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戰略資源

對微軟來說,他們很清楚手機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多重要,是否需要投入所有的資源,微軟對這個度並不清楚。

因爲站在微軟的視角來看,當年如火如荼的個人掌上電腦,聲量和市場並不比現在的智能手機更小。

從1984年英格蘭的Psion公司開始發佈個人掌上電腦Psion Organizer開始,個人掌上電腦迎來了高速發展時代,在這高速發展時代裡,形形色色的掌上電腦操作系統冒了出來。

其中有Palm OS,周新旗下的Matrix爲了手機操作系統收購了Palm創始人後來創辦的企業HandSpring;有黑莓的BlackBerry OS,黑莓是做個人掌上電腦然後才做的手機;還有Psion推出的塞班,塞班的前身是Psion推出的EPOC系統,後來塞班和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聯合成立了塞班。

當然也有微軟,微軟基於個人掌上電腦推出了windows CE,因此從個人掌上電腦時代一路走過來,微軟看過太多個人掌上電腦的興衰,他們知道智能手機重要,有投入資源對windows CE進行調整。

微軟的概念裡,智能手機和個人掌上電腦差不多,相當於有通信功能的個人掌上電腦,他們基於這個邏輯開發了windows CES。

對微軟來說,無奈的點在於,他們打造的windows CES手機操作系統,支持的廠商沒有多少,諾基亞正在雄心勃勃的打造塞班,索尼和愛立信聯手成立的索尼愛立信對塞班不感冒,對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同樣不感冒。

摩托羅拉此時還沒有推出塞班聯盟,沒有去搞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因此也不太看得上微軟。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只有部分小廠使用,他們不僅不想給微軟錢,甚至還希望微軟能爲了讓他們使用Windows CES而倒貼錢給他們。

比爾蓋茨自然很清楚微軟內部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少。在體驗過Mphone2的操作系統之後,比爾蓋茨意識到和電腦的操作系統相比,手機的操作系統是完全不同的設計邏輯和設計理念。

在原時空的蘋果時代,蘋果2007年發佈第一代iphone,到了2010年微軟纔開始真正進入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他們也沒有去借鑑IOS的設計思路,而是完全基於自己的一套設計邏輯。

現在則不一樣,因爲MOS是周新打造的,過去周新的戰績充分證明了他對用戶喜好的瞭解程度、對微軟來說蘋果是曾經的手下敗將,而周新則是在互聯網戰場上不止一次戰勝過他們的可敬對手。

因此微軟會重視MOS,試圖去借鑑MOS的設計語言,而不會正眼敲IOS。

周新聽到比爾蓋茨絡繹不絕的讚美,他對於能在2003年打造這樣一款手機內心其實是非常自豪的,換做任何一個人來都做不到這樣的程度。

技術成熟度是一方面,能堅持產品徹底成熟之後再發布又是另外的戰略眼光了。

和蘋果有着足夠悠久的歷史,有足夠的沉澱不同,Matrix這個品牌是一個全新的品牌,靠着和周新的個人ip進行綁定,纔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了高端、科技、未來這些標籤。

因爲是和周新本人綁定,這種標籤靠着第一代Mphone一款產品,其實是比較弱的。

這有點類似於後世馬斯克在剛推出特斯拉的時候,特斯拉和馬斯克高度綁定,特斯拉花了接近十年時間才完成對品牌的塑造。

智能手機時代競爭對手們不會給周新這麼長的時間去做品牌塑造,周新需要足夠有爆點的產品,來進一步加深Matrix在消費者羣體心目中的品牌形象,金身一旦塑造完成,在未來的競爭中,Matrix能處於不敗之地。

蘋果年年擠牙膏,但是全球就是有無數擁躉會年年換新支持蘋果,這和蘋果的品牌形象有着強相關性。

如果說第一代Mphone更多是產品思維的優勢,那麼Mphone2則是從對智能手機的理解到技術的全方位領先,領先這個時代至少三年時間。

“Mphone2它會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在Mphone1出來的時候,我只是說Mphone給大家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實際上Mphone1依然沒有脫離過去二十多年時間裡傳統手機的很多概念。

在Mphone2中,你已經很難看到過去傳統手機的影子,從操作方式到使用體驗,它已經完全是一個全新的產物。”

