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

京城乾清宮弘治皇帝的書房當中。

內閣三閣老劉健、謝遷、李東陽,戶部尚書佀鍾、兵部尚書劉大夏,再加上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以及剛剛纔從遼東趕回來的劉晉,衆人坐在一起,對着一張遼東地圖討論不停。

“陛下,這女真人早有野心,我們在建州女真這裡搜到了他們準備打下遼東之後建立金國的旗幟。”

“經過我們對女真各部落首領的審訊,也是可以確定,這些女真人準備在遼東建立金國。”

劉晉向弘治皇帝以及衆大臣彙報自己在遼東這邊的工作情況,重點自然還是這一次剿滅女真各部的事情。

“哼~”

“真是狼子野心,不自量力,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聽到劉晉的彙報,張懋頓時就忍不住說道。

現在大明如日中天,國力強盛無比,他們竟然想着在遼東這邊建立金國,簡直就是找死。

“陛下,諸公,這是我在遼東地區收集的,長期以來這些女真各部都會劫掠我大明遼東都司邊民,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僅僅是今年就有十多個衛所遭到女真人的劫掠,死亡幾百人,還有上千人被擄去當作奴隸。”

“我們攻破女真城寨的時候,發現了大量的奴隸,全部都是我明人,這些女真人將我明人稱之爲兩腳羊,被當作財物可以隨意的交易、打殺。”

接着劉晉又說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事情。

“兩腳羊?”

弘治皇帝和衆大臣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沒有想到在大明如此強盛的時候,大明的子民竟然還被人如此虐待,連人都不是。

“是的,陛下~”

“在建州女真各部當中,我們總共解救出了差不多將近2萬明人,他們長期以來都保守女真人的摧殘和壓制。”

“女真人極其的殘忍,要求他們剃光頭髮留起他們女真人的鼠尾辮子,如有不肯,立即殺頭。”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豈有此理,竟如此對我大明子民。”

弘治皇帝聽完,頓時就怒了,忍不住站立起來。

接着想了想又說道:“爲何我一直沒有收到遼東都司關於這些事情的奏疏?”

“陛下,這些女真人長期以來都在賄賂遼東都司的總兵、副總兵等人,臣要彈劾遼東都司總兵蔣冀,他貪污受賄,不顧邊民死活,肆意壓制邊民,打壓邊民,對韃子的劫掠不聞不問。”

說到這裡,劉晉頓時就顯得非常憤怒,直接彈劾蔣冀。

遼東都司這邊的情況一直被他壓着,弘治皇帝和朝中諸公根本就不知道遼東這邊的事情,一直以來都還以爲遼東這邊平安無事,卻是沒有想到遼東都司的邊民、軍戶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一方面要受到衛所的總兵、千戶、百戶的層層壓榨,另外一邊又還要受到女真韃子的劫掠和殺戮。

可是偏偏他們的冤屈又無處可申,遼東是苦寒之地,一直以來也都是隻有軍戶和流放犯人,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離開遼東地區。

這也就導致了遼東都司總兵在遼東一手遮天,收了女真人好處就不管不顧。

“嘭~”

“豈有此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徹底怒了,猛的一拍桌子。

“來人,立即去調查此事,務必給遼東百姓一個交代。”

“是~”

有人連忙領旨去調查此事了。

弘治皇帝很清楚,劉晉他從來都沒有彈劾過誰,這一次劉晉彈劾蔣冀,那肯定是這個蔣冀有問題,做出了天怒人怨的事情,否則以劉晉的性格,他是絕對不會去用彈劾這種方式的。

“劉晉你在遼東這邊做的很好。”

“要不是這一次你去遼東,朕都不知道我大明竟然還有子民被人如此對待。”

“朕看那些發往琉球和南洋的女真人,貶他們時代爲奴。”

發完火,弘治皇帝很快也是恢復了平靜,接着想了想說道。

“這…”

劉健等人一聽,頓時就面面相覷了。

弘治皇帝可是從小受儒家教育長大的,一向也是寬厚待人的,卻是沒想到在這件事情上,弘治皇帝竟然會將這些女真人貶爲時代爲奴。

這意味着,只要大明還在一天,這天下還是他們老朱家說了算,這些女真人就永遠別想翻身了。

這種做事的風格和以前的弘治皇帝大相徑庭,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

“大家都說說吧,這遼東地區該怎麼開發?”

