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

西域,朱厚照一邊忙着泡妞,一邊也是不忘了考察西域各地的情況。

各個部族之間相處的如何?

是否有大族欺負小族,漢民欺負其它部族,又或者是被其它部族欺負的情況,另外就是西域這邊的官府是否有公正辦事,有無偏袒任何一方的事情出現。

“西域這邊,各部族相處到算是非常的融洽,這樣的部族政策是非常有效且需要繼續延續下去的。”

在西域多地考察,朱厚照最後也是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現在施行的部族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西域這邊部族非常多,大大小小的部族有上百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等都有着巨大的差異。

這樣的差異也是西域一直以來都動盪不安、殺戮不斷的根源。

西域本身來說,自然條件並不是很好,有水的地方纔會有生機,大部分地方都是廣袤的沙漠地區。

各部族彼此之間爭奪有水源的草原、綠洲,爭奪生存的空間,大族欺負小族,掠奪小族的事情在以前是非常常見。

誰狠誰有理,誰拳頭硬誰當老大。

但是現在,大明在這裡執行各部族平等的政策,同時也強調人人平等,不僅僅尊重各部族,更重要的是還尊重各部族的個體。

大明軍隊鎮守西域各地,對於那些馬匪、路匪、盜賊、惡霸、強橫的部族等等,進行嚴厲的打擊,掃蕩西域的魑魅魍魎,同時也是剪除西域各族的武力。

各族的貴族、首領都要遷移到京津地區去定居,脫離自身的部族,同時解除各部族原有武裝力量,打散各部族的人口,將大量的人口遷移到原先哈克斯汗國疆域基礎設立起來的中亞省。

接着就是依法治國,委派各地的流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處理各部族之間的事務,依據就是大明的律法,不偏袒任何一方,這樣才能夠豎立起大明官府的威信。

最後就是大力的推行漢家文化,在各部族聚集的地方開辦設立新式學校,要求各部族的小孩都要上學,接受漢家文化的教育和薰陶。

儘管統治西域的時間還並不是很久,但是這一套有效的政策之下,西域各部族之間和睦相處,平等友善,部族之間的矛盾大大減少。

並且因爲有着越來越多的共同語言和文字,各部族之間的融合加快,部族之間的通婚越來越多,再加上大明帝國一直以來對西域的重視,投資修建鐵路過來,也加快了西域的發展,促進了西域經濟的發展。

這些都讓西域各部族的生活水平和以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人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自然也就不會生事、鬧事。

放牧的繼續放牧,種地的繼續種地,做生意的去做生意,百業興隆,百族繁榮昌盛,這也讓大明在這裡的統治迅速的穩固下來。

親自在西域各地走了走的朱厚照,他是親眼見過了各部族之間和睦相處的一幕,故而他覺得現在的政策很不錯的,必須要堅持下去。

在以前,大明對待少數部族的政策很不行。

一方面是沒有剪除這些少數部族的軍事力量,比如以前又不少歸附大明的草原部族,但是大明這邊只是冊封這些部族的首領爲王或者是封爲軍事將領。

讓他們繼續統領自己的部族,手中有軍隊,又有部族,還掌握着自己部族的經濟、政治大權。

在實力弱小的時候,他們願意歸附大明,爲大明守牧一方,確實是可以穩固邊境。

可是一旦大明衰弱了,他們強大了,他們自然而然又會成爲新的入侵大明的部族,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一次次的上演。

像以前的哈密衛、哈密王,還有遼東這邊女真,都是這樣的情況,姑息養患,等到他們強大起來了,又不斷的劫掠邊境。

一邊表面稱臣,一邊又不斷的騷擾邊境,不斷吸血壯大,最終成了大禍患。

還有西南的土司,其實也差不多,土司就是地方的小國王,有兵權、有經濟權,還世襲罔替,他們不造反都奇怪了。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始終沒有想辦法促進民族之間的融合,即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軍事力量,又和他們有什麼太大的往來,頂了天也就是搞個茶馬互市,能夠有什麼往來。

