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

“……”

弘治皇帝一陣無語,儘管早就已經知道這個周經是奔着自己的內帑來的。

自從去年西山煤業開始賺錢以來,這周經都已經不是大明的戶部尚書了,他成了弘治皇帝內帑的耗子,三天兩頭藉着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摳弘治皇帝的錢。

西山煤業這邊確實是賺錢,這一點弘治皇帝自己很清楚,大家也都很清楚,可是賺錢歸賺錢,這周經天天盯着自己的內帑,這讓弘治皇帝非常的不爽。

當然更不爽的事情是羣臣除了盯着自己的內帑之外,還天天上書給弘治皇帝,要弘治皇帝勤儉節約、戒奢以儉,不斷讓弘治皇帝縮減自己的開支,將省出來的錢用來支持國庫。

皇帝也是人好嘛,弘治皇帝都已經很勤儉節約了,只有一個老婆,後宮的開支降到極點,這張皇后很多衣服都還是打着補丁,縫縫補補的穿着。

弘治皇帝既不修園子,也不喜歡鋪張浪費,一向已經非常的節儉了,這還天天被人叫着要節儉,然後省出來的錢就被他們以各種理由摳了去。

這周經就是摳內帑的頭號老鼠,別的本身沒有,這三天兩頭在弘治皇帝面前哭窮的本事就特別強,以至於弘治皇帝都想給這個周經取個外號,叫周扒皮,扒皮扒的還是自己這個皇帝的皮。

“周大人,話可不能這樣說,這千里眼能夠看到很遠的地方,用來軍事偵查是再好不過了,現在沒有什麼消息,也不過是國泰民安,海晏河清,也說明我大明威服四海。”

謝遷也站了出來說道,這千里眼的使用條例還是他制定的呢,現在周經竟然將這個千里眼說成是小兒玩具,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嘛,他自然是不能忍了。

“謝大人說的好,既然我大明國泰民安、海晏河清,那就更不需要將大量的銀子花在這軍事上面。”

“這2萬兩白銀去購買2000個千里眼,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如果能夠建功尚且無話可說,如今既沒有立下寸功,我大明威服四海,也根本就不需要將更多的銀子投放到軍事上面。”

劉健和謝遷接連替弘治皇帝說話,這周經依然不依不撓,一副今天你要是不把這2萬兩銀子給我,我就不罷休的氣勢。

當然從他的話中也可以知道,在明朝,文人掌控一切,在關係國家安危的軍事上面卻是不斷想法設法的削減開支,不斷打壓武將勳貴,他這個戶部尚書逮着機會就想辦法減少軍費開支。

這也是明朝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從土木堡之變後,文官徹底掌握了朝廷的話語權,掌握了兵權。

爲了進一步打壓武將和勳貴勢力,這些文官們可謂是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削減軍費開支都不過是最常規的手段罷了。

以前明朝軍隊的兵權是歸屬皇帝,這軍費開支也是皇帝說了算,所以各個方面都有保證,從武器製造到軍隊的方方面面等等都有保證,在土木堡之變之前,明朝的軍隊戰鬥力非常強大。

時不時都還可以去草原上面逛一逛,將韃靼和瓦剌殺的北逃千里,俯首稱臣,可是在土木堡之變後,局勢就立刻反過來了。

儘管于禁在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守住了京城,護住了大明的江山,但是這兵權也徹底被文人掌控,後面的皇帝都沒有將兵權全部收歸到自己的手中。

文人掌權,打壓武將勳貴,削減軍費開支,沒有足夠的經費,這打造出來的武器越來越差,以前仗以橫行天下的神機營火炮、火銃炸膛太過厲害,以至於士兵們寧可拿着刀和敵人拼命也不願意使用火炮和火銃。

再加上當兵的待遇越來越差,特別是弘治朝改‘開糧納中’爲‘開銀納中’,鹽商只需要向朝廷繳納銀子就可以獲得鹽引,不再需要運輸糧食到邊鎮才能獲得鹽引之後。

整個明朝的邊鎮系統就開始徹底的崩壞,邊鎮軍隊很多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了,商屯荒廢,邊鎮軍需緊張,無法得到保證,在明朝後期,直接讓明朝陷入了更加可怕的財政危機。

