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技術基因

“無論是站在創業者的角度,還是說站在我個人的角度,都樂於看到這樣的局面出現。

華國過去的芯片產業發展緩慢,核心技術一直無法突破,在我看來根本原因在於,企業沒有參與到芯片行業的全球競爭中來,國家意志在芯片行業這種高度競爭的領域能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

需要有更多企業參與進來,纔有可能從本質上促進華國的芯片行業發展,國家意志只能從資金、從人才上加以扶持。這對華國的芯片行業來說是好事。

對這些企業自身來說同樣是好事,更多參與到上下游核心技術的研發中,是有利於他們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的。”

後來花爲靠着海思麒麟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紅利,直到臺積電不爲花爲代工之後,這種紅利才停止。

花爲吃到紅利之後,小米的松果半導體、OPPO的哲科、VIVO也開始搞自研芯片,只是20年後搞芯片的環境要比此時惡劣得多。

周新的小米開了頭之後,雖然有聯想這種以噱頭爲主的電腦企業,同時周新相信也會有真正沉下心來搞芯片的企業。

隨着後續小米靠着自研芯片獲得越來越多的技術紅利之後,想在芯片行業闖出一番事業的企業也會越來越多。

周新繼續說:“像聯想,過去靠着廣大的華國市場成爲了一家很大的個人電腦公司,過去幾屆在互聯網大會上我也和聯想的高管聊過,他們的利潤來源主要在於服務和供應商整合。

我們在聊到聯想有研發什麼技術沒有,他們會圍繞着聯想在供應鏈方面做出的努力侃侃而談。當時新芯科技纔剛成立,我其實是希望和聯想達成合作的。

作爲國產個人電腦龍頭廠商,新芯和聯想天然存在着大量合作空間,我們即便造不了CPU,我們也能造一些其他的芯片,類似筆記本電腦要用到的藍牙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多媒體解碼芯片等。

但是當時我在和聯想聊起聯合開發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聯想的高管對NewPay的供應鏈金融模式遠比對和新芯合作更感興趣。

在會後,聯想的高管想來NewPay的華國分公司參觀,學習我們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創新,希望NewPay和聯想在供應鏈金融領域進行合作。

從我過去和聯想打交道的經驗來看,他們不太具備技術基因。”

主持人顯然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希望讓周新多聊聊,“哦~周先生能詳細講講嗎?

在我印象裡NewPay一直是一家電子支付公司,你們還在做除了支付以外的其他業務嗎?

以及我也很好奇您理解中的技術基因是什麼。”

周新說:“我還是先從NewPay華國講起,我從2000年投資了阿里巴巴之後,同年NewPay的華國分公司成立,當時的NewPay華國分公司沒有電子支付牌照,我們當時只做一種電子確權業務。

也就是說華國企業賣貨給國外客戶,國外客戶的資金先通過NewPay打到NewPay的虛擬賬戶上,等國外客戶確認收貨無誤後,虛擬賬戶上的錢會轉移到客戶的銀行賬戶上,這筆交易就確認完成了。

當然交易金額是有上限的,我記得我們最開始上限是500萬元rmb。最開始只做這種電子確權業務,後來NewPay華國增加了一種業務叫電子債權憑證,它是票據質押類貸款的一種變種。

因爲NewPay華國慢慢有了名氣,在整個長三角、珠三角的外貿行業中有了信譽,我們服務的企業裡有大企業也有小企業,然後這些小企業可以看做是大企業的供應商,爲大企業提供服務或者是貨物。

大企業的供應商喜歡給票據而不是現金,票據的意思就是未來某個時間你可以拿着這張票據來我這裡換現金,也就是說我把給你一份債權憑證。

但是小企業拿到票據沒有用,因爲票據只在出票的大企業那裡才被承認,在別的地方並不承認,而要想借助票據去找銀行做抵押類貸款,一是利息很高,至少是10個點起的利息,二來銀行很難相信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向來融資困難,即便是大的民營企業,銀行依然對他們保持懷疑的態度。

在這樣的前提下,NewPay推出了電子債券憑證,我們最開始是找了頭部的企業來做電子債券憑證,這是一種電子票據,優勢在於我們可以積累數據,長期追蹤這些企業對票據的承兌能力。

將這些數據沉澱成數據資產,並且結合企業的一些其他數據進行風險分析,提供這一套服務給銀行使用。大概一年時間之後,整個長三角地區都開始使用我們的這套電子債券憑證體系。

