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

黑土省大豐鎮,李大的家中,李木匠早早的就起來了。

這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無論到那裡都是如此,早睡早起,身爲山裡人最重要的自然史勤奮,早點起來幹活也是已經成了幾十年的習慣了。

“這外面的人就是會享受啊,連上個廁所都如此的舒服。”

李木匠早上習慣性的上個茅房,起初剛來的時候還有些不習慣,但很快也覺得確實是非常的便捷。

上完之後,水一衝,乾乾淨淨又不會醜,比起大山裡面好多了。

在這裡生活,連水都不用去挑,直接就有自來水,水龍頭一開,水就嘩啦啦的來了,也就是聽說這用水也要交錢的時候,李木匠覺得太貴了。

每個月用水都要交100多文錢,實在是太貴了,方便是方便,但要錢就不一樣了。

來到外面,李木匠也是悠閒的在小鎮上閒逛起來。

不同於自己老家上坪村,小鎮雖然說是小鎮,但人口規模可是超過萬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大量小孩的誕生,人口總數其實已經有幾萬人了。

伴隨着新一天的開始,小鎮也是開始熱鬧起來,賣報紙,賣早點,早茶的更是早早的就已經開始忙碌起來,生意也是非常的不錯。

“自己家裡面吃不好嗎?”

“非要花那個冤枉錢,一個包子要三文錢,太貴了,還有喝什麼早茶,一壺茶要幾十文錢,再來點早點什麼的,一兩百文錢就沒了,這要是一家人都出去吃的話,那就花銷就更大了。”

李木匠看着早茶店,早點店的生意非常的好,也是忍不住直搖頭。

這外面的人可真不會過日子,哪有這樣生活的,家裡面又不是沒有吃的,非要到外面來吃東西,老貴了。

要是換成自己的話,李木匠可捨不得這樣花錢,然而在這裡,確實習以爲常的事情了,早上的時候,自己做早飯的人只有少數一些,大部分的人竟然都喜歡到茶樓,早餐店裡面去解決早餐。

店裡面做的味道更好,花樣也更多,關鍵是不需要自己去做,可以多睡一會,吃完之後付錢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簡單省事。

這要是在家裡面自己做的話,那就麻煩多了,而且很多時候,自己也不會做那麼多的花樣,還不如花點錢呢。

“這金髮碧眼的人還真不少呢,一個個難看死了。”

街上逛着,也是看到了很多金髮碧眼的女人早早的起來忙碌,也能夠看到很多的混血小孩子,李木匠又是忍不住的點評了一番。

在大明人看來,這些歐洲人是真的長的不好看,尤其是這眼睛太過深邃,還不是黑色的,這就不符合大明人的審美觀了,另外頭髮的顏色也是一個原因。

這大豐鎮位於黑土省,這裡本身就地處歐洲,強大的大明帝國就如同一個黑洞一般,源源不斷的吸納着全球的財富,商品和人。

大量的歐洲女人被當作奴隸繁忙到了這裡,成爲了千家萬戶的小妾,丫鬟,僕人之類的,這大豐鎮這裡,這種現象較爲普遍,很多人基本上都會買幾個歐洲女人來到小妾,隨帶着幫家裡面幹活。

對於這裡的移民來說,買幾個女人其實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首先來說可以傳宗接代,開枝散葉,雖然是奴隸生的,但也是大明人,也一樣的養着,教育着,長大了也是以大明人爲榮的。

其次就是可以增加家裡面的勞動力,這裡家家戶戶至少都是幾千畝田地,儘管有機械化的耕種,收割,可以極大的減輕勞動強度。

但是也依然需要更多的勞動力纔可以過的更輕鬆,尤其是對於李大家這種還有養殖場,牧場的家庭來說,那就更需要勞動力了。

買幾個女人回來,可以幫忙做很多的事情,大大的減輕勞動壓力。

況且對於這裡的移民來說,這些女奴的價格也不算多貴,有個幾十兩銀子就可以買到一個,而一個奴隸可以做很多事情,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賺到這些銀子回來,剩下的都是賺的。

至於說消耗糧食什麼的,那根本就是小事了,這裡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了,便宜的要死,隨便吃,隨便造都可以。

自然而然的,買奴隸也就成了風氣,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上幾個女奴,也就是少數一些家庭沒有買奴隸。

很多女人也都支持自己的丈夫去買一些女奴回家,一方面是顯示自己家有實力,可以買得起不少的女奴。

另外一個方面買了女奴回來,自己也是可以更輕鬆很多,當起地主婆的生活了,指使,安排這些女奴在家裡面忙活,至於自己就可以更加輕鬆的閒下來。

至於說和自己爭男人的事情,這更不是什麼事了,男人嘛,三妻四妾很正常,家裡面吃飽了纔不會去外面偷腥。

這也的風氣也是讓黑土省這邊的移民小鎮奴隸和混血兒的數量都非常多,幾乎是隨處可見。

能夠看到大爺一般的大明人慢慢悠悠的出門到早茶店裡面舒舒服服的享受早茶,看看報紙,聽聽讀報先生講一講天下的大事和趣聞。

又或者是和三五好友天南海北的聊着天,吹牛什麼的;至於家裡面,家裡面的婆娘則是帶着奴隸小妾什麼的在開始了一天新的忙碌了。

“這日子舒服是真舒服啊!”

