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

弘治皇帝對醫學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因爲這跟自身的經歷有關。

以前皇宮裡面的那些御醫,一個個都是庸醫,弘治皇帝明明得了腸癰,這些庸醫卻是一個個都說沒什麼事情,卻是不見弘治皇帝日漸消瘦、日漸衰老,才三十多歲的年紀就已經行將就木了。

但專研新醫術的大明醫學院就不一樣了,他們會專研,會研究,也敢去做,通過手術切除了腸癰,治好了弘治皇帝的病,救了弘治皇帝的命。

弘治皇帝有切身的感受,覺得劉晉所說的很有道理。

李安源團隊研究出了牛痘預防天花的辦法,這是造福了無數人,足以載入史冊的巨大功勞,不會比開疆拓土的將士們差,應該封爵。

“臣也劉晉所言有理,不管是任何的行業,任何的個人,只要對我們大明的繁榮昌盛做出了貢獻,就應該給予獎勵和肯定,而不僅僅只是限於軍功。”

李東陽想了想也是站出來表態道。

皇帝都說要封爵了,當臣子的自然是不可能一味的去和皇帝死磕。

更何況,劉晉說的也沒有錯,這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研究和提高醫術,這不僅僅利國利民,同時也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誰都會有生病的時候,到時候還不是需要去看大夫?

在這個事情上如果得罪死了那些大夫,事情傳出去了,恐怕以後京城的大夫都不會給你看病了。

同時李東陽也是一個極其善於思考和發現的人,這幾年大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涌現出了大量的新事物。

很多東西看起來似乎好像很簡單、很不起眼,但卻是能夠極大的改變大家的生活,比如水泥、玻璃、新式紡紗機、織布機等等之類的。

研究出這些東西的人並不是大家一向都推崇的讀書人,而是普普通通的大明人,但他們發明出來的這些東西,又確確實實的改變了大明。

沒有水泥,就沒有寬敞、舒適、耐用、牢固的水泥馬路,沒有玻璃就不會有老花眼鏡、近視眼睛、望遠鏡、鏡子、玻璃窗戶等等。

沒有新式的紡紗機、織布機,就沒有那些數不清的紡織工廠,沒有那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布匹,也就不會有越來越龐大的城市,朝廷的稅收自然也不會增長的如此迅猛。

可以說這些普普通通的大明人,他們有自己的智慧促進了大明的繁榮昌盛,相比之下,那些只會之乎者也,八股文的讀書人,似乎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太多的作用。

手無縛雞之力,六剃不勤、五穀不分,還一副清高的樣子,其實對大明來說,做出的貢獻非常少,甚至於還在不斷阻礙大明的發展。

傳統私塾教育出來的書生,如果不是還能夠考科舉的話,或許根本就比不過劉晉新式學校培育出來的學生。

劉晉所創辦的諸多新式學校,中學畢業了,成績優異者可以繼續深造去讀大學,成績一般的就可以去一些專業性的學校。

比如海航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造船學院、建築橋樑學院、紡織學院、醫學院等等,去專門性的學習某一樣技術或者技能,出來之後往往都能夠掌握一門不錯的技能,都能夠很快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李東陽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這些新式學校培育出來的人才,他們將來必然會影響大明的方方面面。

“臣也以爲劉晉所言有理~”

謝遷也是站出來說道,他兩個兒子一直都生病,身體不好,他自己的身體也不是很好,去大明醫學院這邊看過之後,經過治療,都變好了很多,所以也是覺得應該鼓勵醫學的發展。

其他人一看,兩位內閣大佬都表態了,再加上弘治皇帝也是支持的,也都跟着紛紛表示了贊同。

看到這一幕,劉健也是無奈的微微嘆口氣,說實話,他之所以反對,那是爲了維持讀書人的地位。

現在不僅僅武將勳貴集團崛起了,給人的感覺是什麼人都可以有出頭的日子,各行各業都有人可以和他們讀書人一樣了。

這當大夫的人可以封爵,以後說不定連還有什麼其它旁門左道的人可以封爵呢,這對於傳統的讀書人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那此事就這樣定了~”

弘治皇帝見大家都沒有意見了,也是定了下來。

“陛下~”

這時,劉晉又站了出來說道。

“還有什麼事啊?”