銀行也開始認可我們對民營企業的風險評估結果,至少在長三角地區NewPay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已經成爲了這裡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三季度拿到電子支付牌照之後,NewPay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聯想正是這樣一家涉及大量下游供應商的企業,同時他們的下游供應商還會有更下游的供應商,這也導致整個聯想體系內有大量票據的產生,但是他們不想用NewPay這套體系。

用NewPay這套體系意味着你的經營數據全部在我手裡,你財報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我就對你的經營數據瞭如指掌了,聯想的數據敏感程度顯然要比傳統行業的企業要更高,他們想借鑑NewPay的經驗自己搞一個類似的平臺出來。

即便專門提供給聯想內部使用也不虧。

當時我和聯想高管聊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提到過NewPay,我當時提的是新芯科技剛剛成立,新芯是一家專注於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我們可以聯合研發一款多媒體解碼芯片,搭載在聯想的電腦上。

陳進搞的漢芯就是多媒體解碼芯片,你想想聯想每年出貨量在百萬臺的級別,如此大的市場,我們要是和聯想合作研發解碼芯片,天然就不用擔心市場。

聯想的高管顯然對研發不太感興趣,他一直在問我NewPay的供應鏈金融是怎麼做的,然後希望去參觀一下Newpay的華國分公司。

管中窺豹之下,我感覺聯想的高管缺乏對技術的興趣和敏銳度,他們更在乎是公司的利潤、營收這些數據。聯想作爲一家在港股上市的企業在乎這些倒也沒錯。

但是太過於在乎這些,會導致企業缺乏長期的戰略,戴爾一直都是聯想的學習對象,即便是戴爾,我同樣認爲他們缺乏技術基因。

蘋果曾經也是如此,喬布斯回來之後把大部分的管理者解僱,讓研發人員擔任管理者,這重塑了蘋果的技術基因,讓蘋果的技術基因重新回到了喬布斯時代,這也是爲什麼蘋果能夠推出ipod這樣改變世界的產品。

聯想同樣給我一種管理人員太多,不看重技術的感覺,這也未必不好,至少從財報上來看聯想幹得不錯。”

重生者的最大優勢在於眼光,你天然知道未來的技術路線會往哪裡發展,哪條技術路線投錢、投資源、投精力是會有回報的。

這種優勢當你已經完成原始積累,在後續和競爭對手們競爭的時候會展現的淋漓盡致。

因此無論是新芯科技還是Matrix都可以把研發力量全部投入到正確的方向中去,而即便是未來蘋果賬面上躺着超過一千億美元的現金,也只能集中力量投入到那麼兩三個方向中去。

主持人問:“您是如何看待競爭對手們的?剛剛我們提到了聯想,聯想是小米在國內的競爭對手。

而小米只是您事業版圖中很小的一部分,您更爲人所熟知的還是Matrix以及Mphone,Mphone前兩天才被時代雜誌譽爲改變世界的一款產品。

隨着Mphone問世後,我們其實關注到,您當年以40億美元的估值收購ARM之後,由於手機芯片越來越重要,ARM的市值已經翻了三倍。

您當時收購ARM是不是就預料到了未來手機芯片會越來越重要?”

周新說:“是的,當時我們已經在研發Mphone,隨着研發Mphone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手機芯片會成爲下一個堪比個人電腦的機會,因此我收購了ARM。”

主持人奉承道:“您的眼光確實比我們敏銳太多了,剛剛提到了聯想,您是如何看待Matrix的競爭對手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這些手機廠商的呢?看到這些傳統手機大廠們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是否會感到壓力?”

2001年的時候,這些手機廠商們還沒搞懂智能手機要怎麼玩,而到了2002年大家都開始陸續明白過來智能手機的重點是什麼,各個廠商都推出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智能手機。

諾基亞推出了橫屏雙層手機,第一層是一整塊屏幕,第二層是鍵盤,往上推第一層的屏幕把第二層的鍵盤亮出來。

而三星則推出了自己的三星note,用一根筆實現了全面屏的操作,同時整塊屏幕採取了彩色屏幕,彩色屏幕加電阻筆,同樣吸引了大量眼球。

電阻屏還是不夠靈敏,沒有造成轟動效應,但是不同廠商做出來的智能手機給了消費者們更多的選項。

周新說:“說壓力倒也談不上,在智能手機領域,現在更像是個人電腦的初期,大家都沒有想明白智能手機未來要如何發展,要發展成什麼樣的形態。

傳統手機廠商們像是IBM,而Matrix則像是惠普、戴爾這種新的個人電腦廠商,所以其實我是不怕競爭的,沒有感受到太多壓力。

但是對我來說,很讓我苦惱的點在於,智能手機的概念是我提出來的,第一款智能手機也就是Mphone是我推出的,這導致大家都認爲我天然就知道未來智能手機應該是什麼樣的形態。