說起品牌的作用,Matrix在99年的時候率先推出了客製化鍵盤,順便把客製化鍵盤的概念引入全球。

過去時間裡,Matrix內部有專門的鍵盤部門,負責每年定期出一些新品,延續過去的設計語言。但是因爲定價昂貴,實際上只有少數土豪有這個消費意願。

隨着Mphone的大獲成功,Matrix鍵盤的銷量都在逐年上漲。Matrix負責鍵盤銷售的高管在彙報的時候,周新絲毫沒有感到奇怪,等Matrix有後世蘋果那個地位,別說鍵盤,就算只是一塊擦屏幕的布都能賣出十倍溢價。

如此高的溢價還能有大量消費者買單。

和蘋果大法相比,索尼大法弱太多了。

比爾蓋茨說:“是的,在真正上手接觸Mphone2之前,靠想象我一直很難想象未來的手機會是什麼樣的形態。我們認識很多年,之前在第一代Mphone發佈會上,我也坐在臺下聽你介紹。

其實那時候我是不太相信你展示的Mphone和之前的手機有什麼區別,因爲無論是微博、微信還是NewPay,無非是把應用從電腦搬運到手機上,之前幹過類似事情的手機廠商並不在少數。

雖然後來Mphone的成功證明了,手機能夠是重要的終端,手機應用在特定場合能夠發揮比電腦大得多的作用,你靠着Mphone確實改變了手機生態,但是那更多是軟件層面,是系統層面。

只有接觸到Mphone2之後,Mphone2是從硬件到軟件都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手機形態,在我這二十多年使用手機的生涯中,只有兩種手機,Mphone2與其他。”

比爾蓋茨毫不吝嗇自己對Mphone2的誇獎,“Newman,我很後悔當年你在微軟實習的時候,沒有直接把Xbox這個項目交給你,那時候如果把Xbox交給你的話,你一定能把Xbox做得比現在更好。”

周新安慰道:“Xbox已經做的夠出色了,它作爲新的遊戲主機品牌能夠在北美市場和索尼、任天堂打得不相上下,已經超出很多人的預計了。

換做是我來也未必能做到更好。”

比爾蓋茨認真看着周新說:“不,Newman,你來一定能做的更好。

甚至Mphone也會誕生在微軟,爲微軟帶來全新的輝煌。

因爲我只是微軟董事會的成員,實際上已經不參與微軟的經營,我知道手機操作系統將會是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市場,但是我很難相信微軟能夠戰勝你帶領的Matrix。

你是比喬布斯還要更可怕的對手。”

比爾蓋茨怎麼高估周新都不爲過,之前微軟和周新旗下企業在互聯網應用上的正面碰撞就沒有贏過。

原本自信滿滿的MSN,和qq在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的戰場上碰撞之後發現自己不堪一擊。

騰訊的企業qq每週更新版本發佈新功能,以月爲單位進行大的版本更新,微軟的MSN大的版本更新以半年爲節點,從客戶體驗以及實際解決需求來說,微軟壓根不是騰訊的對手。

甚至進入2003年之後,微軟內部有聲音要直接放棄這個市場,因爲雙方的差距已經大到騰訊可以形成規模效應,微軟在這個領域幾乎看不到追趕的希望了。

在這樣的歷史戰績下,比爾蓋茨很難相信微軟的團隊能夠在手機操作系統的市場上戰勝周新。

周新說:“我也這麼認爲,在手機操作系統這一領域,Matrix沒有競爭對手,無論是微軟還是諾基亞。”

“很多時候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和MOS相比,諾基亞的操作系統笨拙的像八十歲的老人。”

私下週新說話很直白,毫不掩飾對競爭對手的輕視,別說諾基亞和微軟都將是手機操作系統的失敗者,就算是現在手機上的IOS,周新都不放在眼裡。

因爲沒有硬件加持,沒有A系列芯片加持,蘋果的軟件生態是不可能做到後世那種程度的。

比爾蓋茨說:“Newman,你太自信了,不過你有自信的資格。

但是微軟也不是那麼容易認輸的對手,我已經想好了,等回西雅圖就和鮑爾默提,我們需要對手機操作系統重視起來,對這個全新的戰場重視起來。

我想的是微軟完全可以和諾基亞、英特爾聯合開發智能手機,諾基亞負責硬件製造,微軟負責手機操作系統,英特爾負責打造手機的CPU核心。”

