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

“陛下~”

劉晉站了出來,有人反對自己提出來的政策,自己自然是要鮮明的表明自己的態度。

看到劉晉站出來,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又聚向劉晉,等待着他的下文。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示意劉晉說下去。

“臣之所以提出這個政策,一方面是爲了我大明天子和滿朝大臣們的身體着想。”

“天子的龍體乃是關係我大明江山社稷的根本,滿朝文武大臣們的身體同樣也是關係着我大明的國家大事。”

“早朝制度雖是祖制,太祖皇帝也是爲了勉勵君王和朝臣要時刻牢記自己肩膀上的責任,時刻關心着國家大事。”

“但時移勢遷,時代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現如今我大明國土廣袤、人口衆多、經濟繁榮,比起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要更加的強大。”

“自然而然各種各樣的政策也是要隨着我大明的發展而不斷的進行調整和變化,以前的軍戶制度導致我大明軍力低下,外地肆虐,但軍制改革,實行義務兵役制度之後,我大明軍力強盛,橫掃四方,所以纔有了現在的廣袤國土。”

“以前的時候,我大明國庫空虛,一年的稅銀還不到三百萬兩,可是現在,經過了稅務改制,我大明一年的稅銀超過一億兩,國庫充盈,就有錢做一些能夠惠及民生的工程,修橋鋪路,建學校,給官員們提高薪酬。”

劉晉想了想也是緩緩的開口。

首先要說的自然是這個祖制的問題。

陳錦將一個大帽子扣到了弘治皇帝的頭上,自己自然是要想辦法將這個帽子給弄掉,否則實行新的政策就是不孝,那弘治皇帝根本就沒有辦法實行下去。

“臣以爲,歷代先皇制定各種各樣的政策和制度,其目的是爲了大明的繁榮和長治久安,但當一項制度已經不適應時代的時候,就應該進行改制,使之適應大明新的時代,以實行大明的繁榮昌盛,實現大明江山的千秋萬代。”

“從本質上來說,這並不是違背祖制,悄悄相反,這是在遵循祖制,因爲歷代先皇都希望大明能夠千秋萬代,能夠長久的繁榮昌盛。”

“如果一味的只是死板的嚴格恪守祖先所制定下的條條框框,反而讓大明變的動盪不安,變的衰弱下來,這纔是違背祖訓,違背了歷代先皇們的本意。”

“我們在制定朝廷的大政方針之時,出發點應該是從大明江山的千秋萬代,從大明的繁榮昌盛,而不是被條條框框所限制。”

“這纔是真正的遵循祖訓,纔是遵循歷代先皇的旨意,是真正的大孝大順。”

“只有大明變的更加繁榮昌盛,變的更加強大,天子和朝臣們才能夠對待起歷代先皇給予的厚望。”

“如果只是一味的跟着祖先制定的條條框框去走,因爲無法適應新的時代,反而讓大明變的動盪不安,讓百姓苦不堪言的話,這纔是真正的不孝!”

劉晉的話鏗鏘有力,從本質上辯證了對方提出的祖制問題。

弘治皇帝和羣臣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直點頭。

歷代先皇自然是希望大明能夠千秋萬代,希望大明能夠繁榮昌盛,制定諸多的政策,自然也是爲了這一點。

如果因爲他們制定的政策到了後面,逐漸不適應大明的時代,導致大明出現種種問題的話,這肯定不是歷代先皇所希望的。

在這一點上面,劉晉的觀點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說得好!”

弘治皇帝忍不住大加讚賞道。

他要的就是劉晉這些話。

說實話,他以前的時候就很想改變大明的一些政策,但時常就被人用祖制給懟了回去,可是偏偏弘治皇帝又找不到什麼好的理由去說服對方。

現在一下子就有了,給自己的改制有了充足的理由,改一改祖先的制度,這並不是不孝,反而是大孝順,因爲都是爲了大明千秋萬代,爲了大明的繁榮昌盛。

“懶惰還有理了?”

陳錦看了看劉晉,顯得非常生氣的說道。

儘管劉晉是吏部尚書,陳錦也僅僅只是五品小官,但是絲毫不怕劉晉,迴應的時候還理直氣壯。

“這並非是懶惰,而是我了大明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的身體健康。”

“陛下勤於政務,每天批閱奏疏都要批閱到子時,還沒有睡多久,很快又要上早朝,這一天兩天好一點,長年累月之下,陛下的龍體怎麼能夠受得了?”

“適當的推遲下早朝的時間,那也是爲了讓陛下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休息,陛下的龍體關係大明的江山社稷,自然是最重要的。”

“朝中諸公每天爲了上早朝,半夜三更都要起牀趕早朝,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很多大臣都因此患上了疾病,身體堪憂,這難道不會影響處理國家大事?”