Mphone的研發工程師、產品經理,幾乎每天都會面臨來自各個手機大廠的挖人,他們開出兩到三倍的薪酬爲的就是從我這裡挖走核心研發人員,希望知道Matrix的商業機密,希望知道我是如何看待未來的智能手機發展方向的。

尤其三星做的最爲過分,他們不僅挖研發和產品,他們還要挖高管。”周新滿臉無奈。

正是因爲這幫手機廠商們大肆挖人,所以幾乎手機廠商們都知道Mphone的下一款手機是觸摸屏。

觸摸屏這一技術難題困擾了Matrix長達兩年之久,自然沒有那麼容易解決,即便他們研發出來了,其中的技術細節還是會導致Mphone的觸摸屏使用體驗會遠優於其他手機廠商。

這也導致三星搶跑,哪怕是推出電阻屏也要先推出觸摸屏智能手機。

主持人笑道:“這就是硅谷之王的魅力,雖然這幾年被提到的少了,但是你一直都是我心目中最優秀的產品經理,當年Quora剛推出的時候我真的有種驚爲天人的感覺。

你的眼光在過去無數次中都已經證明過了,不需要再做過多的證明。”

周新戴着墨鏡,勉強咧嘴:“你是想說這是幸福的煩惱嗎?

老實說,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低調一點。”

iphone在推出前搞了極其嚴格的保密工作,所有參與人員都簽了嚴苛的保密協議。

第二代Mphone同樣如此,參與其中的工程師都簽了競業協議,但架不住三星、摩托羅拉、諾基亞這些大廠願意掏違約金。

三星是最狗的,不僅從Mphone挖人,甚至還從新芯科技挖人,他們想窺探A1E芯片的秘密,希望知道新芯是如何實現商業化大規模量產性能如此優越的移動芯片。

主持人說:“我從你沒有參加今年的互聯網大會看出來了,你確實想低調一些。

只是沒有你的互聯網大會多少有點無聊,我在媒體上看了李彥紅在互聯網大會上接受的採訪,他很官方,我很好奇李彥紅私下也會這麼官方嗎?”

周新說:“他私下也是很官方的一個人,很少見到他失態,可能只有收購谷歌的那天他失態了吧。

喝太多最後是他太太來接的他。

其他時候他一直都很正經。”

後來主持人還圍繞着華國的芯片產業、周新未來打算等等話題聊了聊,該節目播出後,華國雖然看不到鳳凰衛視,但是採訪的內容還是出現在了華國的各大論壇上。

昨天家裡斷網,地下停車場在維修,搞的烏鴉家裡的網線壞了今天上午找師傅來看的,明天上午還有

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57章 關鍵鷹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49章 條件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13章 驚訝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67章 酸了第321章 合作第113章 Quora金選第192章 野望(4K)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252章 Mphone2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89章 產業升級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24章 估值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22章 ipod zero第252章 Mphone2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0章 高估第57章 關鍵鷹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10章 離京前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05章 百人會第13章 驚訝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164章 在申海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42章 翻舊賬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43章 NewPay第222章 ipod zero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235章 悲哀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3章 驚訝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43章 NewPay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42章 翻舊賬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21章 合作第8章 分享利益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35章 悲哀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123章 CAAS第329章 上市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72章 終章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6章 輕鬆拿下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29章 上市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
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57章 關鍵鷹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49章 條件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13章 驚訝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67章 酸了第321章 合作第113章 Quora金選第192章 野望(4K)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252章 Mphone2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89章 產業升級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24章 估值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22章 ipod zero第252章 Mphone2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0章 高估第57章 關鍵鷹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10章 離京前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05章 百人會第13章 驚訝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164章 在申海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42章 翻舊賬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43章 NewPay第222章 ipod zero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235章 悲哀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3章 驚訝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43章 NewPay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42章 翻舊賬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21章 合作第8章 分享利益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35章 悲哀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123章 CAAS第329章 上市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72章 終章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6章 輕鬆拿下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29章 上市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