這是比爾蓋茨規劃的新時代的Wintel聯盟,只是在其中加上了Nokia。

周新說:“那我想你們的進度要加快了,等到消費者們習慣MOS的操作方式後,微軟將再無機會。”

周新倒也沒說錯,Mphone2發佈會結束後在外面的場館,今天的觀衆們就可以率先買到最新的Mphone2了。

因爲觀衆大多數都是Mphone的忠實粉絲,因此在發佈會過程中,現場就有消費者把Mphone2的消息同步到微博上。

等到消費者們把Mphone2的真機拿到手上的時候,幾乎都是和比爾蓋茨一樣的感覺,太令人驚豔了。

“雖然Mphone2的價格很昂貴,在發佈會上聽到Newman在公佈價格的時候,我發了條微博說Mphone2的定價將會是導致Newman失敗的最大原因。

但是真正當我拿到Mphone2的時候我知道我錯了,光是這個質感和這整塊的屏幕就導致了它的成本很高,價格不可能再降下去了。

而且如果Mphone2的定價和Mphone1一致的話,那不僅是不給其他手機品牌活路,連他們自己的Mphone1都將無人問津。”

類似的言論在阿美利肯的各大網絡論壇上並不罕見,一次體驗就讓在場兩萬名觀衆成爲了Mphone的自來水,他們堪比後世果粉們對蘋果的狂熱了。

回到周新在舊金山的豪宅,比爾蓋茨對周新的回答深以爲然:“我同樣很有緊迫感,和Mphone相比,微軟、諾基亞和英特爾的三方聯盟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協議,甚至這一紙協議都還只是空談。

可惜Matrix不需要對外融資,它的現金流足夠健康,不然微軟最好的合作伙伴肯定是Matrix。”

周新心想,你終於提了,不用我自己主動提,他不太想自己主動提這件事,這樣會很被動。

周新接着話繼續說:“誰說Matrix不需要外部融資,Matrix需要考慮外部融資,Matrix確實不缺錢,但是我們需要對外融資。

一是迅速擴大規模,建設Matrix的全球銷售體系,和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有着悠久歷史的手機公司相比,Matrix的全球銷售體系要弱太多了。

我們幾乎只進入了百分之三十的國家和地區,而且只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頂級城市有旗艦店。

二是因爲戰略考量,Matrix到今天這一步,他需要有更多的戰略投資者,能夠提供錢之外的資源給Matrix。”

對聰明人不需要說太多,點到即止。比爾蓋茨迅速心領神會:“微軟絕對是最好的合作對象。

我能幫你聯繫華盛頓和華爾街真正的上層人物,他們能幫Matrix在阿美利肯乃至全球業務提供非常多的便利。

我們可以這樣操作,由新興投資發佈一隻私募基金,然後這隻私募基金開放購買份額給他們,最後通過這隻私募基金來投資Matrix。

這樣一來Matrix的控制權依然在你手裡,而他們能夠享受Matrix發展帶來的紅利,這樣一舉多得。

至於我,比爾-梅琳達基金會需要有一定的投資份額。”比爾蓋茨說。

周新聽完後問:“我沒有意見,但是我得確認他們有足夠的影響力。

一般的問題其實影響不到我頭上,他們要保證在一些關鍵性的事件上能夠爲Matrix和我提供足夠的幫助。

比如之前微軟被哥倫比亞法院以反壟斷的名義起訴,類似這種明面上的陰謀,他們要能幫我擺平。”

擺平這些只是一方面,藉助Matrix和阿美利肯真正有影響力的人物們搭上線是另一方面,NewPay準備要開始做類似花唄的個人借貸生意,沒有足夠有影響力的人來撐場子,周新可不敢先動。

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96章 銷量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192章 野望(4K)第365章 第三招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34章 聖誕節第185章 Mphone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330章 高估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340章 Mphone3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21章 看穿第266章 吹捧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65章 第三招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63章 交易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296章 質疑第372章 終章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35章 聖誕節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52章 Mphone2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35章 聖誕節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33章 達成合作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345章 訪談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255章 E3展會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15章 世紀交易
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96章 銷量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192章 野望(4K)第365章 第三招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34章 聖誕節第185章 Mphone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330章 高估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340章 Mphone3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21章 看穿第266章 吹捧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65章 第三招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63章 交易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296章 質疑第372章 終章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35章 聖誕節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52章 Mphone2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35章 聖誕節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33章 達成合作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345章 訪談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255章 E3展會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15章 世紀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