“陛下和朝中諸公雖然上早朝辛苦了一些,但畢竟還是有時間來休息一二的,可是對於我大明萬萬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可就未必有時間休息了。”

“像京津地區的很多工廠,工人只要進了工廠,一天可能需要工作七八個時辰,每天除了睡覺和吃飯,幾乎都是在上班。”

“並且還要持續一整年的時間,一年到尾,除了過年的時間有幾天假期之外,其它時候都在工廠裡面勞作。”

“我制定的這個制度,不僅僅是爲了天子和大臣們的身體着想,同樣也是爲了我大明的萬萬黎民百姓,定期的休沐,也是爲了推廣到整個大明,讓一天到晚在工廠裡面勞作的人能夠得到休息。”

“這一切其實都是爲了我大明的千秋萬代,爲了我大明的繁榮昌盛,爲了我大明的每一個人!”

“勤勞是美德,但過度的勞作,會嚴重的影響身心健康,反而不利於大明。”

劉晉也是義正言辭的進行反駁。

這些吃飽了撐着沒事做的御史言官,他們就是吃的太飽了,根本不懂大明老百姓的辛苦,口口聲聲,勤勞是美德。

可是自古以來,致富都不是靠勤勞,勤勞並不能致富,只能夠說有口飯吃,想要富裕,靠勤勞是不行的。

“嗯~”

“劉公所言有理~”

“說的好啊~”

其他的大臣們一聽,頓時也是紛紛跟着點頭。

這隨着劉晉進行吏治改革,大家的工作壓力和負擔就越來越重,遠不如以前輕鬆簡單了,更何況還要上早朝,還沒有什麼休息日。

大家都希望能夠改一改這個制度,推遲下上早朝的時間,偶爾能夠有個可以休息的日子,這樣的制度有什麼不好?

你陳錦非得要站出來當攪屎棍?

“詭辯~”

“明明是爲了自己偷懶,還偏偏要弄的冠冕堂皇。”

“天子和朝臣乃是天下表率,利用給天下人做表率,天子和朝臣如果都變的懶惰了,這天下人自然是會紛紛效仿,到時候都會變的懶惰起來。”

陳錦指着劉晉,非常生氣的說道。

“陛下,諸公~”

“陳大人口口聲聲要給天下人做表率,但是我覺得他可能還沒有體會過民間疾苦,不知道老百姓生活的艱辛。”

“臣建議陳大人應該先去工廠裡面工作一段時間,體會下工廠裡面的環境,體驗下民間疾苦,我想到時候,他應該會明白老百姓的艱辛了。”

劉晉看都不看他一眼,想了想對着弘治皇帝說道。

你不是說你很勤奮嗎?

那好啊,乾脆你去工廠裡面做一做,感受下工廠裡面的環境,體驗下工人們一天到位,一年到尾都在工廠裡面勞作七八個時辰的感覺。

到時候看看你還能不能像現在這樣說什麼勤奮之類的話了。

“這個建議不錯,臣覺得是應該讓陳大人去體驗下民間疾苦!”

劉健站出來表示了支持。

這個陳錦,實在是不識相,既然如此,那就別怪大家不客氣了。

明明是爲了大家好的事情,你非要攪黃,那就要讓你受受苦。

“臣也覺得這個建議不錯。”

“臣贊同!”

“是應該讓陳大人體驗下民間疾苦,否則就只知道在朝堂之上空談誤國。”

其他的大臣也是跟着紛紛站出來表態。

這個陳錦,他因爲此事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幾乎是跟整個朝堂上下的人作對,根本沒有人會站出來支持他,反而人人都對他非常的厭惡。

“哈哈~”

“既然大家都覺得陳大人沒有體驗過民間疾苦,覺得陳大人應該要去工廠裡面待一待。”

“那這樣吧,陳大人就先去京城的工廠裡面先待個一兩年的時間,體驗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品嚐下民間疾苦。”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笑了,也是直接下旨了。

“陛下~”

“臣乃堂堂朝廷大臣,豈能進工廠勞作?”

陳錦一聽,頓時就急了,他自己的家族就有工廠,太清楚工廠裡面的環境了,連忙站出來說道。

“有什麼不行的,是自己說的,要給天下人做表率的。”

“來人啊,安排陳大人進工廠裡面好好的給天下人做表率,期間不得回府,所有一切都必須嚴格和其他工人一樣。”

“退朝!”

弘治皇帝看了看他一眼,冷冷的說道。

第395章,大明早報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007章,丁憂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480章,下場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1381章,兩腳車?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1245章,分贓大會第160章,拖網捕魚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845章,退股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431章,人頭滾滾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2152章,電話第1332章,就有了?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936章,世道好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426章,搞事情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1331章,小公舉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1005章,虔誠的信徒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495章,興師問罪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223章,天降祥瑞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盜團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249章,銷售宣傳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667章,封殺晉商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182章,世界形勢
第395章,大明早報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007章,丁憂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480章,下場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1381章,兩腳車?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1245章,分贓大會第160章,拖網捕魚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845章,退股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431章,人頭滾滾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2152章,電話第1332章,就有了?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936章,世道好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426章,搞事情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1331章,小公舉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1005章,虔誠的信徒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495章,興師問罪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223章,天降祥瑞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盜團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249章,銷售宣傳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667章,封殺晉商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182章,世界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