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

NewPay可以發揮出比銀行更大的作用。

從區域性銀行到大銀行,用戶們有非常多選項,電子支付則不同,幾乎只有NewPay一個選項。

其他電子支付公司,用戶太少,支持的場景也太少,用戶對這些電子支付軟件缺乏信任。

馬斯克創辦的X.com,在泡沫破裂後接受了EBay的投資,EBay佔據了X.com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股份。

背靠EBay的X.com只能在EBay使用,無法在亞馬遜使用,也就是說它支持的支付場景非常有限。

支付場景有限導致用戶使用電子支付的意願不強烈,進而導致電子支付軟件在和其他公司談合作的時候吸引力不強,這是一個很難打開的死結。

X.com同樣試過,通過激勵金來吸引客戶,沒多久就停了下來。

馬斯克從激勵金推廣發現一件令人絕望的事情,那就是激勵金只能讓用戶下載X.com,他們在領取激勵金之後再繼續使用X.com的比例還不到10%。

加上激勵金計劃沒過多久,納斯達克泡沫就破了,一時間金融界對硅谷這幫互聯網公司在拿到融資之後,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頓亂花錢,美其名曰是把融資拿去獲取客戶,實際上獲取了客戶也很難發揮其價值。

華爾街發現互聯網公司們投廣告之後,平均每個客戶如果需要花20美元,花20美元獲取的客戶連2美元的價值都無法創造。

這也導致X.com的激勵金計劃開始後沒多久就被投資人們緊急叫停了,他們認爲毫無意義。

在電子支付還沒有盛行的時候,你這樣玩還有點機會,現在NewPay牢牢佔據電子支付頭把交椅的時候,你再這樣玩屬於事倍功半。

如果微信支付不是找到了微信紅包這樣一個,連接社交屬性和華國傳統習俗的方式,燒再多的錢也起不到想要的效果。

雲閃付在用戶補貼上的平均支出可要遠大於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單個獲客成本高到天際去了。

在市場大放水的時候這樣玩還有可能忽悠到投資人,願意給錢給你去市場上試水,去年到今年美聯儲加了六次息,資本市場一片乾涸,投資人還願意讓馬斯克這樣燒錢纔怪呢。

所以有的時候也是時也命也,NewPay佔據了天時地利,後來的競爭者們想燒錢和它競爭,至少在這一兩年時間裡,華爾街的資本們是不願意出這個錢的。

再加上NewPay看起來強大無比,背靠周新,以及兩家頂級投行和頂級銀行。別說投資人不認爲其他電子支付軟件能夠擊敗NewPay,連馬斯克自己都不認爲X.com能夠擊敗NewPay。

比爾蓋茨說:“你的觀點是對的,這確實是一個對企業影響力要求很高的領域,和單純的電子商務截然不同。

這更適合傳統行業的零售巨頭們在互聯網轉型過程中採取的方式。

Newman,恭喜你又找到了一個全新的電子商務方式,只是亞馬遜和eBay恐怕會不太高興。

沃爾瑪給亞馬遜還有eBay帶來的壓迫力太大了。”

比爾蓋茨想了想,還是打算提醒一下對方:“eBay和亞馬遜現在需要依賴NewPay,他們自己的電子支付軟件還不夠成熟,等未來他們的電子支付軟件足夠成熟後,很有可能把NewPay從他們的支付渠道中剔除。”

比爾蓋茨能想到的,周新沒有道理想不到,他甚至很難想象當年爲什麼亞馬遜不用自己的電子支付,而要一直讓PayPal佔據着他們的電子支付渠道。

換做是淘寶,早就讓PayPal有多遠滾多遠了。

“我也存在這樣的擔心,所以我纔會和沃爾瑪深度合作,無論是提供新的商業模式給沃爾瑪,還是出讓部分股份給沃爾瑪。

包括沃爾瑪專門針對我旗下的投資機構,做了一輪定向增發,預計要募集5億美元的資金。

這些都屬於和沃爾瑪深度合作的環節,即便亞馬遜和eBay把NewPay踢出去,我也還有沃爾瑪這樣的線下渠道。”