弘治皇帝看了看劉晉,面帶微笑的說道。

“陛下,這醫療方面的事情關係到我們大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但是一直以來,我們大明對於醫療方面的事情就不重視,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規章制度。”

“在民間,很多地方的大夫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水平,很多都是江湖郎中,江湖騙子,所售賣的藥丸之類的也根本沒有任何的作用。”

“本來只是很小的一個病,往往因爲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會被那些庸醫給害死,並且連錢財都一併被這些庸醫給弄走。”

“另外,我大明大夫的醫術,一般都是父子、師徒相傳,彼此之間的交流很少,很多時候,一些有用的醫術、藥方得不到推廣。”

“所以臣以爲,大明應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醫療制度,對於大明範圍內所有的大夫進行考覈,劃定等級,只有打到了一定等級的大夫纔可以開館行醫或者是收徒授醫,同時也要組織這些大夫定期進行培訓,培訓他們學習新的醫術、使用新的藥物和治療器械等等。”

“另外現在牛痘預防天花的技術已經成熟,需要在大明各地推廣,這也是需要對大明各地的大夫進行統一的培訓,這樣可以纔可以迅速的推廣有效的預防、接種辦法。”

劉晉從懷中掏出早就已經擬好的奏疏,然後緩緩的開口說道。

聽到劉晉的話,衆人都忍不住沉思起來,弘治皇帝則是拿起劉晉的奏疏詳細的看了起來。

在劉晉的奏疏當中詳細的講述了建立起完善醫療制度的重要性,其中就有很多案例,比如在大明的各地,都還存在很多非常愚昧無知的事情發生,以至於造成了太多、太多無辜的傷亡,本來很多能夠治好的病都死掉了。

弘治皇帝一邊看也是一邊忍不住直點頭,他自己都差點被庸醫給害死了,以前太醫院的那些庸醫,一個個都是庸醫,跟劉晉奏疏上所說的一樣。

區別就在於民間的庸醫是在害普通的老百姓,而太醫院的庸醫害的是皇宮裡面的貴人,仔細的想一想,連太醫院這種地區都存在大量的庸醫,這大明各地存在的庸醫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至於其他的大臣則是一個個都在想着,這個劉晉真是能夠搞事。

以前的時候,這當大臣的日子過的多舒服啊,每天上上早朝,盯着皇帝的一言一行就行了,哪裡還需要操心什麼稅收、基建、移民等等之類的事情。

完全可以一心一意的去討好皇帝,去爭權奪利就行了,這才正經大臣們該乾的事情。

這個劉晉倒好,從一開始就非常的能折騰,修馬路、開海、搞紡織、搞軍事改革、稅務改革、整頓吏治,搞什麼考成制度,弄的大家沒有什麼好日子過。

現在又要搞什麼醫療制度,實在是太能夠折騰了。

但偏偏劉晉所說、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讓大明變的更加強盛起來,從一開始有大量的人反對,到現在越來越多人支持劉晉,弘治皇帝也是非常樂意聽從劉晉的意見。

“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弘治皇帝將劉晉的奏疏提給劉健,示意大家都看看。

“陛下,臣以爲這是好事,是關係國計民生的事情,確實是應該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來。”

劉健想了想表示了贊同。

“陛下,臣也是聽聞了很多相關方面的事情,以前在我們老家的時候,人們生病了往往不去看大夫,而是去求神問佛,很多能夠治好的病因此耽誤。”

“另外還有一些庸醫、騙子之類的,用一些假藥來行騙,賣高價藥之類的。”

“臣以爲,不僅僅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同時還要對各地的藥價進行監督,,嚴厲懲處那些沒有任何醫術的庸醫和用行醫行騙的江湖騙子。”

李東陽也是站出來表態,反正朝廷現在也是銀子多到用不完,既然如此,投一些銀子下去,建立起完善的醫療制度來,其實也是可以的。

劉健和李東陽都表態了,其他人自然也是跟着紛紛點頭表態,說到底這也是關係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

有完善的醫療制度,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好事,對他們來說更是好事,以後有點病什麼的,也能夠很快得到有效的治療,可以活的更久一點。

“大家的意見都很統一,那就此事就按照劉晉上書的去辦,由戶部牽頭,聯合大明醫學院和大明皇家醫學院一起去討論、建立起相關制度,然後推行到大明各地去。”

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681章,歐洲人?第28章,京師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95章,玩物喪志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406章,風靡的足球第364章,考察鹽市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815章,各懷鬼胎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184章,大明上國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630章,一團糟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401章,轟動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99章,漁船回港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953章,各地叛亂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419章,舉國歡慶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831章,達伽馬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59章,暈船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846章,寸步難行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599章,與民同樂
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681章,歐洲人?第28章,京師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95章,玩物喪志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406章,風靡的足球第364章,考察鹽市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815章,各懷鬼胎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184章,大明上國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630章,一團糟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401章,轟動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99章,漁船回港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953章,各地叛亂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419章,舉國歡慶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831章,達伽馬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59章,暈船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846章,寸步難行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599章,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