雖然表面上是你的臣子,臣服於你,但也不過是接着大明帝國來生存和發展,彼此依然是水與火,難以融合。

自然而然,長久之下,必然會出問題。

大明強的時候還聽你話,等你弱小了,或者是有比大明更強大的部族崛起了,立即就是風吹牆頭草,兩邊倒,或者乾脆反咬你一口,直接就成爲威脅大明的禍患了。

劉晉正是有鑑於這樣的歷史教訓,這才弄出了這一系列的少數部族政策出來。

大量的遷移漢民去西域、河中、中亞等地,建立移民小鎮,移民實邊,又緩解關內的人地矛盾,同時也是極大的促進了邊境地區的發展。

再加上這一系列的少數部族政策,促進民族的融合,鞏固邊疆,這樣一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西域這邊非常的安定,很少有什麼事情發生。

縱然是有野心勃勃的人,他也沒有任何辦法鬧起事情來。

一來是大明強有力的統治,二來是失去了軍事、政治、經濟上的支持,最後是自己部族的人都在過自己的小日子,誰跟你來造反?

當年大明天軍掃蕩西域各部族的時候,殺的西域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場景至今都讓無數人膽寒。

沒有大明天軍當年強硬的殺戮,殺的西域各族臣服,西域是很難安定的,縱然是政策再好,估計着西域各族也不會接受的,畢竟那些各部族的首領、貴族可不會答應的。

但不答應也要答應,所有不答應有野心的都已經墳上三尺高的青草了,大明在這裡有十萬大軍鎮守,再加上各地官府大量的退役軍人組成的捕快、衙役、差役等等。

你還想怎麼樣?

是老老實實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呢,還是說準備着人頭搬家,又或者是惹得天軍屠戮一族?

聰明人都知道該如何去做。

朱厚照看着伊犁城內繁華的一幕,來自西域各地的人,穿着不同的民族服飾,有着不同的長相,帶來了不同的貨物。

彼此都在用大明話交流,使用大明的銅錢、銀幣、銀票進行交易,互相和睦共處,再看看伊犁城的街道上的商店。

有漢人開設的大商行、商店,也有各部族人開設的小商店、小商行,裡面販賣着各種各樣的貨物,不僅僅是西域本地的特產,而且還要來自全球各地的特產。

生活富足,商路暢通,各部族和睦共處,這纔是西域該有的樣子。

朱厚照還是記得自己大明太子的身份,玩歸玩,玩的同時也要考察下西域這邊的情況,總結下西域這邊的部族政策,進行反思,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是否要繼續堅持下去。

“今天要去天山北麓這邊看看這邊的種植園~”

朱厚照騎上自己的汗血寶馬出了伊犁城,又準備去天山北麓這邊考察。

不單單是西域各部族相處的情況,朱厚照也是同樣關心西域這邊的經濟。

朱厚照已經走訪了西域各地,現在西域的經濟和以前相比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的時候,各部族之間的經濟主要是按部族來進行區分,遊牧部族自然是以放牧爲主,放牧牛羊和馬匹,往往實力強大,弓馬嫺熟,是大族,像蒙古人、哈薩克人,當然也有契丹人、烏孫人這樣的小族。

還有定居綠洲的,主要是以耕種爲生,像畏兀爾人、回回人之類的,主要是聚集在各綠洲以種植小麥爲生。

可是現在,西域各部族的經濟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還是因爲大明強大的經濟介入。

像遊牧部族,以前是在各地遊牧,不斷的遷移,以放牧牛羊爲主,但是現在,因爲大明帝國對馬匹和羊毛的巨大需求。

有很多貴族在西域各地有大量龐大的牧場,他們僱傭草原人爲他們放牧牛羊和馬匹,建立起養殖場,有的專門飼養產羊毛的綿羊,這種綿羊還是從歐洲這邊引進來的品種。

還有的則是專門飼養奶牛產奶,因爲大明關內這邊,特別是京津地區這邊,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喝牛奶、吃奶酪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利益驅使下,讓很多牧場都開始養奶牛。

同樣的,這些奶牛品種都是在全球各地遴選優質的品種來進行的,並且還專門用的是歐洲的奴隸來製作奶酪。

現在西域這邊有的牧場製作出來的奶酪已經非常的有名氣,無論哪方面都不會比歐洲這邊的奶酪差。

還有的牧場則是專門飼養馬匹,同時對馬匹的品種進行不斷的培育,收集世界各地的優良馬種進行培育,培育出來的馬匹質量非常好,非常的暢銷。

這些專業性的牧場和養殖場都對遊牧部族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爲了賺錢,這些草原部族也是開始學習漢人的養殖方式,專門飼養一種有價值的牲畜,並且還逐漸的定居下來,圈地建牧場、養殖場進行養殖。