定向增發是上市公司股票增發的一種。向有限數目的投資者發行股票,發行價格由參與增發的投資者競價決定。美股的定向增發可以只有一家機構參與。

沃爾瑪作爲零售巨頭完全不缺錢,也沒有什麼需要特別花錢的地方,所以針對周新的定向增發在報給阿美利肯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時候,名義是引入戰略投資者。

沃爾瑪方面向外界宣稱的也是,周新是沃爾瑪的戰略合作伙伴,沃爾瑪不是和NewPay這家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而是和Newman。進一步驗證了資本市場的傳聞。

如果不是周新不接招,沃爾瑪想讓周新擔任他們類似首席產品經理的崗位。

沒等比爾蓋茨接話,周新凝視對方:“比爾,這不還有微軟麼?NewPay會和Xbox合作,NewPay在未來也會成爲微軟產品線上發售的支付渠道不是嗎?

背靠沃爾瑪和微軟,用華國諺語來說,叫高枕無憂。”

比爾蓋茨雙手在胸前比劃着:“所以你能夠和沃爾瑪深度合作,爲什麼不能和微軟深度合作?

我們有更多的合作基礎,微軟也希望和NewPay做交叉持股。更別說我們的私下交情了。

比如企業qq,你完全可以和微軟合作,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事。微軟的MSN在阿美利肯有更強的影響力。

在前期推廣遠沒有企業qq那麼麻煩。”

從千禧年6月騰訊登陸硅谷以來,先是周新旗下的企業,然後是沃爾瑪,再然後是其他的傳統企業們,越來越多的阿美利肯企業開始使用企業qq,作爲內部通訊工具。

等到微軟、雅虎、AOL這些硅谷的互聯網巨頭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份了。

微軟在去年推出了即時通訊軟件MSN,AOL在98年的時候就收購了ICQ,雅虎內部也一直有考慮要推出即時通訊軟件,他們後來也確實做了即時通訊軟件-雅虎通。

這幾家企業都有能力也有意願,做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

雖然在周新和Pony制定的戰略裡,企業qq的發展目標以傳統制造業爲主,但是架不住這玩意在拳頭遊戲、NewPay這些硅谷互聯網明星公司推廣開來。

拳頭遊戲、NewPay的員工們會和自己在其他互聯網公司工作的朋友們分享。

然後會有一些公司考慮採購。

7月企業qq在阿美利肯正式上線,給企業qq和騰訊的緩衝時間只有三個月。

三個月時間,這些巨頭們意識到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大有可爲,開始陸續進入這一市場。

動作最快的就是MSN,MSN一直希望打的牌就是差異化,我們要做最懂企業的即時通訊軟件,取代郵箱成爲打工人之間、企業上下級之間的主要溝通工具。

結果被騰訊這樣的無名小卒捷足先登,等到微軟內部MSN的負責部門知道企業qq的時候,企業qq已經談下來好幾個大單。

MSN顯然無法接受,建羣、文件傳輸、公告、羣文件共享,這些功能開發難度都不大,照抄就完事了,誰怕誰。

後世MSN進入華國之後,同樣是主打商務牌,和qq在即時通訊軟戰場上幹過一架。但是MSN的跨國作戰,管理體系的混亂簡直是一場災難,一手好牌硬生生因爲管理被打得一團糟。

市場部門和研發部門分別要向兩個不同的上司彙報,在華國市場上MSN沒有統籌的負責人,微軟華國希望大力推動MSN,西雅圖的管理層並不這樣認爲,他們當時在面對谷歌和AOL的戰爭,而華國的業務只佔微軟全球業務的2%。MSN的任何一筆大於50萬美元的項目都需要在微軟的全球體系裡層層上報。