李木匠也是不由的感嘆起來,太會過日子了,這舒舒服服的,貌似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就跟大爺一樣。

逛了一圈,李木匠也是回到家中,婆娘帶着兒媳婦已經起來在爲大家準備早餐了,李大一直都沒有買女奴當小妾,家裡面的事情一直以來也都是夫妻兩個自己的在做。

現在李木匠夫妻兩個來了,這做飯的事情也是落到了李木匠的婆娘身上,不過兒媳婦魯氏非常的孝順,從來都不會讓自己婆婆一個人忙。

щщщ◆t tkan◆¢○

“我要吃包子,我要吃餃子,我要吃混沌~”

然而家裡面的早餐顯然是無法讓李木匠的孫子,孫女滿意,幾個小傢伙嚷嚷着要去外面去。

自從爺爺奶奶來了之後,家裡面的早餐就只有鹹菜配粥了,越吃越難吃。

“好,好,走,爺爺帶你們去吃。”

對於自己孫子,孫女的要求,李木匠自然是無不答應,雖然覺得貴,但只要他們要走,自然還是要帶着出去的。

吃過了早飯之後,李木匠坐上了李大開的三輪摩托車往自家的田地,養殖場這裡去了。

雖然是爺爺輩了,但李木匠可不想光坐着吃,依然還是可以發光發熱,繼續的幹活。

“多好的菜啊,就這樣拿去餵豬,實在是可惜啊!”

“還有,這多好的地啊,竟然拿來種草,這要是在大山裡面,這樣的地可都要是掙破頭皮了!”

來到自己的田地,看着大面積的包菜地,李大將一株株的包菜砍掉,然後就直接丟到豬圈裡面去餵豬。

不遠處還有一大批長勢極好的牧草,這些全部都是種出來的草,用來喂牛羊的。

李木匠看看眼前的肥沃的黑土地,心裡面也是忍不住只感嘆。

以前在大山裡面的時候,總覺得全世界都應該是和大山裡面差不多,對於李大他們輸心裡面所描繪的外面的世界總是缺乏想象力。

這真正來到外面的時候,纔算是真正的感受了一番不一樣的世界。

土地開闊而平坦又非常的肥沃,關鍵是地廣人稀,土地可以隨便的種,大面積的土地用來種菜種草,即便是種糧食的,那也是非常粗放的種植,灑下種子,中間再撒一些牛羊豬糞什麼的。

然後就不管不顧了,就等着秋天的時候直接用收割機來收割,非常的簡單輕鬆,這種地啊根本就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輕輕鬆鬆,一個人就可以種一大片的廣袤土地。

李木匠覺得這樣肥沃的土地用來種菜種草非常的可惜,然而李大卻是在想着明年的時候要少種一些糧食,多種一些蔬菜和牧草了。

糧食不值錢啊,太多了,根本就吃不完,即便是大量的養殖牛羊豬雞鴨鵝什麼的,這糧食依然還有大量的剩餘,價格很便宜。

想要賺的更多,那就還是要靠養殖,豬牛羊雞鴨鵝這些好賣,價格也可以,只是賣糧食的話,真心就賺不到多少的錢了。

雖然是吐槽着浪費土地,但李木匠也是不得不承認,這外面的日子確實是過的舒舒服服,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

交通非常的方便和便捷,去其它的小鎮都可以乘坐長途汽車,小鎮之間的往來有固定的長途汽車可以乘坐。

地勢平坦開闊,根本就不是大山裡面的崎區山路所能夠相比的。

生活也是非常的方便,記住在一起的小鎮,什麼都很方便,小孩子還可以去上學讀書,即便是生病了,小鎮上面也是有醫館,看病極其的方便,遇到緊急的情況,還可以坐汽車去大城市裡面的醫院就醫。

“難怪這移民出來了都不想回大山了,這樣的生活誰願意回山裡面啊!”

李木匠感嘆起來,主上一段時間,李木匠對大山裡面的生活都沒有什麼留戀的了。

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2章,賣鹽第223章,天降祥瑞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383章,一個不留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869章,標準化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50章,持續火爆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358章,取銀子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48章,廷議第165章,肉管夠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462章,一天售罄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364章,考察鹽市第794章,融合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234章,天竺北方的情況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950章,南州城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244章,倭國第473章,退親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259章,黃土高坡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49章,其心可誅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549章,買房第274章,海貨行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54章,蜂窩煤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
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2章,賣鹽第223章,天降祥瑞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383章,一個不留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869章,標準化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50章,持續火爆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358章,取銀子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48章,廷議第165章,肉管夠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462章,一天售罄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364章,考察鹽市第794章,融合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234章,天竺北方的情況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950章,南州城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244章,倭國第473章,退親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259章,黃土高坡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49章,其心可誅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549章,買房第274章,海貨行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54章,蜂窩煤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