說完了這些事情,弘治皇帝看了看衆人,將事情放到了重點上面,開發遼東。

“劉晉,你去過遼東,你先說吧。”

衆人一片沉默,都沒有人主動站出來開口,弘治皇帝看了看劉晉,點名道。

“陛下,臣此次前去遼東,對遼東地區進行了一個比較深入的調查。”

“大家請看地圖~”

“遼東三面環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南面是渤海,現在西邊的草原已經劃入我大明版圖,遼東地區的女真部落也是已經被我們所解決,整個遼東地區都已經變的非常安全。”

“遼東距離我們京津地區非常的近,從山海關往北,一馬平川,修一條水泥馬路的話,去遼東根本不需要幾天的時間。”

“如果乘船的話,可以直接抵達遼河這裡,沿着遼河深入其中。”

“這裡的土地是黑土地,土地非常的肥厚、肥沃,極其利於耕種。”

“另外臣也調查到在遼東地區,這裡的煤炭、鐵礦非常的多,再加上豐富的林木資源和廣袤的肥沃平原。”

“遼東地區如果能夠開發起來,這裡足以養活幾千萬人。”

劉晉站立起來,來到地圖旁邊,對着地圖開始講解起來。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和衆大臣也是仔細的聽起來,聽到能夠養活幾千萬人時,衆人都忍不住睜大了自己的眼睛。

“不過遼東地區因爲一直以來都是屬於中原之外,自古以來都沒有得到有效開發。”

“這裡人煙稀少,整個遼東地區的人口數量加起來還不到四十萬,主要也是集中在遼東都司所在的這些地區。”

“另外,遼東地區天氣寒冷,特別是冬天的時候,比我們京津地區還要寒冷很多,這非常不利於遼東地區的開發。”

接着話鋒一轉,劉晉也是講出了遼東地區開發的兩個難題,一個是沒有人,一個是這裡比較冷。

“天氣寒冷這個還是比較好解決的,最關鍵的還是人。”

“想要開發遼東,這裡至少需要五百萬以上的人口才能夠做到初步的開發。”

“如此龐大的人口,如果僅靠優惠的移民條件是沒有辦法吸引人去遼東地區的。”

“所以臣的建議從陝西、河南、陝西三地這裡遷移五百萬人前往遼東。”

劉晉看了看衆人,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遷移五百萬人?”

衆人一聽,頓時就倒吸一口氣,如此龐大的人口遷移,這需要花費多少的財力、人力和物力,更何況還是從陝西、河南和山西這裡。

這根本就不可能,這些地方的人根本就不會願意遷移出來的。

“爲什麼要從陝西、河南和山西遷移人口過去?”

“難道我們就不能就近從山東、北直隸這裡遷移人口過去?”

劉健想了想說道。

“陛下,諸公,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曾經所過的人與自然環境的事情?”

劉晉微微點頭,想了想問道。

“記得,你說一個地區的環境承載的人口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了數量就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說道。

“陛下,諸公~”

“陝西、河南和山西算是我們華夏文明的起源地,這些地方歷史悠久,幾乎所有的土地都被開墾出來當成了耕地。”

“在秦漢時期,陝西、河南這裡還能夠有大面積的森林可砍伐,可是到了現在,這些地方的森林早就已經砍伐一空。”

“這三省的人口密度遠超過其它的省份,而且這些地方的自然環境非常的惡劣,自古以來,這些地方一旦有任何的災荒,必然會烽煙四起。”

“歷朝歷代,大部分的烽煙都是從這些地方爆發的。”

“反觀南方地區,人口少,環境好,災荒少,即便是有災荒,這些地方也能夠順利的度過,極少出現烽煙四起的顯現。”

“歸根結底來說,還是這些地方的人口太多、環境太惡劣了。”

“遼東地區這邊就是人口稀少,環境優良,所以如果將這些地方的人遷移到遼東地區來,不僅僅可以大大的緩解這些地方的人地矛盾,也可以開發遼東地區。”

劉晉一口氣說完。

這種觀念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超前的,但是這是後世經過諸多專家學者研究出來的結果,肯定是不會錯的。

歷史上明朝滅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小冰河期災荒連連,河南、陝西、山西、山東這些地方連年饑荒,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就會造反。

南方就不一樣了,自然環境好,森林多,多下點雨、少下點雨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再加上人口密度小,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災荒之類的,除非是特別嚴重的災禍,否則都能夠輕鬆度過。

這就是有着優越自然環境的好處。

第371章,鹹魚產業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153章,招工了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33章,玻璃廠第848章,兩條路線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304章,剖腹產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434章,軍制改革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19章,練字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795章,吃和穿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684章,航海日記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363章,價格戰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440章,偷襲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153章,招工了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699章,大決戰第267章,回京第942章,加強集權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480章,拼了第51章,海納百川第1304章,剖腹產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
第371章,鹹魚產業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153章,招工了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33章,玻璃廠第848章,兩條路線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304章,剖腹產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434章,軍制改革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19章,練字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795章,吃和穿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684章,航海日記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363章,價格戰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440章,偷襲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153章,招工了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699章,大決戰第267章,回京第942章,加強集權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480章,拼了第51章,海納百川第1304章,剖腹產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