這樣的體系導致MSN在華國和qq競爭的時候不堪一擊,王炸開局打得稀爛。

現在不一樣,現在qq和MSN的戰爭是在硅谷,在舊金山灣區,在阿美利肯。

當互聯網公司們陸續開始注意到企業qq之後,騰訊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打響招牌,我們是Newman控股的企業,企業qq是Newman一手設計的產品。

硅谷的互聯網公司們再去拳頭遊戲、NewPay這些企業一打聽,他們都在用企業qq,然後身邊的沃爾瑪超市都開始在拉你進羣了。

沃爾瑪的拉人進羣廣告漫天飛,每一張付款小票下面都是本地生活羣的羣號。

通過線上購物的用戶去線下取貨的時候,沃爾瑪的店員還會告訴他:“先生,你加羣之後我們每週都會在羣裡發送商品優惠信息和商品上新信息。

我們還會通過羣發放一些優惠券,你下一次購物通過NewPay支付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優惠券了。”

沃爾瑪圍繞客戶羣和電子優惠券,在電視和雜誌上大打廣告。

加上沃爾瑪和周新達成深度合作的消息,讓硅谷的互聯網公司們都相信企業qq背後企業是周新控股的,這一整套玩法也很像周新的風格。

周新的產品設計,絕對不是孤立的產品,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形成配合,給其他互聯網廠商造成壁壘。

在Newman光環下,很多互聯網大廠們選擇採購企業qq。

MSN、企業ICQ推出後,互聯網公司們依然更加偏愛企業qq,這款來自華國的舶來品,因爲有Newman光環籠罩,而被硅谷企業們認爲它是如此的酷。

企業qq、NewPay和沃爾瑪的合作是一整套的聯動,MSN和ICQ想短時間找到類似沃爾瑪的零售巨頭太難了,即便找到了,把這套產品做出來,然後再上線推廣,也不是這麼快能夠落地的。

如果羣不能發放優惠券,那它對用戶的吸引力天然弱一截,如果羣可以發優惠券,但是線下購物顯然不支持NewPay支付,只能通過線上,這就導致零售商必須要有線上購物商店。

想搞出線上購物商店,還要實時更新線下門店可購物商品信息,這對傳統零售商的信息化要求太高了。

千禧年的阿美利肯零售商們才把ERP那套弄明白,這套超越十年的電子商務系統哪有那麼好弄。

手握沃爾瑪這樣的樣板工程,以至於其他消費品牌壓根不會考慮MSN和企業ICQ,這裡的消費品牌不只是零售巨頭,還包括奢侈品廠商、化妝品廠商、家電超市等等。

MSN和企業ICQ可以擴展的市場就非常窄。

對於沃爾瑪這套玩法,等到用戶羣和線上優惠券推出後,MSN非常眼饞,這可是長期的企業應用服務。

做好了完全可以對標SAP這樣的企業管理軟件巨頭,2000年的時候SAP全年收入達到了60億歐元。

眼饞企業qq的不止微軟和AOL,還包括SAP,SAP已經找了Pony馬聊了好幾次,表示希望收購騰訊,至少是收購企業qq這塊業務。

周新裝傻:“微軟也有即時通訊軟件嗎?我之前一直都不知道。”

比爾蓋茨內心懷疑,也不知道周新的話是真是假,周新和他之間的溝通要麼郵件要麼電話,沒有用過MSN交流。

他懷疑的地方在於,MSN不僅僅是即時通訊軟件,還有門戶網站、郵箱等一大串功能,但凡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都知道MSN纔對。

比爾蓋茨當週新確實不知道MSN:“好吧,企業qq是一款很有創意的產品,之前我們一直找不到即時通訊軟件的盈利點。

像MSN,微軟也是將它作爲微軟整體軟件服務的一部分,沒有想過它可以做一些特色的功能賣給企業。”