當然,現在這種危機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周經這些文臣依然還在不斷的想方設法縮減軍費開支,構造他們夢想中的以德治國,以孝治國的儒家理念。

“這2萬兩銀子就從內…”

弘治皇帝看了看周經,再看看其他幾個大臣,心裡面無奈的嘆口氣,當皇帝當到他這個份上,也不知道是成功還是失敗。

不過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有一個小黃門急匆匆的拿着一個奏章走了過來說道:“陛下,邊鎮大捷,邊鎮大捷~”

衆人一聽,頓時一個個就來精神,弘治皇帝也是趕緊改口說道:“念~”

“臣李介啓奏陛下,近日小王子集結二十萬鐵騎南下扣邊,兵分兩路,一路佯攻大同,連營二十里,烽火漫天,然則都是虛假之勢,幸賴我朝有神器千里眼,識破小王子之計謀,臣派出衆多夜不收、斥候進行大範圍偵查,依靠神器千里眼終於發現小王子主攻方向爲太原。”

“隨將計就計,引敵深入,設下埋伏,重創小王子,殺敵數萬……”

這是一封來自邊鎮的捷報奏章,隨着小黃門將李介的奏章唸了出來,在場的衆人一個個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同時一個個也是虛驚一場。

小王子可是草原上的霸主,一向足智多謀,用兵如神,在去年也就是弘治十年五月的時候也是扣邊大同,連營幾十裡,京師都震動了。

沒想到這一次扣邊,不僅僅無功而返,而且還損兵折將,鎩羽而歸,一場無形之中的危機也是被化解掉。

不然這小王子一旦打開缺口進入到大明腹地的話,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要損失多少的財物,要知道現在是最難熬的寒冬,小王子南下扣邊也肯定是爲了掠奪物資用來過冬。

“太好了~”

弘治皇帝整個人都忍不住高興的拍手,整個冬天,弘治皇帝都在爲這個事情煩惱,時刻都在擔心着邊鎮的事情,現在總算是先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這小王子被重創,這個冬天總算是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弘治皇帝整個人重重的鬆口氣,這天氣越冷,他就越擔心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事情,以往每年都要聽到很多的壞消息。

什麼某某地方被攻破,賊寇劫掠了多少的人口,有多少、多少人被屠殺等等,今年竟然首先聽到了好消息,實在是讓弘治皇帝高興壞了。

“這個李介很不錯,去年穩住宣府,現在又立下大功,必須要重重有賞~”

“陛下,這李介確實是該賞,不過剛剛李介的奏章當中也是多次提到了千里眼,直言正是因爲有千里眼才能夠識破小王子的計謀並且找到小王子真正的主力所在,最終將計就計設下埋伏才能夠重創小王子。”

“可見這千里眼同樣也是功不可沒,在軍事上的作用非常巨大。”

謝遷看着周經,非常大聲的說道。

他話裡面的意思很清楚,同時說這個話的時候也是一直看着周經,彷彿是在對周經說,這錢花的值不值?

這千里眼到底是不是小兒玩具?

至於周經,此時已經完全沒有了剛剛的囂張氣焰,低着頭,沉默不語,老臉紅紅的,彷彿是被人給扇了好幾巴掌一般,整個人的腦海中都還嗡嗡作響。

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568章,暴跌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297章,沒有缺口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537章,羊毛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91章,水泥馬路第1002章,影響第978章,去西班牙過新年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1734章,汽車熱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503章,興王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775章,獻寶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802章,發兵西域第638章,商議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2007章,丁憂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75章,最終目的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884章,回京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593章,農部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396章,敗家子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956章,滅佛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768章,大搞基建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82章,好巧啊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
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568章,暴跌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297章,沒有缺口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537章,羊毛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91章,水泥馬路第1002章,影響第978章,去西班牙過新年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1734章,汽車熱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503章,興王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775章,獻寶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802章,發兵西域第638章,商議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2007章,丁憂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75章,最終目的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884章,回京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593章,農部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396章,敗家子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956章,滅佛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768章,大搞基建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82章,好巧啊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