徭役等等都是按照人口冊來徵收,能夠不統計的就儘量不統計,能夠隱瞞的就儘量隱瞞。

按照後世的人口數量來計算,這河南省的人口差不多是福建省人口的兩倍多才比較合理,現在竟然差不多隻有福建的一般,這隱瞞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

“從陝西、河南、山西三省遷移出五百萬人,雖然規模比較浩大,但我們也不是要一天、兩天就遷移出來的。”

“整個移民計劃我們大致可以分成五年或者十年來執行,每年遷移出一百萬人到遼東去,對於朝廷來說壓力也更小。”

“並且我們也是可以逐漸的摸索出一個比較成熟的人口遷移策略出來,對於不完善的地方,不斷的進行改善。”

“如此以來,老百姓遷移到遼東地區也能夠儘快的適應遼東地區的環境,並且在這裡安居樂業,進而將遼東地區變成我炎黃子孫的樂土。”

劉晉想了想又說道。

他知道朝中諸公在擔心什麼,一下子遷移出百萬人口到遼東去,這可是一個無比艱鉅的任務,單單是這遙遠的路途就足以讓無數人望而卻步。

更何況到了遼東這裡之後,房子、糧食、農具這些最基本的東西肯定是要準備的,這些也肯定是要朝廷來出錢、出力的。

這幾年,朝廷雖然財政更寬裕了不少,但要拿出大筆的銀子出來辦這個事情,到時候肯定立刻會捉襟見肘了。

另外自古以來強制移民都不會有什麼好名聲,畢竟鄉土的觀念實在是太強了,故土難離的思想觀念也是根深蒂固。

可是這事情又必須要去做,河南、陝西、山西這些地方,作爲傳統的中原大地,它承受了華夏文明幾千年的歷史之重。

環境已經相當的差,也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邊緣。

這裡的人口不大量的遷移出去,即便是有玉米、有紅薯這樣的高產耐旱作物,這人口膨脹起來之後,最終的結果還是一樣的。

世界上好地方太多了,現在正是搶佔殖民地的好時機,不努力的出去搶佔,肯定要後悔莫及的。

聽到劉晉的話,衆人紛紛點頭,剛剛有點偏題,回到開發遼東的問題上,是必須要遷移人口去遼東的。

劉晉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也是比較獲得大家的認可。

就好像是以天津爲試點的開海一樣,現在確實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所以在南方這邊,經過了朝中諸公的商議,決定將南京、淞滬、廣州三個地方也解開海禁,允許在這三地出海經商。

還有軍制改制上面,劉晉也是提出了試點,效果也是相當不錯,先期訓練出來的新軍讓弘治皇帝非常的滿意,戰力強悍,也是腳踢倭國、拳打草原瓦剌,現在也是打贏了女真韃子。

這種方法即便是在劉健、李東陽他們看來也是非常的老成,先小規模試一試看看效果,有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進,不行就算了,如果效果不錯再慢慢的逐步推廣。

在涉及到國家大事上面,採用這樣的方法,可謂是非常合適的。

“陛下,臣以爲此法大善。”

“先從河南、陝西、山西三地,每一省各抽出10萬人遷移到遼東,先看看移民的效果,不斷完善移民政策,積攢經驗之後,再來慢慢的諸部大規模的推廣。”

“不單單是遼東,目前我大明在琉球、南洋地區也是獲得了諸多新的領土,未來還要在黃金洲、澳洲等地開展殖民地。”

“臣以爲,可以先將遼東地區當作試點,爲日後我大明殖民全球積累寶貴的經驗。”

英國公張懋站出來表示支持。

對於這種利國利民的事情,他一向都是支持的。

當然最主要的是他和劉晉的利益是一致的。

這樣纔可以刺激華夏子孫對外移民和擴張的積極性和慾望,沒有對外擴張的慾望和積極性,劉晉縱然是累死了,到時候也極有可能是白忙的。

歐洲人能夠殖民全球,這跟他們擁有強烈的擴張慾望是脫不開關係的,對於財富的渴望,這就是他們一開始全球擴張的初始動力。

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129章,留聲機賣脫銷了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820章,電氣時代似乎很快了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34章,黃金洲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383章,一個不留第92章,望遠鏡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318章,長蘆鹽場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01章,萌芽第292章,傻鹿第358章,取銀子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428章,天子震怒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8章,雪鹽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29章,逛京城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32章,地理第169章,董小山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2007章,丁憂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1761章,厚照城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1228章,商討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2211章,電影的巨大作用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
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129章,留聲機賣脫銷了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820章,電氣時代似乎很快了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34章,黃金洲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383章,一個不留第92章,望遠鏡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318章,長蘆鹽場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01章,萌芽第292章,傻鹿第358章,取銀子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428章,天子震怒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8章,雪鹽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29章,逛京城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32章,地理第169章,董小山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2007章,丁憂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1761章,厚照城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1228章,商討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2211章,電影的巨大作用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