周新說:“我認爲這背後有歷史原因,在阿美利肯發郵件已經成爲每一個人在進入職場後的習慣。

郵件這件事是如此稀鬆平常,郵件寫得好壞關係到你能不能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電子郵件在阿美利肯都成爲了一種文化。

有電子郵件這樣的通訊方式在企業內部管理中,自然不需要另外的通訊方式。”

周新說得保守了,郵件寫得好壞甚至關係到你能否升職。

比爾蓋茨說:“不,這不能成爲理由,如果這能成爲理由的話,那麼華國同樣付費問答也不應該出自你手,要知道現在的華國並沒有爲知識付費的習慣。”

對於對方暗地裡的指責,周新沒辦法反駁,他總不可能說,是因爲微軟的縱容,華國用戶纔不使用正版windows吧。

這不是能夠擺在明面上說的理由。

周新只能解釋:“華國的經濟還在一個很落後的水平,我們還無法承擔windows動輒幾十美元的定價,這是現實條件導致的,等到華國加入WTO,經濟趕上來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正版windows用戶的。”

比爾蓋茨:“我並不是指責華國,我只是隨便找了一個例子,而且也沒有特意說windows操作系統的意思。

我去過華國很多次,華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一直有所進步,但是確實像你說的那樣,由於客觀條件導致無法一步到位。

我和微軟在華國的高管們聊過,華國人對知識付費的意識是有所欠缺的,而你能夠做出quora這樣知識付費的產品,而且把商業性做的如此完美,這非常難。

所以我說MSN的團隊,不能因爲阿美利肯的電子郵件文化發達,而忽視即時通訊對於企業管理的幫助。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發郵件,即時通訊軟件能夠很好地幫電子郵件做一個互補。

有了移動電話,之後任何溝通都可以通過電話,寥寥幾句說完,除了電話之外,當面交流的信息損耗最少。

爲什麼還要有電子郵件?

人和人之間的通訊方式多種多樣,企業類即時通訊能夠很好彌補電子郵件缺失的部分,比如多人溝通。

電子郵件只能一對多發送,這種效率極低,而網絡聊天室或者BBS又不夠嚴謹,羣聊則能夠完美解決這個難題。”

MSN照着企業qq抄的企業類MSN測試版,在微軟內部上線後,比爾蓋茨也試過。

他認爲羣聊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對於多人推動的項目來說尤爲如此。

周新說:“企業qq在華國做的很好,有很多企業類客戶。

企業qq在來阿美利肯之前,在華國已經有大概半年曆史,華國的企業類客戶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也正是因爲經過市場驗證,所以我們纔來阿美利肯的。

但是由於阿美利肯的電子郵件文化,這讓我們很擔心這款產品會不會在阿美利肯水土不服。

所以我才特意設計了,企業qq羣給客戶開放,以及線上購物、線下取貨,電子優惠券,這一整套機制。

即便企業qq在阿美利肯的其他企業裡口碑不佳,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它至少能夠爲消費類企業帶來價值。

結果還不錯,拳頭遊戲和NewPay的員工用起來都表示體驗不錯。

後來我們也就放心在其他企業大肆推廣了。”

比爾蓋茨笑道:“Newman還會有擔心自己產品不被歡迎的時候,很難見到你有這樣的擔憂。”

周新說:“因爲比如企業qq的強制打卡,已讀功能,我擔心員工覺得冒犯和他們的隱性福利被影響,原本可以九點半到公司,現在有了強制打卡之後需要九點到公司。

員工受到負面影響的同時,管理層也意識不到好處。

企業類軟件的矛盾點就在這裡,很多時候如果做得不好,員工怨聲載道,管理層也看不到價值。”

後世爲什麼釘釘被詬病,就是因爲它的存在,嚴重擠佔了打工人本來的時間。

華國本來就不存在什麼955,別說996,下班在家也隨時被@、隨時被領導一個電話打過來,消息一來你就得馬上幹活,壓根沒有什麼工作生活界限之說。

釘釘和微信不過是助長這種趨勢的幫兇罷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你說你不看手機,領導相信的概率比你說你沒聽到電話還低。