至於定居綠洲的這些部族,他們同樣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爲大明的糧食產品非常高,糧食價格非常便宜。

這些定居在綠洲以種植小麥爲生的各部族,他們的日子相對就難過多了,糧食賣不出什麼價錢來,種地不賺錢,只能夠吃飽飯。

不過人窮思變,既然種糧食不賺錢,那就種的別的。

西域這邊的自然條件是非常不錯的,很適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或者是水果之類的。

像吐魯番這裡,本身就有種植葡萄的傳統,現在更是發揚光大,大量的種植葡萄,然後釀酒和製成葡萄乾,效益也是很不錯的。

還有天山南路這邊,大量的種植紅棗,每到紅棗成熟的時候,漫山遍野的果樹,一款款的紅棗,既然可以新鮮的直接上火車運往京津地區銷售,也可以曬乾了到了冬天的時候再賣,效益也是很不錯。

此外還有種哈密瓜、種香梨的,栽種枸杞的,都是獲得了不錯的效益。

當然最多的還是種棉花的,現在大明的紡織業非常的發達,西域這邊有大量的棉花種植地,不僅僅有漢人的棉花種植園,各部族也是大量的種植棉花。

在這些地方官府的推動下,往往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片區,整個一片區的地方都是以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爲主。

依託新修建好的鐵路,所有的特產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運往關內,爲這裡的人帶來源源不斷的銀子。

除了原有的特產經濟作爲,在不斷的擴張規模和集中種植之外,西域這邊也是和大明其它地方一樣,都在大量的引種世界各地有價值的經濟作物。

像來自歐洲的櫻桃,因爲其極佳的味道,在京津地區非常的受歡迎,價格非常高,故而在大明的山東有人專門從歐洲這邊引種回來,獲得了很不錯的效益。

這傳到西域之後,也有人專門在天山北麓這邊大規模的種植櫻桃,此外還有蘋果也有大面積的種植,形成一個大面積的種植區域。

這就是現在西域的區域性經濟,伴隨着逐漸的融入到大明龐大的經濟體系之中,各部族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深入了方方面面,連大家養什麼、種什麼,那都是要根據市場行情來走的,而不是再像以前那樣僅僅只是爲了生存下去,非常簡單、粗暴的原始經濟模式。

“哈密的哈密瓜、吐魯番的葡萄、天山南路的棉花和紅棗,天山北路的蘋果和櫻桃~”

“這西域的經濟是越來越離不開我們大明瞭,這樣緊密的聯繫,纔是最牢固的統治,縱然是想要脫離也已經不可能,因爲一旦脫離,他們的日子根本就沒有辦法過下去。”

朱厚照仔細的總結着,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最關鍵的地方。

PS:今天開車去一個深山老林之中,道路非常的陡峭、非常的崎嶇,裡面根本就已經沒有多少戶人居住了,但是卻全部修了水泥馬路,通了電,甚至於還有網路,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一聲,國家這些年確實是爲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爲了給幾戶人通路、通網,投資都不知道多大,根本就是虧本的買賣~嗯還有今天就一章了~

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284章,鄉試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04章,換了個人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747章,奴隸市場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608章,明朝的財政問題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775章,獻寶第948章,時過境遷第731章,教化他們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15章,唐老虎的靠山第815章,各懷鬼胎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855章,黃金洲過年第112章,有話要說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2069章,青黴素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1125章,商議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857章,編戶爲伍第295章,再次啓程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639章,囂張抗稅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1503章,興王第1001章,衝突第248章,海魚行第961章,當場貶職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331章,小公舉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780章,聖人之心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169章,招工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657章,不夠賣啊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406章,風靡的足球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956章,滅佛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
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284章,鄉試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04章,換了個人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747章,奴隸市場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608章,明朝的財政問題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775章,獻寶第948章,時過境遷第731章,教化他們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15章,唐老虎的靠山第815章,各懷鬼胎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855章,黃金洲過年第112章,有話要說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2069章,青黴素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1125章,商議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857章,編戶爲伍第295章,再次啓程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639章,囂張抗稅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1503章,興王第1001章,衝突第248章,海魚行第961章,當場貶職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331章,小公舉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780章,聖人之心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169章,招工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657章,不夠賣啊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406章,風靡的足球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956章,滅佛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