微信和釘釘簡直不給打工人活路。

比爾蓋茨說:“這不僅僅是企業qq面臨的問題,這同時也是很多企業類軟件共同面臨的問題。比如人力資源諮詢,改造原本的薪酬體系,說穿了就是降低員工工資,節約成本。

讓員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拿到原本的薪水,同時還不能影響整體效益,不能影響到全體員工的積極性,薪酬改革後需要有更多的產出。人力資源諮詢公司們就靠這手刀尖上跳舞的本事存活。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這程度沒有什麼感覺,人力資源諮詢那種動到員工根本利益都能活得好好的。”

比爾蓋茨繼續說:“但是這次沃爾瑪的線上購物系統,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眼前一亮。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NewPay的威力。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電子支付軟件本身威力巨大,能夠爲互聯網企業帶來巨大的成長空間,傳統行業和電子支付結合,能找到線上轉型的新空間。”

這是優惠券帶來的,優惠券盤活了沃爾瑪區域客戶羣裡的“死”客戶們。

“另外一種說法是,NewPay在Newman手裡才能發揮出這麼大的威力。

換做是任何一個人掌管NewPay,都不可能像Newman,這樣找到這麼多產品創新的領域。

NewPay的價值遠不如Newman的價值大。

我去歐洲度假的時候,聽到他們在說,歐洲的零售公司們也在推動歐洲對電子支付的放開。他們也想做類似線上沃爾瑪的業務形態,家樂福想以50%的價格定向增發一些股份給你,引入你作爲他們的戰略投資者。歐洲的企業家們都同意第二種說法。

不過我想給你一點建議,那就是電子支付軟件的價值確實太大了,我建議你應該換一個女朋友。

你如果找一個白人或者猶太人,能夠很大程度上幫你擋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這是我作爲一個朋友給你的一點小建議,倒不是讓你和你現在這個女友分手,你可以擁有很多女友,明面上的女友最好不是華國人。”

周新知道,比爾蓋茨最後說得這個建議真的有點掏心窩子的意味了,他心想,估計也是打交道這麼多年,所以對方的建議。

NewPay的價值越大,越可能迎來類似微軟的指控,那就是壟斷。

壟斷是明面上最好的方式,把NewPay拆分。

周新對找白人女友能否擋掉壟斷的指控持懷疑態度,不過可以擋掉一些政治上的風險。

“比爾,我會認真考慮你的建議的。”周新不會接受這樣的建議,因爲他知道自己最晚08年就得回華國,他接着說:“這是元旦那天,Matrix發佈會的邀請函。”

自從搬家之後家裡的網老斷,不知道爲啥,我這章還是用手機熱點發出來的。

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19章 含金量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67章 酸了第44章 NewPay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232章 宿敵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338章 引爆第370章 真Mphone4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19章 含金量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265章 趨勢第16章 蓄勢待發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340章 Mphone3第6章 輕鬆拿下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247章 攪局者第280章 三條路第184章 發佈會第189章 A1E芯片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163章 交易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232章 宿敵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19章 含金量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331章 採訪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43章 NewPay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337章 交易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47章 反響強烈第252章 Mphone2第163章 交易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7章 售價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321章 合作第296章 質疑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
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19章 含金量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67章 酸了第44章 NewPay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232章 宿敵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338章 引爆第370章 真Mphone4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19章 含金量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265章 趨勢第16章 蓄勢待發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340章 Mphone3第6章 輕鬆拿下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247章 攪局者第280章 三條路第184章 發佈會第189章 A1E芯片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163章 交易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232章 宿敵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19章 含金量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331章 採訪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43章 NewPay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337章 交易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47章 反響強烈第252章 Mphone2第163章 交易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7章 售價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321章 合作第296章 質疑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